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中国爱情诗刊(第一期)《名家秀场》
冰花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4-08-23   

中国爱情诗刊(第一期)《名家秀场》

中国爱情诗刊(第一期)《名家秀场》
文/情诗王子江飞
2014年08月22日,星期五

中国爱情诗刊(第一期)---第一版《名家秀场》作者:情诗王子江飞
 



(总第一期)
 
   中国爱情诗刊(网刊)编辑部            =★=                   2014718
--------------------------------------------------------------------------------------------------
总顾问:冰花、
艺术顾问:朱启
顾问团成员:朱启、怡凡、王小雅、冰花、那厮小4、申小平、王成祥。
法律顾问:江艳伟
主编:江飞
常务副主编:申小平
副主编:王小雅、冰花、那厮小4
编委成员:冰花、王小雅、朱启、王成祥、申小平、那厮小4、江飞、程志强、怡凡、萧严、采薇人。
版面设计:萧严
 
主办:中国青年作家联合会  承办:中国爱情诗(网刊)编辑部
 
创刊辞
文/江飞
 
 在文学圣域坚守了二十多年,只默默关注着中国文坛的发展动向;想创办一份刊物的想法由来已久,但,都因现实的牵绊而未能如愿。经过时间的推移,心情的沉淀,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我,让我逐渐看清了很多生活的真相,《中国爱情诗刊》的创立,好像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得益于遇到给中国网络乃至国外文坛称之为“情诗皇后“的美国华裔著名诗人冰花女士和旅美著名作家朱启前辈后,这个计划提前了三年得以与普天下的爱诗者见面。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爱诗的诗友,向以上两位前辈,还有程志强前辈、王小雅女士、那厮小四、申小平女士、萧严女士、沈建浩先生、张金烈先生、采薇人先生的倾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说起爱情诗,这已是一个人类永恒不变的宏观话题,沉淀而厚重,古典而年轻,对于爱情诗歌的研究,必将穿越整个人类的精神始末,是人类心理、精神情感的始源;相信,21世纪的我们,必将开创一个新的纪元。
毋庸置疑,爱情诗,是中国文学的根系文化之所在,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给人们称之为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就占很大的比重。《诗经》开篇:“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给人传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佳句。纵观中国和国外的一些历史和文学文献,在一些原始篝火文明的生民时代,不管是一些雕刻在壁画上的原始文字、还是一些历史文物留存下来的象形符号;也不管是一些民间故事、神话,都记录下了人类对于爱情的真情表达,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研究资料。
可见,歌颂和描写爱情,诠释和感悟爱情是人类艺术的最基本的要求。历史证明,对于缺乏爱与情的任何艺术表现形式而堆砌出来的作品,历史沧海,必归流沙。爱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鲜红的符号,永不退化。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从有了人类开始,就有了精神、生理的自然融合而熬煎出来的“爱情两字说”。纵观历史沧海,翻阅历史尘页,几千年来,人类以各种方式写着、舞着、唱着、憧憬着、诠释着,缠绵悱恻,视如历史长河,涓涓不息。
对于爱情的诠释,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外古今的爱情学家、文学家、伦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等等,多给爱情赋予了一些充满理性的、客观的界定;但,众说纷纭,直到现在,对于爱情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定义,其实,爱情无定论,不知我这种说法是不是一种可笑的谬论。
