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海归的背后
闲云野鹤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3-01-30   

海归的背后

            去年12月15日至17日,2002全球人力资本论坛在北京召开。惠悦全球首席执行官约
翰J.海勒(JohnJ.Haley)在他的演讲中,把中国人才流动现状总结为:“企业找不
到合格的人才,机构留不住核心人才,出国热一轮接一轮,海归派归来又归去,从
国企到外企都成了培养人才的学校,由人才流动引起的法律诉讼越来越多,人才大
量流失并有扩大趋势。”

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新一轮人才流动高潮又起。我们这里关注
的是在这股人才竞争的高潮中,海归人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是什么使海归人归来
又归去?如果说,以往“海归”多有爱国热情的驱使和政治身份的考虑,而今,是
否更多地基于经济理性和为市场利益所驱动?

  这里直言说出海归潮背后鲜为人知的内情,也许会因此而得罪一些人,也许它
会令一些人感悟。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带给读者的是真实与客观。

──编者按


1 优越感丧失殆尽

 当今谈海归,悟海归,亦时髦亦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何在?为何十年前不“海
归”?

  一位80年代末放弃当时中国还没有展现出来的“前景”,拖家带口地留学美
国的朋友,几年中,我常听到的感慨是:“当初在我手下的一批人,现在无论经济
收入,还是社会地位,各个比我混得好。回头看,不知自己十多年里在美国究竟得
到了什么?”

  正因为中国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样子,更不是20年前的样子,而且,无论你在
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地方,你都无法找到那种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感觉,找
不到故土给予的归属感。所以,海外华人开始彷徨。有人说,那么回中国去就是了?
然而,在美国安置的家和立下的业怎么办?回国,又能做什么?位置在哪里?是否
会比国外混得更好?得失的比较中,心里完全没有把握。那么还是安心留在海外就
是了。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初远渡重洋,哪个不是为了更好的前途和更美的
梦?然而,特别是近十年里,中国变了,变得太快,变得太好,难以脱胎换骨的海
外华人,总觉得中国变化的过程中应该有自己一块天地,一个位置,一份梦想,那
份与故土若近若离的感觉,让许多人失落了一个本应享有的“优越感”。

  在德克萨斯州从事石油研究设计的高级工程师林女士讲:“每次回国都是一种
震撼,我们在海外按部就班地创业,从20几岁一下子跨入中年。然而,中国的变
化日新月异,似乎一切都应与我们的命运前途相系相连,但却从我们身边滑过去了,
她的超前飞跃,让人感到难以言会的落差。”

  落差感在于:太多当初没有资格出国的人,怎么会????茸约夯购茫刻嗟背?br>
不起眼的人,怎么会如此发达?海外的华人会情不自禁地反问:假如当初如果自己
不然现在就。与此同时,海外住了十几年的人,无论从身边他人,还是从自己的经
历中,仿佛已经揣摩到难以名状的苦衷,因为再干多少年,又能怎样?加之近几年
萧条的西方经济与腾飞中的中国之间的反差,原本以为自己有志有成的人,骤然发
现自己竟然在通往中年的十字路口上──无所适从地犹疑彷徨。

2 抓住转瞬即逝的命运

看到中国人为海归写的故事中,归来的理由永远会放上“因为热爱祖国,因为要报
效祖国”,然后是他们海内外成功的业绩。如果他们海外轨迹真的像文章中所说的
如此辉煌,那么他们毅然决然的放弃,超然回归,理由何在?如果仅因为爱国才归
来,那么40多万留学海外的群体中,还有30多万未归的大陆学人,就不爱国了
吗?20年前甚至十年前归来的比率,屈指可数,而今归来的数字猛增,是因为爱
国者觉悟大大提高?还是因为回中国的前途会更大?

