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过《蜗居》之后,总会有很多情节萦绕眼前,有多种情绪混淆在一起,这真是一部拍很精致的电视剧,拍得真的很细致,体现在哪呢?细节!细节真的很重要,有很多的细节处理得真的很好,看似水到渠成,不留痕迹,其实是编剧和导演花了心思的。用一些细节的铺垫和隐约的暗示顺理成章地推进着剧情的发展,让人看了很舒服,很真切,很真实。细细地去想每一个人物,不仅是主演,就是那么一个个小配角也很丰盈充实,导演也很会用演员,曾经拥有过大家产现在却落魄困窘的本地人李奶奶、没学问没见识的儿子、没头脑的当保姆的小市民儿媳、和海萍一起赖礼金的同事,让海萍加班的戴眼镜的那个领导,都很活灵活现,代表着不同阶层的人,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现实,思想有点乱,还是一个个说吧,看看能不能理清,先进行一下人物分析: DXj_\ R(}
3 }Z
[d
一、海萍和苏淳 W/U&w.$
a%>p"4WL
同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毕业非要留在繁华的大都市,都是来自小地方,他们回家乡的话,同样是买房子的问题一定不会这么艰难,而且职位和社会地位也会比现在要强好多,苏淳有句话说回家乡他也许都当上副处了,还说“人离乡贱”,也不无道理的。苏淳事业上是勤勤恳恳的技术人员,他的性格也注定他只能搞技术,被人误解提了科长后,他如坐针毡,干不了,不是任何人都能当得了领导的,心里不踏实,想远离宋思明的圈子,下决心辞职开小打小闹的网店,很符合他的性格特点,如果换个角度,他可以利用提科长的机会,利用宋思明的人脉和公司上层搞好关系,借着这个机会完全可以翻身的,但他没有,他的性格使他干不出来那样的事。在家里他是个好好先生,老婆永远是对的,不对也对,不管要强的老婆怎么折腾,他都顺从,永远哄着老婆开心,被老婆说没本事挣不来钱时他是最郁闷的,这也是普通男人的无奈,不是每个男人都能白手起家豪宅别墅奔驰宝马的,但就是怕人比人呀,人家能你为什么不能,因为你确实没人家那个本事,这是事实也是无奈,被老婆指着鼻子说到脸上的时候没有哪个男人能受得了,最精彩的有一段因为1元钱两人争吵就特别生动鲜活。(海藻回家看到小贝1元钱买的芦苇花是一个很好的讽刺)。两个人的对话和吵架的台词都很平实真实又有深意。争强好胜不服输的海萍执意留在繁华城市的理由是:说家乡两个小时就逛完了,没有这个没有那个,更贪恋城市的这个建筑那个塔的,海藻也有句台词大概是“你说这个建筑那个塔好的,你会天天去吗,去得起吗,只能远远观望,和她们的生活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就是喜欢那种氛围,不惜吃着白面条也要留下,相信自己对于这个繁华城市来说不会永远是外来者,相信总有一天会融入这个城市,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员。海萍的性格使她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奋斗,她想留在这个城市,一无反顾坚定坚绝地留下了,她想在这个城市扎根买房子,她努力去买了,(也有一个很讽刺的细节是她选好房子那段,“江苏移动欢迎你”,那么玩命的想在江州买房,选完可心的房子了,居然出了江州了,还要三个小时的车程)结局安排最终她都实现了,有了自己的房子,通过患难也改变了对苏淳的看法和态度,和自己思念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跻身成为她渴望的‘房奴’,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位置,办起了学校,和她自己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给马克上课前的熬夜啃英文背课,教日本小孩前设计小游戏备课,她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的,没有只注重钱而敷衍上课,和日本太太的争执,没有因为钱去迎合日本太太而放弃原则。(其实她醉酒时和马克也是有可能出轨或一夜情的,可编剧安排马克是个君子,没有趁人之危,在此剧中也不应该发生这样的插曲而影响全剧的主线)。结局最后的场景在海萍的新学校开起来了,让大家仿佛看到美好的未来,其实这并不是生活的结束,这是一个进程,是一个发展中的生活,承现给大家那么生活中的一段。 (q+U5Ls6
