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风格人物:“名门痞女”洪晃的纯真年代(图)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6-06-09   

风格人物:“名门痞女”洪晃的纯真年代(图)

http://www.qianlong.com/  2004-03-18 15:51:07 c;]\$#2  
\;Q(o$5<  
Xw9]WJc  
RL4|!HzR  
  洪晃的办公地点设在一个废旧的厂房中, 带着篮球架的办公区里错落地搭着几个鲜艳的小屋子,每个屋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办公室,里面都坐着一位助理出版人。 8J'5%$3u  
Z0Sqw  
  厂房的尽头,经过几级旋转的木梯,便登上了洪晃的个人办公室。那是一个搭在半空中、完全开放式的空间。矮矮的围栏内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个书柜,很像轮船上的望台,一路走来觉得好玩,更体会到主人的童心未泯。 >P j#?j*Y  
(E0WZ $f}  
  洪晃穿一件大红的中式棉袄,宽松的黑布裤子,带着一脸疲惫,散发出浓浓的女人味道。她很直率,很实在,甚至很温柔,费力地蹲在地下帮我接电源,在拍照时还特意梳理了头发,这与我印象中锋芒毕露、我行我素的她完全两样。 tRU/[?!  
<~uzHg%Y  
  她的同事说她是一个好上司,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不停地开会、见客户。过多的节目、演讲、活动她总能安排出时间参加,她的性格和作风让周围的很多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YaS!YrpI  
t#P7'9Se8  
  她每年春节都要去旅行,喜欢用手机聊天,经常深夜发短信。她周围还有一大群“小朋友”,洪晃说跟这些小朋友在一起时很有激情,比如她的杂志《青春一族》最新改版中全部起用读者做封面人物、杂志中采用中英文双语的灵感都是来自这些小朋友,这些年轻人的一举一动经常能影响到她的决策。 sZ=!*tb-  
R?)Yh.vi=t  
  凑到一起的两个疯子 v];YC6shx  
F}l3\uC]  
  与洪晃相识之前,我只知道《乐》周刊上有她的专栏,我可以读出她是一个直率的女人。有不凡的家庭背景做后盾,有文化底蕴的口无遮拦,有绚烂之后的返璞归真。 X'$H'[8;C  
(Z>?\iNJ  
  去年的某一天晚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她的办公室里我看见了洪晃。下班后空空如也的办公室里,她仍在埋头苦写,普普通通的样子,头上架着的墨镜给她的个性树立了小小的标志,她和我交谈,没有架子,与专栏中那个张扬、无所顾忌的她不太对号。之后,我们开始通E-mail,偶尔也通电话。我觉得她把我当成大人,很认真地听我说话,了解我在做的一些事情,后来我把我拍的电影给了她,很快,我收到了她的短信,她告诉我要把我用到底!她的热情表露无疑。很快我们确立了合作关系,在一个展示中国青少年生活的活动中播放我的电影,这次展示真的把世界吓了一大跳,老外从没有想到中国现在的孩子,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也成了《青春一族》今年3月号的封面人物了。 _DSDY$Ec  
1R@G7m  
  我觉得她半时尚、半艺术、半商业化。作为一个高中生,我现在做的事被很多大人说成不务正业,但洪晃支持我,我觉得碰上她非常幸运。很多人说我们是两个疯子凑到一块去了! LAc60^t1  
VgXT4gO!  
  我觉得洪晃把时间分成很多小段,每个小段都是一次历险,她有冒不完的鬼点子。她不会追求稳定和一成不变,也许这就是《青春一族》3年来一直在变的原因。我不知道她将来会怎样,只知道她在这个行业就会“不安分”,就会“折腾”。一直认为只有年轻人才不会故步自封,洪晃能在这个年纪还明白这个道理真是不容易,或许她的心理年龄一直很年轻。 Se!w(Y&  
E|;>!MMA;  
  作者简介:由宓是个高二学生,“不安分”的孩子,过着前卫、多彩的生活。获得全国中学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拍摄的小电影入围北京国际DV论坛年会决赛。她说与洪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与洪晃的相遇是“两个疯子凑到了一起”,之后便迸发了许多灵感,由宓也成了《青春一族》最新的封面人物。 m#BXxS#B<_  
Jf2JGTcm  
  说起身边的小朋友们,洪晃表现出一种兴奋,“大概有二三十个吧,有高中生、大学生,我们经常互发短信和邮件。”洪晃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东西开始老化,缺乏信任,缺乏理想,而小朋友们身上那种求知欲和兴趣点,经常能给她一个新的理想、新的激情。很多时候她感觉是在他们中间听。 E|9`J00  
3\Xk)a_  
  小朋友之一:林大女孩 #WG}"[ ,c  
(.N n|lY<i  
  “林大女孩”是一个特殊的名字,而且被洪晃用了很久。一次到林大讲课之后,一位形象和气质都很好的女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女孩提出的问题也很关键,举止大方、出色,于是洪晃要了她的电话号码,存在手机里,但忘了问女孩的名字,于是就写上了“林大女孩”。 _qPKdGoM  
,Dv*<La`\  
  洪晃有个习惯,每当遇到问题时,就发短信问周围的朋友,“林大女孩”自然成了她的短信顾问,而且回复非常快,提出的建议也都很好,就这样短信交往了很久,突然有一天女孩发了一条短信:“我想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叫佳希。” @lDnD%vZ`  
17'd~-lE  
  洪晃说她的很多小朋友都是这样交往的,大家很谈得来,甚至忽略了姓名,到现在为止,她手机中佳希的电话代号还是“林大女孩”。 Ag0 6M U  
9<rs3 84  
  小朋友之二:封面女郎 eg*aVb  
v+x<X5u  
  洪晃和小朋友面对面打交道是从一个叫由宓的女孩开始。初次见面她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记得她的家长说,她英文好,而且已经自己拍DV了。 O<p=&=TD7  
]Y]]X[@  
  几天以后,洪晃收到一封英文的E-mail,她说是她们的读者,希望提点意见,认为她们太不让年轻人参与到刊物中来,还说她们应该坚持欧美风格,不要跟着别的刊物一起哈韩哈日。这封E-mail英文之流畅让洪晃非常吃惊,她立刻认为是个专业学外语的孩子,而且肯定已经读了大学。可是她不记得见过她,于是就写封E-mail问她是谁。就这样她才意识到这个读者就是那个才十六岁的人大附中的女生。又过了一个星期,洪晃实在是好奇,请由宓到办公室聊聊,由宓给她们讲了自己的生活,而且说话的时候加了很多美国英文的口语,比如“as if!”这是非常时髦的美国中学生语言,意思是说“好象多什么什么。”洪晃问她为什么这么“土”的美国话她都会说。 h$`m0-'  
 t }4  
  她回答道:“我看电影。” bMc[0  
Wy-_}wqHg  
  当时洪晃说由宓非常特殊,优秀,其思维大概不是一个典型的高中生,由宓笑笑说,如果想请她当《青春一族》的顾问,她可以“THINK NORMAL”。能够这么用英文的人不多,这个THINK NORMAL说明对语言掌握非常流利,有点像“春风又绿江南岸”里面那个绿字的用法。洪晃有点傻了,恍然大悟今天中国的孩子和她们小时候太不一样了!想当年她两只脚已经站在百老汇大街上,还不知道“厕所”怎么说哪! 8g8eY pG  
q'S[TFMNE  
  洪晃说在所有的小朋友中,这两个孩子对她影响最大,她们给她上了一课,她对《青春一族》读者群的理解真的就是从这两个小朋友身上开始的。 ,K}"o~z  
UucX1%  
  如果痞是这样我认了 A v>v\ :.>  
vh.8m $,  
  洪晃说:“能借贵报社一角反驳一下媒体对我不正确的评价吗?”于是有了以下的几种说法: ROTKK8:+:  
uSXnf  
  反驳之一 女强人 m <j;f  
[O\ )R[J  
  对女强人的说法我特别反感。如果说在大家眼里我是个女强人,那完全是被媒体提拉成这样的。我总觉得,女强人是一种不公平的称呼,有很多女人事业非常好,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失去女人的特征,我喜欢回家做饭,喜欢买衣服,喜欢做美容,这些都跟我作为决策人的角色无关,我的生活不会被职业所淹没。 l7T?Yx j  
oX^N>w0F  
  反驳之二 成功  cRK Lyb  
$A~aNI  
  很多媒体称我为一个成功的出版人。其实,与很多国内的大刊物相比,我的刊物还很不成熟,我是个奋斗中的出版人。虽然我很勤奋,我相信我将来会成功,但现在确实还差一截。对于奋斗中的人,媒体并不应该这么“打扮”我,这让我很尴尬。我是出版人,但不是主编,我们所有的成就都属于整个的团队。我认为媒体不应该只报道成功人物,奋斗中的、业绩好的人都应该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 ?a,#p  
% m6qL  
  反驳之三 痞功 xT&/xZLT  
cu1!WD  
  关于“痞”字,我想应该重新界定一下。首先是思想。我出生名门,我看到名门中人的很多不幸,我否认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果有这种思想就叫“痞”,我认了。其次是语言。很多人因为我骂人而说我痞,但我并不是天天骂人,只是灵活地使用各种街头语言,我不想道貌岸然,我喜欢自由自在。如果大家说“痞”只有这两个定义,我就认了。 vWmt<E|e  
p,z>: 3M  
  解析幸福女人 Q3i\`-kbb  
m#WXZr  
  当我问她什么样是幸福的女人时,快言快语的洪晃沉默了,她说:“你容我两分钟,其实我挺怕别人问我这个问题的。”两分钟后,她做出了如下解释: VOj7Tz9UD  
*P\lzM  
  幸福女人:一个幸福的女人是既能和男人相处,也能自己独处的女人。有很多女人对男人有一种依赖感,总觉得到了一定岁数,身边没有一个男人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其实,当一个女人真正学会如何对自己好的时候,那才是幸福。 Yz2N(g[  
P'B|s /)  
  女人必备的几个要素: ,1 H|{<  
S}Wj.l+F  
  敏感:一个不敏感的女人是特别要命的,敏感加聪明会避免受伤。 rYt|[Pk  
&I ~'2mpk  
  大方:主要指行为方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女人都大气,但举止大方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  
x_O:IK.>  
  内敛:女人不应该太张扬,不管是拥有财富,还是才华,都不应该张扬。 ? ;Sg,.J  
rx| ,DI  
  此外,还要有幽默感,自信,注意外表,不要装病。 On O_7'4 t  
J[l7p6xk  
  洪晃简介 +vJ}'uR3P  
]lKUpsQI  
  197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之后到美国Vassar College主攻国际政治,曾经担任美国Kamsky公司业务经理、德国金属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驻华首席代表、标准国际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现任北京昂蓝互动广告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与《iLOOK世界都市》、《名牌世界·乐》、《SEVENTEEN青春一族》三本杂志合作
[ 此贴被tulip在06-09-2006 10:50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27楼  发表于: 2006-06-10   
卡总,谢谢您,我们不是等球赛无聊嘛,贴重了您多包涵,看球去了。。。。。。。 是不可能的。。。。。
[ 此贴被tulip在06-10-2006 13:59重新编辑 ]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卡拉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6楼  发表于: 2006-06-10   
本坛有关洪晃的贴子有: hG<W *g  
k^q~ 2  
ZT“名门痞女”洪晃 um". Z4S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1621 =`MQKh,  
-idbR[1{?  
洪晃与“康克令小姐” HD$ r<bl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294 L Do~  
>Wd=+$!I  
洪晃: 我劝父亲不要回忆 g_Y$5ft`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536 FgP{  
(L1O;~$  
哈哈,来看洪晃的这篇!难看女人千万不能贤惠 1D"EF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6432 Y,4?>:39J  
=td(}3|D Y  
转个爆强的洪晃文章:前夫和馒头 /sB,)> X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8964 {A MAQ  
Y)S f;  
亲爱的,闭嘴,你是我的都市玉男 - 洪晃 Wb^g{F!W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9021 ?$\sMkn  
?ODBW/{[G  
洪晃: 对不起,我是“下流社会”的 d_V7w4l K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6201 5}9rpN{y  
hR[_1vuIu  
洪晃笑侃:陈凯歌美国往事 C?g*c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9364 qMqf7 .  
>"]t4]GVf  
洪晃: 小女人的福气 SrWmV@"y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9540 }p9#Bzc  
|BbrB[+ v[  
杨小平口述:与洪晃为侣,幸福有点杂乱无章 5C-n"8&C&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10084 n#P?JyGm1g  
x J\sm8  
狼烟又起:洪晃豁出去了骂韩寒“凹造型” &oVZ2.O#(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10082 7S_"h*Ud  
bM W}.v!  
[原创]不喜欢洪晃 2mthUq9b*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2147  GXTjK!  
