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引争议 (高清版)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5-03-02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引争议 (高清版)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5-03-02   
柴静《穹顶之下》可能会、应该会改写的新闻学
来源: 钛媒体
作者:赵何娟

她给传统新闻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趋势变化,那就是调查和深度报道除了专业性要求,能否代入记者情感?改变的,或许恰恰是过去百年来,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中,最桎梏传统新闻学面向互联网冲击里,最陈腐和最教条的那些部分。


截止3月1日早9:00,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的《穹顶之下》播放数据是:➊腾讯播放7426万次,顶4316,踩56➋乐视播放1063万➌优酷播放1006万,顶12万,踩365➍搜狐播放203万,顶4506,踩101➎爱奇艺109万,顶18110,踩939➏凤凰播放69万,顶530,踩10➐土豆播放63万,评论3944➑合计播放9939万,顶15万,踩1471。这也就是说,从前一天2月28日早上10点半开始,该视频正式发布上网,在24小时之内,突破亿次的点击,基本没有太大的悬念。

除了数字,柴静和她的视频所引发的争议也是惊人的。诸多批评者的观点无非聚集在四点:1、该不该放入女儿的病因隐私?2、该不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让记者成为表演者?3、动机是什么,是炒作是牟利?4、记者该不该在作品中代入自己的情感,换句话说,煽情?甚至还有的争议观点是说,批评雾霾是最安全的公共知识份子话题,不算多勇敢和执着。

在大家都在乐衷于盗版、转载和生产快速新闻消费品的时候,有多少人愿意花一年时间,投入100万,去做一部这样的片子?不做辩驳,只回归传媒,回归新闻传播学本身来谈谈这部片子的意义,其对新闻学的意义,可能超过了对于“雾霾”本身。

从点击数字来说,作为非突发事件的严肃新闻报道,其影响力是惊人的,即便与当年柴静所在的央视《新闻调查》每期收视率能计算的覆盖人群相比,这个数字都是惊人的。但这个视频给传统新闻学、传统新闻调查报道,包括传媒伦理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及可能带来深度和调查性报道的趋势变化,那就是调查和深度报道除了专业性要求,是否能代入记者情感?其实本质上,就是记者是为“新闻记录者”的记者,还是为“人”的记者。这对整个传统意义新闻学都是挑战。

但这种挑战是我乐于看到的。

用传统新闻学的分类来看,这部调查作品很难归类。上海交通大学传媒设计学院老师,也是著名的新媒体观察者,钛媒体作者魏武挥总结说,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以下均摘录自魏武挥老师在钛媒体的专栏文章《穹顶之下的传播细节》(链接: http://www.tmtpost.com/198619.html):

个人演讲?100分钟的个人演讲还能吸引很多人从头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讲人的语调除了最后略路提高一点声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静。这种个人演讲,几乎没怎么见过。

深度调查?嗯,其实最像深度调查,但电视台很少做这样长时间的深度调查节目,纸媒上上万字的深调并不少见,但用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纸媒嘛,没干过。

纪录片?这个其实很牵强,这个片子可以说7-8成,都是镜头对着一个演讲人,哪有这么拍纪录片的。

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

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柴静的个人演讲能力,在这个视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她没有呐喊过,唯一一次提高嗓门,也是在视频的最后那几分钟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时间,她一直很平静。

这种娓娓道来的演说,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呐喊则比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环保这个议题,需要的是理性。因为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

环保的本质,不需要极端主义,也不是少数极端分子能够完成的。

柴静的这种本色出演,和视频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柴静用她的女儿的故事开始,平静地讲完了一个半小时,叙事的建构能力极佳。

但正是她女儿,也是这个片子争议最大的地方:个人代入感太重。

这和传统的媒体伦理是不符的。

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手法是:记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

事实上,柴静在这个议题上,一向争议很大。柴静过往的很多作品,是走亲历者路线的。她会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东西——一种不好听的说法是,夹带私货。

柴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太多,13年甚至还引发过一场批评。批评者中的一位是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说,著名记者。

但问题在于,硬新闻在这个时代,的确大众不爱看。

有一些好的硬新闻作品,读来晦涩难懂——说难听点,叫“不说人话”,最终,大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绝非主要的细节上。

这种事,屡见不鲜。

而且,柴静的这场演讲,明显是练过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种“表演”。

这让正统的媒体伦理又受不了了,记者怎么可以表演?

然而,进入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这一切传统媒体伦理,会不会被改写?柴静的视频总体来说,实现了专业性、可读性、传播性的平衡。其中的一些细节瑕疵,尾部的煽情是否得当等等都是过于细枝末节的东西,不想去讨论。

我曾经的老东家,财新传媒也一直在环境和雾霾报道上投入巨大,做出了多篇专业重磅和独家报道,包括封面报道,例如《雾霾元凶》,也难说没有瑕疵,但是同样值得尊重,有的影响力也还是很不错的。看到财新一位高管评论《穹顶之下》说:“说实话,这个视频的内容和观点,我们财新的环境团队的报道,绝大多数(不敢说全部)都写过,而且有些是我们的独创。但毕竟,它的影响力比我们的大得多。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学习柴静的传播技巧,和对技术环节的处理。” 我心有戚戚。

为什么?且仅仅是传播技巧和技术环节的处理吗?

其他还有很多媒体都做过雾霾报道,离职央视,以个人身份的柴静用一种大众听得懂的语言,实现了一次科普,也是迄今能够看到的关于雾霾报道,最完整、最深入的一次。

所以,在当下,什么是大众听得懂的语言?语言本身不仅仅是文字,甚至都不仅仅是信息表达的音、图、字符号。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会不会又被称之为另一种媚众?

我们在传统的新闻学框架和实践里受到了太多的限制,以至限制了我们在新技术应用时代的认识边界和框架。

我一直鼓励钛媒体记者、钛媒体作者都追求更有广度和黏着性的个性化专业写作。我从来不去总结什么样的写作对大众是最有效的,只要是在专业知识支撑下的个性化创作。

《穹顶之下》的实践恰恰正是,拥有专业能力的作者个体,个性化能量的释放,自媒体式非传统新闻学内容创作,通过社交网站的爆发性链条式传播,加上新技术新模式赋予的多样化呈现,例如柴静的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等,改变的,或许恰恰是过去百年来,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中,最桎梏传统新闻学面向互联网冲击里,最陈腐和最教条的那些部分。

柴静过去的一位央视同事在我所在的四番传媒微信群里讨论说,柴静一直就是代入自己情感的,包括采访中给被访小孩擦眼泪这些举动似乎也剪到播出成片里…这个争议在她身上一直存在。可是这次的演讲,如果不是处处代入(柴静本人以母亲身份切入并说也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老郝、范铭相互吐槽彼此家乡污染情况),以及处处看起来不那么传统的第三方记者口吻的表达,估计要坚持看完会有困难,要传播就更有困难。

作为新闻调查作品的切入,不是记者,而是母亲柴静,亲情切口,每一次展示专业图标时,都不忘加上“我也看不懂”的前缀,强化观众共鸣。然而,叙述主体的第一人称,恰恰是传统新闻报道禁忌区,但与上述的手段配合默契,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环境新闻报道在专业性和贴近性之间的平衡问题。

从传播学意义来说,媒体自己认为很专业,却不具备传播能力的“新闻作品”,能不能被称之为合格作品,本身是应该被打上问号的。

原南方周末的新媒体负责人吴蔚说,叙事文本改变传统倒金字塔结构,更像剥洋葱的手法。以前我们讨论过这种方式,但当时的结论是在印刷媒体上,甚至包括网站上,速度太慢,黏着读者有困难。所以她们的这种尝试挺成功的。

成功的代价是复杂的。我们期待,乃至愿意去继续推动,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作者赵何娟为钛媒体创始人、《商业价值》杂志联合出版人)



(《穹顶之下》完整视频见钛媒体链接:http://www.tmtpost.com/14472.html

http://www.tmtpost.com/198613.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的进退
来源: 财新网
作者:胡紫微

  关于《穹顶之下》这部片子,作为曾经的媒体从业者,我不得不承认,看完后,心潮难平。从周末两天引发的热议来看,最大的触动是,公民的自由表达对于一个几乎窒息的社会是多么重要。让公众知道更多真相,这需要的不只是100万的投资和一年殚精竭虑的劳作,还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柴静做了她能做的,我们呢?

  作为母亲,把女儿的遭际作为整部片子的缘起,我不知道这是柴静本人的意愿还是制作团队的主意,但我相信在柴静的内心里,是经过反复掂量的。因为这不光涉及到作为调查新闻第一要义新闻客观性减损的考量,还有作为母亲,面对一个没有行为能力的孩子,一个世界上最需要你呵护的弱小生命,因为你的这个决定,她将从此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和一个曾经的肿瘤患者的阴影下,而这样的付出对孩子是否够公平。我愿意相信柴静是为了公益而牺牲隐私,但是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样一个开始,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从环保的专业角度,作为外行,我确实无法对整部片子做出任何基于理据的判断。但从电视制作的角度,我觉得有三个方面把握得相当值得称道: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相关性之间的自然衔接;在专业性话题与受众的私人化体验之间的自如穿插;以及如何小心翼翼地隐藏观点,用逻辑替代情怀进行表达的叙事技巧。

  至于作者的处境。某些有心人士试图把柴静女士裁剪成一片以一己之力独自成就国殇的孤绝的剪影。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且不提近两年来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对于雾霾现象排山倒海的热议浪潮,我关注的大V不多,但是也记得有千万级的大V在微博上曾经直截了当要求所在省市主政官员,必须对于本地区愈演愈烈的雾霾承担领导责任。什么叫胆色,我以为,这就是。几亿中国蚁民的力量和柴静的专题,影响力大小也许霄壤之别,但是他们的勇气和努力是一般无二的。他们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会晴朗共和国的天空。

  再者,如果说中国现今有什么人神共愤,从引车卖浆者到总书记都已在最大限度上达成朝野共识的话,那就是雾霾了。目前的口径是,雾霾治理已刻不容缓,而且见效要快,力度要狠。原因也很简单,当什么事情演变成“办得好我接见,办不好岐山见”的时候,办法就如雨后春笋般呼之欲出了。这也是一种同呼吸,共命运。

  故而,雾霾作为一个命题,我的判断是,虽然目前仍然肆虐,但在即将到来的降维打击之下,它已经算不上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将得以解决的又一政绩工程。从APEC 之后,所有北京人应该已经切实感受到北京的蓝天多了起来。(我手头没有数据,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检索一下去年10月至今与前年同时期蓝天天数对比来看。)当然,这只是说明,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制度环境下,一旦进入启动模式,资源的动员能力和某些效用的达成是相当惊人的。

  所以,我以为,我们要担心的绝不是雾霾的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和何时得到解决——解决的速度一定比专家预测的要快得多,在这一点上我对政府有着绝对自信——我们应该担心的是,随着雾霾被当成重大政治任务狂飙突进式的得以解决之后,我们又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享受这片蔚蓝。

  这些代价就像我们曾经希望经济跨越式发展但是以自然的破坏资源的枯竭天空永远50度灰为代价;我们希望开宝马,住豪宅,结果得到了这种开着宝马车喝着臭水住着豪宅吸着毒气的啼笑皆非的后现代生活。而这些未经任何公议就被强加于国人的代价,在仍未见任何约束迹象的权力的股掌间,又会在什么样的黑箱里与何种利益私相授受并加以无耻的交换,直至再一次以公众的福祉作为牺牲。