  50年代新中国成立时,历史上同样出现过海外华人的归国浪潮。那时中国很
穷,那个年代的海外华人全然不知应向祖国索取什么,而是凭著无限的热忱和激情,
义无反顾地告别海外亲人,告别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地投奔祖国的怀抱。当
初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如今已经步入老年,也许有的已经逝去,也许有的依旧平凡。
如果说这片土地给予了他们什么,我想给予过他们大洗礼,大变革,而他们则与中
国一起同舟共济,他们超然忘我,默默无闻地奉献,全心全意地交融。

  目前在天津南开大学教书的张伟平先生,尽管他已在欧美拿了博士学位,而且
是所在领域的顶尖级大师带出的高才生。1993年回国时,他住的是职工宿舍,
职位是助教,工资一百来元,直到工作成果优异,两年之后才一步步被提升。可是
今天回来教书的人,无论从物质还是地位上的待遇,与90年代初回国从头创业的
人来比,条件已然优越许多。当问及张伟平教授对此的看法时,他说:“现在海外
留学生回国时,知道讲条件,当然国家也有条件给予了。我只能说时代变了。虽然
我当时回来的条件差一些,但是,我的恩师陈省生教授呢?他应该是中国最早回来
的老海归,七八十年代他一次再一次地回中国,当时中国还不富有,每一次回来,
陈省生教授都是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出来做事。对于一位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
屈指可数的数学大家来说,在中国,他并不需要再图任何个嗣刂泄?br>
是想帮助中国,希望中国强大,作为华裔,他爱中国。他是我的榜样,也是当今海
归人的榜样。”

  谈起海归人的抉择,几位回国多年的友人,变得三言两语。招商局国际有限公
司的董事总经理李一先生说:“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其中两三年下来,回看自己记
录的内容,怎么突然变成了流水帐。一个刚刚进入中年的人,如果能预料到未来十
年二十年的生活形式,已经开始重复每天的作息内容,连生命尽头都可以看到的话,
难道不是一种悲哀?我相信,一个充满追求和靠实力做事的人,无论在世界各地,
都会是强者,尽管美国的事业给我成就,然而,回到故土,给我的是一份强烈的参
与感!”

  当初与田淑宁、丁建一起创建亚信的刘亚东先生说:“当初回国,就是想找回
那份亲切的感觉,在美国无论生活多少年,总觉得自己与周围无搭。然而,一回来,
所有人与你的对话,即使听著门口大妈的故事,出租司机的闲聊,都觉得与己有关,
那种千丝万缕的融入真实感,唯有踏上故土才会具有。”

  在北京重逢一位研究员,他90年代初回国,走进中国边远地区服务。“举家
返回的重要因素,就是想回家,从没有想过回来值得与否,对与错,回来就回来了。
十年过去了,大家说你回来对了,我也说对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觉得中国
充满朝气,有做不完的事情等著你来应付,与祖国同步,我感到有希望。”

  与许多所谓海归成功人士的交谈,没有人谈到自己享受的待遇和条件,而是畅
谈发自内心的使命感,认同感以及对今天和未来的憧憬,仿佛他们在用心追赶一个
变化中的时代,用手抓住转瞬即逝的命运。

3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中国郎讯人力资源总监林钢先生,近年来参加国际人才展时,经常遇见一些海
归人直言不讳地问他:“你们能付多少钱?”每次林钢先生会客气地反问:“你认
为自己值多少钱?”

  海归现象已超逾时髦,引领潮流,那么,归到哪里?如何来归?2002年我
在国内连续几个月走访,许多中国本地主管,在对海归人已有的成就肯定之外,都
以实例谈及他们在国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来自中国一家金融公司北京部门总裁方先生,对已经聘用的海归人留与辞的问
题,观点鲜明。在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他曾花大量时间与所雇的海归人员,就业
务范围详谈。徒有虚名的,即刻头衔降级,工资按照国内雇员的水准调整,如果不
接受,留去自由。他说:“我也学习西方人,就事论事,不去拐弯抹角。这样做,
是对那些不胜任的年轻人及时敲警钟,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抓紧提高自己。同时,
我要对我的企业负责,无论海外还是内地的工作人员,公司领导应该一视同仁,以
实力通过验证。”

