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流行中国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6-01-10   

流行中国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6-01-10   
http://www.info.xinhuanet.com/xinhuavideo/L20010924A.WMV >QyMeH  
C}!|K0t?  
主持人:欢迎您收看《60分钟杂志》,欢迎您同我们一起关注中国,关注世界。 P|\,kw>l  
| 8AH_Fk  
  小片头 V;m3=k0U  
 oDC3AK&  
  主持人:1986年,英国一家新闻机构把当年最流行的几件东西装到一个盒子里,打好封条,埋入地下,封条上写着“5000年后才可以拆开”。他们认为,那个时候拆开这个封条,就能够通过这几件流行的东西,了解到5000年前人类的生活。在电视机前的您也许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也许您已经走过了人生的许多风雨岁月,但您拆开过自己记忆的封条吗?在新中国迎来她52周年华诞的时候,我们愿意与您一起拆开这个封条,一起看看52年来的流行往事,看看时代和您自己的变迁。 p7*\]HyE)  
+m1edPA[  
  出片名:流行中国 p"T4;QBxQ  
R1nctA:  
  新中国成立52年来不同时期的画面 配音乐(90年代初的流行歌曲) z|9 ^T@)  
  歌词: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gC 4w&yL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1eL I  
  任它经过那风吹雨打 ukw'$Yt2  
  看世事无常 看沧桑变化 20” _]\mh,}  
yoH6g?!O  
  主持人:如果要评选中国人在2001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儿,“申奥”无疑可以入选。进入2001年,所有跟“申奥”沾边儿的事似乎都一下子流行起来,就连平时最不关心体育的人都整天把这两个字儿挂在嘴边儿。其实,每个年代都有自己流行的词汇,比如说:今年的申奥、入世,前两年的千禧年、抗洪精神等等。一提起这些词儿,就很容易让人把握住那个年代的特征。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有一个词儿流行了很长时间,整个20世纪50年代,它都被中国的青年男女挂在嘴边,那就是——自由恋爱。 ()7=(<x{  
43eGfp'  
  同期声:(演唱)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 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 j_}e%,}  
  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 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 lBCM; #P  
[L8gG.wy  
  解说词:现在的少男少女们恐怕很难想象婚姻由家长包办是什么滋味了,但在50多年前,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没有多少发言权,新中国成立后,自由恋爱在中华大地,特别是在比较封闭的农村流行起来。由评剧演员新凤霞扮演的刘巧儿,就是个敢于挑战传统势力、追求自身幸福的女孩儿,她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用了当时人们还很少在这个问题上使用的词儿──爱。 olqHa5qn  
sJ,zB[e8  
  同期声:(演唱)从那天见到他我心里就放不下呀 7 MfpZgC  
  因此上我偷偷地就爱上他呀 T:si?7CR  
  但愿这个年轻人他也把我爱呀  -x7L8Wj  
  过了门 他劳动 我生产 又织布 纺棉花 我们学文化 eaI&DP  
  他帮着我 我帮着他 争一对模范夫妻立业成家呀啊 W46sKD;\^W  
Cc^t&Eg  
  解说词:刘巧儿能够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自由恋爱,其实是当时时代变化的结果。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此之后,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城市里进行了公私合营,一切都变成了国家的,而国家又是人民的,习惯了看地主或者老板眼色行事的中国人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主人翁。身份的变化使每个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大家一门心思地憧憬着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从心眼儿里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新中国。当时的人给自己的小孩儿起名字都流行用“建国”“爱民”,不久之后又多了“保国”“援朝”──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捍卫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MV/JZ;55  
/ZczfM\  
