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自然资源现状和供需关系 -- 原油
萧辂 离线
级别: 排长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06-30   

自然资源现状和供需关系 -- 原油

•    石油:在2004年,全球有四个日产百万桶以上的大油田:

    沙特的Ghawar,日产450万桶
    墨西哥的Cantarell,日产200万桶
    科威特的Burgan,日产170万桶
    中国的大庆,日产100万桶

到2004年,全球已经有35年没有发现大的油田。比如最近在渤海湾发现的南堡油田,探明储量大约为4亿吨,基本落实总储量可达到10亿吨。目前,南堡油田在陆地上已开发了高尚堡、柳赞、老爷庙三个主要油田,年原油生产能力150万吨,年天然气生产能力6000万吨。与大庆油田的年产量4000万-5000万吨相比,
不能算重要的特大油田。

全球所谓的特大油田(“Giants”or “Elephants” 级的),如果不包括60年
开发的大庆油田,都已经有了50 ~70年的历史。美国的主要油田在70年代早起
产能已达顶峰。就是阿拉斯加的北海油田也在99年后产能开始下降。

剩下来的有一定规模可能开发的石油资源,都是一些可发生产和投入市场的成本相当昂贵的,要么是一些非常规的,比如加拿大阿尔伯特的油砂,以及如油页岩等。或者是深海比如说两万英尺以下的。开发这些石油资源的瓶颈不在于技术。比如壳牌公司 (Shell) 已经开发出直接在地下将油页岩隔离封闭再将之
液化的不污染环境的新技术。瓶颈在于市场和经济效益。

所以结论是,除非发现一个或数个特大油田,世界面临的石油资源短缺是不可避免的,意味着高油价将会伴随我们相当一段时间。

1973到1974年的“石油危机”在美国人心头留下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退,我们又迎来了从2007年开始的高油价。疲弱的美元加上供需严重失衡,不断刷新的原油期货历史新高,宣告了便宜石油时代的终结。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的苏制喷气战斗机和轰炸了苏依士运河(Canal Suez) 东岸的以色列阵地及其北部边境。时值犹太人的Yom Kippur节,以色列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十天之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宣布动用“石油武器” ,减产石油并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

人们通常都容易把类似于石油危机这种由供需长期严重失衡引起的市场趋势逆转归结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比如象十月战争和以后的石油禁运。但实际上OPEC的石油禁运和以后的油价高涨可以说没有多大关系。最明显的证明就是这次的油价不断创高,OPEC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持和石油消费国家合作态度。其实最终决定某种商品的价格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市场供需关系。早在1970年远在十月战争爆发之前,原油供应已经下滑,油价开始上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共和党的尼克松政府居然干了一件违背市场规律的蠢事,那就是在1971年实行政府控制石油价格。这样做的结果是火上加油:一方面,由于价格控制,生产商的利润不是由市场调节。人为的压低油价,使生产商没有意愿增加产能或开发新油田。另一方面,人为的低油价使得人们没有平抑消费的愿望。本来已经供不应求,政府油价控制更加加大了这种失衡的供需关系。自1970年以来,当时美国原油进口翻了一番。所以如果说要“揪出”当年石油危机的“幕后黑手” ,那既不是OPEC,也不是沙特石油大臣,而正是原油它自己。

历史快进到2004年,又一次石油危机。不过要是跟眼下原油每桶一百多美圆的价格比较,2004那次危机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危机。在2004年原油价格从六年前的每桶不到$10涨到了$40。这是当时数十年来的第一次。和每次石油危机 --也包括这次--相同的是,政客们于是又指石油公司和OPEC是罪魁祸首。

真正的原因,如上所述,是供需关系。在2004秋年石油危机期间,当时的石油供需大致是:

•    每天的产量大致是8,350万桶,并在下降;
•    每天的消耗大致是8,240万桶,并在上升。

这次的石油危机同样还是供需关系,尤其中国和印度领头的消费增长,需远大与供。原油消费从去年一月的8,490万桶增加到十一月的8,720万桶;而原油产量同期却只从8,410万桶增加到十一月的8, 560万桶;

•    原油产量,从2007年1月的每天大致是8,410万桶增加到11月的8,560万桶;
•    同期每天的消耗从2007年1月的每天大致是8,490万桶增加到11月的8,720万桶。

因此到了去年11月,每天的供需缺口已经达到一百六十万桶,或者说相当于短缺一个半大庆油田的日产量。石油价格也达到了当时的近期顶点,$99一桶。稍逊于1980年的$101一桶(考率通货膨胀后折合成现在的美圆)。今年开年原油就一路攀升,不断创历史新高,到眼下一直在每桶$115以上居高不下。