  对于刚回来的海归人,北京天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钱健春总经理建议:“人最
怕的是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时候,过分自我膨胀。如果我是刚回来的海归人,我
会静下心,沉默一段,好好观察,学习,充实自己。”对于自我膨胀的现象,北京
市大发畜产总公司总经理尹颜勋先生谈到一个惨痛的教训。他们公司聘用了一位海
归人士做技术总监,人很能干,总是希望能用其所学为企业作出贡献,但有时缺乏
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的经验,照搬西方的东西,导致一些失误。比如:在中国每平
方米一般饲养10只肉鸡,他一再坚持养到14只没有题,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
就是这样做的,虽然我们对此有怀疑,看到他如此有理有据争辩,公司决定给他两
个工厂做试验,结果损失惨重。事后分析,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忽视了生态大环
境的不同所致。虽然公司并没有怪他,并对其再三挽留,最后他还是走了。但这上
百万的浪费对于中国的农民,是多么沉重一笔代价啊!

  先后在IBM和HP都从事部门经理的周军女士认为,中国外企里的海归人,
实际上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近些年,从中国企业最基层打拼上来的人,是对
企业自身的制度、市场运作及国人的心态都更为了解的一批专业人才,他们不仅年
轻有为,而且也确实进入各行各业的主导地位,真正在管理运作企业。而海归人呢?
从海外回来后,单靠从西方学到的经验,来管理中国内地经验丰富的员工,没有相
当的本事,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搞定”。同时,美国总部给这些海归人的压力也很
大,因为他们常常被美国总部反问:“作为美国公司的代表,你如何在中国实施全
球战略?”

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就读总裁班的律师先生认为:海归人确实了解一些西方商场
上的先进运作方式。现实操作中,所提倡鼓励的方式,也都是自己了解,熟悉范围
内的东西,对于不了解的内容,当然不会在考虑之中。所以,海归人往往比较适合
成为集思广益中的智囊成员,但如果只因为海归人的海外经验,而机械地将他们安
排在关系企业整体命运,制订企业重要方针的机体中,对于他们能否全盘综合把握
中国整体发展,客观和现实地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决策,的确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IBM部门副总经理陈文先生,从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体会到:“海归一般是在西
方稳定的市场经济下,基本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主,与客户来往经验不多,或者
说比较少有机会介入公司内外的关键性的商务决策过程中。而进入中国后,他们面
对的是一个新兴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要求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不仅要懂技术专
业,而且要参与管理,同时还要与客户联络,需要多方面协调。而一些人会因缺乏
经验难于应对,而且,处事方法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理念来办事,就会过于天真。如
果情况发生在公司内部,大家可以协商互补,但是,直接与客户发生不应该的冲突,
就会给整体作业带来负面影响,补救起来往往是被动的。”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公
司负责人都感到,对于中国客户、中国市场、中国人员的低估,是初到海归人士普
遍通病。

  在朗讯担任中国网通销售总监的高波先生认为,海归人的敬业精神比国内人更
强,同时他们比国人负担更大的压力,因为大部分人受雇的原因是他们具备更高的
技术,然而中国也在发展,技术更新也快,如果海归人不努力,不提高,他们的淘
汰机率和不安定感会比国人更大,一旦需要他们离开现有的外企环境工作,他们在
中国市场生存的机会,相对减小。事实是,回来时以国外工资条件受聘,现在更换
成国内雇员待遇的海归人,在外企中,已经不再罕见.

4 奋斗中的海归人

国人对海归人的期望正在回归现实,海归人自身也在挑战中变得更成熟。
采访期间,许多人忠告我,请不要再重复名人的成就,希望得到失败者的真实。但
是,我觉得成功与否,更多的是心态上的自我肯定,是心路历程中的激战,无论失
败成功,都是一个完成式的定义,而我要写的则是正在进行式里的海归人。

