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ZT 柳传志式的智慧与悲怆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8   

ZT 柳传志式的智慧与悲怆

9xIz[`)i.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 :WnF>zN  
上周,中国商业界最大的新闻是联想控股的股权转让。据北京产权交易所透露,这家曾经在2008年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着名企业将29%股权挂牌出售,价格为27.55亿元人民币,最终,泛海集团成为唯一一家符合条件的受让方。 $+p4X# _  
这是一起典型的“柳传志式”的转让。 -`} d@x  
对于65岁的柳传志来讲,联想的产权改造是他终身最大的一件事情,而且他必须在未来的五年内彻底的解决它。而联想的产权改造会有很多的困难,第一:规模太大,出让价格的高低,非常容易引起大的争议,第二:进来的那个民营资本,不能够干扰到现在联想业已形成的经理人治理结构,所以时机和人选的选择变得非常的关键。 1g bqHxWI  
先说时机。联想自1984年成立以来,是一家百分百的国有企业,柳传志一直在为联想的股份清晰做努力。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柳传志乘机提出了一个“股份制改造的方案”,按此方案的设想,联想资产的55%归国家所有,45%归于员工。对于这个方案,中国科学院没有异议,但是却立即被财政部和国有资产管理局打回,毕竟在当时,如此大胆的股权清晰尚无先例,谁也不敢担当“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柳传志当即退而求其次,他提出了红利分配的方案:65%归中科院,35%归员工。在这一部分,中科院有完全的决定权,开明的院长周光召对联想情有独钟,很快同意了这个方案。  [5$Y>Tr!  
在当时,联想身陷重围,未来混沌而黯淡,这些数字都是“纸上财富”,并无现成利益,因此,从中科院的领导到企业的员工,都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10年后,柳传志说,“今天看来,我们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又聪明的事。因为当时大家分的是一张空饼,谁也不会计较,如果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张很大的饼,再来讨论方案就会困难一百倍了。”言辞之中,分明是百般的侥幸。 6@cT;=W;xj  
2000年,正是在这个方案基础上,35%的分红权又在柳传志的努力下变成了股权,而当时正是全球网络股破灭的一年也是联想经营非常困难的一年。 V] 0~BV  
而2009年的今天,联想出让29%的股权,又处在联想经营非常困难的时刻,柳传志在转让时机上的拿捏非常人可比拟。 ul[+vpH9  
再说人选。联想在股权挂牌时提出的条件几乎是专门为泛海所设计的。如果从战略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的话,泛海集团对于联想来讲是四个字来形容,叫做“可有可无”。所谓“可有”,是因为泛海是中国老资格的民营企业,资产规模非常大,董事长卢志强是全国工商联的副主席,全国政协的常委,所以说是一个根正苗红的民营企业,所谓“可无”,泛海的产业主要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跟联想几乎没有产业衔接的可能。而从现在公布的入股协定来看,未来五年内泛海不得干预联想现在的经营战略。 EHcgWlT u  
所以,从时机和人选的选择来讲,这一次的转让是典型的柳式转让。在柳传志的经营管理思想中,有一条很出名的表述是“看中目标拐大弯”。以今看来,在他拐过的所有大弯中,产权改造无疑是最大、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个。 ~6O<5@k  
议论至此,其实一个问题已经逼到了喉咙口:既然柳传志团队对联想的贡献那么大、信心那么足,既然中科院已决意把联想的部分股份出售,为什么不直接就让柳传志团队来认购呢,比如让联想职工持股会也参与竞购,或者允许柳团队另组投资人组合来竞购呢?为什么需要到马路上去拉一家不相干的企业进来,而且还要以如何“唯一设定”的方式售定呢? +!)v=NY  
这样的问号,在过去十年的中国产权改革中实在是出现了无数次,健力宝的李经纬这样问过,长虹的倪润峰这样问过,科龙的潘宁这样问过,春兰的陶建幸这样问过,海尔的张瑞敏也这样问过。 9{XC9 \~  
可惜,栏杆拍遍,竟无人应对。 TaE&8;H#N  
柳传志是企业界出了名的“君子”,向以儒家自许。二十多年来,为了联想的“产权自由”动足了脑筋,在这一过程中,他首先必须保持“回避”的姿态以自净,同时,他却又必须为这家公司的兴衰赌上一生的心血和信用。而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坚忍意识以及“拐大弯”的智慧,才让联想能一次次的成为“侥幸”的特例。 sboX<  
