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号称“自由世界”的国家里,人们过着静悄悄的生活。 '<4OA!,^)
y~p7&^FeR
按照国内某些传闻给人的印象,美国和加拿大这些属于自由世界的国家,一切都是自由的,自由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自由到混乱无序的程度。 ;'2y6"\Y
s^3t
18m&1
走马观花式地到这两个国家走了一趟,才发现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反而觉得那边的人起码在某些方面还很呆板,某些方面还不如国内自由。 o` ,&yq.
f>Bcr9]]
我们说得最多的是言语自由,可以在大街上骂总统而不担心被传讯。 {*>$LlL
YR~g&E#U^
我所走过的五六个城市没有看见谁这样骂过,甚至连一起吵架骂仗的场面也没有发现。 %Cb8vYz~
v2rX uo
在纽约的地铁车厢里,无论白人、黑人和黄皮肤的亚洲人,大家都静悄悄地坐着或站着,有的看书,有的看报纸,什么也不看的人,就呆呆地端端地坐着或站着。 <f{m=Dc
UI>-5,X
没有人说话,没有旁若无人声贯车厢的交谈,更没有肆无忌惮的浪谝和浪笑。偶尔有相识的人打招呼或说点儿什么,也是轻微到只让对方听见就行了。 %oC]Rpdu
\=,+we
Gw@
据说,美国法律没有关于在地铁里大声喧哗违法的条律,车厢里也没有张贴悬挂不许喧哗不许吐痰不许乱扔果皮纸屑的牌子。 eJ2[=L'
SQa.xLU
大家都不说话,显然不是美国种系的人生性寡言,也不是法律制约的结果,那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无形的公约,自然的习惯,个人的修养。 B)ynF?"
~>s^/`|?
有次在地铁里碰到一位演说的黑人,他从前面的车厢窜到我坐的这节车厢,放下一只黑提包就开始了讲演。我听不懂英语,但从他说话的腔调说话时的表情和打出的颇为有力的手势来判断,肯定是对什么事义愤不平因而情绪激昂慷慨。 < ~x5{p
FW[<;$
陪我的朋友悄悄告诉我,这个黑人在骂纽约市市长。说那个混蛋市长竞选时曾许诺改善失业者的生活,结果是当上了市长就把许诺忘记了,失业者的救济金没有增加一个钢镚儿……云云。 IExQ}I
a,lH6lDk
令我惊讶的是,他的长达十余分钟的演讲过程中,车厢里寂然无声,看书看报的人依然津津有味地阅读,闭目养神的人懒得睁开眼睛,几乎没有谁有兴趣看演讲者一眼,更没有凑热闹瞎起哄的现象。 L-G186B$r
P{rJG
'
那黑人演讲完毕就从皮包里掏出一件什么小物品推销,一件也没有售出,就提着包窜到后边一节车厢去了。他走了,车厢里仍然没有丝毫反应,对黑人演讲者的行为没有任何褒贬和议论。 * Oyic3F
^_)CQ%W?
在人群聚集的所有场合,没有我们的城市里那种嘈杂的市声。 +(UrqK4Av
[-vd]ob
无论大饭店或小饭铺,无论白人开的西餐馆或华人开的中餐馆,食客选好食物就坐在餐桌旁静静地吃喝,没有猜拳行令,没有喧哗,即使结伴而来的三五朋友在一桌进餐,交谈也是小声地进行,绝不影响邻近餐桌的食客…… <~X=6
ruF+X)
而居民聚居区更是一种难以理解的静谧。 <(#cPV@j
AvP*p{we
在大波士顿的一个中等偏下阶层聚居的小城里,各式各色的尖顶木板小楼房鳞次栉比,一般都是三层或二层的私有住宅。 $T]1<3\G
E(]yjZ/
我住在一位华人家里,首先惊讶的便是这里的安静,从早到晚听不见人们说话的声音,不必说引车卖浆提篮卖蛋的吆喝,连孩子的嬉耍的声音也听不到。早晨起来走出宅门,树上是一片鸟鸣,邻近的一位看上去年过七旬的老头往草地上撒着面包渣儿,鸟儿便从树上扑落下来,在老人脚下啄食早餐。松鼠也从树上溜下来,与鸟儿争食。凡有街树的地方,到处都可以看见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动物和鸟儿对居民的信赖达到了无防无虞的状态。 IO]Oo3
ckN/_ u3
这个几万人聚居的城镇从早到晚都是悄悄静静的,家家的汽车来也悄然无声,走也悄然无声,没有喇叭鸣笛之声。 LF*3Iw|v
BniFEW:<
唯一破坏这宁静的是偶尔传来的狗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