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大新年的,上个轻松的
萧辂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01-05   

大新年的,上个轻松的

明清两朝的武术典籍 (一) J0sD?V|{1~  
(HNc9QVC'W  
笔者老家习武风气极盛。与一般人想象的南人懦弱的习见不同,浙江一过钱塘江,古越人披发纹身,重义轻生,赤手博山中猛虎(那时华南虎还不需国家保护),短刃屠江上蛟龙(大概是鳄鱼之类水族)。即使到了近代,宁波四明是武当南派发祥地。另一支内家南派在温州。内家拳祖师之一的陈州同从王宗得传,并传其乡人,也就是温州人。从宁波到温州划一条带,浙东南沿海一直是南派武当和南少林的天下。还有,戚继光平倭冦,著名的“台州六捷” 就发生在这条带的中部。笔者总角时听故老相传,台州城北白水洋上峰岭有一“太尉殿” ,据说是纪念戚继光之子及白水洋大捷。因何称戚继光之子“太尉“则不得而知。也许是南音噍噍难懂,此“Tai Yu” 并非彼“太尉“? pqG> |#RG  
>X~B1D,SV7  
明清两朝可能是武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可能跟文人或者文武兼备者如戚继光等的贡献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大多武功高手只粗通文墨,绝技湮灭不传者多。如果著名的“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如好妇。夺之似猛虎。。。” 的《越女剑法》是后人托古人所作,并非出自春秋,则《汉书★艺文志》确确实实录得手博六篇,剑道三十八篇,可惜都已失传。一直到了明朝,系统阐述武术流派原理功法等的典籍才陆续问世。 -H?c4? 5  
2Kxb(q"  
这些典籍大致可分为: /|EdpHx0  
91R# /i  
★    平倭名将写的兵书中有关武术的部分,如 {&1L &f<  
·       戚继光《记效新书》 1*O|[W  
·       唐顺之《武编》 Wa;N(zw0h  
·       俞大猷《正气堂集》 _}[ Du/c  
[YvS#M3T  
★    文士入慕参赞军务,写出或编篡的兵书中有关武术的部分,如 9o@3 $  
·       郑若曾《江南经略》 gM96RY  
·       茅元仪《武备志》 U9 iI2$  
·       何良臣《阵记》 W;u.@I&  
|MNSIb&,W  
★    文武兼备的武功高手写的典籍,如 d) -(C1f  
·       程宗猷《耕余剩技》 sI,cX#h&Y  
·       吴殳《手臂录》 HUKrp*Hv  
·       黄百家《内家拳法》和《王征南先生传》 b4L7M1l  
aCZ0-X?c  
★    武功高手写的典籍,如 Ez1eGPVr  
·       周淮颖《通臂拳谱》 "P! .5B  
·       少林寺玄机和尚《拳经》 C[FHqo9M?H  
·       王宗岳《太极拳论》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萧辂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9-01-05   
明清两朝的武术典籍 (二) d1~#@6CIz  
Ca-"3aQkc  
戚继光《记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和少林寺玄机和尚的《拳经》(上) yi$ CkG}  
Nl\`xl6y]  
#*(}%!rD*  
戚继光是大名鼎鼎的抗倭名将。中国的名将中有两类因抗击外侮而流芳百世的:一是大漠纵横,带甲十万,拓地千里,领凌烟阁,封狼居胥,纵貔貅缚名王,挽雕弓射天狼,一战破虏定边,为百姓静数代烽烟。真正杰出的,上下五千年,大概不过卫霍或卫国公和英国公二李而已。这须天时地利人和,国有英主,经数代积蓄,仓廪充盈,更有君臣相得,将相和睦。诚属可遇而不可求也。 ()lgd7|+  
Dk  `&tr  
还有的时穷节乃见的,尤以岳少保戚少保为最。当其时也,上有庸主,内有权相,或朽弓败甲,或兵娇将嬉。甚至狼烟蔽日,天子蒙尘,胡锋叩阙,王师崩亡。当此生死存亡之际,欲抗强虏,首重练兵。而且此时朝庭的正规军腐败不可用,为将者须自行从民间招募从头练起。 ^G4YvS(  
6,t6~Uo/  
岳飞论功业也许无法和卫霍二李分庭抗礼,那是时势。若论将略,则足可与卫霍二李鼎足而三,辉映青史。岳家军的善战,较之汉家精骑和唐太宗的飞虎军,只会是更飙悍。尤其是岳云亲帅的“背嵬军” ,要论善战,大概史上当属第一。 WwmYJl0  
CJ<nUIy'z  
