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qKd
1 《人物志》杂志深度报道:专访公民杨银波
o ?9k{ *8WcRx 生命是一次高亢的歌唱——专访杨银波 sKIpL(_I$ 《重庆地产·人物志》杂志社记者 张妍娟 文 bD: yu v/1&V+"^kd Ts~MkO \G+uK:PC,
RhL!Zz ^Z6N&s#6 \[!k`6#t7 (图为杨银波在第五届中国网络音乐节西南赛区决赛地重庆巫溪的留影)
mbZS J xs'vd:l.Pp
N:_U2[V^d {
H\(H_X ljS~>& (记者 张妍娟)
i&%/]Nq *.+Eg$'~V (本文系记者张妍娟女士底稿的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张妍娟的新浪博客。本文将刊载于《重庆地产·人物志》2011年1月号杂志)
L,KK{o|Eq SLj2/B0 他被称为重庆的韩寒和“公民杨银波”,被视为中国新一代青年的“牛人”之一,是80后一代中具备苦难意识的罕见者。著名编剧李晓兵评价他是“苦行僧”,台湾作家陈柏达评价其为“圣徒”。 8/tvS8I#y 他发表作品近500万字,并参与电视、电台节目近100集。作品涉猎广泛,尤为关注中国弱势底层,著有《公民杨银波》、《中国的主人》、《野草疯长》等。 D:r+3w:l] 他创建民间 “天问图书馆”;他赶赴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并写就《蜀行记》;他替民工讨要工资超过一千万;他唱着《春天里》跻身于中国网络歌手大赛西南六强;他长年无偿奔波在推动维权与公益的大道上…… &+K:pU
?[$ 0/vmj,&B( 最给力的呐喊歌手
P
~sX S IM^K]$q$47 近日,由李谷一等担任全国总决赛评委的第五届中国网络音乐节全国网络歌手大赛正进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决赛阶段。在西南赛区的十强选拔赛上,有一位歌手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演唱因被农民工翻唱而大火的《春天里》时,情绪激扬,跪唱落幕,被浙江台州电视台首先瞄上,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了一席话:“今天我这颗心是真的,用真感情呐喊出来,为底层而唱。”他由此被媒体称为最给力的歌手。
C2Pw;iK_t 在喧闹的镜头里,也许没有人注意到为底层呐喊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此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歌手,一个唱歌带着激情摇滚风的新歌手,比起同台的九零后,他不年轻,但是很有味道。同台比赛的朋友也只仅知道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创作型歌手,他们中有的歌手就准备带着他创作的《新天涯歌女》参加最后的全国总决赛。
J7p'_\ “音乐是我的梦”,杨银波这样定义歌唱。多年前,当十三岁的杨银波站在音乐课的台上唱起“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时候,他已经被老师称为“唱歌能让人听到心里去了”的好苗子。跟大多数的80后一样,他喜欢朴树的歌,喜欢崔健的摇滚,喜欢听汪峰的歌,比如《信仰在空中飘扬》。跟大多数80后不一样的是,英文很好的他受国外乐队的影响很大。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并不独特但很狂热的念头”。他将Guns N' Roses(枪炮与玫瑰乐队)、Nirvana(涅磐乐队)等国外重金属、朋克、摇滚的伴奏,作为歌曲的旋律,自己重新以中文填词、演唱,表达自己蓬勃的思想情绪。就这样诞生了《刻骨铭心》、《杨银波》、《自由歌》、《与妻书》、《重庆重庆》、《王佩英》、《大地》等一系列歌曲。
pOe"S “我不希望国人总听迪克牛仔、动力火车式的情歌翻唱,我要在歌曲中传达一股精神,传播一种思想,应激发人的深思。”杨银波这样定义自己的音乐理念,这也是他参加两次歌唱比赛的原因。当大多数歌手在卿卿我我的情歌里吟唱时,他选择了为底层而歌,为自由而歌,为这个美丽世界被遗忘的孤儿而歌。
2#^@awJ ? m\XgvpvrP 尖子生的“韩寒式退学”风波
Vk#wJ- 3T<aGW1 杨银波出生在重庆偏远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老师李培文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去他家时看到的情景:“草房很破,瓦房很烂,屋里的泥巴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听他爷爷说这是杨银波的父母用三年的过年猪肉才买下来的土墙房子。”在这房子的周围有杨银波自己亲手培植的花园。从这里,能清晰地眺望长江。年少时的杨银波就曾无数次地站在这里眺望远山和长江,驰骋着自己的梦想。
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