  我的一位朋友在某地环保局的下属影视中心供职。他曾经在一年前当地PM2.5爆表的日子里跟我聊起来,上级指示突击检查城区工地扬尘问题,他们的领导如何在采访车里指挥若定,联络即将被检查的关系户,赶紧进行苫盖和压水,以应付检查。我问他,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不也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么,怎么能这样公然造假掩耳盗铃?朋友说,“跟马上到手的个人好处相比,不可预知的公众危险在他们眼里算个屁啊。”这个他们,我想,不是腐败的个人,而是这个政以贿成的整体。

  最后,就这个视频和这个话题的着落,我还是比较同意慕容雪村所说的,雾霾肆虐的根源不是政府监管不力,而是监管政府不力;解决雾霾问题不是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政府,也许,恰恰相反。所以,就个人来说,我是不会很SB地去打任何时候都很NB的政府热线的,这里也包括12369。原因你懂的。

http://culture.caixin.com/2015-03-02/100786959.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柴静的“举证”责任
来源:财新网
作者:陈立彤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立彤)柴静的《穹顶之下》受到了很大的赞誉,但也受到了很多的责难和批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责难和批评是柴静“举证”不当——柴静不能举证她孩子的肿瘤与雾霾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贸然”把这两样东西关联在一起是不科学、不专业,甚至是煽情的。换言之,这些责难和批评要求柴静拿出非常详尽的科学分析来证明雾霾与肿瘤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就是不科学、不专业。当然,也有人指出柴静本人抽烟,这也可能是导致孩子肿瘤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柴静尽到了她的“举证”责任(如果她起诉的话)——虽然中国法对此尚无明确的可操作性规定。

  在环境污染这类案件中,作为原告(如果柴静是原告的话),她只要证明两样东西:第一,损害结果(如她的女儿患有肿瘤、其他患者患有肿瘤);第二,导致损害结果的可能事由(比如雾霾)。应该说,原告(特别是个人原告)的举证责任就应当到此结束。当然不排除柴静提出补强证据来加强她的举证——事实上柴静也提供了一些补强证据,比如烧散煤与肿瘤高发的官方统计。接下来就应当是被告(如果有被告的话)来举反证:雾霾与肿瘤没有关系、特别是雾霾与新生儿肿瘤没有关系、柴静的吸烟(如果她吸烟的话)与孩子的肿瘤有更大的关联性。为了更好地阐述上述柴静的“举证”责任,我们再举另外一个“河北村庄数十人因饮用水污染患癌症去世”例子。

  河北饮用水污染案

  据新华网2011年5月23日《河北村庄数十人因饮用水污染患癌症去世》一文报道,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二里半村冯军状告金铭精细冷轧板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铭公司)因排污不当,从而污染其一家生活饮用水源(一口水井),致使其大女儿冯亚楠、小女儿冯晓楠患白血病,大女儿因此死亡。

  根据报道,原被告都对井水通过专门机构进行过检测,而结果迥异。原告的检测结果是总砷超标2.95倍,总锰超标3.8倍。而被告和大厂环保局的检测结果是排污不超标。因此原告在各级法院的起诉、上诉及申诉全部败诉。法院认为,被告排放的污水与原告自打井水中砷、锰超标不存在因果关系,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饮用含砷、锰超标的水能够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原告诉请属证据不足。2011年4月底,冯军到最高法院申诉,但因为材料不全,其被要求重新整理相关材料。

  对此,冯军认为,案件关键一点在于举证责任问题,他说,自己一个个地举证金铭公司排污与女儿的患病存在因果关系是不可能的。多年来一直为冯军免费辩护的当地公益律师李建坦言,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污染案件,个体举证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连公司大门都进不去,更不可能寻找到其排污的证据。

  冯军及其律师所提到的这种情况不是冯军一案的问题,在其他很多环保案件的民事诉讼中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七条也专门对水污染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规定(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排污方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但是这些笼统的规定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本人无意对冯军一案或其他类似案件的实体部分(即原被告的对错)进行评论,因为本人对案件的实体情况的了解仅来自新闻报道。但是,我认为我们应当对环境污染等侵权案件的举证制度进行改革。

  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

  在环境污染民事案件及其他的一般类似民事侵权(如食物中毒等)案件中,原告往往只能证明两件事:第一,损害结果(如冯军一案中大女儿得白血病死亡,小女儿也得了白血病);第二,导致损害结果的可能事由(在冯军案中,家里人的饮用水受到污染、而饮用水的水源与被告的排污口非常接近。因此,损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来自被告的排污。)应该说,原告(特别是个人原告)的举证责任就应当到此结束(当然不排除其提出补强证据)。

  接下来的所有举证责任应当由被告承担。被告的举证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其生产流程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废水(和其他废弃物);第二,其处理这些废水、废物的技术手段、过程、设施及其具体负责人员;第三,其所排出的废水的检验报告;第四,其排出的污水或没有污染的废水不可能影响地下水等等。

  举证责任重新分配的合理性

  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是对我们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补充,其合理性在于以下两个个方面。

  第一,谁最接近证据的谁举证。在环境污染、食物中毒案件中,被告相比较原告更接近、更了解事实的真相。原告不了解事实真相有很多原因,而且很多原因是不能克服的。比如被告把着大门,原告不能破门而入。再比如,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一个普通人是不可能了解的,比如一个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说清楚一个轧钢厂是如何治污的。你要让一个老百姓原告举证一个轧钢厂排污前对污水的处理是如何地不充分,从而造成污染,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别告了。

  第二、谁反驳可能性的谁举证。在环境污染、食物中毒等案件中,通常原告只能证明可能是某个侵权行为导致了某个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因果关系推定,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则便可认定这种可能性为实在的因果关系。推定因果关系较为常用的一种规则就是概然性因果关系。这种规则证明的标准是高度概然性,日本学者称之为“优势证据”。在民事案件中,心证的判断只要达到因果关系存在的概然性大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高度概然性这一程度,便可认定因果关系存在。打个比方,10个彼此根本不认识的人在同一家餐馆吃饭全部食物中毒,则起诉该餐馆的原告无须就侵权事实再举证,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在前述这种情况下餐馆没有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或者餐馆的食物导致原告中毒的可能性非常大,法官可藉此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但为了公平起见,餐馆仍然可以举证来反驳原告所主张的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比如这10个人在其餐馆吃饭前非常巧合地在另一个餐馆吃过一顿不洁海鲜。

  如果要让消费者来举证,不仅难度大(注:如果你不相信,你不妨现在就试着说明一下为什么一只烂螃蟹会让一个人腹泻的科学道理。另外,你再试着证明一下,你刚吸进去的空气里有雾霾),而且对原、被告都不经济。也许索赔额只有500元,而原告的举证成本(加上误工费等)可能数倍于索赔额。如果原告可以将这个成本转嫁到被告头上,那么被告最终的法律成本也加大了。想象一下,如果10个消费者都索赔,所有的举证程序都来一遍,被告的成本一下增加了10倍。这种情况可能是被告也不愿意看到的。可见不当的举证程序可能加重当事人双方的法律成本。

  在冯军一案中,如果在金铭公司投产排污后,二里半村得癌症的人数激增到数十位,那么这将是对原告很有利的一个证据,这已经符合因果关联的“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的要求,按照盖然性因果关系判断的规则可认定为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

  接下来,应当是金铭公司来反驳这数十位癌症病人的得病与金铭公司的排污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但是,在冯军一案中,数十位癌症病人得病的证据似乎没有能够递进法院——很多证人因为种种微妙的原因似乎放弃了主张权利的机会(法院对此应当主动调查取证)。

  结语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举证的优化是环境污染案件的灵丹妙药。很显然,要解决环保案件取证难、起诉难、胜诉难的问题,光有优化的举证责任是不够的。举证责任的优化说到底只是一个程序法的优化。如果我们在实体法上、立法宗旨、执政理念上没有突破,那么光有举证责任的优化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教授诉说的那样,中国的环保问题不仅仅要靠法律解决,它是由整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决定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还是发展观念上端正认识,真正树立环境优先的原则,建立一个好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端正了的发展观念下,法律和执法才会更有利于环保和民生。关于这一点,我在这里又不得不再提一提美国法,对此,请详见拙文《<穹顶之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

  总而言之,对环境污染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应当作伤筋动骨的调整,方能让个人通过民事诉讼切实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其中,“谁接近证据谁举证”和“谁反驳可能性谁举证”的原则,对于环保案件以及其他群体性案件(如食品安全),都是有其法律上的借鉴意义的。在这两个原则下,我认为柴静尽到了她的“举证”责任。在这里顺便提一下,不知上述冯军一案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

http://opinion.caixin.com/2015-03-02/100786801.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折射的岂是意识之殇?
来源:中国江西网-大江时评
作者:晟达者

  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3月1日下午表示,自己昨天晚上完整看完了柴静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今天给她发了短信打电话,向她表示感谢。陈吉宁说,柴静的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值得敬佩。(3月1日新华网)

  近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瞬间就引爆了网络,关于雾霾的一场社会化大讨论席卷而来。不得不说,在当下,雾霾早已是老生常谈,年年环保部门在防霾治霾上费力不少,可雾霾还是会每年不定期到访,一笔笔给污染企业开出的“最大罚单”被不断刷新,而雾霾,依旧我行我素。

  在片中,一环保部门的领导坦言,一千万吨的钢材关系10万人的就业,这样的企业虽污染严重,但是谁能取缔?谁敢取缔?此前,东部沿海某省一位环保局长也有类似的话语,只要市(县)主要领导“不点头”,像“三高”企业这样的污染源,环保局管不了、治不了、关不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良好生态是环保部门的天职,“管不了”“不敢管”的背后究竟是谁的悲哀?

  要知道,按照当前的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只能负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本地区的贯彻和实施,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面对“三高”企业,环保部门根本没有权力关停,只能以公函的形式请求当地政府配合,但是,“三高”企业能缴纳高额税收,高额税收则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环境靠边站,税收才是硬道理的奇葩理念自然会让环保部门送来的“配合公函”失去关注点。也就是说,环保部门处境尴尬,既反映了环保机制的错位,又反映出地方政府的媚富心态和GDP情结,更是警示着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其实,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不应仅仅是句振聋发聩的话语,而应是一张蓝图,是地方政府应该恪守和坚持的经济发展准则,当然,经济改革转型带来的阵痛不言而喻,时间也绝非一朝一夕,公众愿意等待,也希望公权部门有切实的举措和有效的机制。

  文/晟达者

http://jxcomment.jxnews.com.cn/system/2015/03/02/013647915.s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15-03-02   
相关。因果?笨蛋!满纸荒唐言柴静
来源: 钛媒体
作者:魏武挥

一边是柴静做了一部片子,一边是一些道听途说可能为真可能为假的客观存在/抑或压根不存在。它们有没有相关性都不好说,遑论因果!荒唐得宛如关公大战秦琼式的大杂烩小说。一锅乱炖,还眉飞色舞地觉得自己比所有人都通透。



非常热的大数据概念里有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判断相关,而不是因果。

比如说,在亚马逊上你经常会看到:60.7%的人买了A书后还会买B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买了A书的行为,与买B书的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很显然,买了A书这个行为和买B书的行为,很难构成一种因果。你不能说,因为买了A书,所以要买B书。

为什么买A书和买B书有相关呢?这里面肯定有因果。但这个因果需要再去做研究。

买啤酒和买尿布显然不存在什么因果关系,真正的因果关系是:因为把啤酒和尿布放在了很近的地方,男人买东西又不像女人那样喜欢逛着买。





因果是一个非常难以研究的关系——所以,才会有很多学者去研究因果,因为难嘛!