oXG,8NOdC
二、海藻和小贝 GH2D5HVN
*9}2Bmojv
海藻单纯无心计无城府无野心无理想无抱负,她过着随性的生活,对未来没什么明确的计划,对房子对物质也没什么追求,只因为想和姐姐在一起努力考了名牌大学,只为了和姐姐生活在一个城市留在姐姐身边,如果没有这个姐姐,她一定会听父母的话考家乡的学校,毕业后留在父母身边工作,找一个平常的男友,结婚生子过着平凡知足的小日子。只因为姐姐的意愿和她对姐姐的依赖这个理由,她才来到并留在繁华的大城市。遇到了纯情的小贝,享受着爱情的甜蜜,MSN聊天,MSN发的情歌,穷逛街,行兼走,500天的纪念日,这是同龄年轻人的简单甜蜜爱情,美好纯洁,小贝也是海藻口中的最爱。直到姐姐两次需要借钱的时候,海藻没想到小贝不愿意拿钱出来帮助解决海萍的问题,因为对于海藻来说,海萍是她的至亲,她宁可自己一辈子不买房也想帮助姐姐实现愿望,而对于小贝来说,他仅仅是未婚女友的姐姐,和他没什么关系的,海萍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不能因为自己的愿望去破坏别人的计划,小贝辛辛苦苦攒的6万块钱,是为自己结婚时要买房用的,他不能全部拿出来“救贫”,他得先为自己打算,他为自己考虑的所思所想是很正常的思维,大多数男友都会这么做的,很有代表性的想法和做法,不能说他是自私,生活中的小贝太多了。第一次是因为海萍要借2万,小贝不肯,而在路虎车上宋却能随手就拿出了钱主动借给海藻,而后来她确定宋对她确实有好感,而老板想利用这种好感的时候,她反击了,不惜辞职和老板大吵,在老板让她送计划书的同时,她提前和小贝说借了别人钱,要借1万2还钱,拿了2万块钱和宋执意借口送的手机坚决地还回去的时候,她是在心中有明确选择的,她选择的还是小贝。当她认为和宋已经划清界线的时候,面对海萍因为付完房子首付知道苏淳借了6万块高利贷的崩溃,海藻要小贝帮忙,小贝的还是为自己打算不肯再“救急不救贫”地出钱,她才会转而求助于宋的,如果小贝当时依着海藻把自己攒的辛苦钱都慷慨地给了海萍,海藻就不会求助于宋了,也就没有那后来因为借钱明知自己还不上复杂的矛盾的半推半就的和宋的瓜葛了,小贝之所以没能把钱拿出来,也能说明他爱海藻爱得还是不够深不够彻底,没有完全体会海藻的心意,没有真正彻底地急爱人之所急,想爱人之所想,海藻对小贝说“你知不知道你搂着的这个女人的命都是海萍给的,如果不是海萍坚持,就不会有我来到这个世界”,这是海藻的角度,可是以年轻的独生子的小贝是体会不到这话的深度的,如果小贝预先知道因为这6万块钱,他会失去海藻的话,他也许会选择把自己辛苦攒的钱拿出来,而宁愿继续和海藻过着租房的快乐生活,那样他们以后的矛盾就会以其它形式出现了,但当时以他的阅历和思想没有意识到也没给他权衡得失的机会。当小贝发现她和宋的私情后,小贝的痛苦令徘徊的海藻羞愧自责,马上和宋断了,想用后半生做牛做马来弥补她对小贝的伤害,其实她只是想想,现实中是做不到的,海萍说的对,破镜是无法重圆的,即使表面圆了,那道裂痕也是永远存在的,会一直有根刺扎在喉咙上的。与其在自责和负感情债中过日子,不如分手找个别人重新开始呢。编剧利用了一条短信,引起了小贝的爆发,其实小贝的爆发是迟早的,年轻的小贝以为自己可以忘记丑恶继续和海藻过从前无忧的日子,那是自以为是其实是做不到的,小贝的离开是必然。 O@jW&-;
{uEu
^6a5
三、海藻对宋思明 L*tn>AO
,o-BJ
069