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爱情是棚架在精神和生理的双重融合体之上的一种世界上最微妙、最宏观、最幸福、最神圣、最纯洁、最伟大的情感。所谓两情相悦,方有好感;有了心灵的诉求,有了人类永不退化的情感基因才产生了性的欲望。其实,任何美好的爱情都包括精神的吸引和美妙的性。(当然卖淫嫖娼和施暴的情感除外。爱情不等于性;性不定于爱情。性是在爱情升华到极致的时候产生的;而爱情包括了精神好生理的完美融合。)任何人反对了这一学说,我想都应该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背叛,这说说的可能严重些。说起爱情,有人说了一句:爱情等于友情加吸引,说的有点儿新鲜、独特。不管怎么说,其实,想要科学的揭示出爱情范畴的内涵,是一件相当苦难的工作。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我们深入研究爱情的内涵指明了方向。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0页)一文中,将爱情(性爱)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爱情做了以下的概括:所谓爱情,就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了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可归结几个方面:一是爱情饱含性欲的因素,但并不归结为性欲;它是经过文明所净化的美好情感。二是爱情是一种高级的心理现象。爱情是一种复杂、圣洁、崇高的感情交流。三是爱情是高尚的道德感情。爱情的内涵着道德性。美国心里学家、美学家黑格尔对爱情有了一种独特、深刻的诠释,他认为:“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达到统一。”(美学第2卷,第232页)四是爱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五是爱情在两性之间具有很大的能动性。有人说:好感是爱情的前提;醉酒是爱情的过程;婚姻是爱情的结果,说的不无道理。
因此,可以说,男女之间负载着人类生存绝续的神圣使命,任何诠释人类情感的文字,都不是肮脏的、龌龊的,反之,它是十分光明、神圣和伟大的。著名诗歌理论学家古继堂先生说:“爱情------它是人类发展事业中最迫切、最长久、最宏观、对神圣的情感和工程。”
古代爱情诗歌暂且不论,当代和现代我将中国爱情诗歌的发展我分为:一、五四以后的启蒙时期;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鼎盛时期;三、二十世纪以来的高潮时期。
由于历史的封建意识的束缚,俯览历史文学发展长河,纵观中国的爱情诗歌的悠悠长卷,中国爱情诗歌并没有真正的到了繁华盛世的时代。旧社会的一夫多妻制度将爱情捆上了一条悲情的锁链;所谓的“贞节牌坊”、“爱情贞洁观“、“好女不从二夫、好狗不投二主”、“妻下男上”的历史毒瘤,将中国的爱情敷上一层厚厚的阴影。直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中国文学的发展也跨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代文学的时期。那个时代,一些进步青年时在中国文化新生的时代,受国外一些文化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爱情诗人: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林徽因等等。那个时代,在我来说,只是中国爱情诗歌的启蒙时期,真正将中国爱情诗歌推向鼎盛时期的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十年文革将中国的文化打入低谷,还有就是一些历史遗留的陈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写了情诗不敢给爱人邮寄、写了爱情诗不敢给人看(人们认为爱情是不能视人的,反之,便是大逆不道;这让我想到我们村子里一个女子给人私奔后来给父亲活埋的案例,让人揪心疼。)、一些对于自己的爱人不敢倾诉而独守相思之苦,写到这里,让我不由想到著名诗人郑玲的一首诗歌:“象夜产生梦一样/不知何时/我们之间产生了默许/你的目光/是林梢的暖雨/无声无息地向我渗入/绿了我的荒芜。
对于这引起愁思的景色/我不能说/非语言的惆怅/只能留在自己的深处/让琴声落在淡紫色的阴影里去吧/让温柔隐隐约约。
和你生活爱一个世界上/已经够好的了/不要把人生的空白填满/从空白的地方/会升起一个永恒的祝福。
诗歌朦胧、婉约;诗句古典、唯美;感情揪心、缠绵;奢望空茫、无奈;理性达观、释然。这是一个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奢望,但面对那一个无形的《堤》,而最终放下了一切,让心归零,并将一心炙热的爱转化为对对方的长久思念与祝福!情感何其感人!此乃一首在特定的时代的一首相思的上乘佳作,令人深思。
大家都知道,作者郑玲是一位五十年代就从事创作的老诗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她被迫“戒诗”二十多年,直到1980年才重新拿起诗笔。十年文革,是中国诗歌的低谷期,而爱情诗歌也在当时的文坛上无奈“潜水”。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发,直到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一股子朦胧诗歌热潮,将中国的诗歌推向了一个鼎盛时期,这期间会记住一些名字:郑玲、林子、傅天林、张桦、李小雨、王小妮、晓音、顾城、舒婷、北岛、海子、席慕容、汪国真等等一些让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人,他(她),为中国的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给读者带来一场丰厚的精神盛宴,中国诗歌历史的史册上,少不了他们玄蓝的一笔。
