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教子方法点滴  ZT 由姜还是老的辣张贴
wenwendywe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1   

教子方法点滴  ZT 由姜还是老的辣张贴

教子方法点滴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2&postID=24888

想到一点。父母对人生的正面看法,包括父母对孩子的一些具体希望,如果对孩子进行说教,往往收效甚低。但如果在饭桌和闲余时间,在夫妻间或与朋友间的聊天中有意无意地谈及,或与孩子在谈论某一事情中谈及,效果更好。孩子都绝顶聪明,接受信息的能力极强,有时挡都挡不住,大家应该都有体会。记住,你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象一个录音机,随时随地在收录。

重过程而轻结果。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结果往往不以父母的意志而转移。结果如何,除了父母的努力,还决定于孩子自身,以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和具体的指标,往往既伤害孩子,也伤害自己。我们从来不要求孩子be the best,但要求try your best。而且讲清楚,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这样一来,再好也不会骄傲,再差也不会灰心。给予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就不会把孩子逼进死胡同。不信您就试试,把更高的要求和具体的目标留给孩子自己去确定,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还是那句话,孩子们极聪明,即使你不说,你内心的期望他们也知道。别忘了,讨好父母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你一说出来,就没有他们的机会了,还会引起反感。对孩子切忌迫不及待,拔苗助长。不管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都是由过程当中的特定因素决定的,并不以父母的主观意识而转移。好结果往往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为了顺利坚持长远和整体的发展,要学会暂时的搁置、让步和妥协。
还是那句话,教育子女时,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坚持不在一时一事,而在长远。坚持也要明确坚持的目的、方法和效果。如果为一时一事的坚持,造成父子,母女之间的矛盾或矛盾激化,甚至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就好事变坏事,得不偿失。看到身边的一些家长,教子心切,高期望,高目标,且寸步不让,非要把孩子修理得能出人头地的架式,我就揪心。

举一个身边的极端例子来说明。父亲安排了一次和儿子一起HIKING,开车四小时到山下,露宿一夜,第二天一早,收拾停当,准备上山。为了孩子的安全,父亲要求儿子戴上眼镜。可儿子已是八年级的TEENAGER,就是不要戴,俩人僵持不下。父亲说,不戴咱就回家!儿子说,回就回!就这样,俩人山没爬成,又开四个小时车回了家。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认为,这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西瓜。HIKING是为了给予儿子锻炼的机会,为了拉近父子亲情,结果全丢了。
在我们安排子女的活动和提出要求时,几乎每每遇到阻力。除了早作准备,先交流疏通思想外,在遇到矛盾,或矛盾激化时,父母要审时度势,主动化解矛盾。这就需要暂时搁置、让步或妥协。我儿子五岁时,我们送他去KUMON,他大哭大闹,就是不肯,我们就放弃了。到他进了七年级,发现数学成了弱项,而他的一个朋友,比他低一年级,当年在他之后,也是五岁去KUMON,已经在KUMON学完了高中数学。他才主动提出要去KUMON补习数学(因妹妹也去KUMON),结果用了三年,学完了高中内容。

更多的情况下,搁置、让步和妥协也是从孩子的心理发育考虑的。儿子有两个朋友,一个比他高一年级,一个比他低一年级,都是绝顶聪明那种,在学业和才艺方面都在他们当地出类拔萃,但很少朋友。他们都把我儿当成唯一或唯一知心的朋友,经常网上聊知心话。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高要求和寸步不让,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经常说,我恨我的父母。为什么我必须是最好的?他跟我儿子讲的一些事,弄得我儿直说:“It is so unfair to him. I do even want to fight with his parent. ”可他的父母,也许还陶醉在他学业和才艺的成就上呢。另一个更让人揪心,经常因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或目标而自寻烦恼,彻夜失眠,总抱怨活着没意思,甚至还提到自杀。我儿子建议他去看医生,他马上,也是第一次对我儿发怒,五天没有再联系。我儿不敢再提这事,但还跟他保持联系。在我看,子女的身心健康跟父母的关系太大了。凡子女有心理问题的,父母应先从自身找原因。搁置、让步和妥协,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需的。为了孩子,父母首先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4)其实,在这坛子里,教育子女的方法,真的是“各庄都有各庄的高招”。不管是具体方法,还是教育理念;是正面实例,还是反面教材;是提出的问题,还是解决的问题;是新潮前卫,还是引经据典;是严肃认真,还是搞笑调侃;是砖头瓦块的狠砸,还是温馨诚挚的悄悄话;是对胃口的,还是倒胃口的。只要是能得到启发,就有意义。如何教育自家的孩子,您尽管捡您喜欢的,各取所需。觉得有用的,去粗取精。对孩子因人施教,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父母学习的过程。我在子女坛也是以潜水为主,收获的多,付出的少。因此十分感激那些积极灌水的楼主们。

除了学习书本和他人的经验,多数父母都会自然地比照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中找出育子的良方。我自己也是这样。在这最后一贴,想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我的答案。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问题:在父母自己的一生所学当中,哪一样知识始终影响着你的人生轨迹?
我的答案是:唯物辩证法。
任何人的成长和所学,都与他/她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关。我是那一拨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50后。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就不说了。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有幸赶上第一届恢复高中),不能说没有学习文化知识,但主要是学工、学农、学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高中的政治课中,以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主,系统地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对自己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巨大。它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一生,现在又影响到我对子女的教育。

