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摊众生相 ZT 0U%f)mG
一、 W`\R%>$H
])xx<5Jt4
话说我家街口这个烧烤摊,生意特别的兴隆。它的简陋邋遢令人不屑,但它的美味又令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据说有些摊主用罂粟水浸泡食材诱人上瘾,但也只是坊间传说,无从考证。 e/0<[s*#Q
:8CvRO*<
烧烤摊的家当,不外就是几样:破破烂烂一个长方形烤架;一堆调味用品;一只巨大的泡沫盒子冷藏着肉串菜串;脏不拉叽一大摞塑料矮方凳,一小摞塑料高方凳,前者为椅,后者为桌;桌上有大桌面,是三合板一块,偶尔也可升级成瓷砖,我们称之为雅座。一个路口,大约同时可摆七八圈桌椅,大多座无虚席,最忙的时候需要站在一边儿等位。 ]QzGE8jp*
91=OF*w
摊档的人手也只有两个半,其中送货的那个是摊主的老乡,兼职的,送啤酒饮料,也负责盯梢城管;老板负责指挥跟城管之间的游击战、接送外卖、收钱公关;老板娘主烤,因为有know how,所以对老公的嗓门总是挺高。两口子经常拌嘴,有时吵到摔东西,瓶子罐子扔得满地,吵完之后,再捡起来,继续做生意。凌晨时分,生意转淡,夫妇二人为自己烤点什么,边吃边讲话,恢复了相濡以沫,那场面很是动人。 [<DZ
*|+
=|3fs7
我想,他们或许真心乐意一辈子这么吵吵闹闹地过日子和做生意,也未可知。毕竟这摊子是赚钱的,日子是有希望的。他们经营品种繁多,多数东西都是一块钱一串,有羊肉串、牛肉串、鸡肉串、鸡脆骨、猪脆骨、鸡皮、金针菇、火腿、豆角、韭菜;也有价格稍高的品种,比如玉米、馒头、茄子、豆皮、鱿鱼、秋刀鱼、生蚝。虽然都不贵,可是宵夜的人不赶时间,慢慢地分批烤来趁热吃,不知不觉就已经满地竹签。五六个人的一桌,轻轻松松吃足两三百块。一晚上从八点到凌晨三点,一桌又一桌不住地换人,到收摊时总能赚到钵满盘满。 R"
;xvo*
AC>`'Gx
最近城管查得严,不能太早出摊,真真急死了老板,更急死了食客。情急之下,老板冒出权宜之计,给老主顾派发名片,嘱咐这些铁杆粉丝千万不要太早现身,以免暴露目标,造成大家都没得吃的杯具。老板显然万分理解众人贪吃的心情:“你们要是实在想吃得不行,就打电话给我,烤好了我给你送到家里。”他的送餐业务红火了没多长时间,就冷淡了下去。毕竟还是现烤的好吃许多,更何况大家迷恋的不只是那几口吃的,更是半夜三更路灯之下一片昏黄的热闹。 +s- lCz
]gYz
4OT
Tb3J9q+ya
CC#;c1t
二、 S S2FTb-m
J5^'HU3
其实最爱来吃烧烤摊的,不是中国人而是韩国人。他们成群结伙呼啸而来,坐成一大片,彼此点头哈腰着讲话,长相和吃相都非常韩版,绝对街头一景。 &?mD$Eo
yW$0\E6<r
也有低调来吃的。我见过这么一家,常来,总是父亲带着一儿一女,母亲永远躲在车里打盹。那女孩十一二岁左右,长得蛮像宋惠乔。有一回,小宋极想吃某样东西,但又不知道它的中文或者英文是什么,急得抓耳挠腮。她的英文比中文稍好一点儿,拿来找我解围。从她“purple, big, long, good”的描述,我猜出是茄子,向老板下了单,女孩对我高山仰止外加感激涕零。我很谦虚地对她笑了笑,真诚地用她能听懂的英文慢慢说道:“See? Study hard,eat well. No study, no food.” Zt.'K(]2h
,lZB96r0
DxUKUE
xx[9~z=d
三、 _%5Ro6
ZovW0Q)m
海客来深圳出差,我在家中亲手做了一大桌子饭菜招待他,他竟然还不知足,吵着要吃烧烤摊,被我给否了。这厮乃国家要员,吃出个好歹来,算谁的?! "@??Fw!
GB$;n?
次日他在五洲宾馆吃了政府的腐败酒宴,直喊委屈,自行打车,跑到我家楼下吃起了烤羊肉串儿。打电话给我和大侠,招呼着下去同吃,说是还带了个有趣的小兄弟。我们把孩子放倒之后就下去了,看见海客伙同一个胖子,坐在烤架附近猛吃,活像刚被赏了俩肉包子的那个什么。咱先不说海客,单看那胖子哈,啤酒下去了不过小半瓶,脚下却已经铺了厚厚一层被他捋干净了的肉签子。真能吃啊这位小兄弟,一点就点上百串羊肉,几十块豆腐皮。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豆腐皮超大超厚,一块就能吃饱我一顿晚饭。 )+:EJH~
uV!^,,~
他那边厢忙着吃,海客忙着介绍,说这个小兄弟叫“当年明月”。我疑惑地问:“当年明月?是个网名么?”看我问出这等没文化的问题,海客和大侠只好耐心解释说,当年明月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大名鼎鼎哩。“哦!《明朝那些事儿》我听说过,就是没看过。听说有好多本儿,看起来太累,买起来也太贵。喂,我说小兄弟,你先别吃啦,咱商量商量,你干脆送我一套吧,我回头有空也读一读。顶多这顿烧烤我请了。” \"X!2
;\f gF@
明月兄弟此时根本顾不上考虑我的请求是否合理,只顾用力点头。我以为他答应了,仔细一端详,才发现他是在卖力地吞咽羊肉。 +L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