7W/55ZTmJ  
caTKi8  
有关章含之的有: #zn`)n  
`9f7H  
章含之:爱是不可以后悔的 nl-tJ.MU"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271 Hs.5@l  
pug;1UZ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 <HW2W"Go\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270 .'1]2/ad  
L_zB/(h  
史佳:章含之故意掩盖了最重要的内容 ZT uF*tlaV6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336 We"\nOP  
]INt9Pvqm  
毛泽东·章含之· 乔冠华·周恩来---读史札记 gHvkr?Cg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348 m0Uk*~Gz  
{4R;C~E8  
章含之婚变的再认识  文/温相 XPi5E"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3347 kI*f}3)Y  
51s3hX$  
美丽离真实有多远?━━从章含之的“总督孙女”谈起 Es:o XA  
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8274 kkT=g^D9j  
y.Yni*xt/  
我们这个坛子深的很,如果是老帖,本坛可能就有。
“If a man does not keep pace with his companions, perhaps it is because he hears a different drummer. Let him step to the music which he hears, however measured or far away.”  -----  Henry David Thoreau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5楼  发表于: 2006-06-10   
引用
引用第23楼tulip06-10-2006 12:24发表的“”: &nn+X%m9g  
猜测在这里:http://www.bachinese.com/forum/read.php?tid=10220&keyword=
_~b]/]|z#N  
是自己生的吗?没见报道呀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lotus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4楼  发表于: 2006-06-10   
群众的眼睛雪亮呀
我随你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23楼  发表于: 2006-06-10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2楼  发表于: 2006-06-10   
March 01, 2004 |^kfa_d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作者洪君彦停稿启事 ~f!iz~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作者洪君彦停稿启事 y{uN+QS  
作者:洪君彦 2004-2-26 15:12:04 Eh?,-!SUQn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原始出处: 香港明报 b24191c }?z_sNrDk  
9|LV x3]  
Vbpt ?1:  
!PY.F nZ  
]g0\ 3A  
Ru^j~Cj5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作者洪君彦停稿启事 A/U,|  
}^3ICwzm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一文全部是我的亲身经历,是我前半生坎坷遭遇的真实写照。今应女儿洪晃的请求,续稿暂停。 F$&{@hd  
"0A !fRI~  
洪君彦 dpcFS0  
http://www.niernier.com/archives/000194.html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1楼  发表于: 2006-06-10   
谁知道洪晃接受采访时,身边的那个孩子是谁?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0楼  发表于: 2006-06-10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 $X:r&7t+Q[  
h\ qM5Qx+Q  
洪君彦 hA_Y@&=W  
)'gO?cN  
编按:洪君彦先生是北京大学著名的国家经济专家、美国问题研究学者。他与近 W"L;8u  
代闻人章士钊之女章含之的恩爱情仇、悲欢离合,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一代知 QO%#.s  
识分子在1949年中共主政之后所经历的种种坎坷遭遇。 Qh. : N  
(#;<iu}  
本版今起连载洪君彦的回忆文章,从中不难看到中共建政、反右、文革等时代事 ZSg["`  
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冲击和人格损伤。 00)=3@D  
_3?7iH  
我和前妻章含之从相知相恋相伴到离婚整整23 年(1949-1973 )我与她的婚姻于 cu V}<3&  
「文革」期间破裂。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是疯狂的年代,在这十年间有多少人蒙受 WAt| J2  
不白之冤?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这十年也是我一生中最不幸、最灾难深重的岁  yzQ^KqLH  
月,至今不堪回首。 5PU$D`7it  
]f"l4ay@M  
自1993年至2003年,章含之写文章、出书或接受访问,凡提到她和我离婚那一段 Yhkn(k2  
往事,总说是已故毛泽东主席叫她离婚的。她说毛主席批评她没出息,是这样对 h,C?%H+/0Q  
她说的: ,k5b,}tN  
<[mvfw  
「我的老师啊,我说你没出息是你好面子,自己不解放自己!你的男人已经同别 c|^#v8x^/  
人好了,你为什么不离婚?你为什么怕别人知道?那婚姻已经吹掉了,你为什么 9&uWj'%ia  
不解放自己?」(引自章含之的《风雨情》)我当时一看便懵了,借毛主席的话说 atO/ Tp  
我们离婚的事,真是闻所未闻。如此她就巧妙地把导致她离婚的责任一古脑儿推 n9Xssl0  
给男方,并把自己在「文革」一开始就红杏出墙的事实完全掩盖了。 }28,fb /  
v"dj%75O?e  
我不再沉默 vg/:q>o  
4chSo.= 4V  
自1993年起,不时有燕京大学的老同学把章含之文章中有关和我离婚的段落复印 /_ MEb42&  
后邮寄或传真给我。1995年我再次看到章文章中对离婚一事颠倒黑白的说法。我 b!Z-HL6  
忍不住对女儿说:「妞妞(洪晃的乳名),告诉你妈,她写她和乔冠华的忘年恋怎 }vLK-V v  
么写都可以,与我无关。但为什么要把我扯进去?而且她把离婚的事实真相颠倒 2m/=0sb\{  
了。」洪晃说:「爸,你也可以写一篇〈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当时我之所 <rs"$JJV  
以没写,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我实在不愿提起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所以尽管知 U[ $A=e?\Y  
情者均为我鸣不平,要我写出事情真相,我一直没提笔。二是不久章病重,女儿 .U:DuyT  
说医院已发出病危通知了。我念及旧时夫妻一场就作罢了。 zf>r@>S!L  
,5L[M&5  
但是,此后章不断出书、上电视、出访谈录,凡谈到我们离婚,必然抬出毛主 hhVyz{u  
席,一再重复她定的调子。有时还说得更离谱,竭力渲染她是第一段婚姻的受害 ? 3 l4U  
者。更有甚者,还有人推波助澜,以讹传讹。有个别毫无道德操守的文人,竟以 OAiip,  
她的文章为蓝本,抄袭、编造,添油加醋,杜撰一些令人作呕的情节,故事愈编 =9ISsI\Y6  
愈荒唐,竭尽造谣、诽谤、丑化之能事。其目的不外是谋取名利,结果却是把污 =8F]cW'1`  
水全往我身上泼,在我身上加踩几脚。 _U`_;=(  
T m0m$l  
自1993年至今我整整沉默了10年。知道洪章离婚真相的同学和亲友大有人在,他 g5*Zg_G/  
们统统为我鸣不平。他们催促我说:「谎言重复千遍便成真理了,你一定要把事 d;D8$q)8Q  
情讲清楚。」1995年我去澳洲旅游,一位敬重我的学生对我说:「洪老师,你一 7Ed6o  
定要写出事情真相,你写了对我们学生也是个交代。」 iB,Nqs3 i*  
| D jgm7$*  
如今我已年过70了,人到古稀之年重新回忆这段往事仍然感到痛心疾首,有时仍 [:!D.@h|  
然彻夜辗转难眠,好几次想掷笔作罢。但是,我有责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到底 9e|]H+y  
谁是婚变的始作俑者?到底谁是婚变的主角?我想:只有原原本本毫不隐瞒地写 _,JdL'[d  
出事情真相,才能给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一个交代。 ^K K6 d  
]M;aVw<!  
「文革」带来灾难 ^SouA[  
s1eGItx[w  
谈到我的离婚不能不提及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文革」一开始, .(8sa8{N  
北京大学首当其冲。造反派首先把矛头指向北大校长兼党委书记陆平,在校系两 #D-L>7,jA  
级干部中揪出一大批陆平黑帮。而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教研室主任,也莫名其妙地 m pWmExQ  
被当作陆平黑帮揪出来了。有大字报揭发我是「陆平黑帮五大白专标兵之 -gpF%g`H  
一」。 pkR+H|  
BiUOjQC#  
「文革」前我的确升得比较快,1959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北大要研究世界经济,我 *[e h0$  
在北大经济系参与创建了世界经济专业,并担任了世界经济教研室主任。27岁就 >=_Z\ wA  
当上了教研室主任,在论资排辈的年代,这种情□很少见,于是到「文革」来临 naT;K0T=  
我就遭殃了。有大字报揭发说:陆平重用洪君彦。陆平提拔我当教研室主任时, )Ekp <2B:0  
有人反对,认为洪君彦年纪太轻,不适合担任正职,可安排副职,正职先空缺。 bQ" w%!  
但陆平坚持说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有学问就可以当教研室主任。那时造反派给我 nUL8*#p-  
罗列的罪名一大堆,例如:我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又当上了小领导,理所当然 <"" fJ`7  
地被划为混进党内的「走资派」。我当时是教美国经济的,我曾经在课堂上讲: i YJzSVO  
美国的生产力发达,生活水平高,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家庭拥有汽车……这些言 Iw0Q1bK(  
论被说成是 .l->O-=  
!?7c2QRN  
「否定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美化美帝国主义」。我被定性为不折不扣 {)QSx O  
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还有人无中生有地说我同意储安平「党天下」的反 _lE0_X|d  
党言论,给我扣上一顶「漏网右派」的帽子。把这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加在我身 i$A0_ZJKjZ  
上,我的处境可想而知。 7EKQE>xj  
dm&vLQVS  
当时的我,从早到晚都活在恐惧中:白天被关在小屋里写检查,或者被押到校园 /Af:{|'$%  
去拔草,任由到北大串连的一批又一批红卫兵围斗。红卫兵以「老子英雄儿好 ^&W(|R-,J&  
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反动血统论批斗我,□喝我跪在石子地上,他们一边向 .WR+)^&zz  
我吐口水,一边高举紧握的拳头喊口号,用皮带抽打我。晚上我拖著疲惫不堪的 P'4jz&4  
身躯回到宿舍,等候第二天的批斗。如此日复一日,在一轮又一轮的批斗中我受 >6(91J  
尽凌辱和折磨。因为文化大革命来得太急太猛,我一下子被弄得晕头转向。我当 k-b0Eogp]  
时不明白,时至今日仍然不明白:像我这样一个历史清白、要求进步的青年教 [o=v"s't)  
师,到底犯了什么滔天罪行要受到这样的惩罚镛记得第一次被红卫兵拉出去批 |hprk-R*OH  
斗,坐「喷气式」时我知道大祸临头了,感到十分惊慌。后来一次红卫兵批斗北 PfI~`ke  
大校长、党委书记,也拉我去陪斗。我向周围望一眼,所谓的走资派、反动学术 \666{.a  
权威黑压压的一片。凡我熟悉的教授、系主任统统都有份,我稍为放宽了心。但 8W|qm;J98  
是心里却在嘀咕,为什么连我这个青年讲师也不放过? 6_# >s1`R  
"c6(=FFq  
抄家连累岳父 rU /V ~;#%  
Lit@ m2{\  
此后厄运接踵而至,先是剃阴阳头,后是抄家。1966年8 月的一天,我在校园里 Y!6,ty'  
遇到一位也在受审查的校领导,两个人打了个招呼。冷不防几个红卫兵冲过来, >e7w!v]  
说我们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们两人都剃了阴阳头。红卫 9(>l trA  
兵还勒令我们不准理发。按一般人的理解,当时被剃阴阳头的都是罪大恶极的 m};Qng]  
「地、富、反、坏、右」。如今自己头上剃得一块黑一块白,像狗啃似的,一看 *$ihNX]YG  
就像「坏人」,谁见到都可以批一顿、打一顿。这种侮辱给我的心理压力太大 CR-6}T   
了。我觉得没脸见人,一直戴著帽子。 <XV\8Y+n  
#*[G,s#t^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经济系里几十名「新北大公社」的红卫兵突然押送我上一辆 XD 8MF)$9  
大卡车,几十个红卫兵把卡车挤得满满的。他们沿途高喊打倒洪君彦的口号,直 ad1%"~1  
往史家胡同的方向驶去。我预感到要出大事,显然红卫兵要抄章士钊的家。顿时 vbeYe2;(  
我的脑袋轰地一下,像要裂开似的。那年章老已经85岁高龄,怎经得住红卫兵的 +([ iCL  
折磨?我怀著惶恐不安的心情被押到家中。红卫兵先批斗我,那时我已完全麻木 q+/c+u?=^  
了,根本听不清究竟批我什么。紧接著红卫兵对著章老嚎叫:「滚出来!」勒令 q>T7};5m2  
章老站到院子中央。红卫兵用皮带恐吓,要老人低头。章老颤巍巍地站著,就是 x*A_1_ A  
不肯低头。红卫兵折腾一番后开始抄家,他们拥进屋里,翻箱倒柜抄出许多古旧 1{sfDw[s  
书画。他们把搜出来的东西扔得满院子都是,然后拚命在旧书画上践踏,声嘶力  ?vgHu  
竭地喊叫,说这是「破四旧」的革命行动。后来当红卫兵抄到毛主席给章士钊的 8tM40/U$  
几封亲笔信时,一下子傻了眼,态度突然缓和下来。几个红卫兵头头窃窃私语, zd+_ BPT  
接著在大门上贴上了「痛打落水狗」的标语,在一片此起彼落的口号声中押送我 2<*DL 6  
回北大。我回到北大已是午夜时分,马上偷偷用宿舍的公用电话询问岳父在家里 qe!\ oh  
是否安好?我当时真怕年迈体衰的老人家出事。 ly<1]jK  
",\,lqV  
过了几天,星期六我回家,见到岳父时心情既愧疚又沉重。想不到他老人家第一 u*ZRU 4 U  
句话就说:「君彦我连累了你,我当教育总长时,根本不知鲁迅为何人?现在红 G6N$^HkW?  
卫兵批判我,是我连累了你。」我顿时感动得泪流满面,我说:「爸爸,您说反 qn+b*4  
了,是我连累了您。」自从我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后,心里就想:红卫兵怎么 Vn`-w  
样糟践我不要紧,千万别殃及我的家人。可是这次抄家还是把老人连累了。虽然 e)[>E\u_  
章老没有埋怨我半句,反而宽慰我。可我心中的愧疚持续了很久。今年七月,我 tnbtfG;z#  
女儿洪晃在上海接受访问时也提到这件事:「父亲是上海人,北大教授。文革对 =?} t7}#  
他是灾难性的,史家胡同51号仅有的一次抄家便是因为他。洪晃还记得那时他对 V(%L}0[]  
爷爷章士钊说:『「我连累您了。』爷爷说:『不,是我连累你了。』挨批挨斗 lkWID  
时爸爸都没有哭,一听此话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上海电视》周刊2003年7 k{op,n#  
月第27期:〈洪 晃几年未见凯歌了〉) KMxP%dV/=  
:dtX^IT  
章士钊是位慈祥的老人,一向对人宽厚。在「文革」中章老对我的关心、爱护常 +K3SAGm  
常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一阵我情绪特别低落,回到家里总是沉默无言,有时  lqO"  
唉声叹气。他老人家看出来了,安慰我说:「君彦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 s.E}xv  
波折是很正常的事,要想得开看得远。将来实在捱不过去的话,我会向上面反映 3@r_t|j  
的。」这番话给我莫大的安慰。 HrUQ X4  
Kzw )Q  
章含之态度变了 ab1qcQ<  
=U6%Wdth  
也就是那个星期六,我第一次在亲人间感受到人情冷暖。自从我被剃了阴阳头  6[<*C?  
后,我一直不敢脱帽子。即使回到家里,因为怕吓著女儿也整天戴著帽子。但洗 R(c:#KF#8  
脸时不得不脱帽子,却不小心被当时只有5 岁的女儿看见了。她吓得嚎啕大哭, BTwLx-p9t  
抱著我的腿说:「爸爸,我不要你这样,我不要你这样。」我也哭了,把女儿搂 /N`l z>^~  
在怀里说:「妞妞乖,不怕,不要怕。」那天章含之见到我却用鄙夷的口气对我 r?s,  
说:「你看你这个死样子,你还有脸回来啊!现在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要是 7[wHNJ7)r  
你跳到北海死了算了。」 i9.~cnk  
`3Gjj&c  
我当时大为震惊,心想:如今我是政治上受打击最严重的时候,天天在学校捱 Cc?BJ  
斗。你明明知道我蒙受不白之冤,是无辜的。你不仅没有一句安慰我的话,却用 6]%79?'A  
恶言恶语来挖苦我。这个女人心真狠!但我还是尽量设身处地为她著想,试图去 '[ZRWwhr  
谅解她。听到这番话我强忍著泪水,一言不发。我想:那天红卫兵抄家她也受了 B*+3A!{s  
惊吓。再说她这个人最要面子,她认为我当时的种种遭遇是丢了她的脸,不免对 yB&+2  
我心存怨恨,才说了那样绝的话。然而这句话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她 LCrE1Q%VP  
的态度与老人和女儿相比,太反常了。当时家中老的小的都同情我的处境,而与 QeYO)sc`  
我相知十七载的妻子竟然如此冷酷如此绝情,怎能叫我不寒心□ ydCVG,"  
H1(Zz n1  
由于当时我的处境岌岌可危,只能默默忍受一切屈辱,把苦水往肚里咽。不过, a sDq(J`sQ  
那时我已朦胧感觉到:章含之对我的态度变了。 = dyApR:'  
(LW4z8e#  
文革是一阕灾难之曲,「知识分子」这不幸的身分猁猁事业、爱情、婚姻以至生 GT[,[l  
命……往往只能是其中一个悲伤的音符,与苦为伴,有难相随。 *uAsKU  
%=:*yf>}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全国各地的红卫兵纷纷搞跨省跨市的大串连,名曰革命小 xhAORhw#  
将互相传授反封、资、修,反走资派的革命经验。1966年底,章含之也开始了为 Y!VYD_'P  
期三个月的「大串联」。她的同伴主要是外国语学院英文系的教职员,其中有一 eGZX 6Q7m  
位张某。他们的目的地是南方的杭州、宁波和上海。章准备到上海后住在我大姐 qV%t[>  
家,所以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我大姐的儿子。当时我仍在北大监督劳动,只有周末 Md9b_&'  
才可以回家。我没资格串联,无法陪她同行,只能写信给大姐,请大姐好好款待 +X4O.6Mn  
她。我认为她在文革后心情也不愉快,出外串联是件好事,可以散散心。所以我 &95iGL28Q  
全心全意支持她,乐意为她安排一切。 Fg3VD(D^U  
qHGXs@*M&  
第三者出现 >9o(84AxIH  
P&@:''  
我的大姐洪君慧大我17岁,一直非常疼爱我。1964年我母亲去世后,大姐对我的 paUlp7x  
爱护又深一层。那时我家兄弟姐妹七人,只有我一人远在北京上学、工作。逢寒 $td=h)S^`  
暑假我如返沪探亲,大姐总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真所谓长姐如母。所以章住在 "#4p#dM0e  
她家,她对弟媳也照顾周到。那时大姐看到章在上海与张某眉来眼去,出双入对 V[R33NYG  
玩得欢天喜地,而把我完全置于脑后。想到我只身在北大捱斗受罪,不知掉了多 ;* vVucx  
少眼泪。当时我外甥见章与张某上街时拉著搂著的亲昵样,感到十分诧异。章 N`tBDl"ld  
说:「我们外语学院出来的人都是这样的,都很洋派。」似乎反倒是我外甥大惊 LLn,pI2fL{  
小怪。后来大姐与大姐夫发现章与张某在她家里发生不轨行为,并掌握了确凿证 F)we^'X  
据。大姐真是心如刀割,她认为:弟弟在受苦受难,而弟媳却在跟一个有妇之夫 Jl^Rz;bQ-  
寻欢作乐,实在有违夫妻之道。她简直无法忍受,但又怕我知道后受不了打击会 6 B)3SC  
寻死。她含泪对我的兄弟姐妹说:「这件事千万不能让君彦知道。」要大家守口 SCClD6k=V  
如瓶。所以,事发后我完全蒙在鼓里。1967年3 月章串联回北京,对我冷冰冰 HSk gS  
的。我总以为是政治上的原因:她是革命群众,而我是批判对象。按照她的性 "5]Fl8c?  