中国企业家的这种生存状态也许只有用元曲里的那句哀叹词来形容――真正是“天可怜见也”。 ,5/zTLd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9-09-08   
请听题:联想为什么,泛海凭什么
请听题:联想为什么,泛海凭什么 OAd}#R\U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侯继勇  北京报道  2009-9-8 4:01:44 2N[S*#~*e  
【核心提示:在柳传志看来,如果不改变联想控股治理机制,不对联想控股市场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没有控制权,不能操盘决策,那么联想控股就不会灵活,反应就不会迅速,不能适应当下的竞争环境。联想内部一位人士称,充分市场化,完善的治理结构,全球化竞争,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柳传志今天所作的一切,就是要让联想适应现在,或未来的中国商业系统,甚至未来全球的商业系统。引入泛海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是上市,股份流通。】 }='1<~0  
eBxOa  
<-K'9ut,  
w} 1~  
从国有到民营的道路上,多年上下求索的柳传志再下一城。 R[_UbN 28  
{G(N vf,K]  
这次,他选择了与相交已久的朋友——泛海集团的卢志强联手。 pZO`18z  
'n0u6hCSb  
9月8日,联想控股宣布,泛海集团接手国科控股29%的股份,成为除国科控股、联想员工持股会之后第三大股东。 vIL q5iR  
D}6~2j  
这么做,联想为什么?业内人士认为,柳传志目前已经将联想集团打造成IT界世界顶级企业,但是巨亏的阴影还需要一步步清理,而其接下来重点要做的就是做大联想控股,使其成为一家以金融、投资为核心,包括地产、能源等在内的多元化公司。引入泛海就是为了有更多的腾挪空间,打好“下半场”。 ds D!)$  
H3qM8_GUA  
泛海凭什么?分析人士认为,此前中科院挂牌时列出的苛刻条件,似乎是为泛海专门定做的;卢志强与柳传志也私交甚笃。9月7日,卢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想与泛海合作将会产生协同效应。泛海目前在金融、地产、能源方面都有布局。 pv){R;f  
2'5%EQW;0y  
9月7日,本报记者致电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他刚从外地出差回到北京,劳累加上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声音有些嘶哑。他表示现在说话都困难,再加上准备明天的发布会,不方便接受采访。 ,]qTJ`J  
t&L+]I'P3  
目前可以确知的是,联想控股将宣布新的董事会构成,泛海集团将派人进入董事会。 *:hHlH* t1  
|XoW Z,K  
同样可以确知的是,在改制路上经历多次蜕变的联想,以当年的员工持股会为切入口,到如今国有股东持股降至36%,留给柳传志的腾挪空间越来越大。 p:CpY'KV_  
k\`~v$R3  
对柳传志而言,这是开始下半场的重要一步棋筋。 PcQqdU^!  
`dK%I  U  
泛海凭什么 TE t+At`]  
EG3?C  
说到为什么选择泛海,泛海集团负责投资的副总裁马志军认为这不是偶然的。 sqP (1|9  
F)^:WWVc#  
他向记者透露,柳传志、卢志强私交甚笃,两人私下除了分享企业管理经验外,还经常交流其他各种问题。 @?\[M9yK  
i\z,)xp  
柳、卢是同一代企业家,有着相似的经历,甚至有类似的身份:都是工商联副主席,卢志强是政协常委,柳传志是人大代表,柳传志创业25年,卢志强创业20年。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与爱好。 lgaE2`0 [3  
@h";gN  
这次国科控股出售联想控股股权,给了他们更进一步合作的可能。马志军透露,由于国科控股对于受让者要求严格,特别是要求接牌者在金融、地产、新能源等方面均有布局,因此最终摘牌的企业只有泛海集团一家,没有其他竞争者。 jj8h>"d  
B0#JX MX9  
按照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规定,对即将交易的国有资产进行挂牌后,进行20天的价格公布,有资格,愿意摘牌的都可参与摘牌。国科控股出售这部分联想控股股份后,仍然是第一大股东。 ?5MOp  
euc|G Xs  
马志军告诉记者,泛海集团在地产、金融、能源方面都有布局。在地产领域,泛海集团在湖北、浙江、上海、深圳都有大量土地储备。目前,除北京东单附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民生金融中心外,旗下地产业务均归属泛海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泛海建设。 6 s1lf!  