搞不清因果关系是要闹笑话的。

笑话一:在还不太了解科学的古代,农民会认为,蜻蜓低飞了,所以天气要变坏。

这显然是因果倒置。因为我们今天知道,是因为天气要下大雨,所以蜻蜓会低飞。

笑话二:某项研究发现,吃野生海参(或者其它什么昂贵的食品,我这里只是举例)有益于提高智力,因为研究注意到,经常吃海参的小孩,呈现出更聪明的特点。

这依然有可能是因果误判。存在这样的可能,小孩经常得以吃到海参,是由于家庭相对富裕。相对富裕的家庭可能会更重视小孩的教育,所以小孩呈现出更聪明的特点。这是非常典型的c导致a,c导致b,ab高相关的例子。





正因为因果是一个非常难以判断的关系——这需要大量的仔细的严谨的而且要有智商的研究,但人们的天性又是喜欢凡事问个为什么,所以,在真正的因果关系没有出来之前,阴谋论、动机论便得以呈现。

而且你会注意到,越是热门的事件,就越容易滋生阴谋论和动机论。因为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诉诸因果——大部分情况下是假因果,偶尔,会被猜中。

没啥稀奇。猴子也会买到涨幅惊人的股票的。

但我依然要说,这是阴谋论、动机论。





动机、过程、结果。

是一个人做一件事,必经的三个步骤。

很多人喜欢去猜测一个人做事的第一个步骤:ta为什么要这么干?

这个问题有其现实性。因为没人会吃饱了没事干去做很没目的的事——尤其是大事。

柴静自己摸出来一百万银子和一年的时间,带着一支小团队,产出了《穹顶之下》这样一个作品。这是一件大事,投入之高,时间之长,不是脑门一充血就能完成的。

她摆出来的理由是:一开始我不太关心这事,但我女儿的遭遇,让我要彻底搞明白这件事。

于是,就有好事者开始鉴定她这个理由。

他们先是发现,柴静女儿出生在美国,柴静本人吸烟,柴静还开了一台排量不小的汽车,等等等等。于是他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不是柴静的动机。那她的动机是什么呢?

形形色色的阴谋论出炉。

这些阴谋论你不能说完全没影子,因为有些的确是客观事实。

比如说,高层某个家族里有一个重要成员据维基百科说,是现任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会长。

比如说,能源产业经过一系列反贪腐事件,现在上去踩两脚,十分安全。

还有人像侦探一样,从结果倒推: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就是主谋者。柴静的《穹顶之下》,貌似环保部是最大的受益者(看,多少人从此知道了那个电话,多少人经过柴静的诉说发现环保部其实没权),这件事一定是环保部的公关。

还有人去看谁在为柴静鼓与呼,他们惊喜地发现,人民网在这里折腾得很起劲,甚至视频未出之前就开始推专访了。和官媒搅合在一起,说明什么?

阴谋论得出了重要的结论;柴静所为,就是跪舔,就是五毛,就是维稳。

人的智商“高”到这个地步,夫复何言!

人的智商低到这个地步,夫复何言!





一边是柴静做了一部片子,一边是一些道听途说可能为真可能为假的客观存在/抑或压根不存在。

它们有没有相关性都不好说,遑论因果!

荒唐得宛如关公大战秦琼式的大杂烩小说。一锅乱炖,还眉飞色舞地觉得自己比所有人都通透。

事实和事实之间,的确存在各种包括因果在内的关系,探明这些关系,有时候比探明具象的事实更重要。然而,最可怕的,是脑补出一些链条,捏造出一些关系。

即便存在相关,也不能定论为因果,否则就是一种非形式谬误,方法论没学好的后果。很可惜,方法论这门课,很多年前的中国大学并不进行通识教育,即便到了今天,也有很多人没好好学过。

我唯一能判断的出的因果是这样的:

正因为那些客观存在,所以柴静这个片子的政治正确的可能性很大——这话的意思就是,很安全。不太会被彻底封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这个作品。

这个因果的成立概率很大,但我依然不敢说死。





政治正确。

这个词其实没啥坏的。

坏的是,为了政治正确,而放弃义理正确,放弃事实正确。

在义理和事实正确的基础上,政治正确会更有效率地导致这件事得以可操作。

对于雾霾治理,这,难道不好吗?(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http://www.tmtpost.com/198750.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15-03-02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引中外媒体热议
来源:沪江

  A documentary about China’s pollution problem has become a viral hit in the country over the weekend racking up over 100 million views in less than 24 hours.
  上周末,一部有关污染问题的纪录片席卷了整个中国,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其观看次数超过了1亿。

  'China's Haze: Under the Doom’, a 143 minute presentation by former CCTV reporter Chai Jing lays the blame on a lack of government oversight as a major reason behind the country’s deteriorating air quality problem.
  这部纪录片名叫《穹顶之下》,由央视前主持人柴静制作并亲自演讲,长达143分钟,揭示了中国空气质量恶化问题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

  Showing a series of photographs and slides, Chai examines how the pollution problem has become so serious in the country and reveals the project was inspired by lung illness of her new-born daughter.
  柴静在演讲中通过一系列图片和幻灯片的展示,一步步分析污染问题是如何演变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另外柴静还表示了制作该纪录片的动力最初来源于她刚出生就被确诊患有肺病的女儿。

  The TED Talk-style presentation was self-funded by the former TV anchor and was released by video site Youku and the People’s Daily Online.
  该纪录片由柴静自费制作,并亲自做TED式的演讲,由优酷网和人民日报在线网站发布。

  The newly-appointed head of China’s environment ministry, Chen Jining, has praised Chai Jing and her documentary saying it has “aroused the public'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from the public health point of view, and is worthy of admiration."
  中国新任部长陈吉宁也对柴静及纪录片给予了肯定与赞扬,并称这部片子“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起了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值得敬佩。”

  The minister is reported to have contacted Chai Jing to personally thank her.
  据报道称,陈吉宁部长还亲自联系了柴静从个人角度向她表达了感谢。

  It comes just days before the 2015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onvenes in Beijing and is expected to provoke debate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穹顶之下》在中国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前几天发布,注定会在环保政策等方面引起热议。

http://yingyu.xdf.cn/yd/politics/201503/10214353.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需要更多的共识和行动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近日又出现在公众视野,这次她带来的是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大量详实的资料,试图回答“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作品播出后备受好评,不仅柴静本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度稍显冷清的雾霾话题也很快活跃起来。

媒体人士通过个人努力调查公共问题,柴静不是个案,在尘肺病、抗战老兵和转基因产品等问题上,同仁也有过类似的尝试。这些案例中,调查者有着大致相同的动机,即受到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希望通过自身的工作推动公众关注与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柴静作为一名在传媒领域历练多年的记者,对于时代痛感无疑有自己敏锐的目光,然而,她在纪录片中反复提到自己的母亲角色,女儿出生后的遭遇是她关注雾霾话题的主要原因,并表示“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诠释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过程中,始终不忘突出作品背后的“私利”动机,这使得《穹顶之下》显得别具一格。

从记者到母亲,作者身份的转变当然不会影响作品本身,它只会对叙事产生微妙的影响。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往往注重中立强调客观,而《穹顶之下》则是在调查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一位母亲的视角来展现你我的切肤之痛。从舆论反馈看,这种处理不仅没让作品失分,反而增加了《穹顶之下》的感染力。柴静在片中生动地解释雾霾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她说,“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生暴露的实验舱里”,雾霾已经成为任何社会成员都无法回避的社会危机,关注它早就不只是一位记者的分内之事。柴静作为一位母亲凭借一己之力开展雾霾叙事,她的知识普及和情感动员工作,无疑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呼吸共同体。

人们会因柴静的工作而感动,庆幸周围还有这样的公民,当然这种慨叹将会很短暂,恰如柴静反复强调自己的母亲身份,从遭受雾霾威胁这一点看,我们与柴静并不遥远,每个人都面对着和作者一样的遭遇,无论社会地位如何,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记住了柴静,更会因《穹顶之下》对雾霾充满警惕,今后如何应对雾霾俨然已成为一个异常紧迫的问题,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当前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纪录片的走红是否会对雾霾应对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穹顶之下》价值的三个方面: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一次公共政策的质询,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逐渐显现。如何实现同呼吸共命运,柴静凭借一己之力推出深入的调查作品,对此问题给出了初步的答案,但这毕竟只是开始,雾霾之战注定需要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在此期间需要有相应的分工。这正是很多人面对《穹顶之下》时既惊喜又失落的原因,人们疑惑为什么是柴静?在雾霾肆虐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很多人对它已经感到麻木的今天,公众才有机会通过一部《穹顶之下》对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而且还是公民自发自费的方式。这些工作有的本应由相关政府部门承担,柴静“抢戏”从侧面反映出政府机构在雾霾应对方面能力不足和工作低效的现实,今后应对雾霾无疑要改变这种现状。

柴静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这可能是一位母亲面对雾霾肆虐时的真实感受。

母亲们容易感同身受,其实,相信每一个看过《穹顶之下》的人都会因此提升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欲。《穹顶之下》可能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公民调查的范本,雾霾应对需要广泛的公民行动,需要更多的公民去感知,去讨论,去参与,当“私人恩怨”上升为社会共识,这就为制定公共政策创造了条件。政府部门所要做的,便是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在雾霾应对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http://www.21so.com/content/33-258856.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15-03-02   
柴静的“穹”会加剧不勤政的城市对汽车限行限购?
来源:观察者网

 【腾讯专稿周磊】新年的第一个周末,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成为了时下整个中国社会最受关注和议论最多的热点。此纪录片播出之后虽然引发了不少人对于柴静本人拍摄此纪录片目的的争议,但纪录片所关注的当下中国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确实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我相信,这一纪录片有可能成为中国环保治理将迈入全新阶段的一个标志,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此纪录片所带来的影响或也不可避免。

  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一个地方是,这样一种纪录片居然能够被如此开放和全面的在各个媒体平台播出,这一纪录片中能有如此多的政府相关部门和高官入镜并授受采访,这一纪录片中能前所未有的揭露一些导致空气污染为何难以根治的真正黑幕。我相信,这样一种纪录片的拍摄和播出不是偶然,可能真不会是柴静一个人战斗的结果,其背后还是应该有一股很强大的推动力量。

  柴静雾霾纪录片对汽车行业影响几何?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一纪录片对于未来中国汽车行业走向的影响,汽车企业可能需要积极予以应对。在这一纪录片涉及汽车行业的除了油品问题之外,还重点描述了有关汽车保有量和柴油车环保造假等问题;同时,这一纪录片也对洛杉矶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经验等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展现。

  我认为,如果这一纪录片真的不是柴静一个人战斗的结果,则其未来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将可能会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以往主要以限购来控制城市(参配、图片、询价)

  机动车空气污染的方式或会有所改变。

  众所周知,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为治理空气污染问题,而将汽车限购作为很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一种手段。但从柴静拍摄的纪录片中罗列的数据以及洛杉矶的案例却显示,汽车保有量高低并不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尤其是狭义乘用车辆。因此,我认为,未来这种单纯的以限购来控制城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的方式或会被引导消费者绿色出行、提升油品品质、严控柴油商用车污染、提高交通管理能力和效率等综合举措所取代。

  第二,汽车企业为达到产品合格而进行的一些造假行为或会有所改变。

  除了柴静雾霾纪录片中重点提到的柴油商用车环保造假行为外,对于当前国内汽车整车生产较为了解的人士可能都还了解的是,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在获得新车型的诸如油耗、排放等方面的合格认证时,一般都只要确保送检的车辆能达到合格标准即可,未送检车辆则在油耗、排放等方面在合格标准则可有些波动。我认为,未来可能汽车企业上述这种“潜规则”可能也会被打破,一方面,柴油商用车环保造假行为固然是难以为继了;另一方面,汽车企业生产出来的每一辆车都有可能被抽检,而一旦抽检不合格则也有可能面临很重的处罚。