格,跟我划清界线是必然的。 x~Eg ax  
I*/?*p/I  
1967年中,北大两派斗争愈演愈烈,干部解放更是遥遥无期。我整天劳动、写检 :/N/u5.]  
查,弄得疲惫不堪,又丝毫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慰藉。当时看不到任何出路,情 Th&* d;  
绪低落到极点。而且想到:我这般毫无作为、毫无尊严地活著,不仅自己痛苦, ]&za^%q0&  
也给家人带来耻辱。于是萌生了自杀的念头,是谓「士可杀不可辱」。但转而又 S4j`=<T,  
想到:共产党员要是自杀,将作为畏罪自杀、叛党论处,罪加一等。这样更加会 l[EnFbD6  
连累妻子、女儿。于是我曾设计到颐和园游泳,装作自然溺死,这样才可免除家 b_&;i4[  
人受牵连。正当这种自杀的念头缠绕不去,我最痛苦、最失落时,我妹妹洪吟霞 <MhjvHg  
出差到北京。我把自杀的想法告诉了吟霞,妹妹听后禁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哽咽著 ?*}^xXI/  
对我说:「小哥哥你怎么到这种时候还这么痴心?章含之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 /P~@__XN  
了,你连自杀还要考虑到不要连累她……」在这种情况下她才把章和张某在上海 x/NR_~Rnk  
大姐家里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我。这件事对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间我实在 #"^F:: b-  
无法接受,倒使我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妹妹说得对,我时时念及夫妻之情,处处 yJx{6  
考虑妻子的感受,为她著想。而她却背著我干这种事,我为她为家庭去自杀值得 TO.71x|  
吗? i2ap]  
 5:mS~  
此时我联想到「文革」后章含之对我的种种。「文革」中自从我被剃阴阳头后, jXEuK:exQ  
她对我一直很冷漠。我被审查期间,星期六如允许我回家,我如蒙大赦地飞也般 VtX9}<Ch~  
回到家中。她就千方百计避开我。她借种种藉口,如教研组要开会、战斗队要开 ({#9gTP2b  
会等等,买了一大堆吃的,带上日常用品回外国语学院去了。剩下妞妞和我在一 &u62@ug#}  
起。那个阶段妞妞是我精神上唯一的慰藉。那时妞妞也很惨,因为爸爸是黑帮, 6N}>@Y5  
所以连她上幼儿园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_~aFzM  
~+1t3M e  
剪掉结婚照 |kwBb>V  
*xEcX6ZHX  
当时还有一件极不寻常的事,至今记忆犹新。章串联返京后,一次周末我回家。 (3YI>/#  
我外甥也随我去看妞妞。章东翻西翻找出几幅相片。那是新娘披婚纱,新郎穿西 6&p I{  
装戴领带的结婚照,正是我和她的结婚照。不料她信手拿起一把剪刀,当著我和 6&o9mc\I  
外甥的面,嚓嚓嚓把我的头像统统剪掉。一面自嘲地说:「与其让红卫兵来剪, olNgtSX  
不如自己剪了算了。」然后把自己那一半收藏好,把我的一半扔掉。这可把我外 m_Owe/BC#m  
甥看呆了。我目睹她的行为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没有出声。当时房间里一片死 uqy b  
寂,气氛十分凝重。后来外甥问我:「舅妈是怎么回事?」我只报以苦笑。其实 ), >jBYMJ  
1957年我们结婚时已不流行拍婚纱照了。但她坚持要披婚纱,说结婚是人生大 \#P>k;D  
事,应该按自己心意好好打扮,我就依了她。而现在却把我的一半剪下来扔掉 J`U\3:b`SP  
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d, fX3  
D];%Ey  
妹妹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从此我也警觉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出章的 3PB#m.N<  
手提包,赫然发现她的皮夹里夹了一帧张某的照片。此外,手提包里还有安全 (U"Ub;[ 7  
套。我和她自文革后根本没有夫妻生活了,这安全套说明什么问题?发现这两样 bWN%dn$$M  
东西后,我愤怒极了。我当场和她理论,她一时间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开始她 -c-#1_X5  
一味抵赖、否认,可是在物证面前无言以答。我当时愤怒到极点,简直要疯了。 WPBn?vb0<  
我说:「我要找张某人问清楚,你和他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慌乱间章突然下跪 EG<YxNX,  
认错,表示悔改。并喃喃自语地说了一句:「我愈来愈像我的妈了。」 (指她 En:.U9?X  
生 母)我愤怒过后冷静下来,理智地考虑到:我和她结婚已10年,女儿也6 岁 W]!{Y'G  
了。只要她真能与张某了断关系,我再不会提起这件不愉快的事。我会和她和睦 MP|J 0=H5  
相处,给女儿一个温暖的家。 Vy;f4;I{  
s? /#8 `  
但是我的良好愿望并未实现。自章张恋情揭穿后,章仍然我行我素,视我为陌路 s)#8>s-  
人,而与张某的婚外情一直断不了。当时岳母奚夫人也从章的行为中看出了蛛丝 -@49Zh2'  
马迹,觉得情况不妙。老人家曾在私底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君彦,要是可能 GY@-}p~it  
的话,你要多回家。」但我当时正在接受审查,实在是身不由己。我觉得我们的 RbUhLcG5  
婚姻完了。从那以后我和章常常为此事争吵,这给我女儿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创 P"dWh;I_  
伤。在洪晃《我的非正常生活》一书中有记载:「从小时候就老觉得他们俩要分 box(FjrZE  
手,老觉得要出事,从小就是那种很恐怖的感觉。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我躺在 \{F{yq(  
床上假装睡著,听我爸我妈往死里那样地喊著打架。等我一推门进去,两个人的 ?*i qg[:  
感觉就是话已经说完了,有一个在哭,这是我唯一的父母在一起的记忆。」 *u$MqN  
vE J2d&  
章含之的背叛婚姻、背叛家庭对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使我很长一段时间夜不成 I#0WN  
眠,整夜眼睁睁望著天花板。即使每晚吞服三四片安眠药也无法入睡。当时我正 <}~`YU>=v  
遭受严酷的政治迫害,但不论红卫兵如何羞辱打骂并不可怕。因为我自知没有对 hlPZTr=a  
党对人民做过坏事,我自问为人处事一向光明磊落,所以对红卫兵的欲加之罪, FgILQ"+  
心中很坦然。虽然曾因忍受不了种种虐待有过自杀的念头,但终于挺过去了。如 ].f28bY  
今与我相恋8 年,结婚10年的妻子竟然红杏出墙,这等于在我背后捅了一刀。这 p`// *gl  
等羞辱让我感到无地自容,一颗心如撕裂般痛。所以对我来说,家变的危机比政 usb.cE3 z  
治迫害更加惨烈。妻子的不忠加给我的痛苦、羞辱比红卫兵加给我的沉重千百 TqbDj|7`R  
倍。 ;[*jLi,uc  
/5^"n4/M  
往事不堪回首 }cK<2J#  
/"A)}>a  
那段时间,每到深夜我躺在床上两眼望著天花板,我和章含之相识、相恋、相伴 <eU28M?\  
的往事就像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映现。我不敢相信,也无法想像章会在感情上 f\sxx!kt  
背叛我。我们相识在1949年,我17岁刚考上燕京大学经济系。而章只有14岁,是 8}m bfu o1  
贝满女中初中三年级学生。我们的交往从初中女生仰慕、迷恋大学生开始,发展 GE`:bC3  
到两情相悦而谱成恋曲。虽然称不上青梅竹马,也可算是两小无猜了。当时我俩 kG:,Ff>  
走在一起,人人都说郎才女貌非常匹配。是令人羡慕的一对。我俩从手拖手到结 o8+ZgXct  
婚,到生女儿,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感情,怎么能说变就变?难道过去的卿卿我 k r0PL)$  
我,山盟海誓都是儿戏?我实在想不通。 l MCoc'ae  
%vjLw`  
此时我想起章在上海对我大姐说的话:「毛主席说过今后大学只办理工科,不要 +.N3kH  
办文科了,文科没有用。像君彦学经济是没有出路的,将来好到顶也只能到农村 6iwIEb  
公社生产队当个会计,算算帐什么的。你要劝劝君彦,叫他想开点。」听她用这 \%nFCK0  
种口吻说我,我大姐伤心之极。其实从1949年起我与章一路走过来,我自问颇有 !xs. [&u8  
进取心,一直是品学兼优的。那时我从大学生选拔为研究生,后留校当助教,后 [#y /`  
升为讲师又担任教研室主任。可说是一帆风顺。所以在她眼中我是个体面的丈 HC0q_%j  
夫。她虽然不尽满足,至少是满意的。但到了文化大革命我受到冲击后,她就认 Hl"qLrb4  
定洪君彦这个人是万劫不复,永无出头之日了。这样的丈夫既不能给她带来荣 O$}p}%%y7  
耀,更不能满足她的欲望,只能给她带来耻辱。所以她急于摆脱我,急于逃出这 (fmcWHs  
段婚姻,另谋出路了。就好比我原本是她一件心爱的外衣,现在嫌破旧了,要换 r<]Db&k   
一件新的了。于是夫妻之间的恩爱、尊重已不复见,夫妻的情份早已烟消云散, tETT\y|'  
只剩下名存实亡的挂名夫妻了。 Qe=,EXf  
14TA( v]T  
两情相悦时 MWv_BXQ  
N zY}-:{  
回想我们相识的过程也颇有戏剧性。我第一次见章含之是在1949年的圣诞舞会 6"^Y n.  
上,她是我同班同学朱文□的舞伴。那时我见到一位相貌秀丽、气质优雅、谈吐 c}iVBN6~.<  
得体的女子。她穿著旗袍、头发卷成当时流行的发型,打扮得很成熟、入时,颇 S Rs~p  
有大家闺秀风范。后来才知她只是个14岁的小姑娘。所以我们一班同学只把她看 2Yd0:$a  
作小妹妹。那时章一家人在朱文□家借住,因章士钊与朱文□的祖父朱启钤是世 N&`VMEB)k  
交。每逢周末,我们一群合得来的同学有时到朱家玩,有时到北海划船。章也喜 % AqUVt9}  
欢和我们一起玩。她那时正值花样年华,又活泼健谈,我们也乐意让她参加我们 ,3_;JT"5  
的活动。但只把她当小妹妹看待。因此她给我写信我也不在意,没有覆信。后来 D9H(kk  
有同学告诉我:章含之对我有意思,曾因为我不覆信而伤心落泪。他还对我说, x{Y}1+Y4  
我们一群同学中也不乏她的爱慕者,但她却对我一人情有独锺。这位同学催促我  lv_|ws  
表态,劝我不要辜负她的一片真情。当时燕大也有不少女同学对我有好感。所以 F|K=].  
也有几位同学持相反意见,说:一个大学生,一个初中生,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Nz`4q %+  
还不如找一个现成的。但最终我被她的纯真和诚意所打动,开始与她交往。我单 Z:3N*YkL  
独约她到北海划船,或约她出来喝咖啡。 d,}fp)  
nQuiRTU<  
后来我们过从甚密,几乎每个周末都有约会。多数是我进城约她出来见面,找一 B4^+&B#  
个她喜欢的地方游玩、谈心。晚上我便在城里寄宿在同学家中。有时我约她到燕 M_tY:v  
京大学玩。1950年从燕大到城里,每天往返只有一班校车,所以她来一次便是一 0be1aY;m&  
整天。我们一起在未名湖畔漫步,促膝谈心。她爱好文学,特别爱看翻译小说。 o]0v#2l'  
记得当时她介绍我看俄国陀斯妥也夫斯基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莱蒙托夫 )clSW  
和普希金的诗集等等。还讨论过徐□的小说《风萧萧》。我觉得她虽是中学生, pk jf5DWp  
但文学修养比我好,写的信也充满感情,有文采。对她这方面我很欣赏。 l[=7<F  
82% ~WQnS  
由于我俩都是上海人,生活习惯相同,又志趣相投,相处久了愈来愈情投意合, z=TaB^-)  
终于双双堕入情网。两人沉浸在甜蜜的爱河中,在花前月下度过许多浪漫时 FLI\SF<  
光。 P-9[,3Zd  
WVc3C-h,  
我是一个有承诺言而有信的人,一旦认定了章含之是我的女朋友,就一心一意等 z;:c_y!f  
她成长。我决心等她上高中、上大学,直到大学毕业。一年又一年春来秋去整整 kTG4h@w  
等了8 个年头。8 年间不论遇到什么诱惑,我从未见异思迁过。倒是章曾经动摇 |zD{]y?S-  
过,闹过分手的风波。 >C"f'!oM,j  
!w['@x.  
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3) (lwrk(  
IYm~pXg^0  
我与章含之相识、相恋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年 8'Dp3x^W>  
代。有志青年都自觉自愿地投身到革命的大熔炉中锻炼、改造自己。我与章也不 ^6!C":f  
例外,从此我们的交往从谈情说爱的小资产阶级情调逐渐转变成革命伴侣似的互 +g_+JLQ  
相勉励,共同进步。 y2k '^zE  
BZy&;P  
两地书鱼雁传情 1iq,Gd-G.  
,1'9l)zP  
那时,我和她积极投身于一浪接一浪的政治运动中。 1950 年抗美援朝运动开 BKDs3?&  
始,我们各自参加学校的政治运动,见面的时间少了。 1951 年,北大、清华、 ~F8M_  
燕京、辅仁四所大学法学院在校学生响应政府号召,参加广西省土改工作。我随 +TW9BU'a^  
燕大土改工作队到广西土改一年。在土改运动中我立了功得了奖章,并加入了共 )Lht}I ]:  
青团。那一年我虽远离北京,但我俩的感情反而近了,因为我定期收到她的情 c$),/0td|  
书。而来自北京的情书给我极大的精神鼓舞。总之,从 1950 年起到「文革」 SVsLu2tVY  
前,在婚前婚后我俩一直是聚少离多,但是共同的革命理想就像一条纽带把我俩 J+f .r|?  
