[转帖]一个堪比奥斯卡大片的故事---美国一个普通的环境律师如何在监管和法规缺位的情况下,用16年的时间扳倒化工巨头杜邦的故事 > 'KQL?!F
$JXQn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_`Sz}Yk
作者: 假装在纽约 }GTy{Y*&
OKq={l
-x1O|q69
这几天,国内某搜索引擎疑似把旗下的几十个疾病类贴吧卖给野鸡医院从中牟利的事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大家都对这种为了赚钱而不顾人命死活的做法感到非常愤怒,但又无可奈何。除了表达一下愤怒和鄙视,我们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KbV%8nx!!
7QkAr
资本都是丑恶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毕竟不是每家公司都像Google那样,把“不作恶”写进公司的行为准则里;即使是Google,也很难说就完全清白,绝对高尚。 /waZ9
>'zp
但是尴尬在于:对于那些肆意妄为作恶的公司企业,在宏观层面我们缺乏相应的有效监管机制;在微观层面,又缺乏那些愿意赔上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职业前途去和恶龙搏斗的专业人士。 QCWk[Gx
IyA8+N
y
正好,前两天我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看到一篇调查报道,讲的是美国一个普通的环境律师如何在监管和法规缺位的情况下,用16年的时间扳倒化工巨头杜邦的故事。 @$'1
=8fZG
t
在2011年之前,PFOA曾经广泛地用于我们家用的不粘锅的涂层。多年以来,杜邦深知这种合成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但是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一直对此秘而不宣,甚至把含有PFOA的废弃物未经严格处理就堆在垃圾掩埋场里,造成PFOA进入了数万居民的饮用水系统里,扩散到了全美各地。 MRHkQE+K@8
9^c"HyR
正是因为这名环境律师不屈不挠的努力,最终让这一切大白于天下。这是一个可以拍成奥斯卡获奖影片的精彩故事,其中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M+TF0c
#[#dc]D
1、 P X<,/6g z
4==LtEp
这个故事从1998年开始,故事的主角叫比洛特(Rob Bilott),那一年他即将成为塔夫特律师事务所(Taft Stettinius & Hollister)的合伙人。 DWH)<\?
=1vVITwl
有一天,比洛特突然接到了西弗吉尼亚州帕克斯堡市(Parkersburg)一个叫特侬(Wilbur Tennant)的农场主打来的电话。对方说,自己家的牛最近死了好多,他怀疑和杜邦公司建在附近的一个垃圾填埋场有关。 #TSLgV'U
k||DcwO
塔夫特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律所,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他们的主要客户恰恰就是大型化工公司,比洛特本人也曾经和杜邦的律师合作过。要在平时,比洛特接到这样的电话可能就挂掉了,但是恰好,打电话的这个农场主的邻居是比洛特祖母的朋友,比洛特小时候还在那里玩过,对方正是通过这层关系辗转找到了比洛特。 XUT\nN-N
wen6"
于是呢,比洛特就和特侬见了一面,差不多把事情弄清楚了。特侬家四兄弟经营的农场有600多英亩,养了200头牛。他的哥哥吉姆在80年代把自己的66英亩卖给了杜邦,后者建了垃圾填埋场,用于堆放旗下工厂的垃圾。这个垃圾填埋场建好以后,特侬家的牛就开始表现异常,烦躁不安,出现了各种奇怪的症状,到目前为止已经死了153头。 U!x\oLP
jNNl5.
特侬说自己向当地的律师、政客、记者都求助过,但杜邦在当地的势力实在太大,根本没有人愿意搭理他,甚至连兽医都不肯帮他解剖死牛,他只好自己解剖。 f?C !B
r}
;EfMTI}6K
特侬还拍了一段触目惊心的录像,画面上的牛长了细长的奇怪尾巴,蹄子变形,眼睛变得猩红,走起路来像是醉汉一样摇摇晃晃,死牛的牙齿变黑,心、肝、脏、膀胱的颜色也都变暗或者发绿。 wbId}!