海藻的性格特点没有鲜明的个人意识,从小她对海萍的依赖,对小贝的依赖,后来又因为宋的无所不能而产生的依赖,都表现出她的被动性格。她和小贝在一起过的是正常的小日子,热恋中的年轻人的共同爱好话题和乐趣,简单真实,无需猜忌,无需揣测掂量,小贝庆祝500天纪念日,海藻甜蜜的在心中认为她将和小贝幸福的过一生。而遇到了她非常想帮姐姐解决钱的问题,认为理所应当小贝会帮忙,小贝不但没和她同一战线又搬出自己的一套理论的时候,她才倾向于宋的,她同样的想法宋理解赞同表扬,说她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不同意小贝的说法和做法,慷慨答应借钱而不问数目,还出主意“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想从根本上帮忙解决问题,介绍教马克中文的机会,当然他有私心想通过这件事多接触海藻。当她想帮姐姐租一套房子时,和小贝只能看中介,而在宋那她的随口一说,宋就拿出房钥匙让其白住。当姐姐因被迫辞职拿不到奖金的时候,海藻因为海萍的郁闷而心情不好,怕姐姐没好心情过年,小贝只能让海藻安慰海萍想开点就算了,而宋却为了讨海藻开心,给他出主意开病假条,让海萍出了那口恶气。人就怕比啊,面对这样一个无所不能哄着自己开心的成熟男人,海藻能不动心吗?当苏淳出事后,小贝找律师,办取保候审都无望,剧中这个情节有些生硬了,通过宋因为一个理由给正在派出所陪海萍的马克打电话知道了苏淳的事,然后在背后帮忙运作,不用钱就办了取保候审,出面促使两个厂家联盟,撤诉,不但无罪苏淳还被老总直接提了科长。如果没有宋思明的背后运做,苏淳铁定是要坐牢的,海萍肯定要痛苦的,海藻看着姐姐痛苦会更难过的,这些都没有发生,是因为宋思明知道海萍在海藻心目中的地位,他可以在分手后不露痕迹地去做这些,正如他所说,表面装着不带私心去做这些,其实他知道如果海藻知道这一切是他做的时候,依海藻的性格会感恩于他的。宋做这些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哄海藻高兴,他有那个能力,钱在他那已经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工具,他可以用这种工具去换海藻开心,他愿意,钱能解决的问题在他那里都不是问题。仅凭着这一件事,海藻都足以委身于宋了,但编剧很厉害,并没用这件事直接把海藻推向宋,而是利用了一条未舍得删的短信,让小贝爆发后决裂。这个时候海藻是有机会开始新生活不去找宋思明的,因为她不知道宋背后为苏淳做的那些事,但她还是在懵懂中并不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去找了宋,而宋给他的如父如兄的宠爱和呵护是她最不舍得放手的,也是这种性格因素,使海藻在这个时候又会来找宋,情节符合其性格特点。宋本以为是哪个环节走漏风声海藻是因为苏淳的事来报恩的呢,结果不是,海藻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就说自己不冤了,其实也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踏实的借口,(当时海萍给海藻打电话的时候说“你猜是谁帮的忙”海藻心虚的问“是谁?”的时候,她心里是有点期盼和疑问会不会是宋呢?当海萍说是马克的时候海藻长出一口气中又有着隐隐的失落),海藻在并不知道宋默默救了苏淳而来找他,也让宋很高兴,如果没有救苏淳的因素,因为海藻心里有宋,还是会在无助的时候来找他,认为海藻还是对他有感情的,直到那晚海藻第一次对他说了“我爱你”,令他是无限的满足的。等到后来成了宋的专职情人后,海藻的表现也是合情合理的,她没有小贝添补她时间上的空白,她自然会想让宋多时间陪她,对宋无所不能的依赖让她什么都想走捷径了,表现出人性的贪心嘛,本来对物质是没什么概念的,后来陈寺福说买给海藻买了宝马,海藻小心翼翼地看宋的表情,让宋找人考驾照,都体现出海藻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慢慢倾斜。编剧也许是想警示世人才让海藻最后流产又摘除子宫的,即使流产也不一定要摘除子宫的呀,不能做母亲将是一个女人永生的痛,这也许是作者想表达一种做错事要付出代价的用意吧。如果海藻把孩子顺利生下来拿着宋留的500万领着孩子和马克去了美国这种圆满结局的话,在现实中不是不可能的。海藻流产并失去做母亲的机会,把500万还回政府,才符合电视剧所要表达的主流正义吧。剧中以海藻随马克去美国为结局,此生不可能做母亲的海藻去了美国会有幸福的生活吗?是个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机会,也个可以进行任何种猜测的未知数。 X$w ,zb\
:&Xy#.un
四、宋思明对海藻 L 0kK' n?
