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心” 考(续完) F?^L^N^
0X3yfrim
2009-01-19 V503
dXfLN<nD>U
;y_ ]w6|n
无法修改原贴。只好新上这儿了。 T+e*' <!O
yd=b!\}WJ
回到楼主的贴子。这窝心当作正解或作蛮夷解,大概只有楼主才能回答。我这人比较笨,刚开头看了半天,没啥感觉。直到看了后面许多跟贴,才稍有领悟。确实佩服诸大侠联想力的丰富。佩服之余,俺觉着不得不指出楼主的三大误区。 "hi03k
"VDMO^
这上面说的,楼主用了窝心这有歧义的词,却不明确说明所用的是两义中的哪一义,因此误导了许多跟贴。更有甚者,正因为楼主的歧义,以至有些跟贴表现了一些诸如愤怒或其他情绪,以至于对楼主的人品作出某些评论。归跟结底,这也是楼主的误导所致。跟贴是不须负责的。 +PS
jBO4!
u'nQC*iJb
楼主的第二个误区是第一个误区的引申。既然一些跟贴的情绪是由楼主的误导所致,那楼主当然不应该说有些跟贴是“恶言相向。” 即使有些跟贴对楼主的人品作出某些评论,楼主应当笑纳并表示感激。尤其俺们中华上国历来传统,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所谓“妈妈打孩子,孩子该当如何如何。。。”楼主应当体察所有跟贴的救人济世的远大抱负。 B"8jEYT5
M|NQoQ8q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误区是,楼主在首贴省略了许多细节,这是一最关键的误导。正是因为楼主的误导,留下了自由联想任意发挥的极大空间。这导致了一些跟贴无意或有意的应用了俺们中华上国的“诛心” 术。所谓“其心可诛” 。 (9R;-3vY:S
k/(]1QnW
相信这儿的绝大多数大侠们都精通或学过或听过现代科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要将事实和观点分开(Separate the facts from the opinions) 。但正因为楼主的误导,导致这一基本训练被抛出了窗外。 dIf
y!B"
YjH~8= =
俺老人家这回就当个搬运工,把这东东从窗外给捡回来吧。 j#0JD!Vr
NSM7n=
*nh
从楼主的第一贴,我们可以用4W + H把“事实” 归纳如下: q=}1
ud}1
!Au#j^5K-o
时间:某一日下午 l dqU#{
地点:某处的一张床 TJ1h[
人物:楼主,性别不详 Q':hmulT!
他:男性 }R11G9N.
她:女性 >n^780S|
人物之间相互关系:他是她的?? e3ce?gk
楼主和他:不详 tzthc*-<
事件和经过:楼主和他在上述地点完成了某一件事情(具体不详) 之后,楼主自称感到窝心。窝心的定义不详。 zz
/4 ()u
rr,w/[
inip/&P?V
以下是推论: vA}_x7}n(
^e=G} N^
一, 楼主性别: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楼主是女性的概率在95%左右。如果给定的条件不成立,则楼主是女性的概率在50%左右。不过楼主的性别和以下推论二的结果的相关性不高,故可省略。 M*f]d`B
p6Z|)1O]
二, 人物之间相互关系;事件和经过: /'VbV8%
xv&h>GOg
推论1:他和她是夫妇。楼主和他在一起完成的某种事情可能是跟雨收巫峡云散高唐有关。楼主因而感觉“偷” 了她的“东西”。 )+R n[MMp
f7y.##W G
推论2:他和她是恋人。楼主和他在一起完成的某种事情可能是跟雨收巫峡云散高唐有关。楼主因而感觉“偷” 了她的“东西”。 yzv"sd[8N
qV6WT&)T
推论3:他和她是夫妇或恋人。楼主和他是母子(或父子) 。因某种原因,他那天下午应该去陪她的。因为孝心,他却来陪他的母亲(或父亲) 。楼主因而感觉“偷” 了她的“东西”(时间)。 AJm$(3?/D
`nKN|6o#x
推论4:他和她是夫妇或恋人。楼主和他是姐弟(或兄妹或兄弟) 。因某种原因,他那天下午应该去陪她的。因为亲情,他却来陪他的姐姐(或妹妹或哥哥或弟弟) 。楼主因而感觉“偷” 了她的“东西”(时间)。 [dAQrou6P
1
+[sM
推论5:他和她是夫妇或恋人或子母或兄妹某种周围人公认的亲密关系。楼主和他是相对不那么亲密的关系 。他那天下午应该去陪她的。因为乐于助人,他却来帮助楼主修理那张坏了的床 。楼主因而感觉“偷” 了她的“东西”(时间)。 +IO>%
=3 Vug2*wd
推论6。。。。 '%82pZ,?
?U{<g,^
a>x6n3{
综合起来,结论是: #*:^\z_Jd
2,wwI<=E'
1. 上述所有的推论都不表明楼主有违法的嫌疑。 g(Q1d-L4e
2. 除了推论1,上述所有推论,即使按照俺们中华上国的道德标准,楼主也没有不道德的嫌疑。即使是推论2,那也只不过是公平竞争而已。 Qe{w)e0}`
3. 在楼主首贴出来时,上述推论1成立的概率在20%以下。而那时就已经有许多(大概是八个)跟贴认定是推论1。基于20%的概率得出的结论很难被认为是从事实而不是从个人观点得出的。不过这自由联想的责任在楼主的误导。 <Se9aD
4. 即使以后楼主disclose了更多的事实,上述推论1成立的概率仍然不高于50%。这仍然很难被认为是从事实而不是从个人观点得出的。同样,这自由联想的责任在楼主的误导。 ,yA[XAz~U
5. 即使上述推论1成立,这和楼主的人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仍然有许多其他可能性。因此对楼主人品的judgment同样很难被认为是从事实而不是从个人观点得出的。当然这自由联想的责任还是在楼主的误导。 z$WLx
M~N/er
个人认为,除了上帝,人们没有相应的power去judge别人。尤其是基于网上有限的信息,judgmental是挺不靠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