  第三,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可能会从“要补贴”向“要市场”改变。

  无论是此次柴静的纪录片还是以往各类的研究报告,都将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列为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未来国家针对汽车行业的空气污染治理可能会下重手,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会强化。而在强化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可能会强化监管,对于以往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以“要补贴”为核心目的的情况进行整治。因此,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有可能真正回归到以“要市场”为目的的正确道路上来。

  第四,柴油乘用车的突破性发展或迎来机遇期。

  在柴静的纪录片中,柴油车尾气排放对于空气的污染实际占据着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绝大部分。显然,对于柴油车尾气的污染整理无疑将会成为汽车行业空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所在。在我看来,对于柴油车尾气污染的治理,一方面必然会是提升油品质量,另一方面必然会提升柴油车技术水平。而一旦国内柴油油品和柴油车技术水平获得全面提升,则多年来一直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柴油乘用车,或将迎来一波发展机遇期。

  第五,自主品牌可能会迎来与合资品牌更为直接的技术竞争压力。

  客观的讲,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中存在的一些诸如前文中的柴油车环保造假和“只需要送检车辆合格”等问题,相关部门出于对民族汽车工业的保护不可以不说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对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有一些保护,则合资或者说海外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完全可能将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扼杀。但在当前空气污染整理已经要成为国家整理的最大要务之下的背景下,对于民族汽车工业的如此保护也有可能要适当让步,自主品牌可能要面临与合资或海外品牌更为直接的技术竞争压力。

  我认为,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得到根本的改观,未来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权空前提升无疑将是一项必要条件,同时未来针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和环保达标要求也将空前。作为与环保部门经常要“打交道”的汽车行业而言,可能要有一些诸如此类的未来国家在环境整理领域趋势性的研判,确保预则立。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的舆论大爆炸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作者:储百亮

上周末,数千万中国民众观看了一则104分钟长的视频。他们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同时也充满了愤怒。在视频一开始,一名身穿白衫仔裤的瘦弱女子走上了笼罩着微弱蓝光的舞台,这个名叫柴静的女士向表情严肃的观众展示了一张棕红色的曲线图,上面几乎都是波峰,偶尔出现波谷。

“这是2013年1月份北京的PM2.5曲线,”曾在中国的电视台担任记者的柴静说。PM2.5是一个被广泛用来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

她接着说,当时,对于这场覆盖了中国很多地区并影响到6亿人的雾霾,自己浑然不觉。与此同时,她在多座城市出差,而这些地方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呛人的烟尘。

柴静停顿了一下说,“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

自从周六在网上发布之后,柴静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爆了公众和大众传媒格外热烈的讨论。在视频中,她回忆了自己的发现之旅,包括寻找中国糟糕空气的来源,探究政府的反复承诺为何对净化大气没起到什么作用,同时照顾着一出生就长了肿瘤的女儿。许多评论来自中国的家长,他们颇为认同柴静对于污染正在危害孩子健康的担忧。

“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对她没有任何别的期望了,健康就好,”柴静在片中提到尚未出世的女儿时说。

“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她接着说。“以前我从没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儿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个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

在中国的知名视频分享网站优酷上,截至周日下午,《穹顶之下》已经播放了逾1400万次。新闻网站澎湃估计,截至周六晚上,这部纪录片在各个网站被观看了超过3500万次。

许多中国观众称赞柴静直言不讳地谴责了行业利益、大型能源企业和官僚机构设置的重重阻碍。柴静称,这些因素妨碍了对污染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尽管存在对网上言论的审查,还是有一些人批评了中国的官方媒体,哀叹柴静是在从中央电视台辞职之后才能够对污染发出自己的大声疾呼。

“支持柴静,或像柴静这样站出来说事实的人,”优酷上的一条评论写道。“在这个毫无章法乱七八糟冷漠麻木怠慢的国家,他们像一个醒目的大标语震撼心灵。”截至周日下午,优酷上的评论已经超过2.5万条。

该纪录片同时带有科学讲座、调查曝光和回忆录的性质。柴静自身的故事成为了赞扬和批评的焦点。去年有大量新闻报道披露,柴静和丈夫是富人,能够享有在美国产子的特权,于是一些评论指责她虚伪。柴静暗示女儿的肿瘤是由雾霾造成的,而一些报刊称有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

不过,在网络空间里,大多数的回应对她主动出资拍摄纪录片并在网上发布的举动表示欢迎。实际上,还有一些人好奇的是,柴静如何能够完成这部纪录片而没有承担不良后果。《穹顶之下》批评政府无力在减少污染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政府对新闻媒体及网络的限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格。而柴静指出,在过去几年里,政府曾公开强调,这种污染只是一种自然形成的雾。

至少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没有封禁这部纪录片,一些官员也可能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可以为削减污染争取更多支持的机会。执政党共产党的主要报纸《人民日报》的网站是首批发布《穹顶之下》的媒体之一。刚被任命为环保部长的陈吉宁对这部纪录片表示称赞。他告诉新浪网,自己看了片子,并给柴静发了短信。

“柴静的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陈吉宁说。“值得敬佩。”

39岁的柴静出生于山西省,那里是产煤大省之一,受到有毒污染的严重困扰。她告诉人民网,曾对把女儿作为纪录片的基本动机感到担心,但她决定放下顾虑。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她告诉该网站。“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0302/c02documentary/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爆红 引发评论浪潮
来源:德国之声
作者: 文木

柴静拍摄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近日在网上播出后立即受到中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和网民的围观评论,除了点赞的声音之外,也有人质疑这部环保片的拍摄动机,认为整个片子背后"雾深沉"。


Smog in Peking China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六,由柴静、优酷、人民网联合首发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经推出就点击爆棚。根据中国媒体《新闻晨报》的报道,约100分钟的视频上线不到1天,各网络平台累计播放超过3500万次,与之比较,热门美剧《纸牌屋》第二季开播时,一周点击只有2000万上下。

自费拍摄 历时一年

这部纪录片 聚焦雾霾问题。带着"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 办?"的问题,柴静采访了环保、石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片子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


Smog in Peking
北京雾霾严重

数天雾霾不见好转

北京气象部门发出75小时重度雾霾警告,提醒居民尽量避免开门窗、减少出行。“黄金十月”是北京旅游旺季,不过想在这几天参观天安门等著名景点并不是个好主意。
123456

接受媒体采访时柴静曾表示,这部片子拍摄费时近一年,是自费投资,花费一百万左右,主要靠自己之前出书的稿费。她还说,拍摄这部公益视频的一大动机是源于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觉得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柴静的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出生后立即接受了手术。

曾经就职于央视的柴静因为在非典期间进行了一线报道而成为知名主持人。去年,媒体曝光柴静已怀孕并赴美产女的消息引发争论。

网友反应不一

沉寂了多日的柴静此次带着"穹顶之下"回归,此片一经播出就在网上引起了评论热潮。很多网民都留下了大段的评语,网民"七七七鱼"表示,这部片子"看得我睡不着。我们回不到从前了,回不到看到雾还能深吸一口气的日子了,'蓝天白云'终于变成了考验想象力的 脑力活动,PS才能做出来的稀有风景。"

"考拉"写道:"柴静的调查雾霾提醒着很多人,我们的环境原来这么可怕,杭州不例外一年有200天的雾霾天,远离雾霾,必须从我做起,为了我的孩子,一起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穹顶之下"的推出正值中国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根据多家中国媒体的报道,"保护环境"也将是两会话题之一,柴静此片一出,无疑使这个话题尤其受到关注。纪录片中列出的一些数据,比如"杭州一年雾霾天有200多天","居民家庭烧散煤,排放了接近50%的污染物",或是一些语句,比如"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迅速在民众中流传开来。诸多中国媒体如"人民网"、《环球时报》都对柴静的"穹顶之下"发表出多篇评论和报道。


China Moderatorin und Journalistin Chai Jing
柴静赴美产子的消息曝出后,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争议和讨论

点赞叫好之外,这部迅速爆红的片子也引起了一些质疑之声。有网友认为,这部"公益片"的背后大有深意。推特用户" @howardgao"表示" 难道又是高级黑?"而"@WaysonHe"写道"崔永元妖魔化转基因后,看来柴静要开始妖魔化火电了。这种行为还真是'爱国'啊。" "@yiyansheng"说到"这个片子很抓人,人人关心雾霾。……但看完总觉有点不对劲。喜欢拿人罚款替人闭眼的环保部门扬眉吐气,成为最无奈的救世主;失去保护伞面临重新洗牌的中石油罪大恶极,成为最大反派。雾深沉"。

认证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的微博用户表示:"柴静女士雾霾纪录片获得朋友圈很多的赞誉,认为她为环保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演讲也富有感染力。但也有不少朋友发表看法,认 为该片主旨是去工业化,妖魔化本土工业,顺带黑国企。"




曾在微博中引起诸多争议的方舟子也参与了这一讨论,他在推特Twitter上发文写道:"……既然官媒都支持,为何不在央视任职时做这样的节目,不是更有资源可用吗?还不用自费。"

他还表示:"片子里采访了环保部前部长,新任部长也力挺该片,这也许是利益所在。环保部那些官老爷没什么权力时就爱瞎折腾,掌大权了还了得。中国缺的是像美国环保署那样的专业、权威、不受地方管辖的机构。"


http://www.dw.de/%E7%A9%B9%E9%A1%B6%E4%B9%8B%E4%B8%8B%E7%88%86%E7%BA%A2-%E5%BC%95%E5%8F%91%E8%AF%84%E8%AE%BA%E6%B5%AA%E6%BD%AE/a-18287479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的思考:我们如何面对雾霾问题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李汀

    导读:就在昨天,柴静的《穹顶之下》犹如一个重磅炸弹,狠狠地为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几年之前,霾和PM2.5还是些“新词”,似乎陡然之间,它们就弥漫全国,渗透到了我们生活深处,更狠狠地刺下了一个孔穴,埋进焦虑和恐惧。

    《穹顶之下》发布之后,引发了广泛而迅速的传播,连新任环保部长都表达了关注。柴静的调查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由此,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李汀(即科普作者 @大脸撑在小胸)撰文谈论了自己的看法。

  《穹顶之下》观后感 作者:李汀 (微博:@大脸撑在小胸)





  首先,说说赞同和支持的部分

  科学地论述——在大气科学方面,如雾霾的时空分布、来源、成分、二次反应过程等,至少在我的认知领域内,没有错误。对于一些曾经引发争议的热点话题,没有一味迎合民粹化的观点,而采用了符合科学事实的陈述。

  如不少人认为PM2.5完全是工业时代的特有产物;而片中提到了自然界本来也有PM2.5。不少人认为机动车排放对于雾霾而言并不重要,关键因素应该是工业生产排放;而片中提到机动车是北京本地PM2.5的最大来源。不少人指责政府隐藏和瞒报空气质量检测数据;而片中提到,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在线空气监测系统,而且获取这些数据并不困难,任何人都可以在手机APP上查询并举报超标单位。

  态度严肃、积极——之前微博上的雾霾话题,有两个倾向:

  第一是过分娱乐化,把雾霾的严重性稀释在众多段子和哈哈笑声中无迹可寻。老百姓这么做,勉强算是苦中作乐也就罢了,很多主流媒体官V却也乐衷于此。久而久之,显得雾霾问题很轻佻、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是过分政治化,一说到雾霾,就把个体行为撇得一干二净,纯骂政府。一边开大排放车、购买因违规排放而降低成本而廉价出售的商品、吃露天烧烤、放鞭炮……一边骂政府,骂完了抽支烟。

  有鉴于此,柴静制作本片的态度,在现今中国还是很难得的。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作了严肃的调查报道,将公众重新拉回到思考模式中;质问“油怎么了”、“煤怎么了”、“环保部去哪儿了”,之后也强调了每一个普通市民的积极作用——“再强大的政府也无法独立治理好雾霾,要依靠的是普通人的选择和意志”。“我能为空气做什么”,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

  引述严谨——片中所引用的数据,基本都来自于权威科研或监测机构。

  现在有些媒体,动不动就“小编为了证实真假,也买了个PM2.5监测器,在办公室一测才发现,原来真相是……”,或者“小区张先生对此有异议,他告诉我们,以前感觉……现在感觉……”,诸如此类的无厘头实验和个人感观描述。

  柴静在这方面跟他们比起来真的已经强太多了。

  其次,说说不太赞同的部分:

  片子中有几段,很鲜明地传递出一个意思:空气都差到这种地步了,你们还在烧劣质煤,还在违规排放,还在污染空气——你们是不是疯了?!

