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读书看到的,摘了一些章节贴在这,更多的大家看以下链接吧!
Q
pmsOp|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60951 E=#0I]v[ U2%.S&wS,e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层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位,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v%RP0%%{s d`/tE?Gw 1. 自己的家是否安全
g=e71DXG2 ? mhs$g> (1) 对房屋进行必要的除险加固,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zH*KYB tu5*Qp\ (2) 固定好衣橱、餐具、橱柜、电冰箱等,防止倾倒。
~jb"5CX d%0~c'
D8a (3) 检查水、电、气以及灭火器。
1Zi,b vC5n[0 (4) 在家具、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横飞。
FEJ~k1z shMSN]S_x (5) 用安装合叶方式固定橱柜、壁橱门,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
nYJTKU !Lh^oPT"I (6)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7k( Kq5w. SC-
$B (7) 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
O/!bG~\Y gy;+_'.j (8) 注意家具的摆放位置和方式,确保安全。
fhCc! \ 5P'p2x#U (9) 整理、重置危险物品,要特别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d%L\^?F P06RJE (10) 找好家中安全避难处。
+L5\; =2
*rA'im o,P.&m{? 2. 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
rgOfNVyJG< W
mm4hkf (1) 饮用水、食品、婴儿奶粉等(至少够用3天的量)。
%H+\>raLz
5j-]EJb (2) 急救医药品(绷带、消毒液、双氧水、消炎药、止痛药、止泻药、纱布等)。
A?@@*$& %b^OeWip (3) 便携式通讯设备(手机等)、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铁锤、胶布、口哨、绳子、工具刀等。
C*G=cs\i 2 6>ZW4Z (4) 现金、贵重物品。
A mwa) UYz0PSV=. (5) 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chEn |>~ YOJ6w 7YAIA%8 3. 如何检查和加固住房
E(i[o? $\?yAE (1)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情况。
?Q72 ;/$ ai0Ut (2) 查看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m`y><.5 ts8+V<g (3) 查看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
"{D|@Bc ^7.h%lSg 4. 如何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_fwb!T}$ zR32PG>9 (1)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36n>jS& <Tot|R; (2)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_kY#D;`:r h)me\U7UC (3)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Q~b%(3 r
lKlpl (4)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g38&P3/ -D^}S"' (5)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84{Q\c I=!rbF;Z (6) 加固睡床。
>[1W:KQA Y1arX^Zb 5. 如何保证家中水、电、火的安全
+GAf O0 EutP\K_Y (1) 准备消防设备,以应对地震后可能发生的火灾;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
8L1oh
j oY=q4D (2) 定期检查燃气、电线管路,煤气罐应予固定。全家人均应清楚总开关位置及关闭方法。
NzW`B^p .WQ+AE8Q (3) 水、电、气等设备使用后应及时关闭。
-uH#VP{0M /CIh2
]#e 6. 住家附近哪些场所和单位需要特别留意
8+Td-\IMk $8crN$ye (1) 熟悉住家环境,清楚哪里是最好的避难场所,预先设计好逃生路线。
g%k` aceZ3U>W (2) 家人间互相约定震后如何联系及会合地点。
c1xrn4f@a ILic.@st (3) 记住附近医院和公安、消防部门电话号码。
+L=*:e\j Y+3!f#exm 12. 临震应急准备要点
0W%@gs5d& >~\89E02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按照政府公告要求,做好以下10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u@
3y&b F]I=+T (1) 备好临震急用物品:检查前面准备的食品、水、药品和日用品,放到一个结实方便提携的“地震包”中,以供随时带走备用。
$v b
,P( c c (2) 建立临震避难场所:可临时搭建防震、防火、防寒、防雨的防震棚。各种帐篷、农村储粮的小圆仓等都是很好的抗震房。
nJbb
zQ,e W#Qmv^StZ (3) 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城市人口密集,人员避震和疏散比较困难,为确保震时人员安全,震前要按街、区分布,就近划定群众避震疏散路线和场所。震前要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资及时转运到城外存放。
l)-Mq@V Ou>v
X[{ (4) 设置伤员急救中心:在城内抗震能力强或空旷开阔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备好床位、医疗器械、照明设备和药品等。
:>81BuMvg 1>Q'R (5) 暂停公共活动:得到正式临震预报通知后,各种公共场所应暂停活动,观众或顾客要有秩序地撤离;中小学可临时在室外上课;车站、码头可在露天候车。
BJS-Jy$- .{S8f#p9T (6) 组织人员撤离并转移重要财产:如果得到正式的临震警报或通知,基层政府和单位要迅速而有秩序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撤离房屋。正在治疗的重病号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少数思想麻痹的人,也要动员其到安全区。农村的大牲畜、拖拉机等生产物资,临震前要妥善转移到安全地带,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要开出车库,停在空旷地方,以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
;2m<CSv!D <s@-:;9~ (7) 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市发生地震可能出现严重的次生灾害,对化工厂、煤气厂等易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单位,特别要加强监测和管理,设专人昼夜值班。
9V.u-^o&
[Ym (8) 确保机要部门的安全:城市内各种机要部门和银行较多,地震时要加强安全保卫,防止资产损失和机密泄漏。消防部门的车辆必须出库,消防人员要整装待发,以便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经济损失。