上一次我提到,我一直相信客观决定意识。这里包涵几个概念。
1、人们对社会和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结论和采取的行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人生的经历不同。因此我最看重给子女创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随时关注周围的人与事对子女的影响。说话、办事和处理矛盾、问题,都会顾及对子女的教育意义。
2、人们的主观想象、意愿和努力,在很多情况下得不到实现,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制约。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要“重过程而轻结果”。上藤校,或上哪一个藤校,决定因素太多了。达不到,也用不着郁闷。要教会孩子承认现实,在面对失败的同时还能肯定自己的努力。
3、实践出真知,少说多做。旅游、音乐、体育、各种俱乐部、夏令营、志愿者、打工等,只要有机会,条件容许,都支持鼓励。经历过,才能真明白。人的本事都是练出来的。我不在乎名次和成就,也不在乎所谓结果或值不值得。当年我们学工、学农、学军,一插队就是几年,值得吗?你在实践中得到了你应得的。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管听上去,看上去有多好,不实践你也不知道。怎样教育子女才是正确的,要由实践来说话,要看效果。效果不好就要调整,走不下去就要改道。实践证明你的主观意愿行不通时,就须放弃。我们一生中所犯的错误和失败还少吗?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而是不重复错误。不是不失败,而是不永远失败。教育子女是摸着石头过河,子女也是摸着石头成长起来的。

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事物,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内因还是外因。
教育子女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特别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如学习下降,性格变坏,不愿上学,在学校惹祸,与老师和同学关系紧张等,或同时出现不同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或感情用事。要做调查研究,认真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出主要矛盾去解决。在解决矛盾时,还要分清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自己的孩子?是同伴?还是学校和老师?甚至是父母自己。不管是谁,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环境?在原因不清,情况不明时冒然下手,往往适得其反。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道理。在教育子女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1、我之所以从不要求子女beTheBest,而是tryYourBest,并不是我不想让他们作#1,是因为所谓的最好,都是相对的。在学校可以最好,在州里就未必,还有全国,全世界。即使一件事做到最好,其它事呢?认清绝对和相对的道理,孩子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既能面对胜利,也能面对失败。我儿这学期七门课的总平均成绩都在97分以上,我问他有没有比你成绩更好的。他想都没想就说:“当然会有,至少单科成绩有比我高的。你不是说‘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吗!”除了学业,做人也是一个道理。成功与失败,贫与富,名与利,不管是什么,都是相对而言。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处世坦然,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不会失去自我,都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出国前,我给1500人当老板,出国后已十几年,我给50多人打杂儿,也就是有50多个老板。可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在涨。说了你不信,我这50多个老板都把我看成老板。个人认为,Try your best,就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比Try to be the best少了没有必要的精神负担,取得成就往往更容易、轻松。

2、我反对在教育子女上的互相攀比,也是基于相对和绝对的道理。对别人的孩子是真理,对自己的孩子就未必。别人的孩子能做到或做不到,你的孩子不一定。别人走不通的,到你这里也许就走通了。你的孩子也许有比别人差的方面,但一定有比别人好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事物是可以转化的,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再撇一个我儿子的事儿吧。很早就计划全家回京看奥运。但08年初,面临工作调动。一想到搬家,转学等都在一个时间段,就想放弃这个计划。可儿女们坚决不同意。本来就反对搬家、转学,结果还不让看奥运,两个真的要造反了。为儿女不被伤害,我们只好让步。搬家公司卸完车的第三天就飞到北京,开学前五天才回来。儿子又自己去了纽约三天。结果,除了回北京前把课程选定了之外,所有入新学校的准备都误了。第一天上学,自己去办入学登记,根本找不着北,在学校里转大磨,误了两节课的时间才弄完。这还不算,小提琴的audition,球队的tryout,都因回国看奥运给耽误了,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也使得他在新学校的第一个星期更加miserable。我跟他说,这就叫“有得就有失”,好事情不可能都让你占着。看了奥运,了却了您的心愿,过足了您的玩儿瘾,犒劳了您的谗嘴,您也要付出代价。你的代价,就是自己解决因回国而耽误的事情。这才有了我前面关于性格那一篇里提到的,新朋友们帮忙提供信息,出谋划策。经过他自己的努力,在新学校里已经如鱼得水,感觉比在老学校还好。值得一提的还有,由于他在年级里年龄最小,一直担心别人都能开车时,他开不了。现在到了密州,法定年龄提前了,也可以自己开车了,心里特高兴。我又跟他说,这就叫“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也”。我想说明的是,教育子女正确看待和面对现实,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反对各种“极端”的想法。

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还很多,就不在这里耽误太多大家的时间。有人也许会说,你的脑袋已被赤化了。其实不然。哲学的门类很多,除了国外的各类宗教和哲学门派不说,仅咱们中国,就有儒、道、佛等各种学说,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看得多了,就会发现,虽然名目不同,其实有许多内容都是疏路同归。门派之争留给哲学家们好了。作为老百姓,我们只需要各取所需,活学活用。不管信仰如何,父母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子女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或者叫人生哲学。也有网友曾说我的观点是“中庸之道”。不管怎么说,父母认为是正确的人生观,就应该传授给孩子,这比学什么都重要!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感恩,平安,喜乐,惜福。。。
闪亮的 离线
级别: 营长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0-12-01   
学习了,有道理!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wenwendywen 威望 +3 2010-12-02 welcome
隐藏评分记录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3 * 6 = ? 正确答案:18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