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看<<唐山大地震>>后感
自2002年三月返美治病后, 我一直没有买电视机, 因提不起兴趣. 最近搬家, 弟弟好意, 送我一部电视, 於是陆续买了一些DVD电影来看, 数数, 嘿, 不知不觉, 竟有几十部之多. 有一间店旧片卖得便宜,10元十片, 於我来说, 未看过, 都算新片, 於是我就买个不亦乐乎, 亦看个不亦乐乎, 几乎晚晚熬夜, 其他事都不用做了. 较新最新的片子也买, 每片3.99美元, 亦算便宜, 估计是盗版片, 但店敢卖, 我就敢买. 这种片也算清晰, 如何泡制的, 不知道. 反正盗版这行径, 灭不了,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马克思说得好: 〝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依我看来, 马克思太保守了, 现今的人有30%利润就敢去杀人了.
扯远了, 回归电影上吧,<< 唐山大地震>>在大陆上片十天不到, 洛杉矶华人的影碟店就摆满架了. 冯小刚夸下海口, 此片必上五亿票房, 一票名人也抬轿子吹喇叭, 价天震响, 未演先轰动, 突出一个字, 就是〝哭〞, 感人哪!
受此影响, 我很期待, 第一时间就买回此片, 亦第一时间放入机子里, 熄了所有的灯, 一个人看将起来.
看毕, 我在黑暗中静待了五分钟, 总的感觉是那些宣传有些过了. 此片并非如此感人, 至少对我如是. 片中大灾难后所讲的人和事及人性间的冲突并非太突出.. 以下容我逐段分析:
1, 震后, 徐帆要在姐弟二人中选救一人, 这是唯一的选择, 任何人都必须如此, 必然的事就不会太感人.
2, 徐帆的婆婆来要孙子, 这段戏似乎感人, 实质经不起推敲. 无论从人性或法律层面来说, 子从母是硬道理, 事实上母爱对儿子是非常重要的, 除非母亲失去照顾能力, 任何人都无任何理由将母子分开. 这段捉放曹实在不太高明.
3, 徐帆守寡不嫁, 这种事古今中外多如牛毛, 有何出奇? 母子俩打后的生活也算有保障及顺利, 所以没有什么特别感人的地方.
4, 女儿张静初奇迹醒回, 被陈道明夫妻收养, 於张静初来说已是上上之选了(因不用被送孤儿院) .她恨徐帆情有可原, 但迁恨於陈道明夫妇就没啥道理. 当时, 军人几乎是最好的职业, 生活在军人家庭令多少人羡慕啊. 且陈夫妇视张如己出, 将爱心全部倾注在她身上, 可是她却以自私冷漠回报他们, 令人心寒啊. 所以张静初的戏毫不感人. 看着不顺.
5, 最后的团圆, 是传统性通俗性的结局, 满足了大众的期待, 深刻性却全无. 如将结局改为不团圆, 或只查到张静初未死, 但下落不明, 留下悬念,这可能更好.
6, 纵观全片,反而我觉得陈道明的角色是一个亮点, 陈将一个无私正直慈善的军人演得形似神似. 大腕就是大腕, 没得说. 戏中他并没有多少煽情戏, 我则认为他的角色最感人亦最令人同情的. 徐帆是先失后得, 倒吃甘蔗;而陈道明却先得后失, 先妻子去世, 后女儿远嫁异国, 年华老去, 独守空房, 好人何得好报? 收养张静初, 陈妻还有些私心, 怕她长大会走, 会去寻亲, 陈却是一派雍容大度, 可惜陈妻担心的事终於发生, 令人唏嘘.
<<唐山大地震>>我打75分.
虽然我对此片评价不高, 但作为商业片是成功的. 且我认为冯小刚是中国当今最优秀的导演. 冯的电影并非他拍得有多好, 最主要的是他的电影都致力刻划人性, 通过人性间(尤其平民草根们)的冲突, 反映人性深处的真善美, 这点是其他导演比不上的. 这也是冯小刚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