JO'>oFv_W u(!&:A9JFd (9) 组织抢险队伍,合理安排生产:临震前,各级政府要就地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救人、医疗、灭火、供水、供电、通信等)。必要时,某些工厂应在防震指挥部的统一指令下暂停生产或低负荷运行。
Vj!rT
<@ A$WZF/x (10)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在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订一个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LZ`LL'#Y_ Eaqca{%/^ ① 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对于笨重的房屋装饰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应拆掉。
Hp|}~xjn [0UGuj ②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层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位,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j.:h5Y^N ]p!Gt,rYq ③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d5^<5F D\ H/ ④ 选择避险避难场所:选好家里适合避震的地方和撤离通道,并在住家附近地区选好避难场所。
cc44R|Kr$$ ph2$oO
6, ⑤ 进行家庭防震演练: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以及“一分钟紧急避险”练习等。
AE@NOM7u zT ZVehEe 1. 大震来临时如何避震
&Sp -w?kM >5
b/or 大震来临时避震应掌握三个原则:
4c+$%pq5 {>bW>RO) (1) 因地制宜,正确抉择。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E |R '>(.%@ (2) 行动果断、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住平房,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dz[
bm<T7 pN&c(=If (3)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能安然无恙。但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pHs@uvO g`>og^7g 2. 地震时来不及撤离建筑物时怎么办
D.%B
$Y;G ! <WBCclX (1) 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w
<+_++ |/ }\6L] (2) 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_+
>M RL
[E X5U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降低重心;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枕头等物品或双手护住头部;保护眼睛,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土、毒气等。
T%Pp*1/m7 dXn%lJ 专家建议,在以楼房为主的城市中,居民采取以下策略较为合适:
9GdB#k6W` vOgC>_x7 (1)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国际通用的避震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
s9oO%e< 7}_! (2)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结实的家具下和承重墙根都可作为临时避震场所,最好找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地方(如厕所)或金属管道密集的地方。
:3$}^uzIq &5t :H 8b (3) 特别要牢记不能滞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更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电梯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rbZ[!LA 0ji
q-3V) 5. 地震时撤离建筑物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aV1lJ;0 5yVkb*8HS 地震时,已经撤离建筑物的人,不要以为没有危险了。狭窄的街巷,高大的建筑物旁,随时可能掉落建筑材料、玻璃碎片、广告牌、霓虹灯等,都有可能对行人构成威胁。此外,不要靠近河堤、水渠、陡壁、悬崖、桥梁,要远离高压电线、变压器,尽可能到公园、操场、田野等开阔的地方。
aTzDew -]:GL>b gLsU:aeCT 12. 避震时应采取什么姿势最好
x#C@8Bxq= Q7bq
(1)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Ay{t254/ Q# ?wXX47 (2)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防止地震时的晃动让自己摔伤。
]h9!ei
[ g-vg6@6 (3) 如果时间允许,用被子等厚软的东西保护头颈,用湿毛巾、湿衣服等保护眼睛,掩住口鼻,防止管道破裂,导致有毒气体中毒。如果时间不允许,直接用手臂抱头。
X_$a,"'~) C}5M;|%3) 有条件时,以上三点均要采取。
eb|i3. ~np,_yI 16. 地震时被重物压住受困了怎么办
w-$[>R[hw rNl.7O9b 地震最直接的危害是建筑物倒塌,屋梁、大块木头、墙壁等重物压在受灾人员身上。如果真的遇到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I
KEb#R/ u
z\0cX_ (1) 保持镇定,要有坚定的生存信念,灵活运用平时掌握的救生知识。相信党和政府决不会忘记受困民众,一定会帮助脱离险地。
B ZMu[M Pj?Dmk~
(2) 不要声嘶力竭地呼救,如果周围没有人,乱呼救只会浪费体力。要等看到或听到救援人员到场后,尽量用敲击声求救。被压后,保持体力是最重要的事。
z}Jr^> n,O5".aa< (3)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呼吸畅通。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牢靠的倒塌物、悬挂物等,以免被再次砸到。
MEiRj]t '!1$9o^$ (4)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gEh1HW B%\g kl (5) 不要随便使用明火,如用火柴、打火机等点火照明。通常地震后会有燃气泄漏,此时使用明火,易发生爆炸事故。
A`6ra}U<
4@;-%H&7 (6)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以防中毒。
q*)+K9LRk ZlKw_Sq: 特别提醒:
_DP|-bp D 2-0$F
Q@
/ ·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xdy^^3" MK}-<
&v · 牢记,一定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A8#@1 JmpsQ,, 15. 避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I{:GcS n+1y 地震时,除了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可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危险。
V84*0&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