  作为90年代中期回国创业的冬先生,在北京创下一片天地后,现在又把总部
搬移上海,因为他实在太喜欢这个地方了。采访之前,我一直认为他回国早,机会
好,所以干得也好。但是,他否认:当时国内的机会确实比现在多,可是机会并不
是给我一个人的,而且也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机会。“你把海外工作辞去,
说回来就回来了,没有后悔过?”我问。“没有,在美国的日子,我从来没有家的
感觉,总好像那就是一个旅途中的客栈,那里发生的许多事情,与我无关。为了应
付回国初期时想象不到的艰难,美国那边没敢买房子。当时回国创业的资本,也许
就够开出三个月职工工资的钱,可谓上顿吃了,下顿还不知有否?最不知所措的日
子终究都熬过来了。现在公司还在扩建,因为属于高科技领域,相当一部分主管层
的位置,我都雇用海归人,可我给的条件是‘工资是美国的一半,工作量比美国多
一倍,但是,给你主人翁的感觉,实际生活水准,绝对不会低于美国。’因为有前
途,具挑战,特别是能够享受一种海外多年已经遗忘的精神生活。海外回来的人进
入公司的,几乎没有人离开,即使离开公司,也不愿意再放弃中国。请不要误解回
来的人都成功,因为成功是种感觉,也能单从钱上来衡量。在美国,我是研究所里
的博士,工作稳定,工资不差,生活中上等,但是,我完全找不到感觉?”

  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胡森先生说,中国使他振奋,对于个
人的事业,中国给了他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初回国时,原本打算一半时间在中国,
一半时间在美国,不仅因为孩子的教育和现实的家庭问题,主要美国那边的阵地也
不想完全放弃。但是,回国后,不仅感受到作为教育者,自己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好
的学生,也感受到国内的机会和潜力。现在,他觉得一半精力在中国,一半精力在
美国,作为百人计划的执行者,良心上过不去。所以半年后,他就说服家人,卖掉
美国房子车子和全部家当,拖家带口地来到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喜欢回
国的重要因素,是中国的朝气,国家对你的重视,有许多事情等著你来做,科大的
学生既扎实,又勤奋,与如此优秀的学生在一起,我看到希望。”

  李华博士从德国归来,在广州建立了一家独资企业,专门从事环保业务,他对
我反复重复的话就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当时触动他回来的因素,有激情,
也有浪漫。他在德国已经生活工作十多年了,太安逸了,安逸得几乎麻木。是一件
不幸使他竟然找回自己,几十万美元的积蓄在经济风暴中一夜蒸发,本应该痛苦不
堪的他,却仅仅感到一丝遗憾。仅此而已,连他自己都在质问自己:“我的感觉哪
里去了?”突然他想起上大学时差点丢了性命的一件事情。当时他在一艘行走的船
上实习,一个海员指著船经过的漩涡说:“这是最恐怖的地方,人下去,很难再游
上来。”也不知是什么让这位水性极棒的李先生脑袋发胀,他竟然一下子跳了下去。
在那一瞬间,身子不由自主地顺著漩涡往海的深处沉下去,他知道不行了,幸亏船
上的人抢救及时,否则命就没了。当晚,他受到了严厉的公开批评,咎于无知,被
免去处分的惩罚。原来,他是一个敢于冒风险,不考虑后果的人。2001年在德
国,他见到了从来自中国的政府官员访问团,他们对中国的介绍,使滞留海外多年
未归的李先生心情激荡,当年他回到家乡广州,转年初就把公司建立起来,带上自
己全部积蓄,投资自认最先进的环保技术项目。一年之中,我见到他两次,一次南
方,一次北方,看上去更成熟,更专业化了。成功与否,未知。他还在努力去做。
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们在海外的人,总觉得自己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就可以干起公司来,实际上,技术仅仅是维持一个企业发展下去的30%力量,其
他70%,全部由市场来决定,而对中国市场开发的能力,是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
海外的人,根本不具备的能力。对于企业创立的形式,他认为特别是要与国家合作
的项目,千万不要以独资的方式进行,一定要找好的中国伙伴,他们来做市场,你
发挥自己技术强项,这样的合作,才会事半功倍。假如我回中国之前,有人如此忠
告,我会少走一些完全不必要的弯路,因为在中国办事,未知突变因素太多,如果
你自己去面对,不仅会被拖死,而且还会因小失大。”

