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诗”趣文 =M-=94
发布:2010-1-16 19:33 | 作者:hxkc | 来源:本站 | 查看:52次 | 字号: 小 中 大 $Z)u04;&@
fWJpy#/^*K
一首五言诗如下: K!\v?WbF
太窥门夹豆,丫洗盆漂姜, -B-G$ii
况腰三百假,肉头一黄香。 ?0:]%t18
“诗人”解释道:太太从门缝向里面偷看,两只眼珠象门缝夹着两颗豆子。丫头洗脚,好像两块生姜漂在脚盆里。二哥的腰包里有三百文钱,但那钱是假的。内人头上插着一朵黄花,那花是香的。 t!3s@
f$:Y'
$Z1
这种诗不是他本人解释的话,谅诗仙也猜不出写的是什么。而无独有偶。时隔多年,我又看到一首如出一辙的臭诗。说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唐中宗时有个叫权龙襄的左卫将军写过一首《述怀》,曰: R4 eu,,J
檐前飞七百,雪白后园僵; `oNJ=,p
饱食房里侧,家粪集野螂。 39O rY
此公解释道:鹞鹰在屋檐前飞旋,能值七百文钱。洗过的衣衫凉挂在后园里,晒干后洁白如雪僵立不动。吃饱了饭就在房子里侧身躺卧。家里的粪便,必然会招来许多野外的屎壳郎。 z0LspRaz
X7-*`NI^
宋人刑居实《拊掌录》记载:有个叫李廷彦的人写了一首诗呈给他的领导请教,领导看到里面有一联句:“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深表同情,说真是祸不单行,要他节哀顺变,李廷彦连忙说:其实并没有这种事情,我是觉得这样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其领导哭笑不得。 qZF&^pCF}
=cV|o]
民国年间的臭诗之最非山东军阀张宗昌莫属。当时国人称他为“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不知多少兵,不知多少钱,不知多少老婆)将军。他的诗极具笑料。其中以《俺也写个大风的歌》最为著名: (8m_ GfT
6HBDs: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O'(Us!aq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NUVKAAgMX
g(i6Uj~)
据说这首诗还是经过清末最后一科状元王寿彭润色过的。王寿彭本也不可能中状元。慈禧生日,主事的特意把这个叫王寿彭的人找来,给她祝寿,说这是祝她寿如彭祖一样长。慈禧一高兴,就给了他个状元。1925年张宗昌统治山东,请王寿彭做山东教育厅长,并尊他为老师,让王教他作诗。果然长进不少,竟出了一本诗集曰《效坤诗钞》(效坤为张宗昌的字)分赠交好。这个被人暗杀后暴尸于地无人愿意收尸的土皇帝做人令人发怒,作诗却实在令人忍俊不禁,他曾写过一首《天上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而另一首《大明湖》多少还有些情趣:“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e@ o?
,*W~M&n"m
张宗昌遇刺后,接替张的“山东王”韩夏榘也是一个作臭诗的活宝。他曾写过三首臭名昭著的诗,一首是《游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边细来下边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边细来上边粗”。另一首《咏城墙》:“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边锯”。第三首《趵突泉》:“暴突泉,泉暴突,三个眼,一边粗;咕嘟,咕嘟,咕嘟”。让人读了实在喷饭。其中《趵突泉》的“趵”都写错了。 mhrF9&s
`>UUdv{C
张,韩之诗臭而为人所不齿,关键还在于他们人品的卑劣。其实,20世纪初叶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当时的文人基本上都是古文底子。写白话文现代诗也难免力不从心的。比如胡适先生曾写过一首《相思》诗:“总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番细思量,宁可相思苦。”这种诗出自如此国学大师之手,未免有些乏味,相比之下 ,他的另一首白话文诗《兰花草》韵味就浓多了:“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诗几十年后经谱曲,一时风行天下,大家耳熟能详。 bDl#806P L
|Io:D:
曾经写过《女神》,《屈原》的大学问家郭沫若先生也曾经写过他自己也摇头的诗: \k=dqWBr7
“从长沙到湘潭, N4,oO H~
坐汽车三小时半, bu6Sp3g
真方便。” LQ k^l`
郭沫若自嘲: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 Az y`4
大跃进时,他也曾写过如此头脑发热的诗作: jC[_uG
“不见早稻三万六,又传中稻四万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