/`Lki>"
在对这些资料研究了几个小时后,比洛特当即决定接下这个官司,他的朋友们都认为他一定是疯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前面说过,比洛特所在的律所主要是为大化工公司服务的,而不是起诉他们。但是,比洛特的上司特普(Thomas Terp)却支持了比洛特的决定。 ( Dl68]FX
B1Iq:5nmoS
比洛特不肯多谈自己的动机,他只是说,“我对这个案子感兴趣肯定有原因,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用我所学的东西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他们的人。” S. OGLLprp
t`mLZ
<X
2、 uy;3s=03^
$bKa"T*
1999年夏天,比洛特在西弗吉尼亚州南区联邦法院对杜邦提出了诉讼。随后,杜邦和环境保护署(E.P.A.)共同进行了调查,他们找了六个兽医,其中三个是杜邦选的,三个是环保署选的。调查结果显示,杜邦对此事没有任何责任,牲畜生病和死亡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和饲养不当,是特侬不知道怎么养牛,要怪只能怪他们自己。 Vkb&'
rXw+
5OUe|mS
与此同时,因为特侬一家得罪了杜邦这个当地的大雇主,他的很多朋友也开始疏远他们,没有人愿意和他们说话,他甚至因此被迫换了四次教堂。 K\ \UF
j{'@g[HW
特侬每天都焦急地给比洛特打电话,比洛特已经竭尽全力,却一无所获。 g)iSC?H
M O/-?@w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比洛特突然在杜邦给环保署的一封信里发现,杜邦提到那个垃圾填埋场里有一种叫PFOA的物质。 .tb~f@xL
DEC,oX!bI1
因为工作的关系,比洛特对各种化工物质非常熟悉,但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PFOA这个东西,美国的化工物质监管名单里也没有这个名字。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他才找到零星的记录,得知PFOA是全氟辛酸的简称。 br'/>Un"
5+O#5
"v_
比洛特要求杜邦提供和PFOA相关的材料,但是杜邦拒绝了,于是他转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杜邦无奈只能给他寄了几十箱毫无条理的文件,多达11万张,最早的可以追溯到50年代,其中有内部通信、体检报告和杜邦的科学家所做的各种机密研究报告。 #B)`dA0a
, 0rC_)&B
接下来的几个月,比洛特每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接电话不见人,每天就翻阅这些材料——他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所有这些材料全部看完的人。 6l $o^R^D
7iKbd
一个巨大的让人震惊的真相就这样浮出了水面:杜邦早就知道PFOA的危害。比洛特不敢相信杜邦竟然会作出这种事,甚至都不敢相信杜邦会把这些材料寄给他,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材料会牵扯出一个这么重大的问题。 *WgP+"h
Va/p
根据这些材料显示,早在1951年,杜邦就开始向3M公司购买PFOA用于生产特氟龙涂料。那时3M刚刚研制出PFOA才四年,美国政府并没有把它列入危险品,但是3M向杜邦建议需要进行焚毁或者运送到专门的化学废物处理厂进行处理。杜邦内部也规定不能把PFOA排入地表水和下水管道。 #Y*AG xk
Cst>'g-yB
但是,实际上在那之后的几十年,杜邦把数十万磅重的PFOA粉末随意排进了俄亥俄河。他们还把7100吨含有PFOA的淤泥丢进工厂旁边的露天深坑里,在那儿它们进入地下,渗进了帕克斯堡和邻近三个城市共十万人的饮水系统。 0\U28zbMJw
;mb
6i_
3M和杜邦在那之前的四十多年一直在对PFOA进行研究,早在60年代,他们就发现这种物质会让老鼠、兔子和狗的肝脏变大。70年代,杜邦发现旗下工厂工人的血液里有高含量的PFOA,但他们并没有把这件事上报给环保署。 QrPWS-3~!
