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991972/ :[L{KFQU ?x:m;z/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现在十分流行的网络语言,非常适合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
S2Zx &D/_ xy2\'kS`G 疯狂迷恋黄巢的人中就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宋江。《水浒传》中记录了宋江那首非常有名的反诗,“他日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W*V2`0> Dz,uS nnm 很多人被宋江这句话,感动了好久,激动了好久,但是他们不知道,宋江此诗并非赞扬黄巢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义行,而是在崇拜黄巢曾经杀人无数,而且杀人的方法是那么的残忍。
IZ+*`E DD2a
du^ 宋江和他的兄弟非常忠实的做了黄巢的Fans,在《水浒传》的篇章中,我们多能看到这些所谓的正义英雄们动辄就杀人全家,甚至屠城屠庄的行径。
Po!oN~r lrCm9Oy 我只能这么说,宋江无耻的样子颇有黄巢当年的风范。
\'[3^/(' '^hsH1 XxhsPFv )r=9]0= 黄巢其人
=\M)6"}y} *f{
7 中国历史上真是到了活不下去才起义,后来又能够善待百姓,善始善终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
'-`O.
4u {":c@I 其他的所谓农民军起义领袖,穷苦出身的多无朱元璋的见识,有见识的却无朱元璋对于人民的那种朴素的感情。
j0AwL7 R'Sa?6xS4 黄巢属于后者。
6@&fvf >+L7k^[,0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贩卖私盐的家庭。要特别说明的是黄巢家中并不穷,而且可以称的上是小资。
<[bQo&B2 E jh>N_cp 《新唐书》上说他:“世鬻盐,富于赀。”
U> W|(Y YFG-U-t3 因为家族里干的就是犯法的买卖,所以黄巢家族实际是很有黑社会背景的,而且江湖地位比较显赫。黄巢自己,因为常要出去和那些不要命盐贩打交道,还要时常和官府动刀子,所以黄巢的武功是很过硬的,弓刀马箭是样样精通(《新唐书》:“善击剑骑射。”)。
F@g17 aa 5$anqGw 黄巢不仅武艺好,也颇爱读书。
4/b(Y4$,[r hl`u"?rg 黄巢很想把自己黑社会这个污点洗干净,而转作仕途,做个白道的人。所以他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是考完才发现,自己赖以自豪的那点文采,不足以为自己博得功名。
HB%K|&!+ g&Z"_
7L~ 黄巢科第失败后,没有在自己身上来找原因,而是把这种心有不甘转化成了一种对唐王朝的愤怒,我黄巢文武双全,难道没有资格在你这里混上个一官半职吗?
Og+)J9#
vxb@9eb!H 此时,黄巢的一种报复的心理油然而生。他难以排解心中的郁闷,提笔写下一首名篇,被记录在了《全唐诗》中,而这首诗在一千多年后,还被大导演张艺谋引用了一次,大大忽悠了一把观众。
_jW>dU^B b~1iPaIh {&E?<D2_& yGRR8F5>( 《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I[@ts!YD "";=DH :*=Ns[Y %y
eu" 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在黄巢写下这首诗篇之后,一个人已经彻底的转变了,他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中去,他要为报复而活着,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活着。
wqcDAO( Hyf"iYv+ 要让别人知道,我黄巢也能成功。
'Cg V0&@ '
[%jj
UU 当然,要成功就要不惜一切。
RZ*<n$#6 d60c$?"]a( Jl\'V 2v4W6R 机会来了
U4]30B{;H wXz\NGW 一个人对于自己追求总要有动力,黄巢有了。但是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还要有机会,很幸运黄巢很快也等到了。
)W#T2Z>N1 |ribWCv0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战事不断,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苦。
#kj~G]QA S,XKW(5 一般的情况下,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另一个是碰上了百年一遇的大灾。
en%J!<&W{K U4=]#=R~o 而唐僖宗两个条件都遇上了,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旱灾,河南省受灾最重。所以在河南出现了一位牛人,这就是王仙芝。
OH>r[,z0
x9h?e` 公元875 年,王仙芝等为首的上千人,于长垣揭竿而起。很快王仙芝等攻陷了濮州(今河南范县)、曹州,并击败了前来镇压的官军。
AHq M7+r9
nkTYWw
当时呆在曹州家中非常郁闷的黄巢,看到了王仙芝的作为,兴奋极了(《新唐书》:“巢喜乱”)。
)Q~C4 C-j B`#*o<eb 乱世出英雄,这是无数“有志”青年心中的口号。
C B6A}m H*GlWgfG 黄巢无数次的乞求上苍给自己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机会就摆在了他的眼前。
su}&".e^ Cb4_ ?OR0 胆壮吃个够,胆小吃不着。
f#1/}Hq/I HV8I nodi 黄巢立即把族中的兄弟子侄召集来商量,结果大家一致赞成参加起义军,捞点实惠的。
7aV$YuL)X~ d<!IGt4Ky 唐末起义从此变了味道,因为黄巢等人根本不是什么要饿死的饥民,相反他们有吃有喝非常快活,其实这场起义只是他们一次投机而已。
'|_/lz$h 7q!?1 -?8R 黄巢与族兄弟子侄黄存、黄揆、黄思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各地饥饿的农民争先加入起义军。数月之后,这支起义军已经达到了数万人。
-ovoRI^6`} Sg_O?.