  这个“你们”,理论上应该包含两类:第一类是利欲熏心的黑企业黑工厂黑作坊黑老板——柴静重点关注的就是这一类。

  但是柴静似乎忽略了第二类,就是那些注定无法选择的、只能用健康换取金钱的一群人。你不要笑他们蠢,他们虽然不懂化学和医学,但是耳濡目染也早就看明白了,积年累月地烧炭出去卖、开黑作坊、烧劣质煤,一定会严重损伤健康——问题就是,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环境,而是生计。

  城市居民,尤其城市年轻人,经常以为城市就是全世界,根本不知道在城市和旅游风景区以外的中国现状。空气好不好?这其实是已经跃出温饱线一大截的城市居民才会关心的话题。是的,城市居民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但城市周边大把的贫困带村庄也有出卖新鲜空气换钱的选择。

  对于这部分人而言,环保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相关:你从哪里来,雾霾?


  雾霾久已有之,并非是今天才突然出现的,只是“仓廪实而知空气”,早些年并未普遍重视这个问题。

  从视觉上,雾和霾都会让能见度变差,看起来白茫茫一片。从污染角度,雾和霾差别很大,霾约等于空气污染,雾不等于空气污染。雾是很多小液滴组成的,它的微观成分为水。霾是由大气中的尘粒、盐粒、烟粒等等固体的颗粒物组成,它的颗粒物非常细小(比组成雾的小液滴还小),其中就包含那些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就是常说的PM2.5。

  PM2.5的来源主要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一次排放就是工业、交通、扬尘等直接排出来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挥发性有机物(VOCs)、各种金属元素、碳黑/元素碳(BC/EC),一次颗粒物等。这些东西是污染物最初的状态,称之为一次排放。

  一次排放的污染物,很多还是气体状态,不是PM2.5(固体)。这些脏东西到了大气中互相反应,产生二次转化,气体污染变成固体颗粒PM2.5。

北京的雾霾从哪儿来北京的雾霾从哪儿来


  雾霾和肿瘤

  柴静的女儿在未出生时便患上了良性肿瘤,这也成为她进行这场调查的契机。当然,《穹顶之下》中并未贸然下结论,而是给出了谨慎的说法,认为“可能与雾霾有关”。

  我们很容易明白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差别,那么雾霾和肿瘤到底是什么关系,科学界有何结论呢?专家介绍,现阶段研究认为,雾霾与肺癌只能说有关联性。

  去年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经表达,雾霾天气对于人体致病的证据已经愈发清晰,“雾霾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都有影响,是肿瘤的重要成因之一,特别是肺癌。”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潘小川介绍,最权威的研究结论来自于队列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确认,长期暴露于大气污染中以后,肺癌明显是增高的,还有一个是膀胱癌。这两个癌症是在IARC报告里面明确写的。因为癌本身发病就是很长期的一个过程,所以研究需要很多年。

  另外,专家介绍,本质上讲,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实际上是PM2.5表面所吸附的、大气里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PM2.5表示吸附什么东西决定它产生什么危害——如果这个地区主要吸附的是重金属,那可能这个地区产生重金属中毒的就多;如果吸附的是苯并[a]芘这类致癌物,那它就可能更多是产生人群癌症的高发;如果这个地区PM2.5表面吸附的很多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那它可能产生的生殖生育危害比较大。不同的地区,同样霾的浓度,或者说污染物的浓度,对健康的危害是不一样的,可能关键在于成分。

http://tech.sina.com.cn/d/v/2015-03-02/doc-iawzuney0384845.s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15-03-02   
人们为什么质疑柴静的穹顶
来源:搜狐

导语:相信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人们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柴静和她的《苍穹之下》所刷屏。两会前期,柴静归来,以“私人恩怨”介入公共话题,引起共振。其以个人之力,完成这样一个片子,本来是一件好事,却激起了一场针对柴静个人的激烈的争论,而关于雾霾本身的探讨正逐渐沦为配角。

《穹顶之下》为何能刷爆朋友圈

  自从出走央视,赴美产女后,柴静的评价、与人气就如股市一样,全线下跌,直到她推出了这部和雾霾有关的调查视频,在短时间内点击量破亿。频发的雾霾已经让公众麻木不仁,然而这则纪录片却能再次刺痛人心,史无前例的被全面刷屏,其原因在于柴静的纪录片击中了人们的痛点。刷屏代表着致敬,更代表每个人的无声控诉。

  柴静在谈及制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时,反复强调这是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以往作为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经历中,“私人恩怨”一定不能成为确定选题的充分依据,即使确有个人偏好掺杂其中,也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为其穿上一件“公共议题”的外衣。当柴静终于可以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而制作一部作品时,其作品却具有了超出以前几乎所有作品的公共性。这个看似背反的事实,其实恰好道出了媒体议题的普遍规律:任何公共议题都牵涉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反之,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

  从形式上看,《穹顶之下》可谓是用技术将了一个好故事,视频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无人机拍摄等等。这部长达一小时四十分钟的视频中,柴静讲故事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也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传播变得有效、而不是类似官样文章般的无聊。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等概念在这部视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可称为样本。

  当然该视频疯传网络,也不排除受众对于这个近年来淡出观众视线的争议人物,有着进一步好奇的围观心态。此前对于柴静美国产女、对于她的去职,各种猜测、各种臆想,从未间断过。而争议最多的,便是真爱国还是爱美分,是真公知还是假忧国。

质疑的人都在质疑什么

  短短两日的光景,柴静再次走到了舆论的暴风眼,伴随着赞美声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的批评揣测。像关于“女儿患病”的指责便是第一轮:有人批评柴静,把自己女儿患上良性肿瘤归咎于雾霾是不科学的,以此进行煽情更是丧失了客观性。还有人毫不客气地说,高龄与吸烟才更有可能是真正的原因。虽然根据已有的资料,这个解释比雾霾更具合理性。不过最新的消息是,柴静新书《看见》官方微博对此回应:小编很负责任地说:1.柴静不抽烟,要不就是戒烟三十多年了 2. 请看视频41分19秒起,她说啦,家里基本不开车,先生上班骑自行车还经常被占道。

  片子的自费制作和推广也有人提出质疑,一种说法是曾经央视最穷的女记者,连房都买不起,怎么一下子就有能力自费百万搞调查了呢?柴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百万费用是通过之前出书的的稿费负担,2013年柴静的自传体散文《看见》销量超过150万本、版税超500万元,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笔调查费用她的确负担得起,只是想必很难有人相信她会自费百万做公益吧,毕竟和富豪榜上的人相比,柴静算不上什么有钱人。崔永元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不建议她把片子卖给谁,就这一条他们会恶心死你,我建议她就自费制作,公益播出。”不过他没想到即便如此也会有质疑声。更阴谋论的说法是,柴静离开央视之后就没有了记者证,那么,她的采访就属于非法采访,而此次非法采访成果居然是在官方网站发布,为什么呢?其实这视频就在那里,权贵可以利用,想推动进步减少雾霾的人也可以利用,不是吗?

  在之前的一则新闻中,柴静从美国返回中国后,开的是4.7升的SUV,在《穹顶之下》出来之后,有人以此批评柴柴静的高能耗生活方式,并进而认为她没有资格谈雾霾。这让人想起了潘石屹霾开大排量SUV测空气质量而引发的吐槽。然而当年若不是他在微博发布PM2.5的数据,大家又怎么会开始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的真相呢?如果一场关于环保、关于污染的话题,变为一场排量之争甚至贫富之争,那些更富有也更具话语权的人是不是就只能在这个问题上失声呢?

请把焦点重新放到雾霾上

  曹林说,柴静是自费做了人大代表该做的事情。其实柴静发现的问题早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不管是煤炭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还是油品质量标准问题,以及环保执法问题。对于一直关注雾霾新闻的人来说,《穹顶之下》没有太多新料,但对普罗大众来讲,这是一次系统、靠谱的雾霾知识普及。其或许存在很多资料上、观点上、乃至裁剪方式、叙述方式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讨论,可批评。可是如评论所说,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触发全网关注,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目前来看它也确实完成了使命。

  柴静问到的问题,包括得出的结论,都是在相关部门的研究里、或者负责人回答的,换个角度来讲就是他们都知道。这里面所有的来龙去脉他们都清楚。他们可以严格管理,制定规则,向更高的部门去呼吁,向公众去传播,用自己的手段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所有人面对镜头都表现得一脸的无奈,这个“我们管不了”、那个“制定得有缺陷”、那个“是拉动GDP的根本因素”……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绕过雾霾这个环境问题,而去攻击柴静,这本身就是个无意义的事情。

  正如时评人刘雪松所说,不管是公众也好,官员也罢,少些埋怨,多些担当。少些猜测,多些实干。如果人人都少装糊涂甚至不装糊涂,个个都独立思考而不虚妄为是,我们的穹顶之下,清新的便远远不只是呼吸的空气。

http://news.sohu.com/s2015/dianji-1610/index.shtml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清心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15-03-02   
谢谢卡拉转载,辛苦啦!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15-03-02   
柴静为什么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来源:凤凰新闻综合

[导语]当身边的大妈都举着手机向你推荐柴静团队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时,你不能不折服于片子在传播上的巨大成功。但关于柴静和《穹顶之下》的争议和批评,规模也同样巨大。

传播学者胡泳说:“有关柴静的争议和当年有关韩寒的争议有些奇异的相似,比如,说柴静成了一块试金石。”当年的方韩大战,只余下没有荣誉的废墟。如今萦绕在柴静和雾霾话题周围的撕咬,又在陈述着什么样道理?


●信息污染和成见的威力

在许多自诩有科学素养的人看来,柴静调查雾霾是不见自己眼中梁木,挑别人的毛病,不看自己的问题,因为她是烟民。

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甚至隔空给柴静孩子的肿瘤诊断了病因:柴静是高龄产妇 资深烟民。笔者未经求证,当时就信了柴静是资深烟民。有人认为,在那一刻网上怎么也得有一千万人相信这个说法。

直到大象公会的主编@黄章晋发微博:“关于柴静是个资深烟民,稳健谨慎的说法是,至少我从没见过柴静抽烟。”直到柴静身边的好友也开始发声力证自己从未见到过柴静抽烟,这一说法才开始在笔者心中动摇。

信息污染,在热点议题中已是从不缺席的常客。事实一再证明,大论战中各种动机的搅混水是普遍的。但搞信息污染容易,辩诬澄清就会难上千百倍。

另一个问题,对一些人来说,柴静一贯恼人的文青腔调和矫情文风,也成为评价她作品的一个出发点。百无一用是文青,这就是成见问题。

幼稚感性,喜欢煽情而不重视客观性一向被作为文青的标签,也是柴静过去屡受批评之处。但是此次相信很多人完整看完纪录片后再难作此评价。

对于以孩子作为切入点,可能无助于雾霾调查客观性的问题,媒体人@朱学东说:“情感表露未必一定影响专业判断。”“这个时代我们早已成了当事人,不是旁观者。我们‘并非替他人说话,而是与他们一起说话’,这也是权利所在。”

回过头来说,文青身上的最大特征应是其理想主义气质,都说世道变坏是从嘲笑文青开始的,道理在此。相比市侩,幼稚的文青难道不可爱得多?