根据学者王曾瑜考证,岳飞的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分为十二军,平均每军八千余人。背嵬军有骑兵八千,步兵数千。 步兵由岳云统制,骑兵由王刚统制。步骑都由岳云统一节制。《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  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Z`TfS+O6  
zs=3e~o3  
骑兵背嵬主要装备有长、短刀,约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铁叶片盔甲。背嵬军战术多变,常常以战斗小组配合作战。距敌一百余步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马,然后长刀对劈,迅速冲锋,集结,再冲锋,从而大量杀伤敌兵。 郾城一战,背嵬军步骑大破金军精锐兀术“拐子马” 一万五千人。兀术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岳飞的奏折称:“杀死贼兵满野”。兀术集结三万骑兵再攻颖昌,岳云以背嵬军骑兵八百挺前决战,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大部队随后跟进,“杀兀术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孛堇,兀术遁去”。 朱仙镇大战,500背嵬精兵大破十余万金军。岳飞的满江红的豪气干云大概与 朱仙镇大捷有关。 0cm34\*  
k*1Lr\1  
岳飞 抗金十年,杀死金兵约十五万,杀伤至少五万,而岳家军的代价是亡一万五千,伤约两万。考虑到岳家军的兵源来自农耕富庶的江左淮扬,而金兵来自白山黑水,身长力大,骑射垨猎格斗精熟。岳飞的战迹足可燕然勒石了。 * + T(i  
#|9W9\f,  
可惜岳武穆没留下系统的练兵典籍。这一遗憾,由戚继光补上了。戚继光抗倭时,朝庭正规军也是不可用。他招募了浙江当地勇悍的山民,尤其是来自浙西金华义乌一带的。自行练成戚家军,大破倭冦。他还在的《记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留下了详尽系统的练兵方法。 jKUEs75]  
n|5\Q  
不过笔者在此无意探讨戚家军的练兵方法,而只是对其中和武术有关部分感兴趣。
arthur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9-01-06   
好多拳书光看没师傅指道还是不能领悟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师傅领进门还是不行的。 (T1< (YZ   
qd a 2  
中国功夫好是好,就是太过复杂,见效慢。现在真正会工夫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官方武术队学院等皆花拳绣腿,为表演所用。武侠小说只能说是笔(嘴)上功夫。当然现在这热兵器时代会不会功夫没有大碍,锻炼身体去各种体育活动健身房也行。
垂涎三尺,非一日之馋。
萧辂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9-01-06   
谢谢阿色。你说得很对。光凭书是练不出来的。中国许多好东西都靠口传心受,比如中医。 .fWy\ r0  
N[Z`tk?-  
其实历来中国武术就有三大功能,表演,健身,实战(还记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还有“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说到实战,中国武术不一定见效慢。看你练的啥。个人看法,实战最管事的是南少林和形意,节短势险。所谓“形意一年打死人”。我没练过拳击。小时和练过拳击的朋友探讨过。如果解除拳击的规则,比如可以攻击腰带以下部位(这是为啥拳击是双手护头,而形意三体式或南少林的倚马问津是两肘不离肋,三尖对齐),可以用肘膝,南少林和形意比拳击管用。当然,要碰上象阿里或泰森那样的,那就象一般人和大猩猩博斗。凭他们的力量和抗打击能力,练啥都一样。至于骀拳道,那是表演意义大过实战。实战关键三点,力量,速度,技巧。有空咱再侃。
萧辂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01-06   
戚继光《记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
戚继光《记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和少林寺玄机和尚的《拳经》(中,图略) ~"+"6zg  
$>)0t@[f  
e!VtDJDS  
笔者少年在老家跟师父先学的是南少林,后来学六合心意(形意分支),但没学完,只练到五行拳,十二形只练了个熊膀(穿心肘式)。后来转学陈式太极。这是后话。不过,《拳经捷要》却不是师父传的。而是和一位学武当南派的朋友交流时第一次看到。 TP p]UG  