紧紧拴在一起。因此,不论我俩身在何方,相距多远,感情不仅没有丝毫冷却反 Fj\}&H*+  
而更炽热了。 y,&UST  
Ju3-ZFUS4  
1957 年我和章结婚一个月,我俩就分别下放劳动。我作为北大( 52 年院系调 7a_pO1MBL  
整,燕京合并入北大)下放干部工作组成员,到京西门头沟斋堂劳动;她随外国 h^klP:Q  
语学院到南苑大红门劳动。一个西一个东,两人分隔两地整整一年。我俩正当新 aY8"Sw|4  
婚燕尔,难免依依不舍两地相思。那时我俩每月返京相聚一次,此外就靠鱼雁传 {UpHHH:X#  
递相思之苦。 1964 年我又到湖北省荆州市参加「四清运动」半年。那时只要我 0z) 8i P  
与妻子分隔两地,来往信件不断,除互诉思念之情,也有关于工作、学习互相勉 (vm &&a@  
励的词句。从相恋到结婚,直至 1966 年,我俩的两地书信至少超过百封。章的 2Y_ `&  
情书既有对我的绵绵情意,又有革命的豪言壮语,读来令我感动,令我振奋。所 Js7(TFQE  
以我把她全部的书信珍藏著。曾经幻想:将来要是出本《两地书》也挺有意思。 ugexkdgM  
当然,随著我遭到家变,早已打消这个念头。我想:如果局外人读过这些信件, OU;R;=/]  
读到章那些思念我的热情澎湃的词句,定可感受到她对我的一往情深;定会慨叹 ji(W+tQ2Y'  
人生无常及人心之变幻莫测。 74 YMFI   
/C(lQs*l  
门当户对定终身 1{N73]-M:  
D"o}XTH  
我和章含之随著年龄增长和学业进步,两人的感情又迈进一步。 1952 年我提前 h&eu}aF  
一年大学毕业,被组织上调至中央财经学院任政治课助教; 53 年被选拔为北京 < aeBhg %  
大学由苏联专家指导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后来因工作需要,学校领导又把我从 ?! >B}e&,  
研究生班调出来当政治经济学助教,开始教书生涯。从此以教书为毕生事业,直 dkTj KV  
至退休。 1953 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标志。 1952 \F]X!#&+  
年章在贝满女中加入了共青团, 53 年她高中毕业由组织上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学 NNZ%jJy?=,  
院学习。那时我俩志同道合,关系愈来愈亲密。章带我见过了她的父母章士钊与 <ijf':X=*  
奚夫人。章老详细地询问了我的家庭和受教育情□。我如实以答:「爸爸解放前 o JC-?  
是浙江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解放后银行收归国有了。我在杭州出生,小学、中 m+p}Qi8i)  
学都在上海受教育……」两老对我印象很好。他们对我出身自银行家的家庭背 K8NoY6  
景,以及我本身的人品、学业均感到满意,认为是门当户对。同时我把我与章的 s(56aE  
合影寄往上海家中。由于她年轻貌美,出身世家,也颇得我父母的欢心。如此我 [(v?Z`cX\  
俩就成为男女双方家人,以及所有亲友、同学公认的一对。 1953 年我俩肯定了 7Iu^ l4=2  
爱人关系,也就是彼此确定对方为结婚对象。这可意味著一生一世的承诺。我俩 ] H8CVue  
肯定关系后章把我当作最亲的亲人,对我十分依恋。我既有责任也乐意分享她的 OjxaA[$  
喜乐,分担她的愁苦。 v3|-eWet^  
Qs2 E>C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 1953 年章含之突然病了,扁桃腺发炎,发高烧至 40 □近 (9:MIP  
乎昏迷。她迷迷糊糊地说一定要见我。她家人就设法打电话到北大,通过我的同 s(*L V2fa  
事找到我。我听到消息后急急忙忙赶到城里,到东四八条章老家中。她一见我就 9"Vch;U$  
激动得哭了,含著泪对我说:她怕自己会死,怕见不到我了。她的真情表白使我 xW@y=l Cu  
十分感动。我好言安慰她,叫她不要胡思乱想,病很快会好起来的。并答应她第 Jlw<% }r  
二天再去陪她,这样她才感到宽慰了。那时北京交通不便,晚上没有车去西郊。 DSGtt/n  
我无法回北大,在城里又没有地方住。当晚我找到在报社工作的老同学,到他宿 Wz)O,X^  
舍挤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再次探望她,因医生给她打过一针已退烧了。她的病很 DDkH`R  
快康复,但她在病中对我如此依恋,似乎我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我触动很 :.kc1_veYS  
大。从此我更加怜惜她了。 `>CHE'_  
;AV[bjRE\  
那时她把我当作唯一的亲人也有个原因,就是在她病前不久她刚得悉章士钊夫妇 9"mOjL  
不是她的亲生父母。她正为此苦恼,情绪极不稳定,心情很坏,有我陪伴她,开 n>]`8+a~%X  
解她,使她感到特别亲近。 3`PPTG  
8 wGq:@# =  
章含之洒泪认生母 `f.okqBAh  
}gL:"C"~  
1953 年章含之 18 岁时,一天她同母异父的哥哥谈□明拿了一张章襁褓时在生 XMb]&VvH  
母谈雪卿怀抱中的相片,来与她相认。谈□明当时在北京中央乐团任定音鼓手, z @\C/wX  
打听到章家的住址找来了。章含之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身世,感到非常震惊。当她 xU$A/!oK  
知道章士钊夫妇并非自己的亲生父母,而生母还在世时,她觉得自己长期受欺 5wM*(H^c[  
骗,委屈得不得了。她一边哭一边向我诉说身世,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有得到母 N6wea]  
爱。她当时已加入了共青团,思想很偏激,正在和章士钊 % 1Y!|306  
6^U8Utx  
「划清界限」。因此把怨恨全记在章士钊夫妇身上,甚至想与养父母脱离关系 {awv= s  
P3|_R HIb  
为此,她写信给当时任职中央政治委员会主任的彭真。彭真见到她在信中要求与 0r?975@A  
养父母脱离关系,就派秘书见章,劝她要正确对待。告诉她:生母虽然和她有血 q{v:T}Q|A  
缘关系,但抚养她成人,培养她成长的是章氏夫妇。秘书传达彭真的话说:「他 hwF9LD~^  
们一直把你当亲生女儿对待,从来没有虐待过你。不要偏激,不要一时冲动做出 Y<('G5A  
不符合政策的事。」当时她组织观念很强,很听党的话。彭真的话使她情绪稳定 %H=d_Nm{  
下来,正确处理了与养父母的关系。 b%`^KEvwfo  
"Y(stRa  
章含之自从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就产生了想见见亲生母亲的愿望。同年暑假,我 X`km\\*  
陪同她瞒著章氏夫妇到上海见她的生母。她见到生母谈雪卿后免不了母女相拥哭 :V1ttRW}52  
泣,互相倾诉思念之情。但除此以外似乎没什么共同语言。因为章自出生后已与 MhMY"bx8  
生母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因而形成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她生母年轻时是上海 ^VsX9  
滩上有名的交际花,是永安公司康克令钢笔专卖柜台上的售货员,人称康克令小 _t<&#D~  
姐。她与生母相认时,生母已年近半百,但风韵犹存。已经嫁给姓顾的进出口商 dQ6:c7hp>D  
人,育有三名儿女。 1953 年家里仍拥有洋房、汽车,生活颇富裕。她住在生母 C Z8Fe$F  
家期间,生母与继父天天带她出外吃饭、游玩。但她觉得思想上与生母有很多隔 uq<kT[  
阂,代沟很深,无法交流。再说她想见生母的心愿已了,所以住了一星期就辞别 4;anoqiG\  
生母离开上海。然后由我陪她到苏州玩了几天再回北京。 ([~9v@+  
gL%%2 }$  
关于她得悉自己的身世,关于她到上海与生母相认,章氏夫妇至死懵然不知。 Il(p!l<Xz#  
06@^knm  
洪君彦和他的《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 *A g</g@ h  
_`yd"0 Ux  
去年三月中国大陆出现了一本叫做《我的非正常生活》(海南出版社)的新书, .?7u'%6x?{  
甫出版,立即哄动全国,荣登各省各市的畅销书排行榜,即使在读书风气不盛的 }{>)2S  
香港,依然卖得好。这样的一本书,页数很薄,内容却很「厚」,因为它既述说 ,|hM`<"?  
了作者四十年的当代经验、也忆及了作者近百载的家族传奇,它既摩登又传统、 \7W>3  
既活泼也沉重,几乎每个世代的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得到足以引动自己兴趣 qfp,5@p  
的材料和故事。 r[xj,eIb  
   ~ jdvxoX-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洪晃。 %lVc7L2]  
   _'9("m V  
洪晃是名人,更是名人之后,言谈幽默的她曾替自己取了一个有趣的浑号﹕名门 ? b;_T,S[  
痞女。 i#/,Q1yEn  
   =O= 0 D  
洪晃的外祖父,来头大,就是生于清末、走过民初、经历解放、熬过文革,最后 <CrNDY  
以九十三岁高龄病逝于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洪晃的母亲,来头也不 Jt79M(Hp!  
小,就是章士钊的养女、毛泽东的英语补习老师、曾于七十年代参与过不少重要 oej5bAi  
外交任务的章含之。洪晃的继父,来头也重要,就是曾被誉为「自周恩来之后最 8S2sNpLi-g  
出色的中国外交官」的乔冠华。洪晃的生父洪君彦,一般人恐怕不太熟知,但在 0zrgK;9  
中国学界却是响当当的人物,自一九五三年开始即在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历任 r* #ApM"L  
教授、研究室主任、系主任、学术委员等职,主授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等课程, dQUZ11  
桃李满门。至于洪晃本人,出生于一九六一年,十二岁以新中国第一批公派小留 (XtN3FTY  
学生的身分赴美读书,廿五岁那年返回中国,担任跨国企业的驻华代表,其后自 :1h1+b@,  
立门户,搞网站、办杂志、写文章,成为名人﹔她结过三次婚又离了三次婚,第 -2NXQ+m ;  
一次嫁给一位美国律师,第二次嫁给中国导演(陈凯歌),第三次嫁给一位法国 IS *-MLi  
官员,在她眼中和笔下,「男人分两截,上半截是修养,下半截是本质」,结婚 SMHQo/c r  
前用上半截,结婚后露下半截。凭着这样的家世和经历,加上生动的文笔和风趣 8:9m< ^4S(  
的意念,洪晃这本自传成分甚重的《我的非正常生活》能够吸引数以十万计的读 e~ #;ux  
者掏腰包,绝对不是一桩太难理解的事情。 [JAHPy=+w  
   \)Sa!XLfT  
洪晃的书,每篇文章都很短、每个句子都不长,但三言两语已能清晰勾勒她眼皮 L ]HtmI  
底下的人物和她脑海深处的记忆。当述及少年往事,洪晃用不同的篇章描述了父 eF]`?AeWQ  
亲母亲以及父亲母亲的离异, 其中道﹕ ,&>LBdG`  
   l ;"v&?  
「我妈妈说,我身上的坏毛病都是从我爸爸身上继承的。也的确是,我爸聪明不 GE;S5 X]X  
用功,我也是﹔我爸好吃,好抽烟,不注意身体,我也那样﹔我爸结过三次婚, VO#x+u]/  
我也整整三次,还在比他小得多的情况下,就把这三次都结完了。我曾经向他抱 3IXai)6U  
怨,认为父母离婚让我这辈子不能愉快,他开导我说,其实你自己活好了就行 @tQu3Rq@  
了,干吗老想父母的事儿。那时候我才十五岁。别人都说这句话好不负责任,我 +"8 [E~Bih  
倒是觉得,这句话救了我,以后我真的活得挺好的。」 I9S=VFhZ`  
   kev|AU (WX  
话虽如此,父母离异终究是洪晃一桩挥不去的童年憾事,所以她也说﹕「从小时 P%?|V _m  
候就老觉得他们俩要分手,老觉得要出事,从小就是那种很恐怖的感觉。小时候 ^0A}iJL  
最深的记忆就是我躺在上假装睡着,听我爸妈往死里那样地喊着打架。等我一 ^%(HZ'$wC  
推门进去个人的感觉就是话已经说完了,有一个在哭。这是我唯一的父母在一起 4.7 YIM  
的记忆。其实从照片上,我看到我爸我妈和我一起去过公园、划过船,但在记忆 yV=Ku  
中这些一点没有。」她记忆中最清晰的是父母离异后的那一天。「那是一个最不 cM&5SyxiuE  
好的五一节,我爸把我带到北大的宿舍里跟我谈话,这之前他们其实已经分开 gO>XNXN{  
了,但我爸还装装样子,有时候还在史家胡同住。这次我爸就对我明说,以后史 *v1M^grKd  
家胡同不回去了。那天我爸陪我从北大坐332到动物园倒111路,一直送我到灯市 7.7aHt0  
口,然后我就在马路边,看着我爸过马路到马路北边坐111路回北大,我就觉得 <9zzjgzG{c  
我爸特惨。而我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回避,她不知道这时候应该怎样处理一 B/"TaXVU  
个小孩的感情。当天晚上,她带我看马戏去了,那时候马戏的票多难弄啊,那是 VyQ@. Lm  
外交部招待外宾的票,就在主席台后边。我记得黑灯瞎火的,我偷偷哭了一整 DONXq]f:,"  
场。回家我一个人一间屋,躺在那儿还在哭。」 : utY4  
   ;Du+C%  
就这样,洪晃成长了。 ;pk4Voo$  
   FT.6 ^)-  
母亲说对于女儿笔下的离异往事,母亲章含之倒是绝少提起。 uSnG=tB  
   8 MIn~  
章含之于九十年代以来陆续写了好些自传文章并结集出版了一册《跨过厚厚的大 }^|g|xl!  