●骂啥请别骂动机

虽然片中柴静专心研究“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问题,但却迎来了几乎是对立主义下的骂声。有人骂她是公知,拍《穹顶之下》是制造矛盾,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有人骂她是五毛,是变相维稳。

这些骂声的共同点就是以阴谋论的方式,在质疑柴静的创作动机。质疑动机这种现象在网上也非常平常,见怪不怪。



《罗伯特议事规则》曾经制定了这样的议事规则:“不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

为什么不能怀疑别人的动机?《罗伯特议事规则》认为:一,动机不可证;二,要审议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件事,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本身就是对议题的偏离; 三,利己性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指责他人动机毫无意义。

既然动机不可证实,一切揣测都将无意义,并且会折射自身的种种不堪。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总是自然而然的质疑动机?

有人认为,原因在于社会诚信的危机。



●培养有腔调的批评还有待时日

柴静的作品并非完美到无可批评,但是批评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美国人保罗?格雷厄姆认为:反驳分为7个层次,最低的3个层次分别是谩骂、以人废言、批评对方的态度和语气。这3个层次都是情绪宣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反驳。比如以人废言,这种方式并不直接驳斥发言的内容,而是攻击发言者的人格或因为其所属团体(职业社团族群)而否定其发言。有人将这种反驳方式直译为“在井里投毒”——认真地反驳观点太难,把你整个人搞臭则很容易。

接下来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反对,即只提出异议,不提供论述和依据;反驳:用论据和推理来支撑自己的异议。有的放矢的反驳:引用原文内容并指出这段文字的谬误,并解释这为什么是错的;一阵见血的反驳:针对原文主旨和大意论述其谬误。

从方韩大战,罗永浩王自如优酷约战,到此次萦绕在柴静和片子周围的争议,绝大多数的反驳和批评都仅仅停留在情绪宣泄上,站队和抬杠是第一位的,更有有意无意的信息污染,浑水摸鱼。少有人心平气和,辩风干净扎实,对事不对人。

学者“@余世存非常道”说:“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无望,这样的圈子平时你好我好,怎么一到具体事情上都暴露了兽性,一定要对方认自己的喜好观点才算罢休。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希望,无论如何,这些圈子不是大一统了,从具体事情上都见出政治的社会的立场观点之不同;假以时日,多元政治社会就能够实现。”

柴静确实是块试金石,映照着社会人心和复杂人性。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15-03-02   
优酷的视频少了开场的一段。恰好我在微信上看到开场,在电脑上看完全集。

我觉得这个片子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唤醒各阶层人士,不管有多大的瑕疵。

本着兼听则明的原则,我转一个今天热捧的帖子。虽然我并不同意其中的一些观点,就像我不喜欢在一个纪实影片中煽情,但多一份思考总是好的,而且必要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15-03-0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IxMDUzMA==&mid=205239196&idx=1&sn=1e15fdb11a3c350744d52bc153e9946a&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为什么《穹顶之下》没有说服我?

首先要声明,这篇文章并不是来批判《穹顶之下》的。相反,柴静的这部作品,无论从包装的精美,文案叙事的设计,采访对象的深入,还是数据的翔实程度来看,都非常值得喝彩,甚至有可能成为整个中国科学传播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跳出那些感情叙事的框架之后,我只能说,《穹顶之下》虽然感动了我,却没有说服我。从更理性的角度出发,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而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来谈论的话,似乎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雾霾的危害具体有多大?这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柴静在片中引用了前卫生部长陈竺的研究,认为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死的中国人约有50万(其实陈的原文是35-50万)。但是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由于缺乏更详细的研究数据,我们很难知道这样的结论可靠度究竟有多少。

在整个科学界,对于PM2.5危害的研究也才刚刚有所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发现大气细颗粒漂浮物对于肺癌有什么关系,2013年,当钟南山宣称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增加的时候,还遭到了方舟子的批驳。直到2013年底,根据几个最新的调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才首次把大气污染物列为一级致癌物。

不过,这些调查大多都是在西方国家做出的,而中国的PM2.5浓度往往是这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按照Turner等人的研究,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会导致肺癌死亡率上升15%-27%,按照这个算法,光是大气污染一项,就能导致中国的肺癌死亡率比欧美高出300%以上。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虽然略高,却远未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所以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线性关系,能不能简单地拷贝到中国,还是比较有疑问。

当然,很多人可能要说,知道PM2.5有害不就好了吗?至于它每年究竟导致10万人还是50万人死亡,有多大意义吗?

但这恰恰是在公共决策层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雾霾付出的具体成本大约是多少。因为社会的决策,它不是讲温馨讲情怀讲故事,任何一个社会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是冰冷的经济学核算。很少有东西是无本万利的,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我们要讨论的,是它“值不值得”。

柴静自己曾在博客里写过一篇关于DDT的故事:当年农药DDT被发明出来,用来消灭蚊虫,减少疟疾。但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指出DDT致癌,并污染环境。《寂静的春天》后来几乎成了环保主义者的圣经,并最终导致了DDT的全面停用。

听上去棒极了,但可惜,DDT停用之后,又没有同样有效的药物来对付蚊虫,这使得非洲疟疾的发病率飙升,仅南非的一次疟疾大爆发,就导致了至少10万人的死亡。因为DDT的禁用,到了2000年,世界上至少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

为此,科学家们开始呼吁重新使用DDT,南非在2003年采纳建议,并迅速把疟疾死亡人数降到50%以下。后来,连世卫组织都开始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

但此时,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对环保党进行什么非议。把柴静自己曾讲过的这个故事拿出来,无非是想说明,当进行一项公共决策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诉诸感情。DDT污染环境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如果污染环境能够拯救2000万条生命呢?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值不值”,而不是“好不好”。所以,光是大骂一样东西“很坏”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应该追问三个问题:它“具体有多坏?”,“有没有更坏的?”,以及”没有它会不会更坏?”

雾霾问题也是一样。但凡是个正常人的,恐怕没有谁会喜欢雾霾,谁都知道雾霾对健康不好。但只有定量地做出分析,我们才能搞明白,在公共资源投入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比方说,如果要具体地应对空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我会建议更多地关注吸烟问题。从科学角度来说,吸烟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比PM2.5来得明确,在所有的肺癌中,大约60-80%是由于吸烟所引起,而室外大气污染恐怕不到10%。实际上,吸烟也是产生PM2.5的过程,一支烟就能产生浓度相当于633微克/立方米的PM2.5。而中国每年因吸烟而致死的人数,在120万以上。

有人说,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不能和空气污染相比。但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有88%的人在家里被动吸烟,60%的人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30%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特别是在不吸烟的妇女当中,因为二手烟而患上肺癌的概率,恐怕还要高于大气污染。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光是这一点,就不比燃煤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小多少。

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当你开始担忧孩子的呼吸时,烟草是远比雾霾更严重,也更紧迫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PM2.5数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其实都是逐渐下降的(之所以最近才闹得凶,只不过大家以前不知道而已),但吸烟人数却正好相反,它还在上升,尤其以青少年和女性为甚。

然而在媒体宣传上,雾霾却远比控烟要更受重视。从2012年开始,雾霾就是媒体最喜爱的话题之一,查查百度指数就知道,它受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控烟。诚然,烟草也是政府垄断,且利益牵涉极广的行业,在现实中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在媒体关注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不免会产生一些误导作用。这里并不是说不能关注雾霾,只是说当我们把健康问题和雾霾挂钩起来的时候,最好有一些定量的概念,才能更客观地进行相关的讨论。

其次,真正关心公共问题的人应当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有百利而无一害。就像DDT的问题上一样,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DDT是否有危害,而应该是DDT带来的好处是否能够抵消,甚至超过它的危害。这就是所谓的tradeoff,或者叫做利害权衡。我们历来的讨论中太缺乏这种精神,一件事情要不就是百分百的伟大光荣正确,要不就是百分百的十恶不赦。我原本期待《穹顶之下》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来比较在雾霾问题上的各种利弊,但是它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得太多。

在片中,我们反复看到对于环境问题单方面的大幅渲染。柴静把她的女儿关在屋子里,面对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个城市会伤害我吗?答案是:会。但问题是,它更会在其它方面补偿你。就PM2.5的浓度而言,云南是全国环境第二好的地方,而北京则是倒数第二。然而,北京和云南的人均寿命却恰好倒了个个:北京全国第二长寿,平均寿命80.18岁,云南则倒数第二,平均寿命只有69.54。这就是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增长带来的好处,它远远地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危害。

如果我能够选择,我情愿让孩子出生在雾霾蒙蒙的北京,而不是山清水秀的云南。这样,如果运气不是太坏的话,他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多度过十个温馨的年头。

而很显然,大批的人跟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顶着雾霾,忍受着高房价,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向北京涌来,使得北京的总人口在十年内增加了一半。他们是不知道雾霾不好吗?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做出了自己的tradeoff,他们认为相比于其他好处来说,忍受雾霾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我一直希望能看到公众进行比较认真的讨论,即从定量角度来看,雾霾到底值得用多少GDP去“换取”?而不是永远单方面的发泄,要不就不惜一切要发展GDP,要不就不惜一切要环保。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的平衡。有人说,用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但问题是,不发展经济,这也是要用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的啊。

正如上面说的,经济水平是决定人均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了雾霾的污染值。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哪怕再“环保”,你的平均寿命也要比污染大省低。在中国,东部省份平均每个人能比西部多活十几岁。事实上,如果做回归分析的话,各省的PM2.5浓度和人均寿命甚至是正相关的,也就是PM2.5越高的地方,人均寿命反而可能越长。这并不是说PM2.5对健康有好处,而是说在污染高的地方,往往经济也比较发达,它对你健康的“补偿”要大于污染带来的损害。

关于中国各省经济和平均寿命的关系,有过一些粗略的分析。有人建立过线性模型,大约认为人均GDP每增长1000元,能换来当地0.3岁的寿命增长。而雾霾造成的健康损失呢?之前有科学家发表论文,认为北方因为供暖烧煤导致平均损失5.5年的寿命,但并未获得广泛认可。最近又有人做了推算,认为PM2.5导致了我国74个城市中的居民平均“减寿”1.48岁。

把这两个数联系起来,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能以不超过人均5000元GDP的代价消灭“雾霾”的话,那就是划算的(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4万5)。而如果我们为了消灭雾霾,导致GDP的损失超过了人均5000元,那从“健康”角度来看,反而得不偿失。因为大量的资源花在了环保上,或许会导致医疗卫生设施的不足,反而导致人均寿命降低。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其中的数字和逻辑显然是不严密的。这里只是想说,雾霾治理问题应当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收益-损失分析问题,而不是工业党和环保小清新们的整天对骂。这里的损失和收益不仅仅只是钱,谈钱也许太俗,我们来谈命。雾霾会导致人早死,这是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雾霾造成大面积失业,就不会闹出人命了吗?最近《柳叶刀》的精神病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失业率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63个国家的调查中,每年大约有4万5千人因为失业而自杀。我们愿意以多少命来换多少命?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决策的问题。

