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世界领先水平by萨苏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2   

世界领先水平by萨苏

来自萨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8qyx.html rixVIfVF  
Q7{{r&|t&  
所谓学术上的弄虚作假,最多的就是剽窃。 R( ,m!  
Ye$; d ~  
1977年,国际数学联合会给中国方面发来一份邀请函,邀请“陈景润教授”前去做关于歌德巴赫猜想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 atw*t1)g  
(`4&Y-  
今天我们对“邀请函”已经习以为常,出国之前常常要给对方发个信 – 请速发邀请函来,以便我办理签证。我的看法这是“邀请函”的异化 – 以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礼节,哪有催着人家邀请自己的道理? j}`ku9S~  
E7hs+Mh  
陈景润先生的这个邀请函,则是货真价实的,对方连陈景润的具体身份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和他联系过就发来了邀请函,是诚心诚意希望有机会和这位数论研究的高手进行切磋的。 xg8R>j  
>AY9 F|:  
根据一些前辈的介绍,国际数学联合会的这个邀请背后,还有一段和剽窃有关的小故事。 [9j,5d&m  
hwQ|'^(@O  
被剽窃的,正是陈景润。 =sefT@<  
Qr7|;l3  
陈景润先生八十年代以前为歌德巴赫猜想做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1+2的问题上。但是,在1971或者72年,苏联的数学研究院却有一则消息传出,说是他们攻克了1+2的证明。 :SWrx MT  
%d40us8E  
当然了,苏联方面颇以这个成绩为傲,内部的表彰,宣传都搞得轰轰烈烈。 27,c}OS5o  
l*huKSX}  
不料,第二年国际数学联合会的年会上,这个成果却遭到当时国际公认的一些数学大家共同的怀疑。苏联方面十分不满,索性派出研究出这个成果的科学家前往对质。 2I& dTxIa  
{v|ib112;  
对质的结果,苏联方面惨遭挫败。 }2:q#}"  
G)c+GoK  
失败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 – 苏联人是使用了陈景润在1966年的研究成果。 7FD,TJs  
y7+n*|H  
陈景润先生研究1+2问题,成果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G l2WbY  
5wha _Yet  
第一个阶段是1966年前,他完成了对1+2问题的论证,但方法极为繁琐,在关兆直先生的支持下,陈将这部分成果以简报的形式发表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当时的结果是在国内数学界颇为轰动,但大家基本没看懂 – 也来不及看懂了,很快文化大革命就展开,华罗庚,关兆直等都被打倒,研究工作全面停车;第二个阶段是1972年前,陈研究出了新的证明方法,并进行了广泛的验证,但是,这套内容,不够系统,也很是晦涩难懂;第三个阶段,是1972年后,陈景润找到闵嗣鹤先生,通过闵先生的艰苦工作,终于理顺了头绪,这可是个艰苦的工作,闵先生花了三个月才弄明白陈先生的证明方法,自叹这次审稿三个月要少活三年。至此,“陈式定理”才算正式定型。 9I$} =&"  
_MuzD&^qE  
闵先生1973年冬天去世,说起来,要是没看这篇稿子,也许能够和大家一起唱祝酒歌呢。 /m,i,NX07  
fY?:SPR+  
苏联方面这个学者,是借助了陈景润1966年,也就是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作为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而如传闻所说,陈先生第二阶段的工作中,曾一度将部分成果写成论文,投交瑞士的某国际数学期刊。这在当时的研究工作中是有先例的,不过弄不好就会成为斗争的尾巴,所以陈对投稿这件事没有声张。 +$xw0)|  
2(Yg',aMY-  
这份稿件,由于内容还不成熟,瑞士那边基本上是没有看懂,所以也就没有及时发表。即便看不懂,参与审稿的有关科学家还是深受启发,从中受益匪浅。不发表不是水平不够,是要琢磨清楚了再说。这时西方数学界已经有了“陈景润教授”的大名,而且有人对他的研究颇有兴趣。 B&y?Dc  
 )s4: &!  
