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第18楼六六于07-03-2006 09:31发表的“”: 9 x [X<
LV=^jsQ5
我看不少医生都很滋润,你怎么老是说穷?是不是部门的不同造成的?是不是开刀的比较赚,内科比较穷?儿科我觉得不该穷啊!你没见那病患排队排的!我说句良心话,这种负荷的确在别的国家很难见到。我早7点到地方,周六,挂吊水已经排到100多了。我儿子看个普通感冒,是180多。不过,我想,可能180的药费的确算便宜的。 7ti<
8on[%Vk
但不得不说,新加坡的医生给孩子看病与中国医生相比绝对不同。首先是轻易不开抗生素。同样的毛病我儿子在新加坡有过,医生就提两点:物理降温,多喝水。给开了退烧药,剩下就让孩子抗着。我当时很急,也说新加坡医生感觉水平不怎么样,我半夜跑去挂急诊,居然就开了价值两块的退烧糖浆给我。但事后看来,我还是觉得新加坡的医生好。
Gmgeve 2E$i_jc 不光你不信,就是我现在的同学——以前曾经是南方医院大夫的他们,也不信我们医院医生护士收入如此低。他们一个是上海一家大医院胸外科的医生,一个是杭州一家大医院的皮肤科医师,都比较年轻,在许多家属眼里是“小大夫”。那个“胸外”,基本工资5000左右,算上医院给的奖金和自己收的红包,大概月入10000-15000。而且晚饭总是有人请,看他刚入学时的照片,吃的面似满月,难怪他现在老是哭穷,还抱怨下馆子还要自己掏钱。“皮科”那位,人老实善良无比,所以只有靠死工资和医院季度分红过小日子,平均每个月可以有一万的收入。但即便如此,“胸外”买房子也只好找老岳丈家帮忙,而“皮科”两口子因为都是医生,买房付首付就已经向父母借了不少,因为老婆也读书没了收入,这位仁兄现在是节衣缩食地省奖学金付按揭还有国内老婆的生活费。“皮科”有次回国后高中同学聚会,学医的几个兄弟,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全是骑车赴宴(他例外,是走路去的),剩下的同学大部分开车赴宴,再不济的也是打车。以上只是小医生的收入,如果是资格更老的医生,因为他们有权更改小医生的医嘱,应该拿的回扣也可能就更多。而药房应该进什么药,往往由药剂科和相关科室主任决定,所以药厂在对付他们时也就格外大方。但资格再老,如果靠工资,奖金,红包和药物回扣,也至多不过月入3-4万。当然除外那些心彻底黑,手彻底狠的医生,他们的收入应该远远超忽我个人的想象。。。以我的了解,医生的普遍收入在大城市里绝称不上金领一族,更何况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他们用高强度的劳动,对恶劣的工作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忍耐换来的。
b3^R,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