xpdpD  
当时与朋友探讨太极的松静之义,并非懒散无力,遂论及内家拳的“拳家八反” (也称内家七病:一反懒散迟缓、二反歪斜寒肩、三反老步腆胸、四反直立软腿、五反脱肘截拳、六反扭臀曲腰、 七反开门捉影、八反双手齐出)。朋友出示其家传的拳谱,其中有戚家三十二势长拳和《拳经捷要》。据朋友说,明代嘉靖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559—1560) 间,  戚继光驻兵宁波府镇海县甬江口的沙蟹岭。当时武林抗倭几乎是同仇敌忾。少林僧兵南下宁台抗倭前线。武当也不后人。戚继光在宁波结识了新科武状元杨斌。杨斌是武当七子之已的张松溪的同门师弟。经杨斌引见,  张松溪和杨斌及其他十一位师兄弟共同帮助戚继光训练新兵。戚继光取武当拳法中能上阵实用的的精萃,编成利士兵快速掌握初学入艺之门的“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 。此拳后经张松溪传入浙东民间,也称 “戚家拳”、“南兵拳”或“浙兵拳”。 ysnW3q!@  
TgkVd]4%  
笔者当时注意到戚家三十二势长拳中有相当多的架子跟陈式太极,甚至练名称都一样,如起手式“懒扎衣” 。有人统计戚家三十二势中有二十九势被化入了陈式太极。想必太极拳和武当南派有相当深的渊源。 P<pv@ l9)  
rbvk.:"^w  
k9k39`t  
卷十四·拳经捷要篇原文: UytMnJ88  
)n&hO_c/  
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馀力,则亦武门所当习。但众之不能强者,亦听其所便耳。于是以此为诸篇之末第十四。 Y j oe|  
\HGf!zZ  
拳法似无预於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故存於后,以备一家。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博记广学,多算而胜。 |))NjM'ZBl  
VR (R.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虽各有所(缺)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於人,此不过偏於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旋,无有不胜。大抵拳棍刀枪钗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今绘之以势,注之以诀,以启后学。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余在舟山公署,得参戎刘草堂打拳所谓犯了招、架便是十下之谓也,此最妙,即棍中之连打连戳一法。 *'((_ NZ>  
m CO1,?  
GxdAOiq ;  
戚家三十二势长拳图解 xQs  xc  
P~ObxY|  
懒扎衣变金鸡独立 |k.'w<6mb9  
;!<}oZp{  
探马变拗单鞭  O3sV)  
xXJ*xYn "}  
七星变倒骑龙 5dj" U xH  
Ph3;;,v '  
悬脚变邱倒 *PF<J/Pr  
_xKn2?d8g  
下插变埋伏 ,`t+X=#  
$zP5Hzx  
抛架变拈肘 F`g(vD >  
MblRdj6  
一霎步变擒拿 U[wx){[|  
+M"j#H  
井拦变鬼蹴 -6[DQB  
#/>TuJc  
指裆变兽头 3aW<FSgP  
R"W}\0k  
中四平变伏虎 j_JY[sex  
FGDVBUY@  
高四平变倒插 r!R-3LO0s  
0pE >O 7  
神拳变一条鞭 .`Rt   
 2U)n^  
雀地龙变朝阳手 @&\Y:aRO%i  
D4VDWv  
雁翅变跨虎 oC5 h-4~  
5` ^@k<  
坳鸾肘变当头炮 aHN"I  
kcfT|@:MK"  
顺鸾肘变旗鼓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9-01-06   
大内的武功是不能拿出来随意显示的。 c}(H*VY2n  
花拳秀腿的招数繁多的比如南拳北腿,都是气走皮下的健身功夫。这样的功夫到了极致也是打架非常厉害的。民间现在亦有很多。 5/"$ _7"{a  
很多奇门高人,功夫在一班人看起来高的了不的。可他不随意拿出来现给世人的。 Fi``l )Tt  
张三丰大道,传说让一个姑娘换成小伙子,千里之外买豆腐。事迹非常多了,他不是划拉一通表演一番才做成,只要想一想功夫就到那里了。流传下来的太极,心法没有流传,所以也只能健身了。 [=K lDfU=  
只要突破分子一层粒子这人都能大显神通,穿越空间。可是往上去还远着呢。而且大周天一通,这个人就能飞。千里眼顺风耳等很多功能都会有的。 W 3le)&  
至于学什么。选择大于努力。 Qx)b4~F?  