  主持人:国防稳固了,国内建设蒸蒸日上,中国社会开始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当时最流行的歌曲是苏联的《红莓花儿开》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真不知道当时有多少青年男女是在这样的旋律中坠入爱河的。而谈恋爱最流行的见面地点就是──电影院。 s B6UlX;b:  
 np~oF  
  解说词:在那个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电视为何物的时代里,看电影就象是过节一样令人兴高采烈,电影前面插播的新闻短片也能够让人了解到不少国内外的信息。每当大幕拉开,大家沉浸在影片之中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流行就被制造出来了。 GB -= D C6  
{M=tw  
  解说词:50年代电影最让人同情的女性形象是白毛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白毛女的悲惨遭遇使观众对黄世仁这类阶级敌人有了充分的认识,忆苦的确能够让人思甜。 a^2?W  
I=1tf;Bsi  
  解说词:50年代流行的文艺作品不但有反映旧社会黑暗的,更有让人们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的。人们都知道:五星红旗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刘胡兰和董存瑞就是其中的代表。用个现在流行的词儿说,他们绝对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偶像。 mBNa;6w?{*  
Rzb] mM  
  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年的时候,当时的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刘胡兰》这部影片,尽管片中人物说话时多少还都带点儿东北口音,但它使人们第一次在银幕上见到了具体化的革命英雄形象。 Ei#"r\q j_  
  o5)U3U1|  
  同期声:(《董存瑞》片段 董存瑞手拖炸药包喊)为了新中国,前进! *mYec~  
$oNkE  
  解说词:董存瑞的银幕形象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当时,这个标志(伴随着军歌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标志)就象现在流行的质量认证体系一样让观众放心,一看到它,大家就知道:打仗的片儿要开始了。经过时间的检验,《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成为这类影片的代表,它们领导了当时战争题材文艺作品的流行趋势。 f.,-KIiF  
{PfE7KH  
  解说词:这是当时电影中最流行的汉奸形象。 K1Tzy=Z9j  
  (《地雷战》画面) ?.T=(-  
  日本侵略者大队出现时,一般会有鬼鬼祟祟的音乐相伴。他们最常说的话是 u+Li'Ug  
  (同期声:sosga youxi) =$HzEzrw  
  国民党部队将领在被解放军包围之后,经常暴跳如雷。 n_aKciF  
  (《南征北战》同期声: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 &t4j p x  
  解放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处不在。 eC1cE  
  (《南征北战》同期声:哈哈,我们行军可真热闹啊,天上有飞机掩护,后面有陆军护送,运输大队长蒋介石可真肯花本钱啊。) xTe?*  
k,r\^1h  
  主持人:1956年,文艺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成为了最流行的词儿,在此之后,随着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烈火金刚》《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陆续出版,看小说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文化活动。后来,这些小说又都被搬上银幕,其中,《林海雪原》最受欢迎。 #hai3>9|B  
pd|c7D!6U,  
  解说词:今天看来,《林海雪原》的孤胆英雄故事颇有些好莱坞的味道,特别是杨子荣第一次见座山雕时表现出来的胆识和气概,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Cc=`:ED+  
 r6^DD$X  
  同期声:杨子荣与座山雕对黑话 `Z{7Ut^)  
  天王盖地虎 宝塔震河腰 等 t0wLj}"U  
`0sa94H1[  
  解说词:这些当时流行的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是相当大的:既然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我们平时多吃点苦、多流点汗又算得了什么?义务劳动成为流行的时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经常参加义务劳动的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干劲儿空前高涨。到1956年,从姑娘们的穿着打扮上已经可以看出建设成就来了。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好。 z_zr3XR9  