PdG:aGQ>
宋思明努力奋斗拼搏二十年到了官场可以呼风唤雨的位置,多年官场世故圆滑的磨砺,利益权利之争,官商之间的灯红酒绿,长时间隐藏着自己,迎合着别人,喜怒不形于色,精明谨慎地戴着面具把自己的内心层层包裹,刀枪不入,滴水不漏,运筹帷幄,使他几乎都以为自己就是这样金刚不坏没有弱点,直到他遇见了海藻,那清澈的眼神,无知的莽撞,单纯无城府的性格,触动了他内心最深处那柔软的一角,正如他自己所形容的,海藻是宋思明的脚踝,是他的弱点。最后也真如他所说的从调查海藻那开始打开了无从下手的案件的突破口,这也是一种讽刺,他明知道海藻会成为他的弱点,明知道也许会发生不可掌控的局面,还是飞蛾扑火般带着侥幸心理想拥有海藻。剧中张嘉译把宋思明演活了,学识渊博,沉稳淡定,睿智精明,小小的霸道,对海藻温柔多情,有求必应,宠爱呵护,满足了女人对情人的所有想像,我想现实中的情人是不会如宋思明般完美的。海藻因为要借6万块钱去求助于宋是剧情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她借钱的同时,也隐约知道自己会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她宁愿。而宋思明认为海藻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和他告别了,以后也许再也见不到她了的时候,海藻的突然出现,当然会令他欣喜不已的,他当然会伸手帮她,心里还好笑着海藻口中的“一大笔”在他眼里不过区区6万块钱,我想即使不是为了得到海藻,他也会愿意帮她,因为他说愿意借钱的时候,在海藻那里看到的崇拜的眼神和表情就让他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单单是这种感觉都足以让他宁肯拿出6万块钱的。剧中的反映宋是深爱着海藻的,知道海藻怀孕后许诺可以给她婚姻,执意要那个“他们两个浇灌的花朵”,后来知道自己即将出事,狠着心用老婆加上卖房酬的买命钱拿出500万为海藻铺设未来,计划让马克把她们母子带去美国,在美国会有更宽松的环境让她们母子生存。还讲那个富翁对妻妾子女态度的故事,显示了他为保护海藻的良苦用心。 最后当她知道海藻去医院的情况后,带着故意和货车相撞,很凄美地死去了,这个结局对宋思明来说真是要比坐牢来的凄美,让人心里隐隐的痛,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 Rt{qbM|b&
应该说他的结局是最惨的了,他没有对得起任何一个人,首先对他乡下的父母他不能再尽孝,反而会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悲伤,也辜负了当年把上大学机会让他的弟弟,没有回报弟弟什么,也同样辜负了岳父的托付,让妻子中年承受自己感情的出轨,然后丧夫,坐牢,对于孩子,宋错过了很多见证孩子成长的点滴,最后也没尽到抚养教育的义务,对海藻,他虽然给了短暂的柔情和预想的未来,最后带给海藻的是永生的痛,在单位里,也不是一个好的人民公仆,敛财,人命,最终跳进自己挖好的坑,埋葬了自己,还有比他更惨的吗,真的很警示世人吧。 d_B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