学道家小道也就是驱邪看看病,学铁布衫之类只能去打架。学了太极也只能去健身了。你还能到那里去。  [ <X%  
孔子也是大武术家。老子更是。 ` -_!%m/  
记得孔子老头站在山上问他一徒弟看没看到什么千里之外的地儿,徒儿回答说看见了,看不清楚,后来徒儿的眼就看不见了。那徒儿把眼用伤了。
辣婆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9-01-07   
all the unper talking let me remember i saw a match between taiqi and sumo wrestler. >V6t L;+  
`*s:[k5k  
有什么用?
辣婆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9-01-07   
seems it is fail to copy here.the link is: qHk{5O3  
http://space.tv.cctv.com/act/video.jsp?videoId=VIDE1222696335203912 zM0}(5$m  
from cctv program-- 武林传奇颠峰对决(2008.09.29)
有什么用?
萧辂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9-01-07   
引用
引用第5楼尘于01-06-2009 23:20发表的  : 7eCj p  
大内的武功是不能拿出来随意显示的。 "W(D0oy  
花拳秀腿的招数繁多的比如南拳北腿,都是气走皮下的健身功夫。这样的功夫到了极致也是打架非常厉害的。民间现在亦有很多。 >M#@vIo?<6  
很多奇门高人,功夫在一班人看起来高的了不的。可他不随意拿出来现给世人的。 HTL6;87w+]  
张三丰大道,传说让一个姑娘换成小伙子,千里之外买豆腐。事迹非常多了,他不是划拉一通表演一番才做成,只要想一想功夫就到那里了。流传下来的太极,心法没有流传,所以也只能健身了。 h7#\]2U$[5  
只要突破分子一层粒子这人都能大显神通,穿越空间。可是往上去还远着呢。而且大周天一通,这个人就能飞。千里眼顺风耳等很多功能都会有的。 W]po RTJ:  
.......
H_?rbz}o  
_*AI1/>`  
b<tV>d"Fv  
尘道长,您说的是道术,俺说的是武术,咱两不是一个课题组的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9-01-07   
昏,武术是最低的拳脚功夫。武,止戈也。而这种拳脚功夫是最笨的了。要夏炼三伏冬炼三九。沙袋啊,什么的拉。又痛又累。练出的功夫也仅仅是防身之用。而功夫到能如意运用也是功能了。大的武学宗师能有大功夫其实也是比如大道,要心境高才出大功夫。 Zv@qdY<:  
_}5vO$kdO  
道家用的也是功能。小道们用的法术也是一种小功能。治病。障眼法之类的。你能说大道用的不是功夫? E ASnh   
比起来武术更胜一成。 i%o%bib#  
不管怎样,心境不高什么人也出不来高功夫。 Pxl,"  
PS,咱不是道长,我不喜欢道长。。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9-01-07   
武术,开始的时候要站庄,一门武术有一套动作。重复练习的时候,开始很笨,到了后来能运用的非常如意,动作也很好看。能够击打的时候就是带有功能了。出招数的时候功能就出去了。超越这个时间场。而也只能打架而已。 @\?HlGWEf  
小道的术,也是一种功能,只是可以用来治病之类的。 *tv&=  
而武术的武来源于跳舞的舞。舞蹈的动作其实和武术非常相似的。两个渊源很深的。 t oA}0MI(:  
中国的戏曲学家都要炼功的。 KkUK" Vc  
不知道你信不信,任何一种比如音乐,舞蹈,画家,造诣到登封造极的地步都能是武学大师。 >J;TtNE:  
历史李白就是大武学家。宋以前文人很多都是武学家,只是到了宋太祖那家伙怕文武双全的,就提倡各有专攻了。 Gi)Vr\Q.  
古人全才多啊。
萧辂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9-01-09   
阿尘,俺说咱两不是一课题组的么。  Gsh9D  
]zYIblpde  
俺这人比较笨,只会吭吃吭吃下死功夫。还有期望值较底。当年练基本功在操场踢腿,一晚下来全身就象水洗了似的,也没练出个啥道道来。只要没灾没病一天三饱一倒一觉到天亮,俺就很满足了。 %V=%ARP|  
Z'i@;^=A  
您说的千里眼顺风耳空中飞人啥的,象封神榜似的,对俺太玄太高,俺够不着,也不想够。
离线
级别: 团长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9-01-11   
    a8TtItN  
我只是说,选择大于努力了 YH58p&up  
另外我只是补充一下武术界的知识而已.你也不是在晒么.... hr]+ 4!/  
你高兴做你高兴的.并没有judge你的选择撒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