f i!wrvO
1981年,3M告知杜邦,PFOA会导致刚出生的小老鼠出现先天缺陷。杜邦随后追踪了特氟龙生产部门的七个孕妇,发现他们生下的小宝宝里有两个的眼睛都有问题。但是,杜邦也没有把这一信息公开。 7_/.a9$G
!J'xk
1984年,杜邦发现PFOA通过烟尘飘到了很远的地方,还进入了工厂附近的供水系统,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对外界公布。 wEMUr0Hq
-}juj;IVv
(文章发表后,杜邦公司发声明表示曾经在1982年和1992年两度向西弗吉尼亚州的监管机构报告PFOA潜在的健康危害。) i9M6%R1m}E
{w^flizY
到了90年代,杜邦已经发现PFOA会在实验动物身上引发睾丸癌、胰腺和肝部肿瘤。还有研究表明暴露于PFOA可能造成DNA损害和前列腺癌。 S["
&8Fy
,O(XNA(C
1993年,杜邦发现了一种替代品,比PFOA毒性更弱,在人体内残留的时间更短。但是,杜邦总部在讨论之后最终决定放弃替代品,仍然继续使用PFOA。 qwaw\vOA
<s#}`R.#2
与此同时,PFOA制品成为杜邦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带来高达10亿美元的利润。 8`qw1dF
L4;n$=e
再回头看特侬的案子,一切就不言自明了——八十年代时杜邦越来越担心废弃的PFOA造成的危害,于是他们从特侬的弟弟手里买下了那块地建成垃圾填埋场来处理。杜邦的科学家也明白PFOA会渗透到特侬农场的地里,他们还检测了附近河里的水,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一切告诉特侬。而在之前那份调查报告里,他们还把牛死亡的原因归结为饲养不当。 ZdHWSfO)O
UrxgKTry
就这样,比洛特找到了他需要的证据。 WiviH#hF
MJXm7<(
3、 3)g1e=\i$
tZXtt=M w
2000年8月,杜邦同意赔偿和解,比洛特的律所也收到了相应的费用。这个案子似乎可以结案了。 lv ^=g
;o3
.<"
但是,比洛特并不想就此收手。他心有不甘;更确切地说,他感到愤怒。这么多年,他为化学公司代理了这么多年,但蓄意隐瞒如此严重的健康危害,他遇到的还是第一次。PFOA对牛造成的损害他已经看到了,那么当地的十万居民呢?他们的身体有没有受到影响?他们的肝脏有没有变绿? 1.H"$D>TC
5J&n<M0G1
之后几个月,比洛特写了一封长达972页的信,其中附上136件证据。他把信寄给了所有相关监管机构,其中包括当时的环保署署长和司法部长。被逼急了的杜邦撕破脸,向联邦法院申请对比洛特的禁言令,不过被驳回了。 CsR~qQ
5
]@ [=FK^
走到这一步,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比洛特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杜邦一家公司,而是对整个含氟聚合物行业发出了挑战。 uj/le0
^J~
}KOH
根据美国在1976年开始实施的“有毒物品管控法案”,环保署只能对已经被证明有毒的化学物品进行监测,造成了对化学合成品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各公司的自觉。在过去四十多年里,环保署所限制的化学品只有五种。而在市场上,有六万多种合成化工产品没有被列入监管,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厨房用具、电缆电线、医疗用品和汽车及飞机零部件的生产,PFOA只是其中的一种。 tY:-13F
"=f*Lk@[
说到这里,有必要再表扬一下比洛特所在的塔夫特律所——他的做法得到了律所的支持,他的举报信都是用公司抬头的信纸寄出的。也就是说,塔夫特站在了自己客户的对立面。毫无疑问,这会对律所的业务造成影响,但比洛特的上司特普说,“律所所有的合伙人都为比洛特感到骄傲”。 95wV+ q*
)-a_,3x%j
因为比洛特的举报,杜邦在三年后的2005年被环保署处以1650万美元的罚款。这是当时环保署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民事行政罚款。听起来好像很惊人,但其实这个金额只占PFOA给杜邦当年带来利润的2%。 M=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