以上供需关系的需求,随着美国经济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复苏,而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势头还在继续,在可见的将来看不到降低的趋势。当然除了供需关系,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飙升,包括:

•    美圆贬值。原油以美圆交易。同期欧圆对美圆从$1.32升到了$1.47;
•    市场投机。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操盘手们还在赌原油还有上升空间;有人估算给每桶加了$20。

现在让我们看看供需关系的供方。原油供应的头号大国是沙特。沙特的五个所谓的“大象级” 的特大油田都是在1040 ~ 1965年间开发的。它们在1951 ~ 2000间生产了沙特90%的原油。所有这些油田已经都过了其产能顶峰,产量开始下降。其实要不是沙特采用油田注水技术以使油层上升,它们可能早已过了产能顶峰。沙特的头号大油田,大象之王的Ghawar 油田,也是全球第一号大油田,日产450~ 500万桶原油,相当于沙特全部产能的一半以上--产能也在2005年达到顶峰。据说其储存的90%已经被开采。

战前伊拉克的产能是每天约250万桶。美国政府原先的如意算盘是伊拉克的原油一方面可以增加供应以平抑油价,同时原油的利润也可使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得以重建。到目前为止这两者一个都没发生。要达到战前的产能水平,目前看来还遥遥无期。

另一个人们寄预厚望的是俄罗斯。俄罗斯有丰富的石油储存。前苏联每天大约向西方出口两百万桶原油。从1960 ~ 1988,前苏联的原油产量大约是每天1,200万桶。但前苏联石油消费浪费严重。前苏联解体后石油产量并没有显著提高。一直到了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声称原油产量大幅度提高,从1999年到2003年,提高了50%。

到2004年,俄罗斯每天出口四百万桶原油,并声称占有全球 6%的原油储存量,生产的原油满足全球需求的10%。The Centre for Global Energy Studies 估计到2010年俄罗斯石油出口可能会翻三番,达到每天出口1,200万桶原油的水平。英国石油(BP plc) 的《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估计,俄罗斯原油储存量约600亿桶。但有些分析师认为按照美国证监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和石油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的标准太严格,导致对俄罗斯原油储存量低估。在2004年,经过第三方独立估计,俄罗斯两家最大的石油公司的储存量总共提高了大约60亿桶。因此有些分析师估计俄罗斯原油储藏量在600亿到1,800亿桶之间,成为仅次于沙特的全球原油储存量第二大的国家。

西方石油公司因此在俄罗斯投入大量资金,指望俄罗斯能帮助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英国石油买进了一家俄罗斯石油公司50%的股分,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和俄罗斯的石油巨头尤科斯(Yukos) 的合作项目耗巨资120亿美圆,在寒冷的北太平洋钻探。还有谈判铺设从里海(Caspian Sea)到北冰洋的港口城市 Murmansk的超长输油管道。从那里俄罗斯石油公司可借助于超级油轮向西方和美国出口原油。

但这些希望最后都落空了。紧接下来的“尤科斯事件” 给西方当头泼了一盆冷水。2004年,普京政府规定认何外国公司不得持有任何俄罗斯石油公司50%或以上股分。所以俄罗斯尽管有可观的原油储存量,但有四个障碍使得俄罗斯的原油储藏无法在可见的将来充分投入市场:政局,腐败,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俄罗斯政府对契约合同的藐视是开发其石油储存的最大障碍。1998年俄罗斯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停止国债交易,拒绝支付他们发行的政府债劵,导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事件。要不是美联储及时干预,可能引起的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本来俄罗斯政府的信用已经极坏。再经普京的倒行逆施,投资者特别是外国投资者的基本权益完全没有保障。俄罗斯无法取得开发原油储存急需的资金和技术。系统,体制性的腐败则给无信用的政府雪上加霜。上亿的石油利润转换成了“瑞士银行账号” ,不断攀升的油价只是给这些窃国大盗们的胃口增大而已。俄罗斯的 Oligarchy们还有一个优良传统。从当年苏联红军攻占柏林,到老毛子把东北的中东铁路的铁轨都给拆走。到前苏联垮台后,他们就大拆特拆俄罗斯自个的工业设施,砸锅卖铁中饱私囊。本来俄罗斯的石油设施就已老旧。如此一来,油井开发,油田维护,尤其是输油管道严重不敷需求。所有这些,都使得俄罗斯的原油储存可望而不可即,尤其无法解当然能源短缺的燃眉之急。

