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之七:汪精卫死后南京政府的结局 >9J:Uo1z
Tlr v={
汪精卫于1944年11月10日客死于日本名古屋,他的遗体于11月12日由专机运 U6s[`H3I{
回中国。汪精卫死后,南京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哀典委员会,由陈公博任主任委员,周佛 oXgcc*j
海、王克敏、褚民谊为副主任委员。南京政府于11月12日发出公告:“国民政府汪主 "0TZTa1e
席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日申时,在日本名古屋帝大医院逝世,距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 xT2
PyI_:
九年五月四日已时,享寿六十有二,谨于十一月十二日恭迎遗体回国成殓,择期举行国葬 BM
f@M
,饰终典礼,由国民政府会同中央党部组织哀典委员会敬谨办理。” uyx 2;f
K*d Cc}:`
11月12日下午六时,装载汪精卫遗体的专机降落在南京光华门外机场、陈公博、周佛 [Ch.cE_
海、王克敏等一百余名官员到机场迎候。南京政府按照汪精卫生前的遗愿,把汪的陵墓建 B
Y*8ri^u
在国父孙中山陵墓左侧的梅花山上,表示他生前是孙中山的助手,死后也要追随左右。由 G3v5KmT
于汪精卫生前有过陵墓不要劳民伤财的遗嘱,加上南京政府的财政有限,所以汪精卫陵墓 klhtKp_p
的规模不大。不过汪精卫的棺木外面用钢筋混凝土浇灌了厚厚的一层墓壳,倒是十分坚固 2
yz _
。 \_f v7Fdp{
[2cD:JL
汪精卫死后,南京政府推举陈公博为国府主席,继任行政院长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但陈 `Q,H|hp;k;
公博坚持在最高职务上加个“代”字,陈公博说:“现在汪先生走了,人亡政息,这台戏 ,/unhfs1q
也该结束了。我来继承汪先生的职位,是来办理收场的,而不是来继续演出的。”此时日 j] [,J49L
本的败局已定,南京政府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a8Wwq?@
],].zlN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陈公博在南京主持召开中央 f*8DCh!r"
政治会议,决定解散南京国民政府,把中央政治会议改为南京临时政务委员会,军事委员 }Y4qS
会改为治安委员会。当晚,陈公博广播发表了《国民政府解散宣言》,至此,历时5年4 %&bY]w
个月的短命政权宣告结束。 ?aMOZn?
HxI"
8A
陈公博解散南京政府后,向日本方面提出到日本避难的意愿。此时日本已投降,但还是安 lu/
(4ED
排让陈公博、林柏生、周隆庠等人于8月25日秘密飞往日本。陈到日本后,化名东山公 TD_Oo-+\
子,隐居于京都郊外的金阁寺。但不久陈公博等人潜居日本的消息泄露,中国政府向日本 &%Tj/ Qx
提出将陈公博等人引渡回国的要求,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只得无条件答应中国的要求。日本 OZ;*JR:
前首相近卫文吕得知陈公博要被引渡回国,匆匆赶到金阁寺和陈公博道别,近卫说:“实 hE-M$LmN@
在对不起。。。“,陈公博倒爽快地回答说:“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说不上 cB&:z)i4
谁对不起谁。” w4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