二十世纪至今,应该是中国诗歌的高潮时代。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中国诗歌已经写入了从高水平的诗人写作转化到了草根儿、平民写作的大格局。一些再归来诗者,也积极的投入到了现代诗歌创作的洪流,为中国的诗坛增色添彩。随着中国网路诗歌的盛行,也出现了一大批人们普遍喜欢的诗人,如:青小衣、西娃、阿毛、李轻松、一箪、杨林、洪烛、马启代、赵丽华、王雪莹、谢非、大卫、商震、郑小琼、古筝、舒羽、桑恒昌、情诗王子(小注:非我)、娜夜等等,她们为中国的爱情诗歌注入了鲜红的血液,同时,也在中国的诗空上,群星璀璨,遥相辉映。中国诗歌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说起爱情诗歌,由于人们生理和精神的差别,在爱情诗歌的这一个诗歌小支流里,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相比会逊色一点;而得天独厚的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浸染的中国爱情女诗人相比来说,要逊色于港台及一些海外的诗人,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的一些诗人的名字:(台湾)席慕容、张香华、涂静怡、沈花未、胡品清、雪柔、诗薇、蓝菱、张秀亚、晶晶、颜艾琳、陈欣心、庄云惠、曾淑美,(美国)冰花等等一些爱情诗人的名字,为中国的爱情诗歌写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功不可没!
而一些男性爱情诗人,也是我们不能漏下的炫彩一笔,如:桑恒昌(山东)、洪烛(北京)、新野、向晚、唐亚平、石天河等等,也是情诗飞扬,璀璨诗空!
众所周知,随着网络的兴起,给中国的诗歌带来了一个历史的高潮;但,万事有利必有弊,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泛滥的写作、垃圾的写作、下半身下作、随意写作、无病呻吟的写作、复古风的写作、外国照搬的思潮写作、污秽的写作、意识流的写作等等,试图侵袭中国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诗魂,而面对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能存活下来的,又有多少呢?这取决于中国深厚文化的吸收和传承;取决于一个诗人的“人性的高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高度”的正确写作指向;取决于为诗歌为人类写作的大爱之心,悲悯情怀。还记得美国华裔诗人说的三句话:作为一名诗人,要对自己负责任;作为一名诗评家,要对作者负责任;作为一名编辑,我对读者负责任。我将前辈说的三句话,视为我为诗者、为评者、为编者的座右铭!历史惊醒世人,任何失去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对根系文化的不忘本情怀、对众生的关爱悲悯情怀、对读者的感恩情怀、对生命的大爱情怀,都是站不住脚的,那样的文字,也许会在一时的光鲜亮丽,但经受不住历史的拷问,一些时间的骨灰,必归流沙!
《中国爱情诗刊》有幸与大家见面,这得益于美国华裔著名诗人冰花女士、旅美著名作家朱启前辈的精神支持、鼓舞和开示;得益于诗刊的顾问团成员的大力扶持;得力于著名学者程志强老前辈的支持与点化;得力于香港著名微诗人的点化“我们都是而诗而来。”得力于中国网路媒体人湖北著名网编一凡先生的倾力协助(一凡,正积极筹建中国最专业、最权威的诗歌网站---《中国诗歌网》);得益于青年诗人张金烈、蝶舞轻韵、沈建浩、采微人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得力于中国新浪这个不错的诗歌交流平台,让我们谈诗论艺;得力于中国那么多那么多的爱诗者!在这里,我仅代表个人,向所有关注、关爱、支持《中国爱情诗刊》的诗苑亲人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了!感谢诗心!江飞在河南开封致以崇高的诗礼!愿缪斯与我们永远同在!
写到这里,原本该结束了,但还是想再说几句。从诗刊的提出到创意,没有文字校对、没有稿件采集、没有栏目编辑、没有艺术设计、没有专业的理论支持、没有丰厚的文献资料,一切都是靠我一个人在做。正如一位新浪的诗友问我:你这样做到底为什么呢?现代的人这么现实!是名还是利!我回答:一切---都是为了诗!
《中国爱情诗》如果已经是一颗大树的话,那么,诗刊只能说心在还是一棵刚刚破土而生的幼芽!不过相信,经过风雨的洗礼、阳光的温暖、精心的呵护,它,定会长出一棵苍天的大树的!在中国文学的领域里,散发出它独特的气韵。
“青山遮不住,必将东流去。”二十世纪,是世界文化大碰撞、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期。回眸过去,展望未来,抓住当今,在这“中国梦”正在推向一个台阶的世纪之年,让我们一起用心入诗、用情写诗,用精神的“正能量”排除一切的江湖纷争、流派林立,不予人怒、不与人争,走好自己的路!以此唤醒人们对绿色文风的自然回归;始终高悬“中国文学”的大旗,将中国爱情诗,推向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由于材料匮乏,写的很稚嫩,望方家赐教!斧正为谢!)
视为创刊词!
 