+-+%6O<C  
“与其他地产公司相比,泛海集团许多土地都是实行‘招拍挂’以前获得的,价格便宜。”马志军说。 yp.\KLq8)  
Hj^_Cp]@*  
1998年,泛海集团的地产业务主要集中于山东省。1998年其收购南油物业后,地产业务上市,随即开始全国大规模拓展。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9-09-08   
请听题:联想为什么,泛海凭什么
卢志强以其擅长的资本腾挪术,在金融领域也早有布局。泛海集团旗下金融资产包括民生银行、海通证券、民生证券、民生人寿、民生典当、民生保险经纪、广西北部湾银行。卢志强是民生银行最早的发起人,早于张宏伟、刘永好等人。在海通证券,卢志强任董事,同时任民生人寿副董事长。 TSHQ>kP  
ilpP"B  
以金融企业股权为抵押,为地产业务的发展获得大量资金,这曾是卢志强做大的秘诀之一。 o9#8q_D9  
Uel^rfE`  
看中了新能源巨大潜力,卢志强也果断切入。泛海集团在内蒙古包头投资了一个煤化工项目,首期投资超过6亿元,接下来将会有更大规模的投资。包头项目主要是煤制甲醇项目。甲醇是最基础的化工原料,但泛海集团最看重的,是甲醇作为新能源的产业潜力。 ?7"6d p_K  
2%*mL98WK  
马志军认为,甲醇经过加工后,可以代替汽油、柴油,是未来的新能源方向,与金融、地产一样、新能源是泛海集团重点关注的方向。 5$.e5y<&(  
sGs_w:Hn  
在这三个领域的运营,使泛海完全符合国科控股的挂牌要求,同时也与联想控股目前重点业务领域相合,除神州数码与联想集团外,联想控股旗下资产分别为联想投资、弘毅投资、联想直投、融科置地。前三者为投资公司,新能源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kI;yL  
M h5>@-fEE  
“联想投资了许多新能源项目,但有些是前期投资,有些是股权投资,比较低调,不为外界所知。”马志军透露。 |H7f@b]Sk  
380M &Guh  
卢志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今后,联想控股与泛海集团将在上述领域产生协同,联想控股在上述领域的目标与泛海集团十分一致。 -VVJf5/  
y o |"-  
联想为什么 I# U"DwM  
N% W298  
而对于联想来说,引入泛海是联想控股未来发展的第一步。 oz[: T3oE>  
N5\]VCX  
金融、投资,将是柳传志在人生的下半程关注的重点。柳传志复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时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后将把30%的精力放到联想集团,70%的精力放在联想控股。联想渡过目前的危机后,将会把全部业务放回到联想控股。 6o!Y^^/U  
xgV(0H}Mf  
记者了解到,9月8日,联想还将宣布联想新战略,联想新战略将重点推出一个人及一个公司。此人是现任联想副总裁吴亦兵,重点推出的公司是联想控股旗下的直投公司,直投公司将由吴亦兵领衔。 iR(jCD?) Y  
rS^+y{7  
这样,联想控股旗下六大子公司,即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联想直投、弘毅投资、融科置地,其领军人物分别为杨元庆、郭为、朱立南、吴亦兵、赵令欢、陈国栋。联想投资、联想直投、弘毅投资是柳传志关注的重点。 ygn]f*;?kw  
F2 #s^4Ii  
五位领军人物已众所周知,唯独吴亦兵从未走上前台。 /a:sWmxMT  
 YD|;xuh  
事实上,吴亦兵一直是联想幕后最重要的人物。早年,其在麦肯锡任顾问,帮助制定联想的互联网战略、联想分拆战略、神州数码的IT服务战略。联想分拆后,任联想集团首席战略官,主导了联想并购IBM。 _BP!{~&;  
uF89B-t  
在联想系早期发展中,柳传志是总指挥,曾茂朝是政委,李勤是“总理”,而在最近十年发展过程中,柳传志是总指挥,曾茂朝是政委,吴亦兵则担纲总参谋角色,领衔联想智囊团,在联想系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神秘的是,吴一直隐身幕后。 WfF~\DlrD  
:]g>8sWL  
此次吴亦兵浮出水面,标志着柳传志第二阶段的战略正式启动。柳传志的下半场布局也已经明了。 TowRY=#jiS  