就在这时,苏联人的成果公开了。 AK%&Kq&PaY  
bg_io*K  
这种改头换面的东西,蒙外行可以,内行面前可是走不通的。当然,在知道陈景润第二阶段研究成果的大家看来,这个剽窃就太明显了。 ~ 4Mz:h^  
lj:.}+]r  
于是,在对质中,只要对一些细节问题深入下去,苏联学者就瞠目结舌 – 因为陈景润1966年的成果,毕竟只是在《科学通报》中发了一个简报,其内容并没有完全发表,其中细节可不是通过一个论文就能推断出来的。 SGba6b31  
ld):Am}/o  
苏联人很丢面子。 p#-=mXE/2  
{K}Dpy  
那么,明知自己的成果站不住脚,还要拿出来对质,苏联科学界怎么会作这样愚蠢的事情呢?原因是负责科研的苏联官员,也不知道这是个剽窃的成果。如果归纳一下,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 苏联学者为了完成根据政治需要提出的科研任务,不得不利用了陈景润先生的早期研究成果,弄虚作假。这个弄虚作假搞得很“科学”,因为陈的论文发表在中国,当时中苏两国学术交流早已冻结,这个剽窃无疑没有人会到苏联来抗议,而苏联国内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中国人在几年前取得的这个成果。 Cbl>eKw  
>j*0fb!:]  
应该说苏联学者的考虑是很有道理的。不幸的是,当时苏联与西方的学术交流也很少,陈先生寄到瑞士的稿件,苏联数学界自然也无缘得知。 bv7xh* /  
}_}    
所以,当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专家们产生怀疑的时候,苏联官员是理直气壮而且深感不平的,至于具体作研究的学者,事情到了这步田地,也是没有勇气来说明真相了,只有硬着头皮来对质,期望侥幸过关吧。 qn{4AWmJ  
1?3+>  
这次对质的结果,是“陈景润教授”的影响骤然增加,其消息传回国内,直接促进了对他的研究的重视,成了陈景润先生研究成果迅速公开的催化剂。 9j5|o([J  
wZ69W$,p  
苏联人这种弄虚作假,和我国后来学术上经常出现的某些问题,如出一辙。 %_CL/H   
o|c&$)m  
关于陈景润先生,可以多说几句。我还记得年少时听说的一件有关陈先生的趣事,这件事和陈先生的“夫人”有关。 qFLt/ >  
.IVKgQ B  
大家都知道陈景润先生的夫人是由昆女士。应该说陈先生能够与由昆夫人组成家庭,是他生活中一件极大的幸福事情。生活中的由昆夫人有着鲜明的个性,不但富于女性的温柔典雅,而且遇事干练果决,不让须眉。我想这是和她的军人出身有关(从过军的人气质上会有一些特殊改变,这一点河里的西河泳者等朋友可能深有感触,前几天接触一位名医,据他所说,在癌症患者中,生命力最强的人群中曾经在军队中工作过的人占了很高比例,平均比军队以外的人生存期长一年到一年半,盖因为其身体底子好,而且意志坚定)。所以,与由昆夫人成家,使陈先生长期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堪称夫唱妇随,良好互补。与由昆夫人结婚后的那段时间,是陈先生身体最好,也最安定愉快的时光。 aY;34SF  
p@O,-&/D  
然而,我记得的这段事情却和由昆夫人无关,是他们认识之前发生的。当时陈先生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成为大家的偶像,一时外人看来星光灿烂,今天所说的“粉丝”遍布全国。 g& f)WQ(  
vu}U2 0@  
结果,就有个很漂亮的女的从某地找了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太太上京寻夫。 }NRt:JC  
Aq7`A^1t$  
陈先生一直单身,哪儿来的太太呢?大家都不相信。然而这位“太太”却坚定得很,说得头头是道,言之凿凿,一点儿不象在说谎。那时候来找陈先生PK歌德巴赫猜想的科学狂人很多,都有自信自己的成果比陈先生厉害。但是敢自称陈太太未免太过分,这玩意儿可不是有自信就能胡来的。 1zw,;m n  
gg8)oc+w  
但是,她说的很多内容,和陈先生的经历并不吻合。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她在说谎,可作风问题当时又不是一件小事。 0pl'*r*9  
=<)/lz] H  
怎么证实真假呢? %e)vl[:}  
mG\9Qkom|  
当时的某位老大非常聪明,很简单就解决了问题。他一口气叫进来六七个戴眼镜的研究人员,让这位太太认哪个是陈景润。 >Q ^ mR  
;]=@;? 9  
结果,就是乱指了。 mG@[~w+  
W$&*i1<a+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 !0|&f>y  
R>1oF]w  
在学问上弄虚作假,和冒充陈景润夫人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干这个的也不是精神病患者。那么,好好的学者,做这种事情不丢人么? ?I:_FT  
[+#k+*1*o  
有趣的是,一些老科研工作者,对国内发生的一些类似现象,还有一点同情。 .6y*Z+Zg  
?iEn~9WCS  
黄昆先生曾经主持揭穿了一起很严重的弄虚作假事件。当时,上海某大学自称做出了某种世界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芯片,也通过了鉴定。但黄先生十分狐疑,看了结果总觉得不踏实。于是要求对其进行检验,经过反复的追踪,最终证明,这份成果,不过是利用买来的芯片造假而已。 wZbT*rU  
&5sPw^{,H  
g\?07@Zd|  
黄昆院士 SG&H^V8  
rc7c$3#X  
可是参加这次揭穿骗局的学者,也提到其中体制方面的问题 – 当我们申请课题的时候,总是要把很大精力放在写报告上,报告写得越花哨漂亮,取得经费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科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钱恐怕是问题很大的,但仅仅有钱也不表示就能出成果。为了申请经费,有些人只好违心吹牛,到时候要成果了怎么办?有时候就给逼得弄虚作假了,苏联人在歌德巴赫猜想上是这样,我们现在有时候也是这样。 m=/HUt3(&0  
k6GQH@y!  
