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PB.@G,)
_SJ#k|vcq
主講人:游乾桂 地點:國語日報社 1ZJP.T`
?}D@{%O3T
Dr^#e
聽說人一輩子看到一個人一眼只有1/61的機率, Q$iYhR
今天能與大家見面,希望大家把緣分放在心上,我們好「有緣」,好「惜緣」 f[6;)ZA
[;7&E{,C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VgA}[%y
?i>.<IPOq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 GO.mT/rB
5)wz `OS
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 %4Y/-xF}9,
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 W~$YKBW
q=M!YWz
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RCsQLKqF
9*h?g+\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jQFAlO(E':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完全一無可取, z:u e]7(.
@{+c6.*}
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 DBWe>Ef(
他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 C:"Al-
frWw-<HoI
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 t({:>E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 <T>C}DGw
r{pTMcDS
透過對談瞭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 f\nF2rlu
I8d#AVF2
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L%# #U'e
3
9KN75<n
失敗可以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 oP$NTy[
1mz;4xb
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Q mT L-
U]
riBlg>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H,/W_/g
|2,u!{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 5}x^0
LY
:EJ+#
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 ^w5`YI4<
創造力) _ n,Ye&m
*)gbKXb
會想會動腦的人可能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 6Z] * ce<r
N?eWf +C
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xL3-(K6e
)[|`-M~u
現有科學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 z4D[>2*
3fgVvt-2
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 g)u
~GA*=
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 5`53lK.C
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 4
yW9}=N!
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UiqHUrx
<Td4 o&JR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PXSQf
C:\BvPoO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 @" UoQ_h%
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你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 ng(STvSh:
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byR|L:L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 FaYD
a
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1@JAY!yoo_
tY-{uHW&h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CPWe (
\Bg;}\8
X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Cb~_{$ A
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R*lJe6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f7c%Z:C#Y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I)3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 ma)Y@Uw M
494"-F 6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養病。 ]mYT!(}
I,OEor6%R(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 ujGvrYj
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 9YS &RBJu
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L=nyloz,0
:@a8>i1&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_5 Zhv-7
6}ct{Q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實際,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 9!6sf
GZ
sPuNwVX>}I
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 %e.tAl"!$
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布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yANk(
8@^=k.5IK
我有個朋友是藥劑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 x9)^0Hbo
Oz<{B]pEul
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Tp2 `
eY5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P!q!+g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難道一早起來還很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 te4mY}
FGo{6'K(: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 ~:~-AXaMT
u )cc
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 AC;ja$A#
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0"]N9N;/
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T$RVz
{hr>m,O%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M >#kfSF+
O>9+tQ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 *Hx{ eqC
e~w-v"'
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48l!P(>?y
隋文弟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出息。 qN%i$mJTo
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 r)UtS4 7
G9J+D?'hH
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dY'/\dJ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 #q'J`BC
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 P~/Glak
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uH7$/
H g(%gT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L
D\~dcV+
c193Or'6Y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 'yd<<BM`
s{\USD6
希望孩子能夠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 [}Vne;V
4jM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