r 起义军声势浩大,唐朝政府非常恐惧,诏令五路节度使出击义军。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天平节度使宋威在沂州(治今山东临沂)城下击败了义军,宋威失误,认为王仙芝被打死了(实际跑了),所以奏报贼乱已平。几路节度使就这样撤退了。
axtb<5& grc:Y 这给了王仙芝、黄巢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6? a%v>eXc 王仙芝、黄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便转战河南,迅速攻占了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八县之地。接着,农民军又攻陷了汝州(治今河南临汝),王仙芝杀其守将,汝州刺史也被迫逃走了,王仙芝、黄巢的声威大振,连洛阳都被震动了,这里的官员纷纷逃跑了。
@`6}`k N0nj` 请大家注意,从此处开始,因为占领了大城市,这些所谓的起义军已经有了底气,这场战争逐渐变了味道。
ubi~% e#1.T
王仙芝、黄巢又攻破了阳武,胃口一下子大了起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郑州。
+N7"EROc W8y$Ve8m 可是,郑州可不是这么容易打的,这里城墙高,兵马强。王仙芝和黄巢围攻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郑州,这时候一个比较要命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粮食问题。
3EI]bmi~ @'
d6iYk_ 此时,这支农民军的本性开始显现出来,在郑州以东的诸多州县,都非常害怕起义军,因为打不破郑州,王仙芝和黄巢的手下开始纵兵抢掠。
=)(0.E
7H4L-J3 从此,这支起义军也干起了杀人、防火的勾当,他们有多残忍呢?
Z0aUHWms +^Fp&K+^ 《新唐书》用一句话描述了当时的情形,“残郢、复二州,所过焚剽,生人几尽。”
]Y{,N x 4oV
{=~V 这两个州县的百姓,基本上被屠戮殆尽,而这样的杀戮并不是个案,在日后,这场战争中,所谓的起义军已经变成了屠戮无辜百姓的巨大杀人工具。
;>8kPG Z/gsCYS3F 在久攻不克郑州的情况下,王仙芝和黄巢开始转变战略,把战线南移,接连进攻申、光、庐、寿、舒、通州等地,逼近扬州,淮南节度使多次向朝廷告急。
Gy9
$Wj fa4=h;>a+ 唐朝面对巨大的压力,开始使出了杀手锏,招安。
N\'TR6_,b qIz}$%!A 王仙芝动心了,朝廷能给自己官做,实在是不白大闹了一场。黄巢本来也想接受招安,因为,怎么说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当年考上了科举也就不过如此。可是当黄巢看到了那份封官的名单时,勃然大怒,恨得牙根痒痒,因为那上面只有王仙芝的名字,却没有自己的。(《新唐书》:“巢恨赏不及己。”)
rmsQt
7_KXD# 他恨得不是别的,原来朝廷只知道有个王仙芝,却不知道,我黄巢也是号人物。
g
&*mozs q~j)W$k 黄巢开始质问王仙芝:“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然后,黄巢举起了拳头重重地打在了王仙芝的脸上。
=PZWS&(L S"Kq^DN 本来可以平息的战争在黄巢的一句话和这一拳下,没能成功。
MF^_Z3GS' {tc57jsr 王仙芝害怕犯了众怒,所以没敢接受朝廷的官职。
>otJF3zw bi.wYp(*6L 此时的黄巢认清了一个道理,再也不能跟着王仙芝混了,当马仔没有啥前途。所以此时黄巢拉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自己开始单独跟朝廷做对了。
j|mv+O )(lJT&e 当然黄巢和王仙芝的合作还是比较亲密的,两个人分分合合打了很多仗。但是,王仙芝的心又动摇了,因为朝廷又对他抛来了橄榄枝,王仙芝身边这次可没有了麻烦的黄巢,所以非常欣然接受了官职。
eSn$k:\W 1\y@E 可是这次朝廷可没这么宽容,招安是假的,是障眼法,趁着王仙芝放松警惕之际,官军偷袭了王仙芝,王仙芝知道上当了大怒,遂进兵荆南,不久在黄梅兵败战死,手下五万余人被斩首。