诗歌,不属于任何的小刊物、小网站、小流派、小江湖、小社团、小地域,它------属于人类!(江飞)
 
 
江飞2014年8月3日初稿,5日再稿于中国、河南、开封。
 
 
卷首语
 
一泓惊鸿一如寒潭映月,一股情感恰似潮汐起伏.爱使人年轻,爱使人震撼.火的昭示,水的明澈。
情爱与性爱交相辉映,忧心若焚与冰清玉洁,起舞弄影与高处不胜寒,花前月下与缠绵不休。
人啊人!谁能逃出心灵与肉体的约束?
爱是镣铐,便有羚羊挂角之空茫。
性是铁索,便有清水荒林之旷朗。
问世间情为何物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当你在波叠浪涌,意乱情迷之际,或人淡如菊,莲荷出泥之时,你会真切的感受到岩石里面也将浮满一汪灿烂的星光,那是你灵魂深处的香红软绿,那是你生命之颠最后也是最美的叹息!
一个故事一种心情.大彻大悟也许百感交集,当爱与性爱结满心房,人生最高境界必然豁然开朗---极至---永恒.令你血泪迸发!
 
 (图片:左:江飞  右:郑州电视台主持人伏明霞)

 

冰花的爱情诗
 
荷的心事
 
一朵含苞待放的夏荷
心在心事中裹缠
谁能把裹缠片片剥开
谁能把荷的心呼唤出来
 
无缘的人啊
不是走得太急
就是来得太晚
 
甜蜜的心在等待中
化为了苦莲
结果无法改变
 
荷的心事
成了一孔孔的藕断丝连
 
双面扇
 
一面是春  一面是秋
你是那春  我是那秋
 
春与秋
一纸之隔
天涯之遥
 
春与秋
常有相同的温度
却永远不属于
相同的季节
 
诗人档案
 
冰花(Rose.Lu),女,60后,本名,鲁丽华,冰花是其在网络和发表文学创作时的笔名。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计统系,出国前曾任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首任财务主管,南洋船务(合资)公司首任董事,《中国航油》杂志编委。90年代初,因陪读移居美国,转读财税专业,并担任《国家写作联盟》北美地区副秘书长,《诗中国》杂志顾问,《蓝》诗刊理事会理事等。其作品散见《侨报》等海内外40多种报刊及多种合集与年检等,并有百余首诗作被译成英文。著有诗集《溪水边的玫瑰》、《朝露与落英》(合著)。其诗歌《荷的心事》2010年获首届“梁祝杯”全球华语爱情诗大赛金奖;诗歌《不是轻浮不是飘》和《双面扇》2011年获第31界世界诗人大会“相信爱情奖”.
 
我的灵魂写在脸上
  
知道你会来
撤掉栅栏  敞开门
 
早已准备好
你的桌椅
你的纸笔
你的清茶
你的素淡晚餐
你可小住  也可久居
——只要你愿意
 
但请安静  不要多言
不要在意我的容貌
我的灵魂写在脸上
这张脸便被打上神祗的印记
无论年轻  衰老  美丑
不容选择  不容挑剔
 
也不要轻易赞美我的灵魂
——鲜花环抱的荆林
她有那么多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那么多流也流不完的雨水
那么多的浮尘
那么多的黑
 