红门》(上海文汇出版社),其中从没出现过「洪君彦」三个字,文章内容主要 t%@sz  
是纪念第二任丈夫乔冠华并替两人在文革后期所遭受的政治风波呼冤喊屈,当述 WXJEAje  
及离婚事宜,她唯一描述的场景情节是,一九七二年九月,有机会见到毛泽 { Ju  
东﹕ ,;3#}OGg  
   &PY~m<F  
「毛主席在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之后,不知怎么,话锋一转,直视我说,『我的  y|r+<  
章老师,今天我要批评你﹗你没有出息﹗』我当时坐在正对主席的一张临时搬来 ~s.~ X5  
的椅子上,我以为毛主席还在开玩笑,于是笑嘻嘻地说﹕『我一定接受主席的批 4n55{ ?Z  
评,我这人是没出息﹗』主席认真地说﹕『我的老师啊,我说你没出息是你好面 W?y7mw_S  
子,自己不解放自己﹗你的男人已经同别人好了,你为什么不离婚﹖你为什么怕 i?+ZrAx>  
别人知道﹖那婚姻已经吹掉了,你为什么不解放自己﹖』主席当着这么多领导, e/+_tC$@p@  
突如其来地揭示了我生活中的伤痕使我一时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去想、如何作 `SDpOqfIrP  
答,继而,我心头一酸,哭了起来,边落泪边说﹕『主席,别说这事,好吗﹖』 |wF_CZ*1  
主席说﹕『我今天就是要说,你好面子,怕别人知道,我就是要说给大家听。』 1'.SHY|  
在场的自周总理起的几个领导都愣愣地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大概都觉得不好插 bf1Tky=/  
话,一时出现了几秒钟难堪的沉默。我终于说﹕『主席,你批评得很对,我回去 P2HR4`c  
就办,本来也是完了的,早晚的事。主席讲了,我一定解放自己。』主席说﹕ 0,~f"Dyqy  
『那好,办完了我祝贺你。』这天晚上,我很久未能入睡。」 _5<d'fBd  
   9a\H+Y~  
另一段略为提及离婚事宜的文字则是﹕「在正式办完离婚手续之前,我和冠华一 $~x#Q?-y  
周通几次电话,我们从不谈爱情,也不谈政治,只是聊天。但那种深深触动两颗 \o-9~C\c*  
心的感情已难以抑制,终于有一天,在电话上冠华突然问我离婚手续办得如何 Swugt"`nN  
了。我说快了,只需去一次派出所正式拿个证就完了。他停顿了好几秒钟,我的 a%\6L  
心很紧张。最后冠华说﹕『I love you. Will you marry me?』我握着话筒的手 sb8%!> C  
禁不住颤抖……」 m]C|8b7Y  
   ?HD(EGdx  
就这样,章含之变成乔夫人,外交才女嫁给外交部长,一起踏入惊涛骇浪的另一 WiDl[l"{9  
个政治十年。 6T-h("t  
   C\%T|ZDE  
父亲说洪晃说出了她的故事,章含之也说出了她的故事,现在,轮到洪君彦 m |K"I3W$  
了。 s98Jh(~  
   xBba&A]=  
1992年,洪君彦教授于北大经济系退休,三年后,移居香港,一住将近十年,跟 E P1f6ps  
六百万香港人同呼吸同生活,对于前事旧憾以及章含之所忆述的离婚版本,本不 ,1xX`:  
愿提。理由﹖据洪教授的说法是,「一是我实在不愿提起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 h"~i&T h  
所以尽管知情者均为我鸣不平,要我写出事情真相,我一直没提笔。二是不久章 Be~__pd  
含之病重,女儿说医院已发出病危通知了。我念及旧时夫妻一场就作罢了」。 9o)sSaTx=  
   ?'RB)M=Og7  
可是,前阵子他忽然改变了主意。理由﹖据洪教授的说法是,「自一九九三年至 y T[CC>]l  
二○○三年,章含之写文章、出书或接受访问,凡提到她和我离婚那一段往事, Q7<%_a  
总说是已故毛泽东主席叫她离婚的。我当时一看便懵了,借毛主席的话说我们离 9f UD68Nob  
婚的事,真是闻所未闻。如此她就巧妙地把导致她离婚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男 Xe;Eu  
方,并把自己在『文革』一开始就红杏出墙的事实完全掩盖了。自一九九三年至 Q]44A+M]  
今我整整沉默了十年。知道洪章离婚真相的同学和亲友大有人在,他们统统为我 UB%Zq1D|t  
鸣不平。他们催促我说﹕『谎言重复千遍便成真理了,你一定要把事情讲清 @bPR"j5D  
楚。』一九九五年我去澳洲旅游,一位敬重我的学生对我说﹕『洪老师,你一定 _=%F6}TE  
要写出事情真相,你写了对我们学生也是个交代。』如今我已年过七十了,人到 ;/ wl.'GA  
古稀之年重新回忆这段往事仍然感到痛心疾首,有时仍然彻夜辗转难眠,好几次 4:umD*d 3E  
想掷笔作罢。但是,我有责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到底谁是婚变的始作俑者﹖到 s &4k  
底谁是婚变的主角﹖我想﹕只有原原本本毫不隐瞒地写出事情真相,才能给所有 ~_l@ _P5yz  
关心、爱护我的人一个交代。」 6I)[6R  
   ie<zc+*rW  
就这样,洪君彦于去年底开始写写停停,在提笔里痛苦,在痛苦里提笔,终于完 --S1p0  
成了两万字的《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投给报社,细说前尘,希望替自己讲几 b2L9%8h  
句实话、替历史留些材料。 X#;n Gq)5  
5 ynBVrYf  
8 $5 y]%!  
《我与乔冠华》的内情 U.XvS''E  
x9ll0Ht  
w&c6iFMd0  
京城孤魂 fU/&e^, 's  
n6AN  
P{T\zT  
章含之本属于靠“特殊身份”(不排除还有特殊手段)在文革中迅速窜红的那类 e"=/zZH3  
爆发户。有着类似经历的人物在文革后大多都隐声匿迹,不愿当众提起当年那些 y]3`U UvXD  
糗事。例如曾是章氏的“朋友”兼“敌人”的王海容,就始终拒绝采访和写回忆 gMXs&`7P  
录。而出身和职务都不如王海容的章含之却偏偏不甘寂寞,近年来不断写书和文 o%EzK;Df  
章,并在电视上频频露脸,洋洋自得地张扬当年那些“光辉经历”。既然本人都 / -J  
对那些往事引以为荣,我等也就没有必要避讳,就以她自己写的《我与乔冠华》 &,v- AL$:Q  
(北京青年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回顾一下她在外交部“神秘而又辉煌” 2@TgeV0Y[  
的历程吧。 jl-2)<  
l=|>9,La  
章在该文里借对章士钊说的话自我吹嘘,说自己所取得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奋斗取 AN193o   
得的。然而下面一段话却露出了马脚: -DVoO2|Dv  
rcq^mPdQ  
“1970年我再度见到毛主席时,我正在北京针织总厂下放当工人。主席叫我去, Lzr&Q(mL  
给我任务要我回外语学院搞外语教改,并且亲自指示我搞完教改方案不要再留在 PjwDth A1  
学校。主席把我派到了外交部去。当时他说:‘我们现在需要女外交家,我看我 EY$Dtb+g8  
这个章老师可以。又能说又能写。你给我写的信硬是蛮厉害的呢。你要到外交部 *R'r=C`  
去,当发言人。’”(引自《我与乔冠华》)就这样,一个针织厂的工人,摇身 [z:.52@!  
一变成了中国的“女外交家”。这就是章含之所谓的“奋斗成功”! F747K);_  
>(EC.ke  
毛为何对章如此关怀备至呢?原来1963年,毛七十寿辰,章士钊带章含之去赴毛 d_v]mfUF  
的家宴,马上被毛看中,要其每周到毛的住处“教授英语”。要说章含之确有过 =g.R?H8cj5  
人之处,全国那么多英语泰斗,哪个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偏偏毛一个也看 .[8! E_  
不上,而仅短短一个家宴,也无经过“业务考核”、“政治审查”,这个20多岁 [j3-a4W u  
的女人就稳稳当上了当今圣上的“老师”!真真是“说破英雄惊杀人!”既然是 w\V1pu^6@  
“英雄”,必有不同凡响之处。章写道:“在我1971年入部时,尽管我在外语学 w!/\dqjv  
院已是出了名的人物,(靠通天出名,不提也罢!)但到了外交部却是从科员做 0o2*X|i(  
起。小唐(不是唐闻生)当时是我的副处长。后来我升了副处长,小唐升了处 0B}O&DC%|  
长,仍是我的上级。再后来,我升了副司长,小唐却还是处长,变成了我的下 s<z`<^hRe  
级。”(引自《我与乔冠华》)小唐奋斗了20多年,反给刚进外交部不到3年的 J&P{7a  
人当了下级。不到三年,从科员升到了副司长,这就是章含之所谓自己奋斗开创 ON(OYXj  
事业的“英雄业绩”。章的“奋斗成功”,地球人都能看得出这里面的奥秘。毛 2/WtOQI B  
泽东对章的关心可以从文革初期毛泽东让秘书给章打的电话中窥知一二:“主席 Dx)>`yJk$;  
说现在不便见你,他要你经风雨,见世面,他还说要你‘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 @euH[<  
忧来明日愁’。要你多保重,等他有空再见你。”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毛对章 mS$9D{  
的关心真可称得上是无微不至。在一次公开场合上,“主席认真地说:’我的老 GtuA94=!V&  
师啊,我说你没出息是你好面子,自己不解放自己。那婚姻已经吹掉了,你为什 s=S 9y7i(R  
么不离婚?你为什么怕别人知道?(奇怪,怕人知道,偏偏有人知道)你为什么 |Do+=Gr$t@  
不解放自己?’主席当着这么多领导,突如其来地揭示了我(章含之)生活中的 %rFR:w`{  
伤痕使我一时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去想,如何作答。继而,我心头一酸,哭了起 (M0"I1g|w  
来,边落泪边说:‘主席,别说这事,好吗?’主席说:‘我今天就是要说。你 )2z<5 `  
好面子,怕别人知道,我就要说给大家听。’在场的自周总理起的几个领导都楞 >m$jJlAv8  
楞地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大概都觉得不好插话,一时出现了几秒钟难堪的沉 Oy}^|MFfA  
默。我终于说:‘主席,你批评得很对,我回去就办,本来也是完了的,早晚的 wDQ@$T^vh  
事。主席讲了,我一定解放自己。’主席说:‘那好,办完了我祝贺你。’”  W8blHw"  
(引自《我与乔冠华》)最高指示,当然要坚决落实。章与前夫洪君彦奉旨离婚 ?g{--'L  
了(参见洪君彦《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 8k( zU>^  
L/J1;  
在办理离婚期间,章含之随乔冠华率领的出国代表团一起出国。一天晚上,众人 8+f{ /  
在乔冠华住处消遣完后,告别离去,“可是我们走到房门口时,他(乔冠华)突 34*73WxK  
然叫我留一下。我以为是第二天开会的京,可他却说:‘没什么事,只是想留你 }n Ea9h  
再陪我听一张肖邦的钢琴。’于是,我默默地坐在他对面的沙发里,我知道在悠 } Z/[ "  
扬舒展的钢琴旋律下,我和他的心都不平静,一种磁性在吸引我们靠近,但又有 `Wl_yC_*G;  
一种社会的无形压力在排斥我们的接近。”(引自《我与乔冠华》)后面的事 UC e{V]T  
情,章含之没有写,但章含之承认,自从那晚之后,章、乔的关系有了飞跃的发 G_m$?0\  
展。 Ob~7w[n3  
(6}[y\a+  
有了乔这层关系,章的离婚更是非办不可了。当离婚手续办妥之后的“第二天凌 r5RUgt  
晨,急促的门铃声把我(章含之)惊醒。毛主席也听到了我办完离婚手续的消 saRYd{%+  
息,派人送来了一箱红苹果,是金日成首相送给毛主席的。来人说主席祝贺我自 -1_WE/Ps  
己解放自己了。”(引自《我与乔冠华》)深更半夜急如星火般地专程派人为离 /b1+ ^|_  
婚送苹果,足可显示毛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Fe[)-_%G  
h6CAd-\x\  
离婚后,章与乔的恋人关系也公开了。“然而,我(章含之)在幸福之时却全然 V),wDyi  
没有想到复杂的政治因素会渗透到我生活的个细胞中。此时,我和冠华朗感情逐 A ". v+  
渐在外交部领导层中有所透露。很快地,我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我的‘朋友’, GyC/39<P  
外交部的‘通天人物’向我发出了警告,说毛主席鼓励我、祝贺我解放自己,是 3# g"Z7/  
希望我此后能为他好好工作,没有让我马上跳上乔老爷的船和他谈情说爱,同他 TS_5R>R3  
结婚。言下之意是我如此放纵感情使主席很失望和生气。”(引自《我与乔冠 IZ/PZ"n_(  
华》)章含之在此处这样写,究竟要传达什么信息,草民不敢妄猜。姑妄听之 !1b}M/Wx  
吧。 PFKl6_(  
I`~Giz7@  
毛既有旨意,章也就不敢任意擅为。“就在我(章含之)再次彷徨时,发生了一 DX2_} |$!  
件事才最后促使我痛下决心,不论前面有多少阻力,我将把自己的命运与冠华联 f]pHJVgFV  
结在一起。那大约是8月下旬,我参加了一位亚洲国家元首来访的工作。那天傍 ]Cc3}+(s  
晚,毛主席会见。会见结束后,我们去大会堂整理记录并等待看毛主席会见的电 cp:U@Nh (  
影样片。……这一次待到一切工作结束时大约是凌晨三时。我先回到部里把记录 @$Xl*WT7  
稿交值班室复印。刚上到三楼,就见值班秘书焦急地在门口探望。他一见我上楼 lGlh/B%  
似乎见到救星一般急匆匆迎上来说:‘啊呀,章含之同志,你可来了。我们到处 "|Ke/0rGB  
找你!’我忙问出了什么事了。黎秘书说冠华从十二点左右开始打了无数次电话 'fK3L<$z#m  
找我,说他到处找不到我,问值班室我到哪里去了。后来几次显然是喝醉了,说 /IxoS  
话都不清楚。最后一次讲了一半听筒就悼了。值班室只有他一个人,他不能走 _2-fH  
开,到处打电话又找不到我,急得他没有办法,他说:‘怕乔部长喝多酒出 cv{icz,%w  
事。’我一下子也慌了,要值班室帮我叫辆值班车去报房胡同冠华家里看看。我 Z5j\ M  
匆匆赶到时,冠华家的保姆开的门。她先指给我看书房桌上那个空空的茅台酒 bcR";cE  
瓶,她说冠华开会回来后打电话找不到我就开始喝酒,最后全醉了,听筒掉在地 /3`yaYkSh  
上。保姆说她吓坏了,费好大力气把他扶回了卧室。我急忙去卧室看,冠华仰卧 t !8(IR  
床上,他似睡非睡,嘴里还在嘟嘟囔囔。我心里一阵说不出的难过,我真没有想  A`B>fI  
到像他这样一个经历了那么多风雨的人会在感情上如此脆弱,就因为一个晚上找 vh$I f0  
不到我他就借洒浇愁,醉成这个样子。我轻轻地唤醒他.我说:‘我来了,今晚 Af" p:;^z  
主席会见。我后来一直在大会堂,不知道你找我。快起来,换了衣服睡觉吧。’ /~(T[\E<  
冠华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睛,看着我。突然他抓住我的手口舌不很清楚地说:‘你 +P &S0/  
不要离开我!你不要躲着我!’”(引自《我与乔冠华》)这段文字存在着多处 oW5Ov  
明显的不合情理之处:1、乔冠华作为外交部长竟然会不知道属下参加毛的外交 exZgk2[0  
会见?有这么失职的外交部长吗?2、即使当时不知道,问值班室时也肯定告诉 N&uRL_X .  
