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三文认真学习的态度,我又问了一下百度。
UC|
JAZL QymD-A"P 贴一点儿结果如下,仅供参考:
;3UvkN :[?!\m%0 亦 拼音:yì 注音:ㄧˋ 部首:亠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s.y}U5Ty?P Wc;+2Hl[@ 详细释义
=pp:j`B9( ● 亦 yì ㄧˋ
8]C1K
Zs 1)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NI\H
\#bJ 2)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F^rl$#pCS 3)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2U%qCfh6| 4)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w+%[MT 5) 姓。
Zh,]J ` [TCRB`nTQF 词性及示例
\n0gTwiO% EUZq$@uWL 亦 yì[名]
!$r9C/k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d_T<5Hin 同本义 [armpit]
F+*Q <a4 亦,人之臂亦也。——《说文》。
^s*\Qw{Ii 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
"Ot{^_e 腋在肘后。——《埤苍》
4oJ$dN 7@P6
56{ 亦 yì[副]
/{we;Ut=g yW>R RE; (1) 也;也是 [also]
Qa?aL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战国策·魏策》
FpdHnu i1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QUp?i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k7T
alR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D rTM
$) (2) 又如:亦许(也许);亦然(也是这样)
O+FBQiv (3) 又 [again]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传·文公七年》
a#QByP (4) 又如:亦且(又,而且);亦复(又)
a: IwA9!L (5) 也…也…;又…又… [both…and…]——连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前面,强调两种动作、行为、状态、事物彼此并列或互相对待。如:亦真亦假
GCH[lb>IJv (6) 不过;仅仅;只是 [but;only] 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左传》
C1 {ZW~"YI 字型演变
.,mM%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