请给我时间
允许我慢慢地擦拭  清理
 
烟火气息
 
被风鼓动  被月牵引
犹疑地进退
反复地闭合与开裂
这隐秘的伤口
已耗掉多少宝贵的时光和血液
 
苍白  虚弱
从内到外的空
这细细的丝线  小小的针
可否将其缝补回最初
 
颜色要适中——
过于鲜艳会流于夸张
过于暗沉又会消弭了痕迹
正合适是一种淡淡的粉
 
至于图案呢
最好是一朵莲的模样
半睡半醒
看不出初绽亦或将凋
 
不是出污泥的那种
——她不曾在肮脏中辗转
也不是濯清流的那种
——她不曾洁净至无尘
就置身于茅舍下的水滨吧
有一点出世
也有一点烟火气息
 
诗人档案
 
王雪莹,女,满族,原籍辽宁省开原市,著名女诗人.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诗坛最出色女诗人之一。其成名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诗坛,出版诗集《聆听》、《我的灵魂写在脸上》;作品散见于《诗林》、《诗人》、《诗刊》、《人民文学》、《诗歌报》、《北方文学》等文学诗歌报刊,收入多种全国性诗歌选集,并获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古筝的爱情诗
 


所有的设防都不堪一击
当激情置七月于水深火热之中
所有的金属都在发烫,仅意味着
我们超出常温的身体
一切正常。

在夏天与我们之间已没有间隙
如果这是你或我渴望或惶恐的,七月
已将一切熔化为水。

这个季节由火焰一手制造
我知道自己身在其中,一团火
正穿越我的灵魂深处。
 
月光

在只剩下月光的银白色海湾
我想我是爱着的,也被一片辽阔的空寂
深深爱着。

在水中,每一颗因思念而失眠的星星,
都承载了一个相同的心愿。爱我的人
就像这缓缓流动的月光,照亮回忆中
每一个粼粼的夜晚。

我想我是爱着的,爱着一片无法飞越的海域
和一片永远不能握在手中的月光。


诗人档案
 
古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芒种》2008年度诗人奖,“归来者诗群”代表诗人。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诗歌月报》、《中国诗人》、《中国诗歌》、《扬子江诗刊》、《文学界》、《中国作家》、《十月》、《上海文学》、《广西文学》、《黄河文学》、《江山文艺》、《芒种》、《太湖》、《红豆》、《知音》、《绿风》、《现代青年》、《西北军事文学》、《青春》、《风流一代》、《翠苑》、《楚苑》等各类省级报刊,并收录《2008中国诗歌年选》、《2007-2008中国诗歌选》、《2009中国诗歌选》、《诗选刊2009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别专号》、《诗选刊2010·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别专号》、女子诗报年鉴2009年卷》、《大诗歌》等多种诗歌选本和年鉴。著有诗集《虚构的房子》(2007,吉林人民出版社)、《湿画布》(2009,中国文联出版社)、诗合集《南京五人诗选》、《五味子》、评论专著《古筝弹诗》、编著评论集《品筝集》,主编《陌生诗刊》。
 

千秋月
 
月光挺起胸脯,听到爱人的足声从微风中传来,
一簇一簇的露珠,回忆起爱人的灼热……
犹如蝴蝶,心儿抖动起闪亮的翅膀,保密啊!
东山的溪水,披散着她的玲珑,流荡着我的心事……

风尘误

这阵拂过嫩禾薰醉于原野的微风,
弯弯曲曲地为芳草述说着飞蓬的故事:
唉!韶华有谢,荣枯易代!看啊——
丰润的少年,转瞬间,已似不丹的弯弓!

倚罗香

泪珠滚滚,纯洁并未湿润
爱人呵,是我缠绵百年的月儿
幽深而又温馨。那是激情的海
那海里的舌头,是我的珠宝之城


凝脂一梦

犹如滑落的凝脂,滑入我的眼眸
呼吸邂逅芳香;秋水与秋水相遇
缠绕的风,柔软的松精美石——
变幻着爱抚,在抚摸,却悠然消失



桃之夭夭

或吻,或泪,都会使我浸沐于——
兰心慧质之中,那是成熟的桃子
高倨于求慕者的目光之上,难道是——
天上的太阳,落在了桃树枝头


诗人档案
 
六世达赖仓央嘉(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父名扎西丹增,信仰红教;母名次旺拉姆。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措。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杰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措情歌》。一说仓央嘉措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他身份尊贵,贵为西藏之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敢于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里,他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敢于追求真爱。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
 