  刘宾博士来自另一家加拿大环保公司,现任上海部的首席代表。国外发展十年
之久,但是,中国对他从来不陌生,十年来,他坚持常来常往,用心关注中国的变
化,尽管生活在国外,他觉得心和感觉从来离开过中国。所以回来后,没有文化冲
击,即刻进入状态。但他还是给我讲了两件不得不承认的格格不入。一件是在新年
期间,友人们聚到一起,干杯之际,大家份份发表祝酒词后,刘宾最后说:“为中
华的振兴干杯。”身旁一位友人不解地回看他,说:“你没有喝多吧!”另一次,
他在上海房地产交易所卖自己的老房子,因为怕麻烦,对于买主提出的任何要求,
他都抱著“无所谓”的态度,对方要什么,他都直言说:“拿去好了。”对于他违
于此市场上的常规行为,买主反而怕了,私下询问经纪人,说这位卖房者如此急于
脱手,是否藏有其他隐患?那种被误解,对你人格诚信的质疑,使刘宾先生万般尴
尬。

  美国百老汇剧目《西贡小姐》的男主角,也是华人在美国百老汇的主角第一人
王洛勇先生。西方演艺界,在百老汇唱主角,比上好莱坞电影要难,因为不仅剧目
有限,当主角的更是屈指可数,特别是从头连续演到尾,对于演员来说不仅是挑战,
而且过瘾,所以所有好莱坞演过电影的大明星,都为有机会能在百老汇主演过一剧
目而自豪。尽管王洛勇先生已经成为世界级明星,但是,能够到美国百老汇看过他
主演剧目的人,毕竟为少数,有限的受众率,使他必须接受重新被中国观众,被中
国市场认识的挑战。所有认识王洛勇先生的人,对他明星般的大气,是从他平日待
人接物的谦和与勤奋感受到的。现在他在中国许多大学里兼职教授,同时也陆续担
任中国许多电视连续剧目中的男主角。对于王洛勇来说,他认为:回国干事业,心
态上的调整最为重要,要耐心,要执著,同时也要不断学习。

  对于赶早不如赶巧的机会,在上海与日本福士合作的私人独家公司任总裁的胡
思克先生,最有感触。几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期间自己研究创新的技术,非常前卫,
日本大学毕业时,他受到了几家大公司的聘用,然而,他就是想回到中国自己干,
早期的技术,虽然先进,但是,国内没有市场,初期的几年,只出不进的创业,几
乎撑不下去。好在过去在日本实习期间与日本公司和教授交结的友情基础,在大家
的协助下,他的生意才得以经营到今天,而且,跟著中国市场与世界接轨的形势,
他公司的生意逐步向上走。

  而另一位海归人──独立制片人李宁先生,因为他的回国创业是根据国内每次
项目规格长短而决定居留国内时间而定,所以他属于中间地带的海归人,为什么呢?
他说:“业务需要他要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穿梭,无论飞机飞美国,还是飞往中国,
他都有回家的感觉,美国太太女儿的家和中国父母亲人的家,都无法割舍。”谈到
国情,他的感触很多,自认为已经很了解中国的他,因为在海外也一直没有离开中
国文化的传播,做过报社杂志的记者、主编、节目主持人、美国北京联谊会的发起
人和第一任会长,在当时电脑发热的就业市场上,几乎所有在海外从事文化的人都
改了行,但是有太深中国情节的他执意坚守阵地。但回国工作后,还是受到当今中
国文化的冲击。比如用人,在美国会根据个人的能力是否与工作吻合作为参考首要
因素,然后是人本身素质方面的因素,而在中国,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被列到非常
重要的考虑因素。再比如:大家说好的一件事,甚至彼此签了合同,但是,另外一
方违约,也许你可以告,而且能告赢。但是,如果你把不该得罪的人冒犯了之后,
就等于给自己过河拆了桥,损失也许比告赢还严重。当然,回国后,靠自己打天下
的人,挫折一定会多。李先生认为:“挫折背后,也许正是你自己需要研究、学习
的关键。要明白,国内无序中有序、序中无序的微妙。”