3-iD.IAUm@ _W
}(!TKO 王仙芝手下的残余势力大部分归于了黄巢。从此,黄巢总算有了出头之日,走进了历史的中心舞台,属于他的时代开始了。
*,0+RAS vq sCkO0dl8 (vnoP< 0
"oe!M'aj`1 骷髅塔
Y([d;_#P 6Kp}_^|z 纵观史书,从《旧唐书》、《新唐书》再到后来的《资治通鉴》,没有一本书说过黄巢一句好话,因为这个人确实没有好的地方。
68p R: ctHEEFWm 在人品上,他从不坚定,时不时的就像唐朝乞降,几乎一年一次,而当唐朝为他开出不错的价码后,他又公然反悔。
L:pUvcAc? AX;c}0g 在他的心里,有王仙芝的例子在前,所以他不敢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只能通过乞降的方式来为他的下一步赢取充裕的准备时间。
Q(e{~
]* |
g!`\@O 黄巢已经洞悉了当时的形势,北方虽然遭遇旱灾,但是北方人素来民风彪悍,士兵也颇为勇敢。所以在河南一带活动,并不会有多大的益处,所以他把目标定在了南方。
57<Di!rt NJm-%K 说干就干,黄巢率军南下与王仙芝旧部王重隐会和,接连攻下了虔、吉、饶、信等州。八月,黄巢军进攻宣州,在南陵为官军所败,于是又进入浙东,经婺州至衢州(浙江),然后披荆斩棘,开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
2QL?]Vo N}DL(-SQ3 福建的大城市福州危在旦夕,此时,黄巢军中,流传了一个口号,那就是“逢儒则肉,师必覆”,意思是说遇到儒者则杀,军队必然要覆灭。
e8-ehs> t3a#%'Dv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三月,福州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而逃。
b)`pZiQP hl<y4y&| 黄巢军队,冲进了福州,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我们教科书里那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抗争的军队了,他们变成了一支野兽军团。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情景可怖之极。
*7Xzht&f }vY.EEy! 他们唯一放过的是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因为这些人虽然好杀,但却比较迷信,他们害怕杀了大儒,会遭到灭顶之灾的报应。
6}#"qqnx gHZqA_*T8U 黄巢占领福州后,又开始向动运动,包围了广州。
o0l74 l!:^6i 在此期间,黄巢曾致书浙东观察使崔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要求朝廷封自己为天平节度使。二人惧怕黄巢威势,极力申奏,但朝廷不许,黄巢不甘心又自己上书,求为广州节度使,朝廷这次只授予了他府率的官职。
AuXs B C `6S}f, 黄巢一辈子最恨别人看不起自己,老子要说都是当皇上的料,找你要个节度使都不行,好吧,那我就把广州攻下来给你们看看。
2T?TM! \Q s&VOwU 同年九月,广州失守。
H{%H^t> o,*=$/or 因为唐朝,并不像后来明清那样的闭关锁国,所以像广州这样濒临南海的港口城市,有着非常多的跨国商人和外国传教士。
Zw#<E
=\ *{|$FQnR>( 黄巢攻陷广州后,发现这是一个不同于中原的世界,这里再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这里充满了富庶,且有着外夷文化的冲击,各种宗教更是在这个城市中,交横错杂。
p?kvW42/ :v)6gz(p 黄巢连番血战,粮草早已殆尽。所以,又一番新的抢掠开始了,黄巢军见人就杀,看到值钱的就抢来,不值钱的便一把火烧掉。
`7\H41%\pp v%n
P*i9 而各国在广州的教会,也没有幸免。回教、基督教、犹太教皆被黄巢视为邪教,黄巢命令将成千上万的教徒统统杀死,也就说在广州城内,除非你信奉儒学,有其他信仰的人一律杀光,无论国籍。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