黄昆先生自己申请课题的时候,就碰上过这样的事情,审批课题的是黄先生的学生,然而不能不秉公办事,看完申请报告,问黄先生:“您这个课题,批了您这一百万能不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呢?” oHp"\Z&  
(n_.bSI  
黄先生何许人也?全国第一批科技重奖仅仅四个人,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位是钱学森,袁隆平和王选),黄先生怎么回答呢? 0(9gTxdB  
(~! @Uz5  
黄昆先生听了问题,笑笑,很实在地回答说:“你给了我这一百万,我能看到外国人跑到哪儿了,但是要追还是追不上的。你要是不给我这一百万呢,我连外国人跑到哪儿都弄不清楚。” H 8 6 6,]  
"*V'   
黄先生的课题,最后还是批了,但也就是黄先生吧。换一个人,如果不写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怕这次申请只有告吹。 3RxR'M1  
&B=z*m  
世界领先水平,可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达到的,有时候明知这是要求过高,还不得不逼着自己胡说八道,这就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了。 *f{4 _ts  
zV;NRf) 9.  
黄先生在朋友间说过,如果让我来分配科研经费,我不按课题的。我就只管选人,选一百个人,每人给他五万经费,你就自己研究去吧,这样,可能倒真的能出成果了。 yB=R7E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8-03-12   
自己感叹一下年年春天播种谎言的种子。 pU,\ &3N  
,I+O;B:0  
对这话“世界领先水平,可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达到的,有时候明知这是要求过高,还不得不逼着自己胡说八道,这就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了。”太有同感。 3-n&&<  
s| Vs#o.P)  
老五,你上报的“果果”水分怎样?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arthur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8-03-12   
好象黄昆文革时挺红的,当年我曾见过他一眼,感觉他很年轻。大学时到是上过他英国太太的课,想起来挺逗的,因为她中文不好我们经常胡弄她。
垂涎三尺,非一日之馋。
pool1989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8-03-12   
从小就学习陈,还想过象他一样当名科学家呢~
我要你们 幸福微笑......
水做的鱼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8-03-12   
是哦,好多牛人看上去都很普通。反而是假牛的老远都能闻到牛X烘烘的味道。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echozhang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5楼  发表于: 2008-03-12   
引用
引用第4楼水做的鱼于03-12-2008 21:38发表的  : /^&$ma\  
是哦,好多牛人看上去都很普通。反而是假牛的老远都能闻到牛X烘烘的味道。
!VrBoU4<d  
2!{_x8,n  
是滴是滴!!!
第一要真诚,其次要善良,最后要我们永不相忘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6楼  发表于: 2008-03-12   
引用
引用第5楼echozhang于03-12-2008 22:21发表的  : )IE) a[wo  
M49Hm[0(  
E 6!V0D  
是滴是滴!!!
a1weTn*  
我什么牛人都没见过
echozhang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7楼  发表于: 2008-03-12   
引用
引用第6楼username于03-12-2008 23:50发表的  : a+\s0Qo<  
a\I`:RO=<Z  
我什么牛人都没见过
)#Y:Bj7H@2  
I]ol[ X0S  
我见过六六!哦耶!
第一要真诚,其次要善良,最后要我们永不相忘
username 离线
级别: 军区司令员
显示用户信息 
8楼  发表于: 2008-03-12   
引用
引用第7楼echozhang于03-12-2008 23:52发表的  : 11yS2D   
8L(KdDY  
 N/AP8  
我见过六六!哦耶!
5{8,+ Z  
偶,偶,偶,偶,偶, 泪奔中。。。。。。。。。。。。。。。。。。。
安庆人 离线
级别: 班副
显示用户信息 
9楼  发表于: 2008-03-13   
喜欢看萨苏的文章,上次看他写一些教授的逸文趣事,很有意思~~~~~~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