再比如,雾霾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副产物之一,《穹顶之下》里对如今城镇化的规模进行了质疑,但是,中国真的已经过分城镇化了吗?显然是没有嘛。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4.77%,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城镇化中涉及的也不仅仅是钱,也有大量的人命。20年前,中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之高,一度引得全球瞩目,而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中国妇女的自杀率快速下降,从每十万近30人下降到如今的每十万不到10人,光这一项,每年就挽救了约6500条生命。当我们抱怨城市化带来污染的时候,也把这些人加到天平上吧。

还有吗?有的。如今中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而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17:1,导致未来的“光棍”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这背后,每年多少女婴还未降生就离开了人世呢?假设正常的男女比例是1.06:1,很容易得出,每年因为“重男轻女”等观念而导致的“被杀女婴”大约有80万之多(“被杀”也包括提前流产等)。这些人的命应该怎么办?慢慢等待观念的改变和风俗的改变吗?也许正如柴静说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再等待,不应该再推诿。城镇化是最有效地解决男女歧视问题的方案,通过进一步的快速城镇化,我们可以挽救这每年80万无辜的女孩。如果这会进一步加深环境的污染,这值不值得?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穹顶之下》正是在告诉我们,追求GDP不一定代表污染,追求经济进步不一定会产生雾霾啊。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柴静并没有能够说服我。因为这个口号太诱人了,太理想了,太完美了,太多的人都曾经许诺过这样的乌托邦,所以我不得不以极为警惕的心态来接受,以极为小心的态度来看待她的论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当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影响国家决策时,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但在全片中,我所能归纳出的,无非是这样几条提议:首先是明确执法主体,加强环保部职权,有法必依,对此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这究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构成论证关系。从片中我所能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众多小钢铁厂如今利润极薄,再一加强环保就要纷纷倒闭了,所以干脆停止补贴,把这些落后产业淘汰,然后就能自动升级为既不污染环境,又能保持经济不倒退的高级产业了。至于新的产业是否能容纳相同的就业人口,能在多久之内完成,是不是符合经济需求,这只能靠自己想象。从欧美的转型历史来看,我对此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不详细展开。

其次,是能源转型,这条就把我彻底惊住了。作为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柴静居然建议中国放弃煤炭,而转向需要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但这需要多少成本呢?可行性又如何?对此却只字未提。当然我承认,这样庞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部短短的纪录片里说清楚,但《穹顶之下》随后抛出的两个说法却有点匪夷所思。首先是认为只要打破“三桶油”的垄断,石油产业就能自己进行创新,提高品质,减少成本。我在这里不去揣摩这是不是适应当下形势的又一盘“大棋”,我也不反对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但我强烈怀疑打破垄断之后,行业就能自动创新的说法。柴静似乎忘记了,她所反对的煤炭行业,正好是打破垄断,充分竞争的呀,为什么质量越来越差,反而不见创新呢?

其次,是说打破垄断之后,我们很快就能探明更多的油气储量,天然气产量很快就可以翻番。这番听上去颇有些大跃进气派的言论究竟有何根据,我无从得知。但《穹》片随后用了英国作为论据,说英国自从1952年伦敦污染事件之后,很快从煤炭转型到了石油,并从此实现了环境的改造。事实本身我不否认,但《穹》片没有提到的是,英国虽然在1956年通过了空气清洁法,但直到70年代发现了北海油田之后,石油占能源的总比例才飞速上升。而要把我国的未来能源寄托在发现一个新的,未知的大油田或者大气田之上,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可靠。所以不好意思,想要说服大家接受这一点,柴静恐怕还得再举出更多的证据才行。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用煤还是用石油,这并不对空气污染问题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我国的煤电厂,其环评标准本身是极为严苛的,只要能够彻底执行,并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压力。事实上,今天在英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反而又在逐渐上升。所以实际地说,要想治理雾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煤炭。比较有效的办法反而是关停更多的小火电厂,留下少数易于监督管理的大电厂,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督。原则上,这仍然是一个成本的问题。至于《穹》片中未提到的更多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自然也都可以在考虑之列。

但这些仍然并没有解决我之前的疑问,也就是《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因此,作为一种呼吁,我认同柴静的努力,她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当然是极好的。但对于她的观点,我仍然抱有怀疑的态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更详细的关于雾霾治理的成本和收益讨论,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来权衡其中的利和弊,而不要诉诸冲动,理所当然地把“雾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治理”作为默认前提。

毕竟情感攻势之后,理性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15-03-02   
“穹顶之下”看舆论引导和管控
来源:泡泡网
作者:Sylar

前央视记者柴静拍摄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近日在网上播出后立即受到中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和网民的围观评论,在各种舆论圈引起的效应基本可以用“炸裂”来形容,以至于30个小时内,全网最大重头戏已不是雾霾,也不是柴静,而是惊人的舆论纷争,以及宣传热捧和管制禁令的无缝衔接。

传播和舆论

截至3月1日上午11时40分,该片在腾讯、优酷、乐视、搜狐、爱奇艺、凤凰、土豆这7家网站的播放次数已超过8000万次。该数字仅为对网站推荐的单个完整视频的统计,不包括其他用户上传及分段视频。

与此恰成对比的是同期开播的热门美剧《纸牌屋》,因开播消息出自被大陆严密封锁的国际知名媒体《纽约时报》,而导致在墙内转载发布该消息的帖子迅速被删除,而其在墙外平台上的传播又被紧跟而来的《穹顶之下》相关舆论吞没。《纸牌屋》一剧因曾经被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在大陆有相比同类影视作品更为广泛的知名度。

《穹顶之下》一经推出就产生了惊人的热效,或源于官媒在第一时间的助推以及持续了一日多的炒作式跟进。数据观察显示,以用户为主体资源的社交平台在传播能力上明显优于以内容为主体的视频网站,推动和互动为扩散速度起到了决定性助力。正因为首先推动传播的节点是官媒账号和粉丝量高的大V,结合平台优势的调用,基本完美达成了议题设置的预期。此现象引发舆论一定程度上的推测:是否属于有计划行为?

质疑源于官媒和公知群体的公信力持续下跌,民间舆论尤其是在墙外平台上的体现,基于大陆党管媒体的新闻环境,许多评论者表示无法相信一个由经官方力荐并炒作的议题中会没有官方意图。这方面的声音,整体上理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共识经验:未经官方批准的独立制片没可能登陆央视,甚至没可能顺利播放,更不用说被官媒联手推崇,与主题和尺度并无关系。仅以同类话题为例,知名异议人士谭作人关注彭州石化污染威胁民生事件和豆腐渣工程,导致被判刑五年;著名艺术家艾未未拍摄汶川地震灾情,被关押黑监狱81天、罚款七百多万,至今没有出境自由;公民赵连海关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被关押两年半。

2、纪录片中涉及了大量调查数据,而自去年开始一直被关押的维权律师浦志强被下定的罪名之一就是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据悉浦志强是因协助记者调阅周滨(中共前常委周永康长子)家族的企业注册资料而获此罪名的。然周永康已被抓,且宣传为“反腐巨大成功”,但浦志强案至今没有明显进展。

3、媒体内部人士透露观察“窍门”:视频网站的视频,开始前有广告的就是普通视频;开始前没广告的就是“真理部生产的正能量”。从这个角度看,该片属于后者。

4、两会即将开幕,环保是主要话题之一,此时引爆恰逢时机,而去年习近平的“APEC蓝”说也明确了对环保的态度。更有,就在上一周,做为创业板权重板块的环保股启动,当时只是基本面信息确认。而此片推出后柴静一炮走红,以环保为主题的柴静概念股亦横空出世。

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则消息恰体现了当下大陆严酷的媒体管制环境:据明报报道,全国人大本次会议的新闻中心,统一安排了内地获批报道两会的记者,尤其是第一年报道两会的记者,要在今天参加一个新增加的“培训课程”。报道指,按照以往诸如“七不讲”等内部指示,由于涉及“敏感内容”,一般都禁止对外透露,更不准官媒报道。以此等经验判断,今日内地记者接受的所谓培训,相信多半是不足为外人道的“鬼祟”指引居多。此外,或许由于云南昆明在去年两会召开前夕发生斩人导致数十人死伤的惨剧的影响,部分京城的酒店今年明确贴出北京市公安局的指令:“会客须到前台办理登记,旅客不得私自留客住宿,严禁将危险品带入客房。”如此态势下,一部主题触及敏感的新闻纪录片不仅能顺利播放,还能被各大官媒联手推崇,明显影响股市,个中神秘无法不引发联想……

5、雾霾的成因已基本众所周知,于是当下的经济状况也引发了相关联想。有评论指:“2015,经济严冬才刚刚开始。支柱产业房地产已停滞,拖累的相关行业不计其数,钢铁、煤炭就是其中之一。国际资本大举逃离中国,带走几个资金算不了什么,问题是带走了出口市场。支撑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内需一直不旺,投资呢,四万亿时代的大量过剩投资还消化不了,就剩出口还行,问题是中国的出口三分之二是外资和合资创造的,现在外资跑了,自然也就带走了出口市场,更严重的是相关的供应商和代工工厂都得跟着完蛋,据说直接间接影响的就业人口近亿……”,有知名时评人指:“‘新常态’下,为经济软着陆找梯子,折冲对合法性冲击,造成合法性的完整延续。就我所见,这个分析其实是对的,因为它不只是逻辑上的,也是政府有意在做的,是要促成这个现实。至于它使用什么案例什么人来执行,不敢多说。”



(图/变态辣椒)

网络舆论管控

伴随着热吵的热炒持续了才刚30多个小时,舆论管控禁令来了。据数字时代3月1号下午报道,宣传部指令“各媒体不得对《穹顶之下》进行炒作,要做好网上舆论调控”。此后当日晚间,又一条将该片限时撤下双首页、客户端的指令出现在墙内平台(图1),由认证媒体人提供。




紧接着一则署名“新华社新媒体干线”的撤稿令也在墙内流传(图2),但不久便双双被删除了。与此同时,官媒新华网做了一篇貌似汇总“舆论纠纷”而实质是全面强化舆论引导的报道。




从热捧到管制几乎没有过度,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疑似是由舆论中两部分主体异议带来的:1、披露污染是政治问题;2、号召民众上街反抗。这自然是当局不希望看到的效应,也是上述新华网报道中唯一没有涉及的部分。评论认为,对于无法把握导向的评论,管控相当于扬汤止沸。是不同的意见引起了对此前有可能是奉旨推广的节点混乱的反击,舆论失去了起初的集中,而变得泡沫化和无法准确被导向。

先推后阻的现象,此事不是首次,或透露当局仍没能找到全盘掌控的有效方法。分析人士认为,此事件在议题设置和传播动员方面取得了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成功。而现在的局面,验证了自媒体事实上的不可全面掌控。尽管微博、微信的传播都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当局依然不能取得想要的结果。这说明,网络节点可以取得一定传播上的成功,但是不能取得舆论上的效果,它验证的是,自媒体不受节点控制,它的传播效果取决于信息的质量。

“信息质量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思潮和价值取向。在数量上,反对者处于劣势,但是反对者提供的信息的质量明显高于支持者。我认为这是舆论控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也能说明,反对者在认知水平、判断能力、表达深度等方面,明显高于支持者”,观察人士Catherine表示,“考虑到当局强大的宣传机器和零散弱小的民间反对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形成当前的结果,基本可以认为目前当局在舆论控制上并没有完全取得成功”。

