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就是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一个双面胶
d/57;6I_ c<8RRYs )/hb9+S 主持人:六六在国内广为人知,是因为去年你出的一本书叫《双面胶》,《双面胶》虽然已经很有名了,但是可以给大家亲自亲口诠释一下意义吗?
x-e?94}^ N1LZ XXY{ 六六:其实我的本意原本是想说事物的两面性,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对事物的诠释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定义的。同样的一件事物,在婆婆的眼里和在媳妇的眼里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是矛盾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对方就容易产生矛盾,这是我想写《双面胶》的本意。
g`skmHS89 o~*5FN}%+l 但是在我创作的过程中,发现婆婆与媳妇的关系究竟能不能处好丈夫是个关键,这个丈夫如何能够做一块质量好的双面胶,把两种不同的情感都年何在自己的身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Pc*+QtQ
$6c8<!B_ 主持人:一说这个比喻,觉得很直观的,而且非常贴切,也非常生动,丈夫就是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一个双面胶,他要黏住两方面的关系,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好。这个标题一开始构思就是这么想的吗?
>9S@:?^&q> "F*'UfOwrZ 六六:没有,我起名字不是非常擅长,经常我起的名字引起书商的愤慨,因为不够跳跃,不够醒目。不过我想对我来说,一本书的题目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内容。我把一本书写完了以后,本来想回头再改,但是没来得及,写完后来就红了,没来得及改红了(笑)。
Pkm3&sW
73C
主持人:一不留神就红了。
#jja#PF]7 2A+I8/zRG 六六:因为我原来写文章不是在word上写完就贴上去,等于是在论坛上发帖,你没有一个主题是不让你发的,因此我想到什么就先写到什么,过后再改,都是这样。
Dw@0P \(C_t1 主持人:你当初是怎么想到构思这么一个故事?
f8DF>]WW $1CAfSgKw 六六:可能是因为在各个论坛上也好,你在生活中也好,就会发现婆媳问题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总是生活的焦点。有的时候夫妻关系质量的好坏,婆媳关系占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家的问题了,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有朋友就会感受到,“哎呀,这简直就像我家的事一样,我家也是这样。”这个话题我原先写的时候,是对于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文章、家庭生活关系的评判,感到不是很满意,我觉得他的角度过于自我,一些人的出发点过于自我。特别是现在网上的媳妇比较多,都是年轻一代,媳妇上网比较多,媳妇都会说我家婆婆不给我带孩子,我家婆婆不给我做饭,我家婆婆对我的帮助不够多,需要我为她做什么。有些朋友会说我家婆婆给我带孩子,给我做饭,可是她做的我都不满意。究竟这个点应该怎么平衡?婆婆怎么样做才会令媳妇满意?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我想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于是我就想写这本书。
-cjwa-9
~ UO&
p2 主持人:其实这个情况后来在新浪读书频道连载的时候,尤其是评论,去年应该创下了一个记录,一个是点击一直高居榜首好长时间。还有评论榜,你有看过吗?