他了,何至于为属下的正常工作借酒浇愁?3、如此有纪念意义的事件,章含之 H|Y*TI2vf8  
怎么连接见的哪国元首都写不出来,难道会忘记了?4、外交部值班室都接不通 H9\,;kM)  
大会堂的电话?这叫什么外交部?5、根据章的文章,每次毛的接见都是如此, `K7UWtp  
那次接见菲律宾马科斯总统夫妇,忙到第二天黎明。偏偏这次乔冠华就受不了 &ir|2"HV  
了?5、一次正常的工作怎么能使外交部长恐慌到恳求章“你不要离开我!你不 D_N0j{E  
要躲着我”?短短一段文字有着这么多的不合逻辑之处,只能说章含之在这里撒 ~GLWhe-  
谎、诽谤了。她为什么要撒谎、诽谤?去问章含之好了,在下不敢乱猜,免担诽 P5JE = &M  
谤的罪名。章确定要跟定乔之后,忐忑不安地写道:“我的前半生得到毛主席许 w4Uo-zr@  
多关怀,这是我唯一的一次没有按主席的指示安排我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毛主席 }ed{8"bj  
一定是不高兴的”。章对未来有了不祥的预感。果然此后不久,章士钊在香港去 I!?)}d  
世,章含之去香港奔丧。在北京机场上“我当时的那位‘通天朋友’从车上下 {e+}jZ[L  
来,急匆匆找到我,说来给我‘打招呼’。她说在我离开北京的一周内,外交部 tP:ER  
可能要出大事。右倾错误是肯定的,乔冠华也肯定要涉及,要受批判。她说要我 _v#Vf*#  
有思想准备,究竟是站在革命路线一边还是死心塌地跟乔老爷走。”(引自《我 rNK<p3=7)  
与乔冠华》)这里就编造的更离奇了,连谁犯错误都可以预定吗?对于可能要出 9bQD"%ha=d  
的事,就要事先表态划清界限?我辈不清楚内情,实在是被章“老师”搞得晕头 \N%L-%^  
转向。 &wX568o  
]')  
当时章对这种“暗示”不置可否。结果“(回北京后,通天朋友说)外交部已被 aMJW__,  
确定是犯了右倾错误,冠华被点名为‘乔老爷的贼船’。…..晚上,冠华和老仲 D03QisH=  
一起来看我。他们,尤其是冠华心情很紧张,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厄运。冠华  erQQ_  
说为了不把我牵连在他的问题中,他尽量少来看我,因为我有着很强硬的‘关 B:>>D/O  
系’(什么关系?),我只要不受他的牵连,我的事业会很顺利。”(引自《我 p uZY4}b_  
与乔冠华》)章含之不为所动,仍坚定地与乔保持恋人关系。“1973年夏天的这 zv-9z  
场风波到了7月底已达高潮。许多活传下来说外交部是‘独立王国,针插不进, qEvbKy}  
水泼不进’,说外交部要‘掺沙子’等等,一时部内部、司两级领导都惶惶然不 d[\$a4G+  
知所指。自然所有人都只得听信这些传达,无从核对!可是后来就像这场‘斗 4C#r=Uw`  
争’莫名其妙地突然平地卷起千层浪那样,到了8月初又莫名其妙地逐渐消沉 !b"2]Qv  
了。”(引自《我与乔冠华》)真乃神州大地,无奇不有。 tCR#TW+IY-  
pJ3-f k"i  
章、乔恋遭到乔冠华子女的强烈反对,闹的乔家昏天黑地,最后,乔的子女不得 aD&4C -,1  
不离家而去。对此,章说:“这中间有对逝去的父亲或母亲的怀念之情,但不可 [t6Y,yo&h4  
否认的是也存在经济利益的问题。尤其是在高干家庭,那实际存在的特权是一种 WK.K-bd  
极大的诱惑。遗憾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为是发生在乔冠华家里,就也变 oO3X>y{gN  
成了社会舆论。一时间,冠华家里闹得天翻地覆的故事,一直到9月底他的孩子 cq`!17"k  
不经与他商量就把家里搬空的新闻纷纷场畅几乎传遍京城。”(引自《我与乔冠 Ueu~803~  
华》)这里章含之暗示,乔的子女是为经济利益而反对章、乔恋的。但她忘了, Al3*? H&  
乔的子女为反对章乔结合而离家出走,恰恰是放弃了一切经济利益。而把家搬空 h ^.jK2I  
的说法更是欲加之罪,当时那种公有住房、公有家具的外交部宿舍里,能有多少 0iAQ;<*xi  
东东可搬?章含之不会暗示乔冠华是个家藏万贯的大贪官吧。因此,乔的子女如 HdR TdV  
此强烈地反对章乔结合,决不会是经济原因,肯定另有内情。只是章含之羞于出 `Hx JE"/  
口罢了。 OcE,E6LD  
8DuD1hZq  
1973年秋天周恩来被毛抓住那次外交事件,在中央内部开始批周,并要周要作深 wX4gyr  
刻检查。周当时求助于乔冠华帮忙写情况说明,乔没有答应。章含之也卷了进 XxYwBc'pc  
去,对此她无力地辩解道:“我犯过两次大的错误。那错误那是为了生存。第一 ,rNv}  
次就是这1973年的深秋。就在京城人民大会堂的某个厅堂里进行着一场无情的较 U]]ON6Y&F  
量。除去那些本性邪恶的一小撮之外,卷入其中的每个人都在经受着一场严峻的 \>\_OfY1W  
考验,是挺身而出维护正义与公正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妥协退让,随波逐流。几 =o )B1(v@.  
年后,当有人不顾当年的事实企图把不切合实际的罪名强加在我们头上时,我曾 X:/7#fcG8  
经为自己和冠华辩护说那是时代造成的悲剧,我们既没有参与策划也没有陷害他 !DM GAt\  
人。”(引自《我与乔冠华》)这里她还算老实,没敢说自己挺身而出维护正 o? g9Grk  
义,却滑头地用了一个含糊不清地选择句。但这就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自己的心 Kr'Yz!  
虚。 aKFY&zN?  
Hmx Y{KB  
导致章乔最终垮台的是1975年与王海容、唐闻生这两个前战友的争斗。章写道: tZ.hSDH  
“我们在1975年底面临又一次更大的政治风浪时决心拼命一搏,再不能像1973年 K0{ ,*>C  
那样软弱,以一大批老干部再次受压为代价来换取自己政治上的安全。谁能料想 czLY+I;V3  
本意要为公正一搏换取至少是外交部一个良好政治环境的意图却又导致了另一次 NY GWA4L  
错误。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只能与虎谋皮,火中取栗。虽知这其结果是我们自 -l~+cI\2  
己落入了深深的陷阱,最终的结局是我们被扣上了‘借刀杀人’的帽子,杀害的 B/_~j_n$m  
恰恰是自己。”(引自《我与乔冠华》)此处章不小心又说露了嘴,原来她 X%98k'h.y  
(他)们在1973年是“以一大批老干部再次受压为代价来换取自己政治上的安 ei82pLM z  
全”,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AZE  
b&*)C#7/T  
至于“借刀杀人”一说则是章含之自不量力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王、唐整 I&%KOe0  
批乔冠华时,章含之还以为自己有着“特殊身份”:“情绪激愤说:‘不行,凭 6zp]SPY  
什么就这样挨整?我们可以向主席告嘛!’”(引自《我与乔冠华》)然后她真 V2S HF  
的“状告‘通天人物’到了毛主席那里,并且得到了支持。”(引自《我与乔冠 "$nff=]  
华》)可惜好景不长,很快毛就发话下来,她这是“借刀杀人”,“借中央之手 zEKVyZd*{  
杀王、唐!”至此章含之才明白,自己的“特殊身份”已经一钱不值了。 m@y<wk(  
U+Vb#U7;  
今天又看到章含之在电视上喋喋不休地唠叨,哄得那个年轻女主持不断地点头称 Lng@'Yr  
是。实在是忍不住,就写了上面这些,希望类似那个女主持的年轻人们能够明白 !{?<(6;t  
自己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9楼  发表于: 2006-06-10   
关于洪晃(四)
前夫陈凯歌让我有做泼妇的欲望  L+CPT  
@V Sr'?7-  
2003-5-23 r%9=75HA  
  j XYr&F  
陈凯歌前妻洪晃:陈凯歌让我有做泼妇的欲望 Fd#Zu.Np  
hlfdmh? /  
  章士钊的外孙女、章含之的女儿、乔冠华的继女、陈凯歌的前妻———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头衔,都属于这个女人——洪晃出身名门,她的外祖父章士钊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母亲章含之也是位出色的女外交官,曾写下轰动一时的《我与乔冠华》一书。洪晃却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物——她头上戴着“名门痞女”的桂冠,她的书标榜着非传统的生活观念;她曾毫不犹豫地辞去年薪18万美元的职位;在陈凯歌大红大紫的时候,她提出与他离婚……近日,洪晃在凤凰卫视的《名人面对面》节目上接受了主持人许戈辉的访问,坦言了她与陈凯歌之间的往事。洪晃说:“我和陈凯歌好,最大的收获就是接了‘地气’。” {(l,Uhxl""  
NFPWh3),f  
大红门里的花朵 MvTp%d.  
(v&iXD5t  
  洪晃现在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北京798厂———这座历经半个世纪的国营兵工厂,如今已经成为北京前卫艺术家的聚居地。这里和她出生时居住的史家胡同51号那个四合院形成很大的反差。 v\+`n^=  
6$K@s  
  北京史家胡同51号曾经住着名门鸿儒、末代名媛和外交奇才,洪晃就出生在这里,她的外祖父是大思想家、大律师、毛泽东的故交章士钊,她的母亲是著名女外交官章含之,一度被毛泽东认作身边的英语老师,以高贵、美丽、优雅而为人称道。洪晃说:“那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精雕细刻的居住环境。那个地方你可以想象,应该是很多大家闺秀出溜出溜走着小路,细声细语在那儿说话的那么一个环境。” !xU[BCbfYV  
p/HGI)'  
  1970年,外婆的去世为洪晃的童年划上了句号,她开始到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寄宿。那里招的基本上全是工农兵学员,洪晃成了一个“异类”。洪晃的生父洪彦君当时在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正下放劳动,而母亲章含之已经荣升为毛泽东的外交翻译官。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洪晃迎来了父母的离异。后来,外交才子乔冠华成为她的继父。 M}$Td_g  
Svdmg D!  
  1973年,与洪晃一起的28个孩子被外交部选中送往国外,洪晃成为“文革”年代的小留学生。大学三年级,她嫁给一位法律专业的美国青年,1983年继父乔冠华病重,洪晃携夫回国。那是她的第一任丈夫Andrew。之后她离了三次婚,第二任丈夫就是导演陈凯歌。 iikMz|:7U  
89m9iJ=  
第一次“叛逆”婚姻 =&)R2pLs*  
M[C)b\  
  大红门里的一切似乎过于沉重了,鸿儒、名媛和才子,到洪晃这一代作为名门叛逆已初见端倪。 yG^pND>_df  
%Iiu#- 'B  
  许戈辉(以下简称“许”):你对感情这件事是不是本来就大大咧咧的? Hb[P|pPT  
t)mc~M9w  
  洪晃(以下简称“洪”):我觉得可能,我必须承认这是我的一个毛病,因为我不太愿意在感情上下太大功夫。好多人觉得感情是一种付出,你爱他,就应该付出。我觉得感情应该是一种享受。你爱他,因为你特别想爱他,他也特别爱你,而且这个给你带来莫大的愉快,而不应该是一种牺牲。我特别怕人家说这是对爱情的考验。我觉得爱情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一考验不就给烤糊了吗?烤糊了,就不好玩了,你为什么要考验它呢?你非要把很好的一件事情放在一个很艰难的环境里,它肯定会崩溃的。 S4pEBbV^n  
_:%i6c*"  
  许:所以你离了三次婚。 L9]d$ r"  
(' 2Z&5  
  洪:对,当然这也不能成为我离三次婚的借口。因为我觉得可能我对婚姻的看法有问题。我看见别的人,对结婚不结婚都看成特别大的一件事情,在结婚前结婚后,你的的确确能看见一个女人的变化。但我没这个概念,我对结婚不结婚、结婚的前一天和第二天的感觉一模一样。 C%|m[,Gx  
;u=%Vn"2a  
  许:你那个时候心里对Andrew满意吗?你觉得他是你的终身伴侣吗? m%b# B>J,n  
BZ(DP_}&D  
  洪:没有。我觉得挺好的,就这么着吧。我没想这么多。1983年那个时候,没有一个正式的邀请是回不来的,除非我们俩结婚。实际上当时我们是因为想给他混一个回中国的签证。我那时候上大三,特别怕回来之后出不去了,所以也觉得他要跟我一块儿回来保险一点,所以就这么结了婚。 p*U!94Pb  
4Ik'beZqK  
  许:一定是12岁到美国把你脑子搞乱了,你说中国的女孩子哪有对婚姻没有幻想的? KV! (   
dsg-;*%  
  洪:是。我觉得,第一,我爸我妈的离婚就让我觉得家庭不是一个永恒的东西;第二,就是在美国的那几年,对家庭真是没概念。 A6 RwLX  
W^pf 1I8[  
享受“融洽”的感觉 B h&dV%'  
(|pM^+  
  1985年,洪晃回国后成为西德某金属公司的高级职员,据说她的月薪高达7000美元,而当时中国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平均月收入不过70元人民币。极大的落差让26岁的洪晃不知身在何处,当她坐着奔驰去跟外商谈判时竟觉得意兴阑珊。恰在此时,她遇到了中国影坛崭露头角的陈凯歌。 VI-6 t"l  
O"#/>hmv-  
  洪:我觉得compatibility(兼容性)很重要,就是说两个人是不是合适,有的时候跟一个人你可能有激情,但是你们两个人真是不合适,所以一涉及生活的细节,就发现每一个关口全都是错误的,然后就根本没有办法吻合在一起。 nG-DtG^z  
6#Rco%07zI  
  许:你跟第二任丈夫陈凯歌的那段婚姻是大家最关注的。你们两个人有着很相似的文化背景,还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应该说是充满了共同语言。 <O.|pJus  
v SY YetL  
  洪:我第一次知道陈凯歌这个人,是人家推荐我去看《黄土地》。我看完《黄土地》,的的确确是非常震撼,觉得太棒了,完全像一首诗。然后我们就认识了。那时陈凯歌去拍《孩子王》,Andrew还去外景地瞄了一眼。我曾经有过一张照片,是陈凯歌跟Andrew一块儿在《孩子王》的外景地搭着肩膀照的,特亲热。回来之后,我和Andrew就吵翻了,然后Andrew就走了。 7~SnY\B|  
S~>R}=  
  许:你们吵翻和陈凯歌有关系吗? _ }cD_$D  
T!i $nI&  
  洪:没有,一点关系都没有。 fX2OH)6U  
yG;@S8zC  
  许:那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爱上陈凯歌了呢? $}fY B/  
!;Ke#E_d  
  洪:当时我有两个困惑,一个是我虽然回到中国来了,但我嫁了一个外国人,在一个外国公司工作,我没有一个回到家的感觉,好像跟身边的人的隔阂特别大,我对这种感觉特别不舒服;第二个,我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保障了,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是我要干的吗?我是特别想发财吗?所以陈凯歌对我来讲的重要性就在于:我跟他好,头 0es\ j6c  
一次让我接了“地气”。这个的的确确是他给我的,他把我带回到中国来,在中国文化中间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有,那时就是觉得搞艺术的人太高尚了、太伟大了,金钱是多么肮脏的东西。就是因为年轻,才26岁,挣了点儿钱,觉得生活空虚,死活要跟艺术沾点边。 oPVt qQ  
MpTOC&NG%s  
  许:他作为一个导演,身边美女如云的,你那个时候有安全感吗? vnS8N  
'>HLE)l  
  洪:我就是跟陈凯歌好了以后,才知道什么叫嫉妒。这真是一个特别特别不好的感觉。你突然间就会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女人都喜欢他?我就晕菜了,因为我没有试过抢一个东西。我虽然没有过泼妇的行为,但是有泼妇的欲望,这对我来讲是一个特别大的心理发现。我到最后为什么离开这个婚姻,就是因为我觉得它会把我最恶劣的一面带出来,那没有意义。第二个原因是在生活细节上,两个人真是合不到一块儿去。 O Q$C#:?  