 ~d }-  
  试高跟鞋、花布、纱巾画面。加 社会主义好 歌曲。 E_ xpq  
5L4~7/kj  
  解说词: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最流行的是喊口号,谁的口号喊得响,大家就该向谁学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被树起来之后,吨粮田、放卫星、大干快上、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神话在全国各地流传。神话破灭之后,人们总结:当时实际上是流行一种风,浮夸风。 bNqjjg  
H}:apRb  
  主持人:进入20世纪60年代,雷锋成为人们的榜样。今天,提到雷锋,年轻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学雷锋做好事。而在当时,雷锋让人首先想到的是螺丝钉。  bSmRo  
t+vn.X+&  
  同期声:(《雷锋》电影片段)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使我深深懂得了,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同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愿永远做一个永不生锈的革命的螺丝钉。 /_LUys/0  
oV*3Mec  
  解说词:经过那一场浮夸风之后,中国需要一种脚踏实地的社会风气,雷锋就在这个时候成为了全中国的榜样,虽然,他是个没打过仗的军人。 W2n%D& PE  
%3q@\:s  
  同期声:(《雷锋》电影画面)党和人民需要我做黄继光,我就去堵枪眼,需要我做张思德,我就去烧木炭,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要尽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去为人民服务。 uy B ?-Y+  
~<|xS  
  解说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流行所蕴涵的更多是精神上的东西,勤俭节约、为社会主义建设多添一块砖成为全社会的一种风尚。 j"c"sF\q  
HMBxj($eR  
  同期声:(《雷锋》电影片段)王大力:雷锋,一瓶汽水才一毛五分钱。 *u-TNg  
  雷锋:不在乎钱多少,(指水壶)这不也一样解渴嘛。 U'@_fg  
6OVAsmE  
  老师:你为什么参加义务劳动? c=ZX7U  
  雷锋:为咱社会主义建设多添一块砖呗。 m86w{b$8  
%DiZ&}^Ck  
  解说词:雷锋因公牺牲之后,毛泽东主席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他的名字从此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他日记的内容也从此成为尽人皆知的道理。 s|q B;  
Jx 'p\*  
  同期声:(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bzZEwMc6  
-8-Aqh8|  
  解说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模范是最有魅力的人,姑娘们都希望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个革命伴侣,职业嘛,当然最好是军人;小伙子呢,都想遇到一个像二妹子那样的姑娘。 8Uc#>Ae'_  
L%<1cE))  
  同期声:(电影《柳堡的故事》歌曲)九九艳阳天 0.?|%;^ib  
e'u 9 SpJ  
  解说词: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标准,中苏关系破裂、3年自然灾害,使中国人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了更深的理解。经过3年的调整之后,老百姓生活中的九九艳阳天也到来了。 7)[4|I  
D[U5SS!)  
  主持人: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已经走出低谷。长辫子、烫头发、花裙子、和平领衬衣成为了女孩们追逐流行的外在表现。但没过多久,她们就都把花裙子换成了绿军装,把长辫子剪成了齐耳的短发,把胭脂香粉仍掉或者偷偷藏好。因为一场流行10年的“史无前例”的运动开始了。 ><$hFrR!  
9m<>G3Jr  
  解说词:在文革开始之前,全中国老百姓对毛泽东主席已经是非常的崇敬,从当时最流行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中就可以看出。 ed& ,  
#j@Su )+  
  同期声:(马国光演唱)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hG3b7!^#g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dLv\H&  
eX}u ZR  
  解说词:文革到来之后,毛主席已经不止是用兵如神了,他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已经上升到神的地位。那个时代流行“大串联”,全国各地的学生免费坐火车,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天安门广场上经常是一片红海洋。 ; LTc4t  