除了中东和俄罗斯,另外让人们关注的是里海(Caspian sea)周边的属于前苏联加盟国和非洲的油田。尤其是近期里海和北非的石油产量增加([url= http://www.zawya.com/story.cfm/sidv51n04-1TS06]Middle East Oil Production Held Back In 2007, North African And Caspian Output Increased [/url]),从2006年中东的原油日产2,243万桶下降到2007年的日产2,197万桶;
而里海地区同期从日产20万5千桶猛增到日产234万桶;北非则从日产19万桶猛增到日产421万桶。过去三十多年来发现的大油田有两个就在里海地区的Kazakhstan:1979发现的大油田Tengiz和1999发现的特大油田Kashagan。后者号称储量达400亿桶,是前者的三倍。不过这些地方都存在和俄罗斯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象Tengiz从1979一直到2004年,日产量一直都在30万桶左右徘徊。到2010年预计产量能达70万桶。

如果说俄罗斯是由于前苏联留下的政经烂摊子,以至巨大的原油储备不能很快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和加拿大,同样存在市场以外的因素。有人声称其实北美的石油储量超过中东,是全球第一。这储量是否真的是全球冠军不是太容易确定,因为估算方法不同,得出的数据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北美的原油储备很大的一部分不是常规意义下的油田:它们是加拿大Alberta省的油砂 (Oil Sands) 和美国Colorado, Wyoming, 和Utah州的油页岩 (Oil Shale)。

加拿大的油砂相当诱人(Alberta’s Oil Sands) 。据称在加拿大的阿尔伯特(Alberta) 省,油砂的储量相当于 1,730亿桶石油(用现在的技术能提取的,并在眼下的高油价下能赚钱的) 。
此外,还有相当于3,150亿桶储量将来有可能提取。现在有两种提取技术:开采后提取 (minging) ,或当场提取 (in-situ) 。约80%的油砂现在是当场提取。

最大的障碍的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其次,提取技术需要将油砂用水蒸汽处理,这本身要耗用大量水资源和天然气。处理过的污水高毒,燃烧天然气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这些都对环境有严重破坏 ([url= http://www.desmogblog.com/report-alberta-oil-sands-most-destructive-project-on-earth]Report: Alberta Oil Sands Most Destructive Project on Earth[/url]) 。此外,油砂工业属于人力密集型,需顾用大量工人,并付给高工资以吸引他们在恶劣的北极圈工作。所有这些都使得油砂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主要能源。

油页岩基本上是吸收了大量石油的岩石。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 已经研发出不污染环境的提取技术。简单说,那就是在地底下将油页岩封闭隔离,然后在从地表注入燃料,加高温使油页岩液化,变成原油。然后将液化的原油从地下抽到地面,在用输油管道输出。



由于全部提炼操作都在地底进行,而操作是在一个封闭的,与地下周围其他岩层完全隔离的空间内进行,因此不会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然。

壳牌公司估计上面三州的油页岩相当于15,000亿桶 (1.5 trillion, or 1,500 billion barrels) 的原油储量!所谓北美或北国原油储量超过中东全球第一的说法也许和这有关。不过真得让油页岩成为能源的主要来源可能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中一条,国会在去年12月分通过一条法令,禁止为一个油页岩项目拨款。由于上面三州的油页岩储备是在联邦政府所有的土地上。该项目本来目标是建立这些土地的租赁机制。

下面我们看看需方。到2006年,中国石油消耗量已跃居全球第二。[url=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roleum#Consumption] 2006每天消耗石油桶数据[/url] 和[ur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xx.html]最新(2008) 的统计[/url] 表明

        2006             2008
美国:2,059万桶        2,080万桶
中国:  727万桶         693万桶
印度: 253万桶         253万桶
南韩:  216万桶         244万桶
全球:                 8,030万桶


人均石油消耗量 (每年每人桶数。Per Capita Oil Consumption)

            1970        1980        1990        2008
中国        0.2        0.6        0.7        1.9
印度        0.2        0.3        0.5        0.8
南韩        2.0        4.4        8.7        18.2
美国        21.6        21.6        23.9        25.0
全球平均        3.9        4.1        4.4        4.4

影响能源供需的最大的因素当然是中国。中国自1993年以来一直是石油进口国。用南韩做参考是因为两国的文化,传统等非常相似,因此经济发展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上世记末一些能源分析师们依据南韩做参考,推断中国到2010年每天人均石油消耗量将达到800万桶。上面数据表明,中国在2006年已经达到727万桶。所以这个估计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要是以此外推,如果中国的人均消费达到90年代水平,每人每年10桶,那每年将达到38万桶,超过美国成全球第一,而且差不多是全球总消耗量(80万桶)的一半。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