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下面是引用阿拉拉于2005-03-27 11:52发表的: 1~[GGl 请问卡拉,你好像是专业的文学人才。我倒弄不懂,那么多媒体吹捧贝拉浪漫主义
9mEhZ" ,那么浪漫和浪漫主义有什么区别,在文学上浪漫主义是怎么表现的?爱情场面描写就是浪漫主义?给我们上点文学课。
N|w;wF!3 这是新浪网贝拉访谈
4g?qKoc
i 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5-01-10/3/150899.shtml GuQ# 说她新浪漫主义代表,什么意思。那么咱们66 是现实主义?
$}P>_bq 首先要说一句,千万不要称我是什么“专业的文学人才”。我既不是文学人才,也谈不上什么专业,只是爱好罢了。不要说“上点文学课”,大家在一起交流交流。在网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BG+X8t8\ jR{t=da 你给的题目太大,所以三言两语很难道个明白。我不赞成给作家贴上标签,尤其是给刚刚起步的作家。首先,谈到浪漫主义,那么什么是浪漫主义?我们如何去定义它?这本身就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在网上做了一下搜索,找到这么一个定义,“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这本身可能就是一家之言,但绝对的定义是不存在的。浪漫和文学上的浪漫主义是了不相涉的两个概念,而多数人却把它们混为一谈。浪漫是个翻译词,在中文中也就100多年历史,它的意思是指“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也可指“行为放荡,不拘小节”。如果用上面谈到的定义,贝拉的作品是可以称为浪漫主义的。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叫新浪漫主义,难道就是指现代都市言情?这种用新或是新新都说明了现代语言的尴尬,因为人们找不到更恰当的语言去表达某些人心目中的某种概念。不过,过分去纠缠这种概念是无意义的。
`3.bux~ e*o:ltP./ 公平地说,贝拉应该还算是个不错的作家,至少很勤奋,笔耕不断。不过那些所谓的文学评论家过誉之词,影响了我对她的看法,如”总之,她竟成了一个国际性的人物。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人会只知道贝拉,而不知道鲁迅、巴金、王安忆、余华、韩少功。。。“。至少在目前她还远没成为大家,她不值如此虚伪,肉麻的赞誉。她充其量只是个现代商业炒作成功的典范。中国一流大学的所谓权威倾巢出动为一个不知名的小作家讴歌,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这后面肯定是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根本不存在什么百万美元买断版权的事,你非要无中生,对于读者来说,这不是一种商业诈骗又是什么?这是在愚弄读者。我不愿被人牵着鼻子走。
a]4|XJ_ 29NP!W
/g 我不喜欢贝拉是有特殊原因的。她的作品是写给特定的读者群,就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看的。她的作品有两个买点,一是跨国主题,一是异国情调,那种童话式的故事只能满足那些向往梦幻生活一些读者好奇,却无法吸引我。把911这种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牵强地纳入她童话般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到滑稽,仅仅提到911,怎么就变成”幾乎沒有哪位當代中國作家像貝拉那樣如此地關注人類共同的災難,並對人的心理世界予以了如此深刻的洞察和揭示。”(王寧语) 依我看,貝拉的作品远不如卫慧的,卫慧的《上海宝贝》毕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一部分年轻人迷失的心态。所以卫慧的《上海宝贝》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我毫不奇怪。而贝拉的作品是不可能的。
1wW4bg 5 uKo4nXVtp 说她是新浪漫主义代表,我想可能是指她那种“贵族”式的写作吧,平民化精神上贵族化和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吧。对贝拉来说,纽约和多伦多已经不够吸引人了,所以要去挪威的森林,要去卡萨布兰卡。能不浪漫?
F2v9XMi [yVcH3GcjI 我不同意六六的《王贵与安娜》是现实主义作品,因为它过多地表现了生活中乐观的一面。实际上也是属于浪漫主义作品的范畴,如果我们非要给它个标签不可。不过六六的浪漫主义是平民式的,比较接近大众的生活,而贝拉的浪漫主义是“贵族”式,可想不可及。这是她们之间根本的区别。
D1EHT} .&/A!3pW
我不是个严肃的评论家,坦率地说,我从没看过贝拉的作品,只是看过些介绍。所以说我的评论是虚伪的。
[ ������卡拉��2005-03-28 04:45���±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