  搞“批斗”,“破四旧”,只要打着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去做事情,什么都是对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qgu.c`GmW  
C[~b6 UP  
  同期声: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胜利,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胜利,我们革命的红卫兵要千遍万遍的高呼,毛主席万岁! 6N]v9uXZ  
W$,c]/u|  
  解说词:红宝书和毛主席像章是那个时代的人人必备品,这样的照片当时非常流行(手拿红宝书在毛主席像前面照相)。上山下乡是另一种流行。毛主席一声“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无数的年轻人走进了广阔天地,在哪里度过了一段蹉跎岁月。 |vzGFfRI  
  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大家的娱乐方式都是差不多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8个革命样板戏统治了舞台和银幕。这种穿着军装,用京剧唱腔表演的新形式盛极一时,它们的第一部分无一例外,全都是──毛主席语录。 pO"V9[p]  
)(, +o   
  同期声:样板戏前的毛主席语录朗诵 ?+51 B-  
    《沙家浜》片段 |,qz7dpe  
    《红色娘子军》片段 p#3P`I>ZrT  
vK|d P3  
  解说词:或许是受这些流行的文艺作品影响,当时人们似乎都喜欢用一种稍微有些夸张的声调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态度。 1(C%/g#"  
{+Eq{8m`  
  同期声:(男青年朗诵)想使我们放下手中的枪 跟地富反坏讲人道 O10h(Wg  
  什么仁爱论 都是复辟道 )u<sEF  
  要想搞复辟呀 呸 办不到 Xmtq~}K>  
iA=9Lel  
  解说词: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但生活中“左”的味道依然很浓,当时最流行的是“两个凡是”。 NK d8XQ=%  
  还流行手抄本,一部名叫《第二次握手》的小说被许许多多人私下传抄着,它让那些被文革禁锢多年的人们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lqu1H&  
+f|u5c  
  主持人:1978年,中国人被禁锢多年的大脑受到了空前的冲击。11届3中全会、四项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小康成为了流行的词汇,一些敏锐的人们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a?@j`@]ZR~  
5?QR  
  解说词:人们在1978年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涨工资,全国有60%的职工享受到了这一实惠,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资调整动作最大的一次,奖金也在这时候出现了。但事实上,对于这一年流行的几件大事,当时的老百姓却并没有想到,会对自己将来的生活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就在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试办经济特区,邓小平提出应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中央决定为右派平反,海峡两岸长期以来的紧张局势得到缓解,也就在这一年,党的11届3中全会召开,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成为中心工作,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了。 8on2 BC2  
iX~V(~v  
  下篇部分预告 请继续收看《流行中国》 ji ">} -  
7:;P>sF@  
  主持人:好了,感谢收看《60分钟杂志》的上篇,广告之后请继续收看《60分钟杂志》的下篇。 [_${N,1  
Cgt{5  
  主持人:欢迎您收看《60分钟杂志》的下篇,欢迎您同我们一起关注中国、关注世界。 OrHnz981K  
T#T!a0  
  小片头 Nk]r2^.z[  
xAsbP$J :  
  解说词:在与11届3中全会同一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知识分子不再是“臭老九”了,泡图书馆成为了这一年最流行的事情,在这里,坐满了准备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的人们。 eRD s?n3F  
l^&#fz  
  主持人:这是一个疯狂追求知识的年代,蒋筑英、罗健夫、陈景润这些为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文学,也是热门话题,从伤痕文学到朦胧诗,时髦的年轻人都以“文学青年”自诩。 zX(p\NU  
JgEpqA12  
  解说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当时,类似于这样的词句在许多年轻人的笔记本上都可以看到。大家见面时,谈谈顾城、舒婷绝对是最有品位的表现。大学里的中文系肯定也是录取分数最高的,报考这个系的年轻人的理想多半都是──当作家、搞文学。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说一个人是搞文学或者是写诗的,很多人都会认为你不是在夸他而是在损他。文学,似乎已经过时了。 z )k\p'0"  