  独立回国创业的海归,有成功有失败,失败有否自身原因?成功背后有否不被
人知的其他内容?大概唯有历史才能客观评判。然而,许多在中国创业人的经验是:
在中国立足是需要过程的,最理想的回国,是西方大公司派回来,边工作,边学习,
等于整个培训适应过程,由母公司负责,这样个人投入的风险不仅减小,而且精力
更加集中。

5 心态决定成功机率

 目前许多在海外的大陆华人,对于媒体上所宣扬,有些成功人所体会的海归情节,
无不心潮澎湃。但是,失去,失去什么?得到,得到什么?中间的平衡点,自己的
机遇?再也不像当初出国创业时,那么清晰明确了。

  都说中国有机会?机会在哪里?难道美国就没有机会了吗?机会,到处都有,
很少人能看到,更少的人能抓到,成功的人往往归功于自己幸运,失败的人往往归
咎于自己不幸。海归现象呢?也可以解释为:早回去就对了,晚生20年就好了。

  所谓当今来自中国的机会,出处可以归结为:中国近十年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的过渡阶段中,没有定性和几乎毫无规律的经济演变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差异,
此种差异而带来机会。更具体来说,是商机,或许也是投机。怪不得早期从加拿大
留学归来,中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富春先生对我说:“海归再不归,晚矣。
五年后?十年后?阵地早被人家占领了,哪里还有机会给你们?”原来,中国在变
化,在与国际接轨,在进入正轨,如果有一天像美国市场一样进入常规状态,哪里
还有现在这样爆发性的机会。美国的IT泡沫膨胀了一阵之后,今天爆了。那么还
有其它商机吗?人们惯用的语言是:美国市场稳定,有板有序,趋于饱和状态的情
况下,如何插针进去?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美国的今天也许就是中国的明天,那
么在中国今天与明天发展的成功概率,不言而喻。

  但是,为何本文章的题目用《海归的背后》来命题呢?因为海归成功人的故事,
到底有多少是自己做大的?做大的到底又有多少是在WTO之后?在此,我想借用
中国一家国企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到企业发展时,对我讲的一段话:“企业在中国加
入WTO前成功的,已经划为历史。如果谁在WTO后的五年、十年后,还能保持
竞争优势和营业能力,那才是实力的证明。因为WTO前,历史给予每个人的竞争
机会和环境是不公平的,比如:有的企业就能上市,有的企业无论如何也上不了市;
有的就能轻易拿到国家给的指标,有的无论迫切需要否,就是拿不到;有的企业资
本负债压力巨大,有的企业可以全部靠银行贷款;在国家资源的使用上,更是这样。
如果不在同一个坐标环境下竞争,说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公平吗?”

  回头再看已经成功的海归,除了他们自身的才华,学识和奉献之外,有多少是
时事造就出来的英雄?有多少是他们在差异中找到的机会?有多少是在不公平竞争
中享受的优待?又有多少失败了千百次后终于悟出了怎样走捷径?所有成功的模式,
有的是被渲染,也有的是被误导。但是,有一点令人确信,时代在变化,WTO的
开始,任何之前的成功与失败,都已经难以复制。也因为最真实的背后,还有当事
人无法与世界分享的内容。现在,常常听到“回来吧,祖国在发展,你们会有更大
的前程,祖国需要你们,你们更需要祖国”诸如此类的口号,恕我直言,如果仅靠
一个恒心,仅靠抓一个充满机会的天下,海归就可以所向披靡的话,那么中国已经
不存在今天的商机了,国人也就不会一定要等到海归的来临才开始。

  所以,任何正在进行式中的海归,务必要调节“一夜成名”误区。因为所有机
会,都意味著成本,代价与概率,在海归的时刻,在提出“我要什么?”之前,请
一次再一次反问自己:“我有什么?”

