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改善
?} E
M
, -i91nMi] 来源:柴静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0h7af.html IQd~`
G &b%2Jx[+ 一
x.Ny@l%] MU '- 我和卢安克坐在草地上,七八个小孩子滚在他怀里,常不常地打来打去。
pP"j| k1P'Q&Na 我本能地拉住那孩子的手“不要这样”
QWt3KW8) P_p\OK*l]o “为什么不要这样?”
kPA g* Ll#W:~ 我就差说“阿姨不喜欢这样了”,绷住这句话,我试图劝他们“他会疼,会难受”
|v#D}E 4}*.0'Hz “他才不会”他们嘎嘎地笑,那个被打的小孩也乐。
xd"+ &YT +.rOqkxJ 卢安克坐在小孩当中,不作声,微笑地看着我无可奈何的样子。
j`Ek : L0{[L 我后来问他“我会忍不住想制止他们,甚至想要去说他们,这是我的第一个反应,可是你不这么做?”
{}RU'<D
>xF&>SDC “我知道他们身上以前发生的事情,还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可以理解。”
w|0:0Rc~u nHZhP4W “但是理解够吗?”
sS4V(:3s QTN24 q4 “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给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的一句话是不一样的。”
3=Uy t z7P~SM 我哑口无言。
{+Wknm% *.1#+h/]3 二
LU@1Gol v<(+ l)Ln 我采访姐弟俩。
x wwL
nq+6ipx 弟弟卖力地劈柴,大家都觉得这镜头很动人,过一会儿火暗下来了,摄像机拍不清楚了,就停下来,说再添点柴。再过了一会儿,我让弟弟带我去他的菜地看看,他拒绝了。
PAC=LQn& Z?&ZgaSz “为什么呢?”我有点意外。
SY@;u<Pd p)m5|GH24 “你自己去”,他看都不看我。
:}#j-ZCC"
E1w8d4P,G 我纳闷了一晚上。
#IDLfQ5g 7.)_H 卢安克第二天说给我听“那时候正烧火,你说你冷了,他很认真的,他一定要把那个木柴劈开来给你取暖,后来他发现,你是有目的的,你想采访有一个好的气氛,有做事情的镜头,有火的光,有等等的这样的目的,他发现的时候,他就觉得你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交给他,他就不愿意接受你,而你要他带你去菜地看,他不愿意。”
gg#lI| O OABn* 我当时连害躁的感觉都顾不上有,只觉得头脑里有一个硬东西轰一下碎了。
tt6GtYrC 1 79o=HiOF99 “目的是好的,但是是空的。”他说。
<{YzmN\Z 7>0/$i#'Vl “空的?
2BT
+[ /Ah'KN|EN “空的,做不了的,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
6T_Ya) wQ9
@
l “你是说这样影响不到别人?”我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im)r4={
9 |]Hr"saO0 “这个很奇怪,我以前也没想过,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了。”
udc9KuR@ v:w^$]4 )7#3n(_np ^LXsU]
R 三
'
0o^T 7C \PG_i' R 孩子在火边俯耳跟他说悄悄话。
0~[M[T\ *]
Cyc< “你肯定在说怎么考验我们”我猜。
YuJ{@"H Be^"sC 卢安克对他笑“不行,他们城里人会不喜欢”。
,Qo:]Mj E]a;Ydf~ 我隐约听见一点“是要拉我们去玩泥巴?”
n\BV*AH xwHE,ykE 他转头问我“你喜欢土吗?”
z/p^C~|} @~5Fcfmm “当然了”。我认为我喜欢,在我对我自己的想象里,我还认为自己喜欢在下着大雨的时候滚在野外的泥巴里呢。
ZnuRy: $S2
/* 采访结束之后,是傍晚六点多,天已经擦黑了,山里很冷。
MJH>rsTQ A9J{>f
卢安克忽然站住了,温和地问我“我们现在去,你去吗?”
@`^Z5n.4 0G Q8}r “现在?”我愣住了。
\F+".X#jh -QBM^L 我没想到我自己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我只带了一条牛仔裤”。
X(8LhsP w?M"`O( 就这一个念头,一切已经逝去。
<F-IF7>a eIf-7S]m 我根本不敢再回答我想去,那是做作,再非要努着去,弄得满身泥,甚至雀跃欢呼……只会是个丑陋的场面。
B|M@o^Tf '
eWG v Dk2Zl j+gh*\:q 四
jJ'NYG l0ZK) “当时发生什么了?”