:eDwkzlHH  
  主持人:1980年前后,男青年中间流行蓄长鬓角、穿花衬衫、喇叭裤,这让不少人觉得有点不正经,经常跳迪斯科更是让大多数老年人难以接受,当时,谁也没想到10年之后,迪斯科反倒成了老年人最热衷的活动。 E_-CsL%  
M7En%sBp  
  解说词:另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是李谷一的《乡恋》,这首歌是电视片《三峡的传说》的插曲,在1980年非常流行。但有人认为李谷一使用的演唱方法过于做作,并在报纸上对她进行批评,而在同一份报纸上,你也同样可以看到对李谷一唱法表示赞同的文章,这种情况,是人们在文革期间不曾见到的。 pi+m`O   
  那个时候,也有大家能普遍接受的东西。《排球女将》就是这样一部电视连续剧,每到节目播出的时候,人们都会挤在一部12英寸的电视机前,欣赏小鹿纯子的“晴空霹雳”。 ]_j{b)t  
w${=]h*2  
  同期声:(《排球女将》画面)日本队的主攻手小鹿纯子所向无敌,日本队获得了世界冠军。 =`g+3 O;<  
/f_lWr:9l  
  解说词:那个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所向无敌的主攻手并不是日本的小鹿纯子,而是中国的郎平。1981年11月,几乎就在人们收看《排球女将》的同时,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女排姑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立即成为了全国各行各业努力工作的动力。从此之后,不少中国人对一场比赛结果的关注几乎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改变过来。 "M2HiV  
  和中国女排一样催人奋发的是老山前线的英雄,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幸福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曾经是青年们谈论的热点。 eja_+`cJ  
{ImZ><xe/  
  同期声:(《年轻的朋友》画面)我们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爱情,比起祖国的命运,比起我们民族的安危,毕竟是微小的。 3TO$J  
DN!:Rm uc  
  主持人:从1982、83年开始,学英语成为了新的时尚。一个名叫《跟我学》的电视教学节目收视率极高,大学生们见到老外,都想上去用英语攀谈两句。后来,学英语的热潮进一步发展为考托福、考GRE热,大家都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国外、尤其是美国看看,中国学生的考分也越来越高,结果呢,正象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到的: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Dk8" H >*  
*y7^4I-J  
  解说词:中国的国门刚刚打开的时候,老外出现在大街上,一般都会引起围观。其实,不只是老外,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香港都非常陌生。一部由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电影让人们知道,香港人对内地观众的心理倒是很了解。 M,:GMO:?a  
N-;e" g  
  同期声:(《少林寺》画面) O7:JG[tR*  
J,k9?nkY /  
  解说词:《少林寺》在内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练武术成了1982年青少年中最流行的事情,后来,很多人发现:自己再练也练不成大侠郭靖的高深武功,于是改为光看不练,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成为了男人中间最流行的文学作品。女人喜欢的是浪漫,琼瑶、三毛大行其道。有一个小伙子更是迷倒了老中青三代女性。 M" %w9)@  
a&|aK+^8;  
  同期声:(《上海滩》画面)许文强和冯程程谈恋爱 WG< D+P  
8{@#N:SY  
  解说词:许文强的扮演者周润发并不是内地观众第一个认识的香港明星,这个其貌不扬、嗓音一般的人因为演唱真挚,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为人们广泛接受。 C 2FewsRz  
p.&FK'&[0  
  同期声:张明敏演唱《我的中国心》 r\a9<nZ{  
:rw F5  
  解说词:直到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一年晚会的整体水平是历年来最好的,当然,其他年份的晚会也偶尔会有人带来轰动效应。1987年,这个大个子让很多人如痴如狂。 ]M>mwnt+  
->:G+<  
  同期声:费翔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 k_$w+Q  
f5^[`b3H  