j.[W] EfL~  
跟陈凯歌合不来 }qR6=J+Dx  
S%e) br}  
  可谓花无百日好,月无百时圆。1989年,洪晃和陈凯歌在纽约市政厅登记结婚,而就在陈凯歌1993年因《霸王别姬》踏上红地毯之前,两人各奔东西。 7 .]H9  
0lOR.}]q  
  1993年,洪晃再一次结婚,丈夫是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官员彭赛。第三次结婚,洪晃办了个婚礼,所有人都说她终于知道了婚姻的重要性了。但没想到,他们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洪晃说:“所以我现在决定既不结婚,也不办婚礼,不干这种劳命伤财的事了。”现在,她和男友杨小平生活在一起。 ?Iu=os>*  
 `fE'$2  
  Andrew教给了她在美国生活最实际的一些方式,陈凯歌帮她找到中国文化的根,彭赛圆了她文化上的梦,帮她了解欧洲国家的文化历史。而杨小平,洪晃说“是真的给了我一个特别完美的生活。这种融洽,我这一辈子头一次享受,觉得特别难舍难分”。 bq9/ d4  
r[wjE`Z/T  
  几经波折,洪晃终于找到了喜欢的人,同时也找到了乐此不疲的事业,做时尚杂志《世界都市ILook》的出版人。 f`iDF+h<6  
D^}2ilk!  
http://www.chinasite.com/content/Literatures/HongHuang/WithChenKaiGe2.htm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8楼  发表于: 2006-06-10   
关于洪晃(三)
我为什么要与陈凯歌离婚 [7NO !^  
QKhGEW~G  
2002年08月22日来源:河南报业 <8YvsJ  
  $/$Hi U`.  
h lSav?V_  
  洪晃虽然是陈凯歌的前妻,但这次采访绝不是因为陈凯歌。洪晃现在是中互动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留着一个娃娃头的发型,配上一张圆圆的娃娃脸,开怀大笑时就像孩子似地爱用于挠耳朵根,回答问题时就用左手托着下巴,一副深思的神态,但依然掩饰不住眉宇间孩童般顽皮的样子。 wk{]eD%  
F%.UpV,  
4dm0:, G  
与陈凯歌离婚的女人 { `xC~B h  
y0p\Gu;3j  
洪晃经历了三次婚姻,陈凯歌是她的第二个丈夫,她的第一个丈夫是美国律师。洪晃现在的先生是一位法国人,就职于上海法国领事馆。洪晃是在1986年和陈凯歌走到一起的。当时洪晃正处于对她而言极为乏味的外企首代的生活模式中。认识陈凯歌等一批搞艺术的人,洪晃有一种被解放被解脱的感觉,因此经常在一起玩。 IfT: 9 &  
^+0>,-)F  
两个人结婚时,陈凯歌正处于拍《孩子王》的后期阶段,还没有真正像现在这样成名。他们离婚是在《霸王别姬》康城得奖之后,正是陈凯歌大红大紫的阶段。 %xKZ" #Z#K  
dkqyn"^  
洪晃淡淡地说,其实离婚之前,他们已经分开了。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他看着我难受,我看着他也难受。既然这样那就别在一块儿过了。 VGc.yM)& j  
7u rD  
洪荒觉得跟一个名人离婚,在中国许多人看来,也许使不得了的事情.直到我离婚后,很多朋友看到陈凯歌做了点什么事,都会主动给我大一个电话说,你看见了吗?凯歌怎么怎么了......。我觉得特别荒谬,如果跟一个平凡人离婚,就不会有这些事了。说起陈凯歌,洪晃说:“这是一大误会。我们的性格根本水火不容,恋爱归恋爱,其实当个情人挺好,一不小心当了夫妻。”“嫁了陈凯歌对我来说是个锻炼,他是个性格极强的男人,他锻炼我怎么保持我的性格。”洪晃在杂文《男人分两截》中说:“男人分两截。上半截是修养,下半截是本质。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大部分是因为他的上半截,男人一般也不愿意暴露他的本色,特别是在女人面前,总是先把体面的上半截摆出来,把他的本色藏起来。” \#IKirf?  
X<5&R{oZ  
这个离婚的决定,是洪晃经过认真考虑后主动提出来的。她说这个决定也不是特别容易做,但大家的幸福毕竟是最重要的。她笑着说,我也怕别人的闲话,但我对自己说,你必须按自己的想法活,我是比较能豁得出去的人,人总有一张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不爱记恨他人。走过来了就念一点别人的好。再说,两个人的婚姻的失败,是两个人对这份感情不够珍惜才出现的问题,两个人都有责任。 K=r~+4F  
G&t|aY-   
回顾过去,洪晃认为最难受的事情就是面对感情分手后的那段调整恢复的时期,你必须面对这不是别人的错,这就是你自己感情上的一次失败。 GB;_!69I  
uKj(=Rqq  
经历了红尘情爱后的洪晃,依然保留着女学生时代的纯真和年轻时代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浪漫。人到中年的她现在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洪晃现在的先生是一位法国人,比她大十二岁,就职于上海法国领事馆。她们相恋九年,结婚四年,现在平稳安宁地过日子。洪晃由衷地说,他对我很重要。 8n:N#4Dh^  
t,Q"Pt?  
洪晃在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之后为自己找到了文化上的定位。结束了在中美文化之间飘荡的感觉。不过,洪晃和先生如今也是京沪两地劳燕分飞,洪晃对此也很不安。她说,也许因为我父母是离过婚的,我也是离过婚的,所以我的家庭慨念比较薄弱。我并没有把家庭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有时想重视它,可是做不到。 HK Ir?  
i52JY&N  
尽管为了事业忙得团团转的洪晃无暇照顾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性情率真的洪晃告诉我,她会做一手拿手的好菜,中、西餐都不在话下,她下一步的打算正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做烤箱里的食品。但自从开始负责网站,吃了三箱方便面的她竟在短时间里长胖了6公斤。 H7k@Br  
Z>l<.T"t'  
古语说“四十不惑”。现在洪晃的身份是《世界都市》杂志的出品人。走过四十岁的交叉口,洪晃认为现在的她才算找准了最合适自己去走的一条路。 sk*vmxClY  
L$r r:^J  
http://www.chinasite.com/content/Literatures/HongHuang/WhyDivorceChenKaiGe.htm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7楼  发表于: 2006-06-10   
关于洪晃(二)
洪晃:我与陈凯歌的一段情 l2YA/9.  
0Wc_m;  
2001-5-1 u:6R|%1fNn  
  %NTJih`  
人们都知道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有一位漂亮的媳妇陈红,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与前妻洪晃是怎样分手的…… |.$7.8g  
B =7maYeU  
洪晃的外祖父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与孙中山同期留学日本,与毛主席相交甚笃;她的母亲章含之曾经担任毛主席的翻译,亲身见证了中美建交、中日邦交等重大历史事件,与乔冠华的结合更是极具传奇色彩;她的前夫陈凯歌则是中国影坛赫赫有名的第五代导演。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拥有如此多重的身份,她不想出名都太难。按说这样一个人物肯定会高高在上,不屑凡俗的,可是当我走近她,了解她,倾听她与陈凯歌的情感经历时,我发现这完全是种误解。 EziGkbpd@  
  NF C/4  
wAJ= rRI  
1980年,洪晃再度赴美留学,在纽约洲立大学学习,与第一次出国相比,这一次有了很大不同。第一次是由政府公派,有联合国代表团、有国家政府做后盾,心里自然踏实,可是这一次是自费留学,从学业到住宿事事都要亲历亲为。刚去的时候,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为了筹得学费,洪晃在一家快餐店中炸面包圈,每天早6点起床,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或者是晚上6点工作到半夜12点。这样半工半读过了大半年后,洪晃转入美国久负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的Varsser(华瑟)学院,主修国际政治专业,成为罗斯福夫人、肯尼迪夫人的校友。1984年毕业后,洪晃在美国以及外资公司办事处交叉工作过一段时间。25岁时,洪晃的年薪已经高达7万美金,这在当时的国人眼中,无疑是笔天文数字。 $o9@ ?2  
fVVD}GM=  
事业上虽然一帆风顺,但是洪晃的个人情感经历却颇多波折。1982年洪晃上大三时,她的继父乔冠华病情恶化,洪晃暂时中断学业,回国探视。此前,洪晃已经有了一位当律师的美国男友,这位男友对于神奇的中国充满了向往。因此,当洪晃回国时,他也想一同前往。当时,我国政府对于外籍人士入境有着严格的条文限制,必须有国内正式单位的正式邀请函才能予以签证。在这种情况下,洪晃做出了一个草率的决定———那就结婚吧! HL dHyK/S  
^~6gkS }  
记得当时是星期六,两个人在美国一个小镇上举行了注册仪式。匆匆而来的法官在半路上出了车祸,头上破了一小块,仪式因此进行得仓促而滑稽。两个人当晚吃了一顿家宴,一周之后即启程飞往中国。回国之后,随着生活的安定,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也日益显现出来,毕竟是两个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男女,两人在为人处事上有着许多截然不同的看法与做法。洪晃是个大大咧咧的女性,对方寻找的却是那种典型的东方女性。终于,这种差异导致了两个人的离异。这位美国律师后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贤惠的妻子,并且生下了两个孩子。逢年过节,洪晃与他还常常互相致以祝福。 T LF'7ufq  
rl&.|;5uH;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吃一堑长一智,按说有了这样一段不算成功的婚姻,在下一次择偶时往往要左思右想,谨慎定夺。洪晃却依然保持着浪漫的本性,别的女孩子对于自己的理想爱人都会有个准谱儿,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自己又能为对方付出什么。可是,洪晃却不是这样,归根结底,还是性格使然。1986年,25岁的洪晃与陈凯歌相识,当时洪晃正处于外企首席代理的生活模式中,每天的生活就是谈判、合同、信用证,让生性洒脱的洪晃有些不胜其烦。洪晃清晰地记得有一个星期日,她坐在一辆“大奔”上去谈判,忽然之间,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包围上来。洪晃觉得生活已经没有意义了,自己就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挣一大把钱,大礼拜天的忙着去谈判…… d @ l  
Q04 `+Vr  
在这种情况下,陈凯歌的出现就像一抹亮色,为她简单枯燥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人们往往因为陌生而感到好奇,当新鲜感战胜了理智时,人的头脑也就容易发热。在两个人相处的日子里,电影圈中的奇闻趣事让洪晃听得十分入迷,对陈凯歌的好感也是与日俱增。1990年,在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两个人注册登记结婚。虽然这段婚姻不像上次那样仓促,但是同样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1991年,两人分居;1993年正式离婚。两个人走到一起时,陈凯歌正处于拍摄《孩子王》的后期阶段;两个人各奔东西时,则是《霸王别姬》康城得奖之时。针对外界对此产生的传言,洪晃否定了“人阔脸就变”的说法。“其实,在此之前,我们早就分居了,原因很简单,他看着我难受,我看着他难受,就别在一块儿混了……” <M}O&?N 8x  
SoHaGQo x  
说起两个人的结合,洪晃说:“这是一大误会,我们的性格根本水火不相容,恋爱归恋爱,其实当个情人挺好,谁知一不小心成了夫妻。”与许多离婚后反目成仇、互相指责的夫妻不同,在谈及陈凯歌时,洪晃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与大度。面对众多媒体的探询,面对一些好事者的窥探,她选择了回避与沉默:“对方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新闻性的公众人物,无论我自己说什么,多多少少都会给对方造成影响。因此,我既没有什么义务去为他造成好的影响,也没有什么必要对他造成伤害。”经过慎重的选择,洪晃主动提出了离婚,她笑言:“我也怕别人的闲话,但我必须按自己的想法去活,我是个豁得出去的人。我喜欢你,我就可以一大早起来为你煮咖啡,有一天缘份殆尽,管你是谁,该出手时就出手。” n)z:C{  
g#Ta03\  
当我与洪晃谈及两个人共同生活的感受时,洪晃坦言相告:“嫁给陈凯歌,天天给摄制组做饭。凯歌对于我来说,是个锻炼。他是个性格极强的男人,他锻炼我怎样保持我的性格。有一个朋友曾经说过:‘洪晃,你和陈凯歌在一起时你们夫唱妇随,我不觉得你有性格。现在我才发现,你居然是个有性格的女人!’我听了这话特诧异!我一没相貌,二没身材,有点性格总成吧!所以说,和有名的人在一起,永远是特锻炼人的事情!”的确,正如《心太软》中所唱的那样————“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当双方都拒绝同化时,这段婚姻也就该画上句号了。对此,洪晃认为此时离婚意味着彼此的尊重与解脱,根本没有什么对与错可言,如果一定要分出个是与非来,也是应该各打50大板。 ZLdIEBi=  
I6gduvkXi4  
经过了两次不算成功的婚姻后,洪晃对于婚姻与爱情的看法成熟了许多。在《男人分两截》中,她写道:“男人分两截,上半截和下半截。上半截是修养,下半截是本质。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大部分是因为他的上半截,男人一般也不愿意暴露他的本色,特别是在女人面前,总是先把体面的上半截摆出来,把他的本色藏起来……”看来,生活教会了洪晃很多,也让她在把握爱情时更有尺度。所以当她与现在的丈夫法国人彭赛谈恋爱时就明智了许多。两人是在一次聚会中认识的,彭赛身为上海法国领事馆的文化专员,比洪晃大了12岁,为人成熟稳重,讲究生活质量,这一点与洪晃的父亲非常相像。在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洪晃与彭赛于1996年正式登记结婚。 t* p%!xsH  
BjA$ ^i|8  
如今的洪晃身为中国互动媒体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事业上不能说大红大紫,但是也干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她还办着一本《世界都市》的时尚杂志,可谓事业爱情两得意。冥冥中的命运似乎有种注定的轮回,1973年,章含之在将近不惑之年找到了乔冠华这个知心伴侣;1996年,她的女儿洪晃同样在近40岁时找到了自己的知心爱人,而这又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在此,让我们一起为她祝福吧! 8R-;cBT  
 
A)Rh Bi  
|sl^4'Ghc  
http://www.chinasite.com/content/Literatures/HongHuang/WithChenKaiGe.htm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6楼  发表于: 2006-06-10   
关于洪晃(一)
作者简介 严虹 网络栏目主持人 四大美女作家之一 qDhZC*"9#D  
pG"h ZB3)  
提要:   洪晃,一个出身名门的性情中女人。做事情绪化。辞去年薪18万美金的首代职毫不犹豫;在陈凯歌大红大紫的时候,提出与其离婚......洪晃活的自由自在,按自己的个性活,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Zk>m!F>,p  
      (TO<SY3AB  
与陈凯歌离婚的女人 ccp9nXv  
$b2~H+u(  
25 :vc0  
洪晃在社交场合总是衣着惊人,表情率真。 V0&7MY*  
:nc%:z=O  
  从名门到“痞女”  `D$^SHfyz  
  'Ffvd{+:8  
    洪晃出身名门。外祖父章士钊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母亲章含之也是位出色的女外交官,曾写下轰动一时的《我与乔冠华》一书。洪晃就是这本书中的“妞妞”。 3bjCa\ "  
H@~tJ\L  
  在洪晃小的时候,母亲曾期望她能女从母业,从事外交工作。但她并未帮母亲实现这个愿望。这得归于她从小所受的教育。 W}} ZP];  
fX6pW%Q'6  
  1974年,中国甫入联合国,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之时,我国公派了一批小留学生赴美求学。洪晃就是其中的一名幸运儿。那一年,12岁的洪晃来到了纽约,并自那时起打下了深厚的英文基础。 $#3[Z;\  
JG1q5j##]b  
  所以洪晃说,是因为后来发现美国的教育把我教育成没组织没纪律、随心所欲、属于为所欲为的那种孩子,我妈妈就放弃了让我做任何与官方有关的事的念头。 <F"G~.^ *s  
qPWf=s7!  
