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新兵蛋子
显示用户信息
UID: 22232
精华:
0
发帖: 1
财富: 5 湾区元
威望: 30 点
支持度: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10-05-20
最后登录: 2010-05-23
|
惨不忍睹!!1937年时期发生的四川大饥荒惨景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卡拉 从 [e化生活] 移动到本区(2010-05-23)
- `p4-J!Fy 从1930年到1937年,是四川近代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旱灾,水灾,雹灾,虫灾,匪灾……连年不断。据当时报纸和省“赈济会”公布的资料,1932年全省有16县受灾,1933年增至53县,1934年为101县,1935年为108县,1936年,1937年几乎无县不灾。而人祸更可怕,军阀割据,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富户乘势囤积居奇,米价疯涨。水旱灾严重的1934年,饥民靠野草,树叶,树根,白泥(俗称观音土)苟延残喘。省政府不断收到告急文书:邻水县几天内就饿死300多人;古蔺县饿死3000余人;泸县白节镇饥民抢挖白泥30余处,深数丈,以致岩土崩溃压死多人;铜梁县斑竹乡饥民挖掘白泥,岩石崩坍压死30余人。(见1934年4月29日重庆《新蜀报》)因食白泥土闭结而死的新闻也不断(30年代中国罕见写真)。 ,.OERw @cFJeOC| [n \2 1937年6月,四川旱灾中,饥饿的孩子光着身子,愁容满面,鼓起的肚子为营养不良的和疾病所致。 cc~O&?)i xlA$:
M& m 8aITd8 1937年6月,四川旱灾中,一名饥荒幸存的女孩被安排做传统织布的工作。 xx#zN0I>-y 3NqN\5B: 1937年6月的四川南部发生严重饥荒,广大农村居民无以为生,仪陇县一名老农妇把家中仅存的农具和碗盘拿出来变卖,以换取救命的口粮,反映出农民的生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1937年6月,四川省因天旱不雨,粮食歉收,导致爆发严重饥荒,灾情蔓延川南十八县,饿殍遍地,怵目惊心。照片里是一群饥民,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他们多为老弱妇孺,结伴进城乞讨。1937年6月,照片里的孩子正在嚼食树根,以解饥腹之苦。饥民为了生存,只有背井离乡,城外破庙败屋中,时有饥民栖歇。《辛丑条约》百年图志 X*{2[+<o w8U&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