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DT9s+
外媒:印度11亿人口,为何仅拿1枚金牌? Q\)F;: |
来源: 捐款救灾 于 08-08-21 16:32:28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DlT{`
,Q,^3*HX9}
B *vM0
*I'yH8Fcn
VpUAeWb
!W0v >p
新华网消息:印度枪手宾德拉在11日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气步枪比赛中以700.5环的成绩为他的祖国夺得了奥运史上第一块个人金牌。印度11亿人口,为何至今仅拿一枚金牌? %\DX#.
8fb'yjIC
奥运首金激起爱国情潮 +"(jjxJm
'S~5"6r
据德国《新德意志报》8月13日报道,宾德拉夺冠后,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在给印度历史上首位奥运单项金牌获得者的电报中说,印度新的国家英雄阿比纳夫·宾德拉实现了11亿人的梦想。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等也都表达了类似的祝贺,其中不乏“全民族的骄傲”、“射向永恒的金弹”以及“对青年一代持久的鼓舞”等赞美词句。 ,[Fb[#Qqb
\9d$@V
自本周初以来,这个巨人之国始终荡漾着爱国主义的情潮。这股情潮一时间掩盖了居民不断抱怨的最严重的日常问题。来自富裕家庭、在德国接受3年训练、25岁的阿比纳夫·宾德拉为国人摘得了期盼已久的金牌,它来得恰到好处———作为“对民族灵魂的安慰”以及暂时转移对严酷现实的关注。 S'14hk<
Q&&@v4L
体育落后蕴含诸多原因 X8|EHb<
WHI`/FM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1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11亿人口,仅1枚金牌”,摘要如下。 v:p} B$
`6YN3XS
印度有11亿人口,可自1900年以来,虽然它参加了历届奥运会,但从未赢得过一枚个人项目金牌。很多小国比印度的体育成绩要强得多。 E9}C #
z2c6T.1M
印度最有名的两位运动员曾经与铜牌失之交臂: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锡克飞人”米尔卡·辛格在400米比赛中名列第四;女子短跑选手P.T.乌莎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400米栏比赛中以百分之一秒之差痛失铜牌。她起先被误报得了第三名,后来又被取消。 ':W[ A
H"KCK6
上一次印度赢得金牌是28年前了,那是团体项目,曲棍球。曲棍球历来被视为印度的国球。 *A< 5*Db:F
P4?glh q#
应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呢? &zs$x?
/
5uf a
基础设施显然是个问题。印度没有几座优质体育场馆,而且自从主办1982年亚运会以来,印度几乎没有增添像样的体育场馆。实际上,人们现在非常担心新德里可能无法如期主办定于两年后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 -N@|QK>
23?rEhKe
除了板球,印度运动员和体育界人士几乎得不到什么认可。 *H122njH+T
y]imZ4{/
财政部长帕拉尼亚潘·奇丹巴拉姆为本财政年度的体育开支拨款3.9亿美元。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被浪费了,而且常常被官员自己用作公费旅游了。参加北京奥运的印度人数还不到60人。 h~26W
Lf.
_U0f=m
当然,还有腐败问题。曲棍球协会一位高级官员最近因贪污传闻被迫辞职。 aT<q=DO
/bEAK-
但是,在印度体育落后的表象背后,也许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和哲学问题。 M;NX:mX9
$cR{o#
印度的父母们逼着孩子刻苦学习,但不重视体育,虽然这种现象正在缓慢地改变,特别是在上等阶层中。 k8Xm n6X
_6Ha
这位51岁的商人说:“与西方不同,我们印度人不崇拜人的肉身。”他说:“我们把肉身看作是灵魂通往得救之路的短暂载体。所以我们不在意它。我们不为自己的体格感到骄傲。” p7Cs.2>M>S
:LTN!jj
大象甘拜下风国情使然 7KPwQ?SjT
KG@8RtHsQ
日本《朝日新闻》8月1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大象甘拜下风”,摘要如下。 G`zm@QL
F"<vaqT2
同样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印度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似乎表现平庸。雅典奥运会时,印度仅仅取得了飞碟射击比赛的一枚银牌。曾夺得过8枚金牌的印度男子曲棍球运动如今也是风光不再。 G
j1_!.T
Ah<+y\C
另一方面,中国却正在以体育大国的身份崛起。当笔者就个中原因询问一位在北京大学就读博士生课程的印度学者时,他回答说:“印度的国民运动是没有列入奥运会项目的板球。人才辈出的印度人属于‘思想派’,而中国人则属于‘行动派’。可能这就是区别所在吧。” z=FZiH
C7vxw-o|&p
“印度用于振兴体育事业的预算不到中国的1/8。职业化进程落后,运动员的成绩好坏与收入不挂钩。没有多少青少年希望日后成为运动员。” K#xvu1U
uMv1O{
阿比纳夫·宾德拉获得的印度历史上的第一枚个人项目奥运金牌,不知能否成为印度体育崛起的起点。(编辑:刘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