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向来是官员无良、戏子无义,官员和女明星的现代传说终于也落入了这个大俗套。这两种身份皆代表着老百姓无法企及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所屏蔽的是一种普通人完全无法洞见的私密领域。 X9
N4
_D 9/,n$
年少得志上青云 +D+v j|fn
6Y`rQ/F
人生,往往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一个原点。就在王益生日的前一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2010年3月30日,王益涉嫌受贿案在靠近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而在54年前的4月1日,王益出生于滇西的一个边陲小县城。父亲是白族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排行老大,有一弟一妹。 g^l~AR
!zVjbYWY
在他年少的时候,考取北大是许多人的共同梦想。不幸的是念小学五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王益15岁那年,被招工到昆明钢铁公司,后来又到了一个机械厂,做过轧钢、铸造、电工等,劳动之余他自学了数理化、中文、英语,希望有一天还能去上大学。 %1mIngW=g
^(kmF UV,Z
当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云南时,王益在第一志愿里填下了“北京大学”,但名落孙山。半年后参加1978年的高考,22岁的王益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北大历史系,一口气本硕连读了6年半。 B>}B{qi|
&|-jU+r}B
“北大历史系1978级是‘文革’十年积累的精华。不管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这些学生都是顶梁柱,可以说是整个北大历史系的半壁江山。当时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也在北大历史系,比王益高一级,薄一波的女儿薄小莹和现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屠光绍与王益则是同窗。王益大学毕业就成了薄老的秘书,起点很高。”一位历史学者如是说。 |LV}kG(2
;
,Nvg6c
当时的北大颇有些特殊地位,云集了众多高干子女。“据说王益上学时很花,但只追家庭背景是高干的女生。”外界一度传闻其神秘前妻为薄小莹,实情并非如此。王益之妻原名白昭明,考入北大之前曾是新侨饭店的团委书记。 vpq"mpfkh
n\ 'PNB
找北大历史系的老教授们谈谈王益是件困难的事情。历史系跟王益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些厌恶权贵的同班同学与他的关系甚至差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但墙内开花墙外香,历史系敬而远之,光华学院却对王益奉若上宾。 q nb#~=x^
oRo[WQla
王益在光华受欢迎的程度,简直可以用夸张二字来形容。众所周知的是,王益的《神州颂》在北大开演期间,一向词锋甚健的张维迎激动得语带哽咽,他在文章中曾经写道:“对于王益老师的身份,我们真的很难表述。金融家?音乐家?历史学人?还是‘王益老师’这个光华人对他的称谓更为亲切。” "D,}|
#<K'RJn
王、张二人交谊匪浅。当年张维迎开创光华EMBA项目,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认可,一万美元的学费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该项目不但做起来了,还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其他学校竞相效仿的对象,这多少要拜王益所赐。王益本人亲自担任了首届EMBA班的班主任,金融班上40多名学员,也大都是他组织进来的。王石、李宁都曾是学员。据称王益备课非常认真,大有把此当“黄埔军校”之意。 LpK? C<?x
q2b>Z6!5
江湖义气开门路 {S@gjMuN
y(ceEV
王益能够在北大110周年校庆之时,以特别嘉宾的身份被邀请参加校庆“110+30”校友论坛,自然是因其身居高位、功成名就。 bMq)[8,N
\@[Y~:
从北大毕业后不久,王益即进入中央顾问委员会办公厅,担任副主任薄一波的秘书近7年。1992年10月,王益被调至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担任副主任,该机构并无实权,他身为闲曹,经过一年时间的矛盾与权衡,最终选择了挂职下海经商。那一年,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他们管自己叫“92派”。 /IQ$[WR cx
Tnv,$KOhs
据说王益与妻子一起,曾经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复杂的资本帝国雏形。只可惜夫妻俩运气不好,正赶上海南泡沫的末班车。而这对雄心勃勃的夫妻也因官场、商场双失意,而渐生嫌隙。在继续从商,还是重返仕途之间,王益最终选择了后者。当他履新证监会副主席一职时,年仅39岁,分管发行、基金等最为核心的部门,可谓权倾一时。1996年,因感情恶化,王益与妻子离婚。 lY&Sx{-
'4Drs}j5
有评论称王益:“基本上属宋江一类,身在衙门,为江湖兄弟做事。”热心于奖拔后进,识才善用,这让很多人在他出事后依然感怀不已。以至于在王益倒台后,他们也愿意为王益说上两句公道话。王益当年教过的一名清华的学生,曾在博客上对“网络上对王益的恶意嘲讽”鸣不平。那是2003年秋天,王益和学生们一起去长城郊游,在联欢会上,这名学生当时表演了一个小品,把王益创作的一些歌曲的名字串联起来表演了一下,没想到效果很好。“在回来的路上,我碰巧和王益走在一起,他对我昨晚的小品大加赞赏,说我完全可以到中央电视台参加春节晚会。”这名学生并没当真,没想到年底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中央电视台一名女主持人的电话,说要把他介绍给中央台负责春节晚会的导演,还说是“王益老师让你去的,说你没问题”。 =;"e Z
`pb=y}
这名学生当时就震惊了。他说:“我认为王益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哪怕是一个学生,他都想办法帮帮。哪怕我并没有求过他……他其实对某些人的用心看得还是很清楚的。” D\^mh{q(
`]`S"W7&
“音乐奇才”的离奇诞生 0"}=A,o(w
c(b2f-0!4
王益又何以从一名乐盲变身音乐家?据说他是在46岁那年在青藏高原旅行的时候,神奇般地开了“天耳”。此后他利用电脑作曲软件创作了几十首歌曲,并且向高难度的交响乐进军。这位票友不玩则已,一玩惊人,《神州颂》全国巡演几十场,创下中国交响乐商演票房之最。 DHg)]FQ/
s
!IvUc7'
平心而论,王益写的歌确实不错。无论是韩红演唱的《香格里拉》,还是韩磊演唱的《碧血剑》主题曲《好男儿》,都拥有众多真实的粉丝。张纪中曾言:“之前我不认识王益,跟他是在饭桌上认识的。他知道我在拍《碧血剑》,聊天时从故事说到了音乐部分,他说要不片头曲让他试试……当时我只知道他的身份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副行长,音乐跟他根本不沾边,于是他说的什么我也没太在意。”但一个多月后,王益居然拿着《好男儿》的小样来找到了他。几乎是当场拍板,那个味和歌曲表达的精神正是张纪中想要的。交谈中张纪中才知道,王益为了写这个曲子,将小说《碧血剑》从头到尾看了三遍,而且在录小样时还找了专业的配乐老师和歌手。“他完全是出于对音乐的热情,本来剧组打算象征性支付点劳务费,但被王益拒绝了。” :}UjX|D
h,\5C/
然而称王益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舞台上的“天才音乐家”,也确实有些过了。他只能写出单旋律简谱。一位专业作曲家曾夸张地打比方:“从单旋律简谱歌曲,到创作四乐章多声部五线谱交响乐,其中的差距,并不比从猿进化到人的差别更小。”为王益音乐会巨额开销买单捧场的,都是券商、基金和地方政府。就这样,三分才气,五分帮衬,七分权力,十分财力,放了一颗音乐界的大卫星。 MQe|\SMd
KV 8Ok
贪官与美女,也有爱情的权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