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58bkh6
今日又独自坐了一次公交车。车上的一幕令我一天不爽! k}JjSt1_A;
x.}iSE{
大清早,我坐车到蛇口医院体检。在世界之窗地铁站下,70路车。我从前门刷卡上车,一看,虽是起点站,但车上已经坐满人,过道还站了好几个。扫了一眼车厢,发现人都集中在前面,后面相对较空,而我今天要坐的路程很长,为避免中间不停地给上车下车的人让路,我决定站到后面去。于是,跌跌窜窜地往后走,到后门那里有个台阶,上去四排座位都比前面的高。我走了上去,意外发现倒数第二排靠里还有一个空位,于是,示意坐在外面的一个年轻女子让我进去坐。 RD,`D!
;B!&( 50e
不想,她微笑着对我说:“这里有人。” wl}Q|4
rZ
tX6n~NJ$
我纳闷地看了一下前后,后半截车厢只有我一个站着的,于是同样微笑着问她:“在哪儿呢?”
X&(1DE
?|{P]i?)'
她说:“还没上来,在前面站上车。” $,bLb5}Qu
WG1x:,-
我愕然,以为弄错了,满脸是笑地看着她,不解地问:“还可以这样吗?人没上车你提前帮忙霸着位,而我们都站着?” .p <!2
hfVJg7-
她笑着,不回答。 0urQA_JC
f`vB$r>
我接着说:“我要坐很远,不是一站两站路。” `43E-'g
4R}2H>VV%
她不想让,说:“我们到蛇口,也要坐很远。” z,$^|'pP
_PQQ&e)E
“那也不能这样霸位呀,如果都像你这样,车上岂不是一半座位坐人,另一半都空着,而好多人没座位要站着?” F DXAe-|Q
7!z0)Ai_>=
她仍然笑着,表情有些尴尬,明显语气软了,但依旧没有让我进去的意思:“就一站路嘛,在白石洲就上来了。”
NouT~K`'
0riTav8
“那也不对呀!哪有这样霸位的?这是公共交通工具啊!”我面对她,声音不大,而且尽量温柔,一点儿也不强势,只希望把意思表明。公共场合让我和别人硬吵我也做不出来,虽然很不满这种做法,但人家不让,我也不会强行去坐,所以,我依旧抓着扶手,摇晃着站在她旁边的过道上。 I+ydVj(Op
8*6U4R
隔了一会了,她主动开口:“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经常坐这个车,有没有这样做过,但今天我这样做了,对不起。” `Y8F}%i[
Z+FJ cvYx
我当即回头,语气坚定地对她说:“我肯定不会这么做!” dd_n|x1
/2WGo-
她没有再说话,但依旧坦然地坐着。 FzW7MW>\x
Wc#4%kT
下一站到了,一位刚上车的男士看到她旁边的空位,和我一样,示意想坐进去,她仍然回答:这里有人了。那位男士纳闷地看了一下,不吭声了,站在过道上。 $M#G;W5c
1;S@XC>
到了白石洲,她的朋友上来了,两人坐到了一块,而且拿出一本书,一路谈论着,应该是工作方面的,好像是做什么图片怎么呈现效果什么的。我站在她们旁边,虽然阻挡不了声音侵入耳内,但我不屑再去朝那边看。 _@SC R%
O*T(aM3r
行程差不多过了一多半,旁边有人下车,我也坐了下来。到了蛇口汽车站,我下车,她们居然跟我同一个终点。 w8$8P
E ekX|*
+>Y2luR1
zGA1
这一路,我并不因为没有座位而愤怒,坐公交车就做好了站着的准备。但,我真的感到很郁闷,很难过——为这个城市,为现在的社会。 51l :
7'CdDB6&.
在我的视野里,深圳人不是这样的。在我的意识中,深圳人也不应该是这样的。深圳是年轻人的城市,他们是城市和社会的主力。我所见常见的,是公交车上和地铁上自觉给老幼病弱让座的场景,因此,我一直以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而骄傲,而且身在其中,也会自觉参与其中,尽我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n^{!^JW
S0du,A~
我很难过,这位年轻的女性毁了深圳年轻人的形象。她看起来不超过三十岁,她的同伴也是,她们肯定是接受过多年教育的,从她们谈论的话题看,至少是有一份白领职业的,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和行为呢?既然是上班族,她肯定每天都要这样坐车,那就可能每天提前两站给朋友霸位!天!她的心理素质真好,两站路,霸着一个空位,然后看着走廊里那么多人站着而心安理得!如果朋友在更远的地方,四站、或五站之后上车,她也一直这样霸着?她怎么能做到如此心安理得?! ~xkcQ{
eY;XF.mF
我很难过,为自己的软弱和无力。我以为微笑着,轻声地交涉,她会过意不去,从而会改正错误。殊不知,这不只是行为的不当,而是认识和观念的偏差,我岂能改变? CKy' 8I9
_KLKa/3
我很难过,面对不当之举表现得不够坚决和凛然。我为什么不大声点儿说话表现出应有的正气?为什么不大声地说:“你不能这么做,这是公共汽车,不是私家车!大家都要遵守社会公德!”为什么不在她说“我今天做了,对不起”的时候,对她说:“不要对我说对不起,你要每天对车上站着的人说对不起,因为你每天都侵占了其中一个人坐下来的权益!”为什么不在说“我肯定不会这样做”的时候,义正严词地加上:“满车上也没有第二个人会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好地问一句:“如果你有孩子,你怎么教育他(她)遵守公共秩序?” +<&_1%5+
J?LetyDNr]
真的,如果我大声点儿,正气表现得充足一些,车上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在众人责备的目光中,她可能会不再坚持她的错误。那样,我就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因为这件事会警醒她,让她有所顾忌,明天、后天,或许就不会这么做了,甚至还会影响那位要她霸位的朋友。这样,公共秩序就会多了两份力量的维护,以此辐射,或许会更多。 `Z0FQ( r_
`l'z#\
但是,因为我的无力,因为我的不坚决,因为我的不计较,因为我的息事宁人,使她坚持了她的错误,而且那么心安理得,一路和朋友说话不停。还有那位比我晚一站上车的中年男士,在听到“这里有人”后,也没有多问,因为在众人的意识中,想都不会想到会有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我是知道实情的,换一个角度说,我的不坚持,纵容了这种的错误。 (jtrQob
"! m6U#^
我很难过,学校教育是多么地苍白无力!曾有人说,在道德教育上,很多时候是5+2=0。学校用五天时间对孩子进行品行方面的教育,但周末的两天,家长的一个行为一句话就能把所有的规则给毁了。不是吗?这位年轻的女性,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肯定会有孩子,骨子里若存这样的观念和行为,生活中势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学校再多的教育也是枉然。 Qne@Vf kA
RMDzPda.
7S}NV7
o4\\q66K
如果她是老年人,我不会难过,会觉得情有可原。可她们是年轻人啊,社会的主力!我很郁闷,很难过,真的,为我爱的这个城市,为我爱的这个社会。 i=nd][1n
1F{c5
6|| zfH
Qw}u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