X%B$*y5
`fG<iBD “我记不起来了”
?=-/5A4K mjk<FXW “那个时候你怎么想的?”
tuY=)? b+f
'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ip*^eS^ C}L2'l, 他沉静地看着我,他在采访中有很多次说这两句话了。
1>2
/1
> Y~#F\v 一开始,我看着他,脑子里几乎有个嗡嗡的尖叫的声音“这个采访失败了,马上就要失败了”
yOP$~L#TWs ^'+#BPo9@ 之前曾经有同行,几乎是以命相胁地采访了他,但完全没有办法编成片子,就是因为媒体的常规经验,在他面前是行不通的。他不是要为难谁,他只回答真问题-----真正因为未知和交谈而生发的问题,而不是你已经在他书里看过的,想好编辑方案的,预知他会怎么回答,预知领导会在哪个地方点头,观众会在哪个地方掉眼泪的问题。
y~M6 a^[s[j#^, 我放弃了。
vkG%w;
M[-/ &;`f@ 我不带指望地坐在那儿,手里的提纲已经揉成了一团,这些年采访各种人物,熟极而流的职业经验,几乎土崩瓦解。
^4Se=Hr
z2 vI48*&]wTf 然后我发现我在跟他讲那个我小学的时候,近视后因为恐惧而把视力表背会的故事,是鬼使神差说出来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说这个,我甚至早就忘了这个事,但我现在把它说出来了,而且说了这么长一段。我以前约束过自己,绝不在电视采访时带入个人感受----这是我的禁忌。但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画着黑色惊叹号的禁忌也一起在尖叫中粉碎了。
$DnR[V}rR! :C0)[L 我看节目的时候,发现我自己讲的时候目光向下,很羞涩,就象我八岁的时候一样。
$?[pcgv ^AXH}g nhZ/^`Y< D)S_ p& 五
8A-*MU`+ :w4N*lV- 然后我才知道,他说他不记得了,是真的不记得了。
VuK>lY&
Z}SqiT “以前我的思考都在头脑里发生,我想到了,但我做不到。现在我不思考了,只感受,反而做到了我之前想做而做不到的,因为思考变成了生活,变成了行为。”
WqCj;Tj| *;F<Q!i&v 看他的博客,会清晰地看到他这个变化的过程。
_oefp*iWS z fy(j 他之前写过《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写下他的研究和经验。几十万字,现在他已经不再记得写过什么,他也不认为会有什么可借鉴的模式。他说他不再思考,也不再写了,只是感受。我当时看的时候担心他坠入虚无,直到采访时,才知道我头脑中的桩子插得何等之深。
WZTv *UG?I|l|I “你认为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G_ ~qk/7mF YzEOfHL, “如果自己作为老师,带着一种想像,想像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像就好象一面隔墙在学生和我的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像”
lKqFuLHwF 9Gx`[{wI9< “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一个很好的老师也会说,我想要一个有创造力的,有想象力的,什么样的学生,他也会有他的一个标准,难道你没有吗?
YZ<5-C ?hURNlR_Q “那学生做不到,他会不会放弃呢,会不会怪这个学生?”
x[+bLlb *{p:C “可能会失望。”
^6Yt2Bhs [`bK {Dq2 “我以前考虑过很多方法,最后放弃了,方法都没有用,唯一有用的是老师的心态,老师心态最受影响的就是那种学生该怎么样的想像,他总是想着这个,他没办法进入适合学生的心态,没办法真正去看学生是怎么样子的,如果很开放地看得到,没有什么想像,很自然地就会有反应,适合学生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学生很喜欢,很容易接受。”
xnw' &E "kIlxf3 所以他才说,他没有任何可写的了,他曾经在博客里以巨大的篇幅批评和反对过标准化教育,反对整齐划一的校园,反对“让人的心死去”的教育理念,他跟现实世界里的问题较着劲,现在他说他放弃了要改变什么的想法。我刚一听的时候也一惊。
{aK3'-7 :ee vc7 他说“如果想改变中国的现状,然后带着这个目的做我做的事情,那我不用做了。幸好我不是这样的,我不想改变,我没有这个压力。”
\D
D4=XGA q$ j 我愣了好一会儿,才接着往下问“如果不是为了改变,那我们做什么?”
:RBeq,QaO Tn\{*A “当然会发生改变,改变自会发生,但这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责任,也不是压在我的肩膀上的。”
43rV> W, Z;0<k;#T(p “改变不是目的?”
I\[z(CHg@ R -mn8N& “它压着太重了,也做不到”他说“但你不这么想的时候,它会自已发生”。
;DKJ#tS}" >-w#&T &K 有人跟我形容过听他说话的感觉-----你以为是禅悟式的玄妙,其实背后是严整的逻辑体系,是一步步推导认识的结果。
|;p.!FO dAOJ:
@y “你原来也有过那种着急的要改变的状态,怎么就变了,就不那样了?
&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