 
这辈子
——尝试新编二十四行诗
 
一杯水解不了你那渴
一碗饭饱不了你这胃
一间房容不下你个人
一张床难道还不够你睡
为啥你舍弃温情都不顾
为啥你离家出走不思归
 
在外头你灯红酒绿好自在
呆家中俺拖儿带女多操累
包间里你左搂右抱情无限
轩窗下俺热泪长流几回回……
摸摸你那肝肺它还热不热
瞅瞅你这心肠它都黑不黑
 
斗转自有那朝北日
星移趋向着亮月飞
看这春风吹拂草又绿
盼你迷途知返走正规
人能知错为首要
山石崩裂心迹白(bei)
 
 
你若是回头认了错
天大的过失不去追
你若是走向那阳光道
穿山跨海来伴陪
你若是爱心不改变
这辈子俺就永相随
 
(小注:2011-11-27晨6时许,诗意萌生,起身不寐,上午10时脱稿于北京亚运村北寓所。)
 
诗人档案

朱启,本名张玉洪,中国戏剧与传记文学家,旅美作家。著有诗歌、散文、小说、话剧、影视、学术论文、人物传记等300万字,代表作品有《母亲1960》、《爱情变奏曲》、《一个女研究生之死》、《托起属于自己的太阳》、《世界富豪经商探秘》等。其中《母亲1960》、《种菜小记》、《父亲的骨气》、《爱情变奏曲》、《祖国,我想对你说》、《诉不尽的母女情》、《一个女研究生之死》等获征文比赛大奖及网络热评。结集出版传记文学作品《耿耿公仆心》、《托起属于自己的太阳》、《无悔人生》、《热土》、《世界富豪经商探秘》等多部.
 


洪烛的爱情诗


 
黛玉葬花
 
用土葬花,用水葬花
用花葬花
用流不完的眼泪葬开不够的花
开不够,才落不尽啊
 
花落到地上,梦见自己
还在开着呢
今天在枝头开着的花,并不知道
明天就要落了
 
花开得没心没肺的
仿佛还准备一千遍
一万遍地开下去
花没老,看花的人却老了
 
花还在开着
还在落着,根本不知道葬花的人
已经不在了
它开给谁看啊?
它落了,谁来给收场啊?
 
黛玉葬花,一边葬落了的花
一边问开着的花
花从来不回答
 
弄不懂:为什么偏偏只有这一个人
问这样的傻话呢?
难道别人真的就比她聪明吗? 
 
开着的花像假的
做过的梦像真的
 
做梦的得有点假
人反而使那些不会做梦的人
 
诗人档案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85年被保送进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至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出句诗集《南方音乐》、散文诗集《你是一张旧照片》,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浪漫的骑士》《眉批大空》《梦游者的地图》《游牧北京》《抚摸古典的中国》《冰上舞蹈的黄玫瑰》、长篇小说《两栖人》。
 
 
《中国爱情诗刊》二〇一四年(总第一期)---第二版《爱情微步》即将推出,将请关注!------
                                                                        
欢迎赐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时请附:作品(仅收爱情诗,风格不限,特别欢迎十行小诗,三行微诗);由于诗质是一个推广平台的命脉,届时我们将会优中选优刊发,请诗人朋友慎重投稿!由于朋友的极度的关爱和支持,因版面有限,这期未刊发的,将在下期刊发!请大家关注最近的发稿动态!本诗刊采取不定期、不定量的刊发方式,竭诚为诗歌服务!感谢诗心!诗礼!
                                                                  中国网络青年作家联合会
                                                                  中国爱情诗歌总编室
                                                                  中国爱情诗刊编委会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b7d2c0102uyuj.html
旅美作家朱启的爱情诗
                      王雪莹的爱情诗



本文在8/22/2014 5:25:36 PM被施雨编辑过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http://blog.sina.com.cn/m/binghuablog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悠然之至 离线
级别: 师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4-08-23   
哇,冰花真行啊,编刊物啦,创刊号在哪里买呀?
冰花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4-08-24   
回 1楼(悠然之至) 的帖子
问好悠然!哈,不是我办的,是江飞他们办的。他希望我支持,我说行呀。他们就让我做了顾问。哈,我顾而不问~~

是网刊,可到新浪看~~~
http://blog.sina.com.cn/m/binghuablog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