  解说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费翔可以说是很多人心中最后一个大众化的偶像。因为到了1987年,人们可以喜欢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了。注意看这个画面,右下方摆着的是当时老百姓串门儿最喜欢拎的东西──点心,左上方贴着的是最受欢迎的摇滚歌手的照片。有人喜欢摇滚乐,也有人对摇滚嗤之以鼻,有人一看台湾电视剧就换台,也有人每天沉浸在邱素云、周建邦和吴应强的三角关系中,有一个事实是,80年代末,离婚变成了一种流行,到1990年,离婚率已超过10%,而10年前,这个数字只有1%。 vxK}f*d  
l3-;z)SgH  
  解说词:有人把离婚率上升归纠于贫富差距的增大。贫富差距的出现和扩大倒是事实,只是不知道和离婚是否有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很快就被落到实处。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了人民公社,随后,乡镇企业也迅速崛起,农民企业家的称号流行起来。在城里,不少待业青年当了个体户,倒爷。同在一个胡同里住,可能你每天还在烤开花馒头,隔壁的倒爷已经用皇冠轿车接新娘了。那些没有铁饭碗的人不但拿到了钱,还成了模范,到处做报告。我们该怎么办?有的人是“跟着感觉走”,也有人相信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下海!成了1987年最流行的时尚。 7 zK%CJ  
  与下海一起流行的还有皮包公司,似乎是一夜之间,身边的人都变成了经理,大家都想利用当时的价格双轨制发笔大财,每天张口闭口都是“车皮”“钢材”“化肥”。 %J7 ;b<}To  
  但大多数人靠双轨制发财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1988年,物价放开,全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0%。抢购,风行一时。能够搞到彩电、冰箱票的人,绝对让人羡慕。 <T<?7SE+  
  对外开放让人们开了眼界,改革的深化又让不少人有些疑惑。1988年,王朔流行起来,一种看似玩世不恭的、调侃的态度成为了时尚。没过多久,王朔和他的朋友们又换了套路,制造出了新的流行,那是在1990年。 lY0^Z  
H<g- Bhv  
  同期声:《渴望》画面 eZT923tD  
T[L  
  解说词:1991年,很多人渴望的生活就是唱卡拉OK,这种源于日本的娱乐方式从这时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高档的进了夜总会,便宜的就摆在路边,大家开始发现:当歌星是多么的容易。 K@`F*^A}V  
W~FcU+a  
  解说词:今天,在深圳最繁华的十字路口,有一幅巨大的画像,这幅画像是1992年立起来的,就是在这一年的春天,画像上的老人到过这里。他离开之后,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最流行的一句话。 f0}+8JW5h  
  人们又排起了长队,杨百万的故事在越来越多的人中间流传,炒股既赚钱、又时尚,何乐而不为?不过,不久之后,股票投资者就发现自己赶的是个风险最大的时髦儿。 b?qtTce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来了,民工潮的规模更大了,他们已经让自己成为了大城市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kdF")  
  那一年还流行“有事儿呼我”,BB机成为了有钱人可以随身携带的一件电器,当然,如果能拿着手机在大街上回个传呼,那感觉就更不用说了,对了,那时候还没有人管这个东西叫手机,而叫大哥大。 d+Pfi)+(I  
  1995年,有些电影突然不叫电影了,而叫大片儿。随着中影公司引进《亡命天涯》,中国人对好莱坞的最新爱好越来越了解,到《泰坦尼克》风行的时候,很多人已经不愿意买VCD先睹为快了,因为电影晚到不了多长时间。 F b VtyQz  
  从1992年开始,似乎所有流行的东西都与市场、与经济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从房地产热到保健品热,从传销盛行到老照片走俏,就连本来和市场扯不上关系的马骏仁,也在自己1993年一举成名之后,带动了鳖精的流行。在社会越来越商业化的今天,制造流行是很简单的事儿,看一看每天的广告就知道现在流行什么了。难怪有人说,当今时代最流行的事就是炒作,就是制造流行本身。 IC37f[Q  
  当然,也有认为自己流行得有点另类的人,比如网虫儿。他们中的好些人已经很少看报纸、更少看电视,他们生活的世界有两个,一个是和你我一样的,他们认为没多大意思,另一个在网上,他们认为精彩得很。在他们那个世界里,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信息,也可以购买商品,还可以与人进行交流,这里流行的交流方式也比较怪异,比如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女孩儿不叫女孩儿,叫美玫。真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p S u  
W|; .G9  
  主持人:除了流行感冒之外,流行的东西几乎年年都在变化,在这不断的变化之中,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她的52年。 L<*wzl2Go  
_=8x?fC:rl  
  音乐 配不同时期的流行画面  !3}vl Y1  
|h@'~c  
  主持人:好了,感谢您收看《60分钟杂志》的下篇,欢迎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看《60分钟杂志》,同我们一起关注中国、关注世界。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