Tz{f 5c&  
马志军认为,泛海集团参股联想控股,追求两方面的协同,一是中长期,二是中短期。从中长期来看,联想有很好的品牌,有完善的产业布局,柳传志也有足够的个人影响力,而泛海集团在金融、地产、新能源领域有足够的经验,两者可以互补、分享。 1L\\](^ 3  
V$';B=M  
短期效应则是可以在业务上进行合作,比如共同投资一个项目,共同发展某项业务。 [c_o.`S_\  
@K:TGo,%I  
MX\v2["FoV  
市场化联想 27q=~R}  
C`LHFqv  
除了关乎未来产业布局,联想此次引入泛海,还可视为是联想改制路上的又一次表演。 P>s 3Rh3:  
ql_GN[c/  
  马志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重要的是,泛海还有体制的优势。所谓体制优势,即泛海集团是民营体制。 q"O4}4`  
b6y/o48  
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体制,是柳传志引进泛海更重要目的。 (h3f$   
u~y0H  
在柳传志看来,如果不改变联想控股治理机制,不对联想控股市场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没有控制权,不能操盘决策,那么联想控股就不会灵活,反应就不会迅速,不能适应当下的竞争环境。 eW>Y*l% B  
IGC:zZ~z  
联想内部一位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充分市场化,完善的治理结构,全球化竞争,在未来是大势所趋。柳传志今天所作的一切,就是要让联想适应现在,或未来的中国商业系统,甚至未来全球的商业系统。引入泛海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是上市,股份流通。 "fTW2D74  
e qzmEg  
引入泛海集团,让人回想起柳传志当年对联想集团的处理。 N,M[Opm  
suP/I?4'@  
当年,为解决体制问题,柳传志引进港商吕谭平入股香港联想。引入吕谭平之后,香港联想上市,再将北京联想业务整合进香港联想,实现上市。随后吕谭平出局,员工用绩效及奖金购买联想股份。截至2000年,员工持股会获得的35%分红权转变为股权。历时十年,联想创业者才持有联想集团股份,套现致富。 vv% o+r-t  
]= nM|e  
互联网泡沫时,联想集团股价达到60多元,联想为数众多的员工身家上百万、千万,是那个年代最疯狂的致富神话,远超后来的百度、阿里巴巴。 qe{:9  
u|}p3-z|Y  
对于联想控股上市一说,马志军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得看具体发展状况。他强调说,泛海集团尽管持有29%的股份,但还是最小的股东,最终决策需要国科控股,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一起协商,看他们的态度才可能决定。 Td"_To@jd  
./# F,^F2  
泛海集团入股后,国科控股、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及泛海集团分别持有联想控股36%、35%、29%的股份。但按照中科院对旗下企业(包括联想集团)改制的要求,所有公司的持股比例都要低于35%。预计国科控股将继续减持联想控股股份,而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泛海集团有机会进一步增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G&2`c\u{  
K~DQUmU@  
马志军告诉记者,明天联想控股将宣布新的董事会构成,泛海集团将进入董事会。 ,q|;`?R;  
o,yP9~8\  
目前,联想集团共7名董事,分别是董事长曾茂朝、副董事长柳传志、董事杨柏龄、董事邓麦村、董事李勤、董事朱立南、董事陈国栋。董事长曾茂朝、董事杨柏龄、邓麦村代表国科控股,其余四人来自联想系。泛海集团入主后,董事会结构将再次发生变化。 g=5vnY  
SZ'2/#R>  
上述联想人士认为,泛海入股后,柳传志有了更大的制衡空间。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