?Q< o-o;B Y68T&swD 六六:因为不断在更新,后面可能没有怎么看,前面大部分都看过。
NTHy!y<!h l&z)Q/>?pZ 主持人:我们发现,一个是数量很多,也是最热闹、最有质量的一个评论,可以叫评论集了。实际上也是像你说的情况,尤其是网络环境,几乎成了媳妇的诉苦大会,有很多声泪俱下的故事在里头。
|Q'l&Gt6 !*?Ss 六六:对,我觉得这些故事的本身,媳妇们的诉说如果汇集起来比我的小说还精彩。但这同时对婆婆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你们没有给她一个发言的渠道。也就是说媳妇都在说婆婆对我如此之恶劣,但是我没有办法反击。婆婆的心里可能有一肚子苦水但是没有办法倒,可能很快这个渠道就出来了,因为《双面胶》可能最近要开机,如果从电视上放映,会听到更多婆婆的声音。
5 E%dF9q 4}~zVT0'~ 主持人:那就是一个更平等的平台了。
0wzq{~\{=_ IkU:D
"n7 六六:另外写书我的本意并没有想给媳妇一个平台、一个表演的媒体,让别人知道媳妇的难处。事实上我认为我的写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客观公平的,我认为婆婆也有婆婆的苦,但是只是因为现在媳妇的声音比较多,盖住了婆婆的声音。我也很好奇,想知道长辈们、老一辈的人在看过这个书或者是这个电视剧以后有什么样的想法。
2{!^"iW +N9(o+UrU 主持人:本身你写这个作品的意图就像你诠释的《双面胶》,从婆婆的角度和媳妇的角度更多展现。但很多网友认为你是更多站在媳妇的丽娟的角度去写。
zlh}8Es }- Jw"|^W 六六:我看到过评论,但书总得要有一个串联事件的主角。我这本书写的是双方,公公婆婆和丈母娘家,中间串联就是媳妇和丈夫。我承认对丈夫的笔墨不重,因为我对男性把握不够准确。以前也有评论家说过,我对男性的心理描写不够细致、生动。包括在《王贵与安娜》里也出现这样的评论,认为我对安娜的心态把握很好,但是对王贵的心态把握不够。我想每个人写作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以我的阅历、年纪来看,很难达到一个非常完满的表述方法。我也是尽量,希望以后的创作能够改进。
=/k*w#j jZm57{C#*? 主持人:不可能都照顾到。
Ng6(2Wt0e COx<X\ 六六:事实上我的写作有一点让我不满意,就是我不能写立体的层面,总是单线铺叙,一两个家庭,或者是两三个人。我很羡慕以前很多类似于像《大宅门》或者《红楼梦》这种写法,有个群,并且每个人各为一体,而且层面非常生动,但这一点来说对我很困难,因为我脑子是一根筋,铺不开,未来这方面也是我的一个薄弱点,想办法把它克服。
95,{40;X7 2#n4t2p 主持人:还是能发展,我们也看到你写作不断进步的脉络,其实挺清晰的。
I.<>6ISI@ |$r|DX1[ 六六:应该说写作技巧我在进步。
?5%|YsJP_ X:*Ut3" 主持人:你起手就很不俗。
zk[%YG& %#.HFK 六六:主要是运气比较好,我经常说我是种豆得瓜,因为我知道从事写作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多,千军万马要走独木桥能够杀出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像我能够得到今天这样一个成绩,觉得还是运气占多数。
}<EA)se" V8z91 主持人:这个也是你一开始无心插柳,本来也没有想通过这条路怎么样,是不是靠它挣饭吃或者出名,或者以此为事业,可能无意中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0.^9)v*i y<G@7? 六六:这样可能整个过程不会太痛苦,如果你一心成就一翻事业,如果没有达到,感觉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像我这样觉得收获颇丰。
7DU"QeLeb
!KUV,>L 主持人:这样才能容易出一些很轻松、很随意、很流畅的一个作品,就没有很刻意的痕迹在里头。
b ;Vy=f 0aMw 六六:我总走不了职业作家的路,因为也曾经有人给我定,给一个题目,或者是把故事的大纲大概说了一下,别人说可以动笔写,就往这边打钱了。那样我的压力陡增,随后放弃。
[email protected]{s@ sW":~=H 主持人:一有写命题作文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eDJ< *S).@j\{W 六六:因为如果是专业作家就必须有一个框架,你自己给自己压力,一天要写多少字。因为人家打了钱就得查帐,到点得收帐,我经常跟人家说对不起我今天吃饭了,对不起,我今天带孩子去了。时间长了以后,我认为欠债的生活比较难过,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我想可能我比较适合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dz',
!|> FuZ7xM, 主持人:这种生活其实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LDJ=<c! tNskB`541 六六:没有压力,逃得远一点。
2/9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