  从商业专业术语来说,你的竞争力在哪里?再具体讲,就是你的SWOT在哪
里?(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
t)。20年前出国是稀罕的机会,10年前留学学位是光环,而今天,在国人对
西方愈来愈了解的时代,在愈来愈多的海归亲身体验之后,神秘感和优越感愈来愈
淡化了。

我们在海外的人,包括初期归国的人,都少不了自我感觉良好的盲目。其原因无非
是:其一,周边参照而来。身边的亲人、友人给予的虚无倾慕和恭维,使身居海外
多年者无法得到的满足,叫人情不自禁地自我膨胀起来。其二,自身阅历而来。想
当初,身无分文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从零做起,打工,拿学位,找工作,成家
立业,有房有车,成了一个专业经理人,进入中上生活水平,从无到有的创天下,
怎不自豪?但是,这里很多只是自我的感觉,拿回当今的中国再复制,再验证,还
能如此吗?

  任何渴望海归之人,如果希望在中国得到更大发展,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心态的
平衡和调试,而心态决定了潜在的发展方向和面对挑战的应对能力。

6 外部内在挑战多

 挑战?什么挑战?

  听一位海归人讲到,上海一家公司总裁介绍几位从美国回来的海归主管时,有
意介绍了各自的婚姻状况,结果除了总裁本人婚姻还尚存之外,全部为离婚状态。
我也听国人讲:“在婚姻问题上,最容易出现状况、抵抗力最差的,是一批海外归
来者,尤其是在海外拿了‘洋学位’的中年男士们。”无论真实程度与否,如果一
方为了子女教育留守海外,而另一方需要独自奔波在两地,国内存在的诱惑和冲击,
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挑战。

  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中西方大文化背景差异之下,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绝非
一个几个简单的AAA展现出来的。

  在管理财务理论中,最基本的公式:利润=价格-成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
愈来愈激烈,利润也就愈来愈不好赚,成本控制自然成为中国企业生存的关键。任
何一个企业需要高薪聘人时,都希望最终得到大于已付成本的收入。随著海归人数
字的增加,企业的选择余地加大,雇佣成本也相对下降,所以任何一位海归人,能
否在企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合适的薪金、合适的保障,已经成为最严峻的挑战。

  外部的挑战内容还有许多,而来自海归人内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能让光环散
去,调整心态,适应环境,融入文化,走进现实,抵制诱惑,更是持久的挑战。

  2002年圣诞晚会上,上百位身穿盛装的华人聚集一堂,参加盛大的舞会。
其间,来自中国的昔日歌手、舞蹈家纷纷助兴献艺。然而,刚到美国的大学校友对
我说:“你们现在唱的都是中国70年代、80年代的歌,连有些人的舞姿都展现
出那个年代的痕迹。你们保留了70年代、80年代的风貌和文化,而现在中国的
现代人,比你们对西方世界中的一切更了解,跟得更紧。”言外之意,当今日中国
正在与世界拼命接轨的时刻,久居海外的华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与变化中的中
国脱轨。

  2002年夏季,天津召开的留学生聚会上,一位欧洲归来的博士谈到自己在
海外的状态时,说:“我就像一支漂泊的小船,终于在海洋的另一边找到了归宿岛
时,却在心中失去了养育我的故土。”他的话,让我想起另一位30年前来自台湾
的美籍华裔读过的一首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若干年后的一天/我将边
说边叹息/林中两条小路摆在我面前/那条少有人走的/成了我的挑选/这抉择造
成了这么大的差异。”

海归,海归,不分何时,不分形式,也许来自灵魂深处的归来,更为重要。200
2年夏天,在北京,我见到了在美国网络高峰之刻创造奇迹的华人张天山先生。张
天山创建的网络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购,创下了大陆留学生在美国创业成功的一
个事例。北美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曾于1999年5月22日财经头条报道过此
事。此外《西雅图时报》等也做过报道。张天山于2000年毅然决然地从美国回
到20年前下乡返城时与母亲曾经居住过的老楼,下榻同一间小屋,骤然抹去就在
“昨天”还被美国媒体聚光的焦点,甘愿寂寞。“我土插过队,洋插过队,现在回
来,仿佛命运让我再插一次中西结合的队。面壁十年图破壁。”这就是当今中国虎
翼网总裁张天山先生形容当时回来时的心境,真的,从那一刻起,海归给我的感觉
竟然如此悲壮,如此神圣!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