  洪晃觉得虽然生长于这个有点背景的家庭,但她的生活已经多多少少摆脱了“继承”的框框。比如,她毅然地辞去那个风光体面、高高在上的首代职位。再比如,她义无返顾地和名人(陈凯歌)离婚。洪晃说,我自己也给了自己很多压力,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事实证明我活得没有我家人那么成功并不说明我活得不好,并不是说我糟蹋了这一辈子,并不说明我不值得。因此到现在为止,我活得还是比较自由自在的,我一直在按自己的个性活,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HDKY7Yr  
5p5"3m;M7  
  洪晃自嘲地称自己这种自由不羁的个性为“痞女”。 &-JIXVd*R  
]gm3|-EiY  
  -1`}|t;  
    对赚钱的手段更感兴趣  a1u4v/Qu9  
  Q~k |lTf  
1uR@ZK  
^tWSu?9  
洪晃笑起来就像做牙膏广告。      r KdsVW  
TXS`ey  
洪晃中学毕业以后,考入美国久负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Varssar学院,学习国际政治专业,成为罗斯福夫人、凯瑟琳.?肯尼迪夫人的校友。洪晃不无得意地说,七大女校各有性格,比如希拉里?克林顿读的那所学校,擅长培养特别专业特别能干的女强人。我们这所学校培养的人大都像我一样沾点艺术气质,比较独立也比较自由散漫。包括我后来回国进入文化圈子办起中文杂志,也是由这个母校所赐。 d6 -q"  
8 Gy*BpmJn  
  洪晃不是目的心特别强的那种人,她属于兴趣性特别强的类型。她说她特别成功和特别失败的地方都取决于这一点上。做事情比较情绪化。 0uPcEpIA  
pSI Xv%1J  
  25岁时,洪晃已是一家外资企业南京代表,年薪高达七万美金。用她的话来说,在80年代中期那会儿,这种薪水都可以买大楼了,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又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拿着这种工资会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PMW@xk^<Y  
pGy k61  
  现在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洪晃觉得要是发财发得晚一点,也许她对钱会更尊重些。但在那个年龄,在洪晃的心目中,一次轻松愉悦的朋友聚会远比这个在当时可称得上是天文数字的年薪更具吸引力。至今,洪晃仍然认为那时的生活很刻板很乏味。每天的生活就是被FOB啊,信用证啊,谈判啊,合同啊包围住,天天都要和别人喝夜酒啊、应酬啊、催款啊、陪人家去卡拉OK啊,我觉得自己已经快死掉了。 ?~#[ cx  
VGu(HB8n#  
  洪晃清晰地记得一个周日,她要去谈判,在一个“大奔”的车后座,她突然间开始哭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生活已经过去了,挣一把一把的钱,坐着一个“大奔”,大礼拜天什么“他妈的”屁事不干,去“他妈的”谈判去。说到这,洪晃的言谈举止流露出近乎于男人般的果敢和豪爽。 8Q{9AoQ3'  
J^%E$ s  
  也许是受了Varsser学院的浸泡,也许是洪晃天生的性格全然,她在1996年辞去了年薪18万美金的首代职位,与情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投资了美国文特出版公司。这个公司的所有投资人都是留过学的华人,大家都想为中国的文化做一点事情。 P4c3kO0  
 M"u=)CT  
  洪晃说,赚钱当然是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也跟钱没仇,但当我老了时,我希望我能告诉我的孙辈我曾经做过点令我自己感到自豪的事,而不是说这辈子就追求个百万亿万富翁。其实谁都对钱感兴趣,但我对赚钱的手段更感兴趣。 EM!S ;i  
B,%KvL&xMX  
  就在洪晃成为一名出版人还没几天,劲头十足的时候,一位台湾人对她说,你知道吗?要想让谁破产,就让他投电影;要想让谁日子不要过,就让他投杂志,要想谁穷一辈子,就让他投画廊。 * LWihal  
O, :|  
  洪晃在被逗乐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正面对着一个大的挑战。但她认为国内必须得有一本本土杂志,她愿意努力去做,而且也有这个信心。最重要的是,她正在做的是从心底里喜欢的事。 !?Y71:_!  
?i\V^3S n$  
  Gm=&[?}  
Q u7ML]e?z  
    情感的一次失败 FeQo,a  
  ^P/OHuDL  
      洪晃是在1986年和陈凯歌走到一起的。当时洪晃正处于对她而言极为乏味的外企首代的生活模式中。认识陈凯歌等一批搞艺术的人,洪晃有一种被解放被解脱的感觉,因此经常在一起玩。 jsr)  
jVN=_Y}\  
  两个人结婚时,陈凯歌正处于拍《孩子王》的后期阶段,还没有真正像现在这样成名。他们离婚是在《霸王别姬》康城得奖之后,正是陈凯歌大红大紫的进修。 m qUDve(  
G\,B*$3   
  洪晃淡淡地说,其实离婚之前,他们已经分开了。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他看着我难受,我看着他也难受。既然这样那就别在一块儿过了。 -vk/z+-^!  
d{@'&?tj  
  洪荒觉得跟一个名人离婚,在中国许多人看来,也许使不得了的事情。直到我离婚后,很多朋友看到陈凯歌做了点什么事,都会主动给我大一个电话说,你看见了吗?凯歌怎么怎么了......。我觉得特别荒谬,如果跟一个平凡人离婚,就部会有这些事了。 pS7y3(_  
JP {`^c  
  这个离婚的决定,是洪晃经过认真考虑后主动提出来的。她说这个决定也不是特别容易做,但大家的幸福毕竟是最重要的。她笑着说,我也怕别人的闲话,但我对自己说,你必须按自己的想法活,我是比较能豁得出去的人,人总有一张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不爱记恨他人。走过来了就念一点别人的好。再说,两个人的婚姻的失败,是两个人对这份感情不够珍惜才出现的问题,两个人都有责任。 <w8H[y"c  
Gl45HyY_  
  回顾过去,洪晃认为最难受的事情就是面对感情分手后的那段调整恢复的时期,你必须面对这不是别人的错,这就是你自己感情上的一次失败。 @H( 7Mt  
0Q8iX)  
  经历了红尘情爱后的洪晃,依然保留着女学生时代的纯真和年轻时代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浪漫。人到中年的她现在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洪晃现在的先生是一位法国人,比她大十二岁,就职于上海法国领事馆。她们相恋九年,结婚四年,现在平稳安宁地过日子。洪晃由衷地说,他对我很重要。 aRI.&3-  
#N64ZXz_  
  洪晃在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之后为自己找到了文化上的定位。结束了在中美文化之间飘荡的感觉。不过,洪晃和先生如今也是京沪两地劳燕分飞,洪晃对此也很不安。她说,也许因为我父母是离过婚的,我也是离过婚的,所以我的家庭慨念比较薄弱。我并没有把家庭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有时想重视它,可是做不到。 $=^}J 6  
$=  2[Q  
  尽管为了事业忙得团团转的洪晃无暇照顾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性情率真的洪晃告诉我,她会做一手拿手的好菜,中、西餐都不在话下,她下一步的打算正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做烤箱里的食品。 fQg^^ZXe"  
]n<B a7Y  
  古语说“四十二不惑”。走过四十岁的交叉口,洪晃认为现在的她才算找准了最合适自己去走的一条路。 Eb63O  
A&%7Z^Pp  
http://www.chinasite.com/content/Literatures/HongHuang/AboutHongHuang3.htm  ="%887e  
.*>C[^  
O:RN4/17  
7^UY%t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5楼  发表于: 2006-06-10   
ttdyz 你以貌取人哪 [eTEK W]  
o_kZ  
她可比我长得漂亮多啦。 l=S!cj;  
v4uQ0~k~X  
那以后我的恐龙帖你也别看啦,吓着你。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tdyz 离线
级别: 连长
显示用户信息 
14楼  发表于: 2006-06-10   
不喜欢她的形象   所以,不读她的文字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3楼  发表于: 2006-06-10   
她的那个劲儿,在北京人那儿没什么,不算是那牛什么烘烘的,以她的资历,她算是非常谦虚的了。 J#iuF'%Ds  
 :fy,%su  
就像小平说的,她的智慧,看事情很精辟,透彻,角度很有趣,再加上京片子的调侃,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hs8s  
^( 7 l!  
咱不能光以貌取女人,不是么?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renée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2楼  发表于: 2006-06-10   
太好看了,还没有来得及读完,先 一下! P#8lO%;  
很喜欢洪晃在采访中表现出的女人味儿!其实,人本身就是立体的嘛。原先只见到她照片的时候,还真不怎么喜欢她,觉得她很自大,后来读了她的博,渐渐就欣赏起她来了
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柴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1楼  发表于: 2006-06-09   
洪晃
我爸爸的逻辑 5C*- v,hF  
b#t5Dve  
2002年6月18日 三联生活周刊 YX3NZW2i  
  b0se -#+  
  我妈妈说,我身上的坏毛病都是从我爸爸身上继承的。 NPa4I7`A  
?"?AH/ED  
  也的确是,我爸聪明不用功,我也是;我爸好吃,好抽烟,不注意身体,我也那样;我爸结过三次婚,我也整整三次。还在比他小得多的情况下,就把这三次都结完了。 %6M%PR~u  
Eb29tq  
  我爸爸退休前是在北京大学教经济的,据他的学生说,他能把经济讲得生龙活虎,据他的同事说,他就是学术文章不好好写,所以别人都当头版头条的经济学家了,他老人家却退休了。 Rx.5;2m  
9~K+h/  
  “文革”时期,我爸和我妈离婚以后交过一个女朋友,两个人吹了之后她去领导那里告我爸,那时候想整人就提“作风问题”,一整一个准,再加上我们家老爷子又是离过婚的人。 ^hT2 ed +  
Lc-Wf zT  
  领导找我爸爸谈话说:“老洪啊,你怎么犯这种错误呢?本来都要让你复课教学生啦。” [+}0K{(O=  
S'@Ok=FSy  
  我爸闷头不说话。领导又说:“老洪啊,干校的苦你还没受够吗?你要是再受一次处分那可就又得回干校了。”我爸听了有点动心了,大概干校挺不是人呆的地方,于是笑眯眯地对领导说:“那我怎么办呢?”领导看我爸有点悔改的意思,就比较高兴,建议说:“老洪啊,这么着吧,我和党委再说一说,你就跟这个女的结婚吧,以前的事儿,就一笔勾销啦。”我爸一听,连想都没想,就说:“那就算了吧,我还是回干校吧。”领导没有见过如此不知好歹的,气愤地问他怎么能作出这种不顾全大局的决定,我爸理直气壮地解释说:“你想想,她没结婚就这么整我,那要是结婚了,还得了!”就这么着,我爸又回干校放了几年鸭子。 zd F;!  
37M,Os1(  
  前几天,我爸爸住进了朝阳医院换肾,他乐呵呵地,开刀的前一天晚上居然和我后妈一起下馆子吃饭,然后又去看老朋友,气得我骂他们两个人都这么不懂事,然后把他们赶回医院。 YuzVh9jTI  
X .K*</(g  
  开刀的当天我们都坐在医院等候他的体格检查结果,手术大夫来了,身后跟着心脏科主任。他们说我爸的心脏不好,做手术有一定的风险,要他再考虑一下,然后又把我和我后妈叫到走廊里,仔细地解释了一遍。我后妈立刻眼泪汪汪,不知所措地回到房间问我父亲是否还坚持做手术,我爸斩钉截铁地说:“做,做,做,要不然什么好吃的都不能吃。”我告诉护士我爸爸坚持换肾的原因,她们都笑了,说:“这是什么逻辑。” Hf30 ve}  
(gcy3BX;  
  我爸爸的逻辑就是这样的,他算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活得比较自在的一个人。我曾经向他抱怨,认为父母离婚让我这辈子不能愉快,他开导我说:“其实你自己活好了就行了,干么老想父母的事儿。”那时候我才15岁。别人都说这句话好不负责任,我倒是觉得,这句话救了我,所以我还是挺高兴继承我爸的逻辑,虽然毛病多了点,但总而言之还是活得挺自在。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10楼  发表于: 2006-06-09   
洪晃文章(七)
省钱 Un5 AStG  
@bnw$U`+  
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版 }ZiJHj'<  
6_tl_O7  
  有一年春节,我忽然感到有必要给自己买套西服穿,我带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和单位发的年终奖金,准备去买一套观奇洋服。 }XCh>LvX  
Q yQ[H  
  去商场之前,我鬼使神差地去了趟王府饭店,结果见识了一下“范思哲”,那儿有一件西装上衣,极漂亮,导购小姐跟我说,喜欢可以试穿一下,我知道那东西贵得吓人,试也白试不如免了。掉回头再去商场看我的观奇洋服,却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好看,索性不买了,把钱存入银行了事。 9u3P>a~b  
/Vx EqIK  
  我之所以认识观奇洋服这个牌子,是因为我看香港电视剧看多了,香港人似乎酷爱穿西装,电视剧里什么人都衣冠楚楚油头粉面,电视剧结尾时总要打一串字幕,说哪几位演员的衣服是由观奇洋服提供。我想,买件这样的西服就行了,还算体面。除了看香港电视剧,我还有一个爱好是翻外国画报。尤其留意其中的照片和广告,这是因为外国字我认不全,所以对图像更敏感。从中我认识了一种瑞士手表,名叫“TAGHEUER”,一见钟情这个词儿不只是说男女之事,我跟TAGHEUER手表就是一见钟情,老想把它搞到手。这种手表在北京城也有卖的,17 000块钱左右,我买不起,但买不起也有好处,因为我不会退而求其次去买别的便宜的手表,这也省了钱。 C}9|e?R[Rz  
2%H_%Zu9  
  后来我总结,看了范思哲就不买观奇洋服,看了TAGHEUER就不买天梭、飞亚达、精工、卡西欧之类,是个省钱的好办法。比如有人问我为什么不买辆车,我就说,美国军用吉普悍马不错,比什么切诺基或北京吉普212强,要买就买悍马,所以不能随便买辆车。 \3F)M`g  
.I^Y[_.G  
  这么说自然透着一股对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劲儿,实际上却是从根本上泄了气。咱们怎么折腾都过不上梦想中奢华的日子,索性破罐破摔,穿条板儿绿裤子瞎混吧。我岁数不小才明白这么个道理,说起来真他妈害臊。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tulip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6-06-09   
其二,引申看,这也可以说是让第三世界分享发达国家财富的一种方式。如果第一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找一个第三世界的配偶,那也许就不需要世界银行这样的官僚机构来平衡地球上的南北关系了。 N5xI;UV9'  
r& :v(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不管生活怎样,开开心心过每一天......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