Catherine分析指:当局设置这样一个议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即使局面尚未失控,当局采取迅速下禁令的手段,也表明了一种担忧:异议有可能比较一致地指向当局。尤其是当人们意识到,当局对于雾霾负有根本性的责任时,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柴静的人,都有可能把目标指向当局。这个议题的风险还在于,柴静假定了一个不可扭转的政治环境,因此一切的解决方案都在这个前提之下展开。当最初的情绪平静下来,人们会怀疑这个前提的必要性,尤其是反对者在起初就指出了这一点。“久经考验的话题参与者,已经对各种污染具备相当的抵抗力。导向人身攻击、地图炮、辩证法的话语表达,很快就会被揭露,这个方法不好用了,当局也需要升级”。

纪录片《穹顶之下》在推出48小时内几乎完整展现了官方网络宣传和舆论管控的熟识手段,在持续了一年多的运动式净网强加管制后,该热点事件对网信办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测试管控“成效”和舆论张力的机会。网民参与、观察并分析,有助于民间舆论在反管控技巧上的提升。

http://www.bloglovin.com/blogs/-4970903?post=4211763181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15-03-02   
社会共识完全破裂–从柴静纪录片的遭遇说起
来源:大象公会
作者:何清涟

柴静关于雾霾的专题纪录片《穹顶之下》,是一部不错的雾霾科普片,如果说数据之类让观众不能产生直观印象,那么当她谈到自己找北大实验室主动要求当实验者时,研究员告诉她这个实验没法做,因为实验时要设一个伦理安全值,结果是实验室的空气比外面要好。这个细节,足以让中国人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生存环境的危险性。

国人共享一国空气,无人能够逃避。在社会共识严重破裂的今日中国,这一问题本应最容易达成社会共识,但对柴静纪录片的相关讨论,表明中国社会已完全无法取得任何社会共识。

阴谋论与变相维稳论

各种指责很多,一条被做成图片广泛转发短文是阴谋论的代表:“柴静的纪录片表明官方已经可以熟练利用互联网舆论进行官民互动,是好事。片子传递出的价值观,也是好的。片子也是好片子。 有人为柴静的未来担心,那真是没看懂整个故事的情节: 1、新环保部长刚刚上任。 2、视频一出,人民日报等官媒力推。3、多位现任官员在片中接受采访。4、反腐矛头已经对准两桶油。5、之前网传两桶油要合并。6马上要开两会了。”

阴谋论盛行,最强烈的意见是:柴静背后有支持力量,她是当局要利用她来打击周永康的一颗棋子。中石油、中石化的产品造成污染,其实是个老问题。多年来各地民众反抗的PX项目,基本都是中石化、中石油参建的。潘岳当年批评大型国企石化所建项目不少高污染项目,且建在江河旁边,是造成水污染的元凶之一。但雾霾的出现,据说有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冬天取暖用煤、农村燃料种类等多种原因。因此,说《穹顶之下》是对准两桶油而来,实在算是超级发挥之论。

有人进一步发挥说,从不报道污染事件的官媒这次大规模介入,足证这部片子是阴谋。这更是误会。近30年以来,中国官媒及各种市场化媒体,因身份与受限制级别不同,在政治与社会问题上取舍偏好有差别,但在环保问题上因为拥有一定程度的报道空间,几乎都比较努力。中央级媒体因为不受地方政府管辖,相对更有优势,因此在揭露地方环保缺失上能够做得更多。当年“太湖卫士”吴立红在一段时期内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得到全国众多媒体的支持。还有人指责说为什么柴不报道土地污染及水污染,偏偏挑空气污染?我告诉她,土地与水污染报道很多,仅举一例,2006年中国官方投入十数亿,做了个土地调查,一直以事涉国家机密为由未公布,最后在媒体压力下,于2014年4月公布了数据,即1/5的耕地受到严重污染。财新网做了个系列报道,《大国土伤》 ;《上篇:一份迟来的报告》;《下篇:镉祸沉重》。

柴静的遭遇说明再无任何社会共识

知情权其实是民众的基本权利之一。几年前,当潘石屹将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空气数据在微博上公布之时,人们发现自己被骗时很愤怒,纷纷要求环保局公布空气数据真相,为此还引发了中国外交部指责美国干预中国内政,不应该公布空气数据。当时人们认为,土地污染、水污染有地域性,导致民众的关心程度不同,只有空气是人人必须呼吸之物,因而也最容易达成集体行动。几年过去,摄制雾霾纪录片的柴静遭遇“变相维稳”的评价,从社会学角度解读,只能说中国社会利益分化极端严重,已经不可能再形成任何全社会共识。尤其是被严重边缘化的社会群体,目前已经有了“张献忠意识”,即不属于我的国家,早烂早好。在统治集团与这个群体之间,已经形成“你之机会,即我之不幸;我之灾难,即你之狂欢”的极端对立局面。

至此,柴静纪录片涉及的雾霾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因为治理污染是个需要长期投入的巨大工程,被中国现代化列车甩落的群体已经不相信政府,也没耐心再等待下去。夏朝末期,君主夏桀残暴不仁,并将自己自比太阳,生存艰难的老百姓指着太阳骂:“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但这只是泄愤时的语言,因为事实是,王朝必将灭亡,人民还得继续生活。本朝的特殊问题是:新旧鼎革后,中国已经没有社会重建的资本,生存基座即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巨大破坏。

为了阐述以下的观点,我先声明,对于中国污染的政治责任问题,几乎是我每篇涉及国土生态的文章都会谈到。最近一篇是《中国污染的共犯结构 ——中国2013“经济改革”的焦点(2)》

民主化并不能让环境问题自动解决

柴静纪录片引发的维稳论,背后涉及的是一个问题:现在促使中国政府治理环境,只会延长中共统治寿命。环境继续被糟蹋,会加速中共灭亡,等民主化了再治理。

毫无疑问,中共总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天也许在10年、20年或若干年之后来到),后中共时期的政府(假定是民主政府)如何面对这笔由中共遗留下来的巨大遗产,才是真正的问题。与权力对应的是责任,这份遗产除了统治这块土地的权力之外,还有水陆空立体污染的生态系统,污染引发的人体健康问题(每天正以8550人的速度产生癌症病人,以及各种因污染而造成的疾病),数量庞大的失业人口。这些问题并不因民主化就自动解决,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民主政治的信心。

中国的污染有制度成因,这我在《公地的悲剧(一)中国人饮水早已不再安全》里已经谈过:一项资源或财产如果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被过度使用,逐渐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做“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

假定将来中国民主化(包括土地私有化)了,污染并不会自动消失,一是要解决污染增量,这可以通过社区自治、公众参与、法治、自由媒体及政府监管等来解决;二是清理污染存量。即使控制住污染增量与人口规模,政治稳定,经济正常发展,这也将是一个长达百年的持续投入过程。

以中国的现状而言,空气可能是最好治理的部分,APEC蓝与奥运蓝的出现,证明只要控制与改变中国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如工厂停产、机动车限制进城等,是可以做到的。往好里说,将来中国可能会改变,往坏里想,中国在经历一次大的经济萧条之后,中国人的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将被迫改变。

难办的是土地污染与水污染,二者密切相关,因为水的来源一是地下水,二是地面水会通过雨水冲刷流到水里去。所以治水得先治土地。这方面的投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日本经验。之所以没介绍美国经验,是因为美国是通过化学作用加上自然净化,历时长达30-50年,中国没那么多土地可以闲置这么多年,也不可能投入那么多钱,所以只能学习日本的换土法。即便如此,中国学习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污染土地的数量是日本的很多倍。这我在《土地治污:中国学日本经验之难》一文里已经说过。

民主制只保证民众享有选举权与人权,但人权之一的环境权在中国的生态环境下不可能自动实现。所谓“公地的悲剧”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消费公地的人对污染环境都有责任,区别只是主从及责任大小问题。在此我借用刘业进【水知道我们的罪孽】做为本文结尾:“多年前汪丁丁写过一篇文章《水知道你的罪孽》,与柴静的观察如出一辙。我建议柴静下一个片子可以拍《水知道你的罪孽》。一切制度扭曲,一切价值观误导,一切信仰误导,最终可以通过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每天饮用的水,我脚下的泥土,每天必需的食物,测量群体的罪孽。”

http://www.bloglovin.com/blogs/-4970903?post=4211763170&group=0&frame_type=a&context=expanded_post&context_ids=&blog=4970903&frame=1&click=0&user=0&viewer=true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15-03-02   
柴静的“穹顶之下”引外媒关注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作者:刘罡

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反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周末期间在中国各大网站发布,并引发热议,外媒既关注了这部片子所受到的毁誉,也对这样一部批评政府不做为的片子能够顺利发布感到好奇。

美国《纽约时报》3月1日的报道说,周末期间,成百上千万中国人心惊肉跳又心怀愤慨地观看了柴静时长104分钟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截至周一清晨,这部纪录片已经在优酷网站上被播放了2,000多万次,中国其他众多网站也播放了这则视频。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称,行业利益、大型能源企业以及官僚主义障碍妨碍了政府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治理雾霾。报道说,柴静在片中说,她的女儿出生时就长有良性肿瘤,需要手术,她暗示女儿的病是中国的空气污染导致的,许多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中国父母都对重污染环境下中国下一代的健康表示担忧。但报道也说,在这部纪录片引发的毁誉声中,柴静的个人经历成为了评论焦点。柴静及其丈夫有足够的财富和特权使得她能够去美国生小孩,因此有人在评论这部纪录片时指责她伪善。

报道说,大多数评论都对柴静用自己的钱制作和发布这部纪录片的做法表示欢迎,由于中国对互联网内容有严格的限制,而柴静的这部纪录片某种程度上又批评了政府,因此一些人对这部片子是如何通过审查得以发表的感到好奇。报道认为,一些中国官员可能希望借助这部纪录片来为政府的反雾霾措施寻求支持。中国共产党最主要报纸《人民日报》的网站是第一批发布《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的媒体之一,刚刚出任环保部部长的陈吉宁还称赞了这部片子。不过报道也指出,到周日晚间时,中国各知名网站已经将《穹顶之下》的大字标题和视频链接从其首页上移除,这或许是在紧张不安的宣传部门官员的授意下进行的。

香港《南华早报》3月2日的报道说,中国央视前节目主持人柴静呼吁解决中国雾霾问题的纪录片既引来了赞扬也引发了嘲讽之声。支持者称赞她勇于揭露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而批评者则质疑她在片中的一些说法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报道说,柴静的这部纪录片刚一在网上发布,广州的小报《南方都市报》就迅速刊文予以赞扬,称这部片子揭示了政府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方面做得不够,并称该片堪称数字时代普通公民调查严肃社会问题的范例。但报道也说,有批评者认为,柴静在片中的说辞不够中立,有偏向性。他们说,柴静在片中将中国心脏病发病率不断提升与环境污染联系起来,这种观点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3月1日的报道说,中国的前电视记者柴静在其周六发布的长纪录片中称政府治理空气污染不力,这样一部片子在中国能够顺利发布显得不同寻常。报道说,通常情况下,这种批评政府的片子在其被广泛观看前就会被迅速从视频网站上移除,但柴静的这部纪录片却被长久保留在网站上,这使它获得了数以千万计的点击量,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一些高级政府官员也对其表示称赞。报道认为,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之所以得到宽待,是因为作为经验丰富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柴静采用了适当的方式方法,她将这部片子设计成一个批评性调查节目,而没有呼吁公众采取对抗性行动。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http://cn.wsj.com/gb/20150302/BRF102348.asp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